中國江蘇網4月16日訊 (記者 羅鵬)南京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再邁堅實步伐。今天上午,記者從南京市城管局獲悉,全市已選取64個小區和101個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先行先試。通過廣泛聽取意見,總結經驗做法,及時補齊短板,使年內將出臺的《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更符合生活垃圾分類的實際情況。
據南京市城管局二級巡視員陳雷介紹,先行先試的主體既包含了物管、託管、自管三種類型小區,也涵蓋了機關、學校、醫院、商務辦公樓、物流電商企業、餐飲企業、賓館酒店七類單位,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在64個小區中,主要是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通過定時定點,強化對垃圾投放的約束,在適度不便帶來的「陣痛」中,增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責任感,促進分類習慣養成。「實施前,組建推進小組,廣泛深入進行宣傳,針對小區特點制定實施方案,及時公布並聽取居民意見,耐心解釋,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實施中,因地制宜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有序歸併不分類投放點,加強收集點人員值守和巡查,對居民進行精準指導,對分類投放居民進行積分獎勵。」陳雷說。
在101個單位中,主要是規範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健全分類責任制度,強化人人分類的責任,鼓勵採取符合單位特點的源頭減量措施,包括:在機關、醫院、學校限制一次性杯具;在機關、醫院、學校、商務辦公樓推廣電子化辦公,節約和重複利用辦公用品;在學校開展垃圾分類專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在物流電商企業採用可重複使用快遞包裝材料,回收快遞包裝;在賓館酒店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客房用品;在餐飲企業開展「光碟行動」,使用可重複使用餐盒,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記者了解到,先行先試的環節,既有前端投放,也包括了中段收運和末端處置。嚴格落實「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的分類收運。收運車輛塗裝分類標識,收運垃圾的種類「一目了然」。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運每周收運一次;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每天至少收運一次;大件垃圾預約收運。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收運全程管控,鼓勵市民監督舉報混收混運行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送到各區垃圾分類回收中心(站),廚餘垃圾送到各區處理站或市集中處理廠。
陳雷告訴記者,4月開始,南京已經在全市啟動實施垃圾分類先行先試。「目前,部分小區實施了撤桶並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其他小區正在開展宣傳動員,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等工作。後續將認真抓好先行先試各項工作的落實,為下一步垃圾分類推廣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建立廚餘垃圾與可回收物分類投放積分制度,對分類投放居民給予積分獎勵。南京有多少小區實行分類投放積分制度,一共產生多少積分?陳雷告訴記者,目前南京約有550個小區開展了垃圾分類積分,由垃圾分類企業組織工作人員在小區內向分類投放的居民發放積分,或者通過智能垃圾投放箱向居民發放積分。具體的積分規則根據市場價格制定,居民通過正確投放垃圾獲得相應積分,產生的積分可以通過在小區現場兌換、到集中兌換點兌換以及使用智能自動兌換機等方式兌換相應獎品,包括生活用品、蔬菜、水果、一些便民服務等內容。
陳雷表示,無論此次先行先試還是後期推廣,都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進行一體化的制度設計和系統提升,首先完善終端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相關終端設施建設早已啟動,將按照分類處置要求如期投入運行,如餐廚垃圾處置能力達到700噸/日,能夠滿足此類垃圾處置要求,全市第一個廚餘垃圾廠正在進行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