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跑出「加速度」 南京64個小區101個單位先行先試

2020-11-29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4月16日訊 (記者 羅鵬)南京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再邁堅實步伐。今天上午,記者從南京市城管局獲悉,全市已選取64個小區和101個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先行先試。通過廣泛聽取意見,總結經驗做法,及時補齊短板,使年內將出臺的《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更符合生活垃圾分類的實際情況。

據南京市城管局二級巡視員陳雷介紹,先行先試的主體既包含了物管、託管、自管三種類型小區,也涵蓋了機關、學校、醫院、商務辦公樓、物流電商企業、餐飲企業、賓館酒店七類單位,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在64個小區中,主要是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通過定時定點,強化對垃圾投放的約束,在適度不便帶來的「陣痛」中,增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責任感,促進分類習慣養成。「實施前,組建推進小組,廣泛深入進行宣傳,針對小區特點制定實施方案,及時公布並聽取居民意見,耐心解釋,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實施中,因地制宜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有序歸併不分類投放點,加強收集點人員值守和巡查,對居民進行精準指導,對分類投放居民進行積分獎勵。」陳雷說。

在101個單位中,主要是規範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健全分類責任制度,強化人人分類的責任,鼓勵採取符合單位特點的源頭減量措施,包括:在機關、醫院、學校限制一次性杯具;在機關、醫院、學校、商務辦公樓推廣電子化辦公,節約和重複利用辦公用品;在學校開展垃圾分類專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在物流電商企業採用可重複使用快遞包裝材料,回收快遞包裝;在賓館酒店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客房用品;在餐飲企業開展「光碟行動」,使用可重複使用餐盒,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記者了解到,先行先試的環節,既有前端投放,也包括了中段收運和末端處置。嚴格落實「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的分類收運。收運車輛塗裝分類標識,收運垃圾的種類「一目了然」。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運每周收運一次;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每天至少收運一次;大件垃圾預約收運。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收運全程管控,鼓勵市民監督舉報混收混運行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送到各區垃圾分類回收中心(站),廚餘垃圾送到各區處理站或市集中處理廠。

陳雷告訴記者,4月開始,南京已經在全市啟動實施垃圾分類先行先試。「目前,部分小區實施了撤桶並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其他小區正在開展宣傳動員,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等工作。後續將認真抓好先行先試各項工作的落實,為下一步垃圾分類推廣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建立廚餘垃圾與可回收物分類投放積分制度,對分類投放居民給予積分獎勵。南京有多少小區實行分類投放積分制度,一共產生多少積分?陳雷告訴記者,目前南京約有550個小區開展了垃圾分類積分,由垃圾分類企業組織工作人員在小區內向分類投放的居民發放積分,或者通過智能垃圾投放箱向居民發放積分。具體的積分規則根據市場價格制定,居民通過正確投放垃圾獲得相應積分,產生的積分可以通過在小區現場兌換、到集中兌換點兌換以及使用智能自動兌換機等方式兌換相應獎品,包括生活用品、蔬菜、水果、一些便民服務等內容。

陳雷表示,無論此次先行先試還是後期推廣,都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進行一體化的制度設計和系統提升,首先完善終端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相關終端設施建設早已啟動,將按照分類處置要求如期投入運行,如餐廚垃圾處置能力達到700噸/日,能夠滿足此類垃圾處置要求,全市第一個廚餘垃圾廠正在進行調試。

相關焦點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垃圾房落地還需破「鄰避」
    「我們小區做得蠻好」;「我們小區一塌糊塗」。《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兩個月後,隨意抽問南京市民,回答可能大相逕庭。答案差異的原因,與小區垃圾分類房的推進程度有很大關係。南京總計有6000多個小區,據南京市城管局官方發布最新數據,截止目前,全市已在2545個小區建成垃圾分類收集亭房5159個;583個小區、1538個收集點在建。
  • 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南京鼓樓各星級酒店這樣垃圾分類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朱磊 記者 潘榮 文 / 攝)小區要進行垃圾分類,那麼各個單位怎麼做呢?5 月 19 日下午,"綠水青山—南京垃圾分類大家談"暨鼓樓區單位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工作新聞發布會在鼓樓濱江希爾頓酒店召開,區內各星級酒店代表就垃圾分類和一次性用品使用進行經驗分享,有的酒店用再生紙餐具取代塑料餐具,有的酒店在洗滌餐具上用高溫蒸汽取代化學藥品。
  • ...市200個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3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介紹。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5年來的工作,200個居民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市本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 江南焚燒廠裡看變化——含水率下降百分之五 廚餘垃圾「乾貨」越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南京市64個小區101家單位首批進入垃圾分類「實戰模式」,細分後的垃圾最終去了哪?「我們這裡每天接收秦淮、建鄴、棲霞、江寧等區5000多噸生活垃圾,約佔南京全市總垃圾量的三分之二。」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產運行部值長張可為介紹,垃圾處理就是「一進四出」,垃圾經過3-7天發酵後進入焚燒爐焚燒,會產生廢氣、飛灰、廢渣、廢水。廢氣經過處理直接排放,飛灰體量很小,經過固化穩定化處理後深度填埋。
  • 深圳生活垃圾分類與上海不同!有哪些具體標準?
    作為全國垃圾分類工作首批46個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之一,深圳從2015年就正式大力推廣垃圾分類。那麼,深圳垃圾分類投放標準與上海有何區別?又有哪些具體標準?近日,記者從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獲悉,2019年底前,深圳所有住宅小區要實現樓層垃圾撤桶。
  • 南京雨花經開區:黨建引領 推進垃圾分類落地生根
    圖為雨花經濟開發區志願者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工作。雨花臺城管局供圖垃圾分類看似舉手之勞的小事,卻是一場城市精細化管理大考。在南京雨花經濟開發區,部分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先行試點後,環保屋選址爭議聲音較大。截至2020年底,雨花經濟開發區投資近1000萬元建設智能化環保屋17個,實現8個小區全覆蓋,建成率和投運率均達到100%,是南京市首個實現全環保屋建設的園區。日均廚餘垃圾量超2噸、可回收垃圾量3654公斤、有害垃圾0.4噸,同比增加5%,其他垃圾20噸,同比下降3%,「三增一減」趨勢明顯。
  • 都不想離自家近,南京小區垃圾分類房「難產」待破局
    垃圾分類房。很多小區的業主群因它而熱鬧起來," 我們不要房,分類方式我做主 "" 選址比選美還難,眾口難調 "。南京不少小區的垃圾分類房為此 " 難產 " 的不少,這也成了小區管理中的痛點,你家還在 " 痛 " 著嗎?No.1 不要房,分類方式我做主" 我們小區要不要參與垃圾分類試點,建設垃圾分類房?"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在推廣垃圾分類的實際操作中,小區物業是重要一環。按照《東莞市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從第二季度起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啟動住宅小區「樓層撤桶」「收集點改造」及「定時定點投放」。如何科學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住宅小區發現,松山湖園區和一些物業企業先行作了探索。
  • 南京垃圾分類疑問解讀: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鼓樓區啟用的新型廚餘垃圾轉運車。 本報記者 陳儼 攝□ 本報記者 白雪 劉霞我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會不會「前端細分類,後端一鍋燴」?這是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常常聽到的疑問。事實上,從前端到中端分類收運、末端分類處置,垃圾分類鏈條需環環相扣,才能實現閉環。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對這個鏈條進行了革命性的再造、提升。
  • 垃圾分類「半年戰報」 還原踐行新時尚「蘇州路徑」
    ——今年居民小區「三定一督」垃圾分類工作「蘇州模式」在全力推進中得到了認可和其他重點城市的關注。為了避免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重「量」輕「質」,一方面,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住建局和資規局分別制訂《蘇州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建設指導意見》《關於新建住宅小區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建設的通知》,讓各類住宅小區垃圾房、投放設施的配置和建設標準有據可依。
  • 寶雞:倡導文明好家風 垃圾分類我先行
    什麼是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毒垃圾?它們分別投放在什麼顏色的垃圾桶中?11月29日下午,寶雞市金臺區十里舖街道辦事處舉行「倡導文明好家風 垃圾分類我先行」活動,倡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時尚。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你進階為「會分垃圾的文明人」了沒?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遠還沒達到「應分盡分」。一種文明新風尚的形成,不是一聲令下就能戛然切換的。萬名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的把關領路人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李名英就趕到新街口香居美苑小區,她在這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上班時間是上午7點到9點、下午6點到9點,但李名英總是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崗。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重塑收運體系,垃圾也有「公交線路」每天早上7點,南京鼓樓管養集團的收運人員張元元便駕駛廚餘垃圾收運車出發。「我一天要收運42個小區、47個點位的廚餘垃圾,車隊共開設了13條收運路線,我跑第4條,依次去寧海路街道、華僑路街道、湖南路街道。收集完成後運送到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像公交線路一樣,每天順著這樣一條線跑,不繞路。」
  • 「圍著人心轉」,垃圾分類「不難」
    南京施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近一個月,但一些小區居民仍然覺得,要做到「人人願意分、會分」有點難。不過,馬群公寓居民邵建國擺擺手說,不難!到目前為止,他們小區的垃圾分類參與率和準確率都超95%以上。垃圾分類新時尚,在部分小區先行一步、漸成風氣,有什麼秘訣?記者進行了探訪。
  • 南京這個街道憑啥成為全市示範?
    2020年11月1日,南京正式邁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兩個多月來,各區均在探索更高效的垃圾分類辦法。在這場「賽跑」中,棲霞區堯化街道「脫穎而出」,不僅誕生了全市首個撤桶並點、定時投放的小區,還創造了第一個建成「四個中心」、第一個開展積分兌換、第一個亭房收集點標準化等多個「全市第一」。
  • 垃圾分類強制時代離成都越來越近 常見種類掃碼簡單查
    今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這意味著,上海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處以200元罰款。杭州、北京等地也將緊隨其後。6月28日,住建部稱,到2020年,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劉峰(左)劉峰介紹,全市建成區共有6255個小區(381.96萬戶),截止目前,垃圾分類已覆蓋5513個小區(340萬戶),覆蓋率達到89%以上。2020年底,力爭實現全覆蓋;全市3785所大中小幼學校已將垃圾分類納入教育教學體系,覆蓋率達到97%;5217家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基本實現全覆蓋。垃圾分類首先是遵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認真落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嚴格執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
  • 朱法棟: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
    奮力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訪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人民政府區長朱法棟1月9日,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就如何貫徹落實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精神,記者採訪了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人民政府區長朱法棟。「十三五」以來,全區牢牢把握政策機遇,堅持先行先試、率先發展,經濟社會實現全面、科學、高質量發展,辦成了許多關鍵性、開創性的大事,經歷了一系列歷史性、標誌性的要事,永定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進步、發生歷史性變化、實現歷史性突破。與此同時,災情防控有力有序、三產融合逐步加快、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穩中提質。
  • 垃圾分成幾類?如何推進?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其他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5年,全省1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縣級城市、鄉鎮和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成效,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顯著提高。
  • 垃圾分類新時尚 綠色生活我先行
    在和平區勸業場街南京路社區裡,一輛顏色亮麗、車身小巧的四分類垃圾收運車引來居民駐足圍觀,「這個車嚴格實行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落實專桶專用、專人專車管理,互不交叉。」在南開區,12個街道執法大隊共計出動260餘人次,深入開展《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傳活動。來自執法支隊、環衛支隊、環保支隊的執法隊員,在活動現場向來往市民發放《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共計1.5萬餘套,還就市民提出的問題現場答疑解惑。在華苑街長華裡社區,街道執法隊員和社區工作者正在引導居民如何正確分類投放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