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測、小區測、單位測,頻繁紅外線測溫會傷害身體嗎?

2021-01-21 中國網
超市測、小區測、單位測,頻繁紅外線測溫會傷害身體嗎?

2020-02-25 12:26:52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劉旭

| 字號:

A+

A-

防疫期間,進入小區、超市、辦公樓等都會被要求測體溫,有的測額頭、有的測脖頸、有的測手腕。最近,一條消息在朋友圈廣泛傳播,使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測體溫最好測試手腕,如果紅外線測溫儀頻繁照射到眼睛會傷害眼晴視網膜,輕則會引起眼球的玻璃晶體混濁及白內障等眼病,嚴重的會產生眼底黃斑變性。如果測頸脖,因為靠近甲狀腺,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那麼,紅外線測溫儀真的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嗎?對身體健康有無影響呢?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祁海燕介紹,如果紅外線強度較大會對眼睛有一定的刺激和損害,嚴重的可引起白內障、視網膜損傷,甚至失明。眼睛對于波長小於1.5微米的紅外線有一定吸收作用,如果直接照射眼睛,可使眼球中的液體因吸收短波紅外線而發生反應,引發眼病。「但是,市場上的紅外線測溫儀並不發射紅外線,發出的紅光是為了方便定位,其工作原理是靠接收人體散發熱量中的紅外波長來測量。

祁海燕進一步解釋,人體在36℃-37℃時放射的紅外線波長為9-13微米,這是生物體自射波長。物體溫度越高,發射的波長越短,舉個例子:當物體溫度達到300℃時發射的紅外線波長為6.8微米,而人的體溫最高也就40℃多一點,此時發射的紅外線波長大於6.8微米,遠遠高於眼睛可吸收的波長範圍(1.5微米),所以人體自射遠紅外線是安全的。

紅外線測溫儀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由於新冠肺炎主要的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目前使用的都為非接觸式,避免因為接觸而傳染新冠肺炎。非接觸式紅外線體溫計會測量不同部位,比如額頭、頸部、手腕等。使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頸部時不會對甲狀腺有任何影響。祁海燕認為,「測量手腕是最方便快捷的,疫情期間請大家配合測量體溫,放心使用紅外線電子體溫計。」

責任編輯:趙文佩

相關焦點

  • 頻繁紅外線測溫傷害身體嗎 有哪些注意事項
    原標題:頻繁紅外線測溫傷害身體嗎?使用紅外線測溫儀有哪些注意事項? 新冠病毒肺炎仍處於很關鍵的防控期,測體溫是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進入辦公場所、購物場所、小區等都需要測體溫,大多數用的是不需要有接觸的紅外線測溫儀,但是最近有消息稱紅外線測溫儀會傷害視網膜,還會對甲狀腺有損傷,這是真的嗎?真的對身體有影響嗎?
  • 頻繁紅外線測溫會傷害身體,是確有其事還是危言聳聽?
    防疫期間,進入小區、超市、辦公樓等都會被要求測體溫,有的測額頭、有的測脖頸、有的測手腕。最近,一條消息在朋友圈廣泛傳播,使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測體溫最好測試手腕,如果紅外線測溫儀頻繁照射到眼睛會傷害眼晴視網膜,輕則會引起眼球的玻璃晶體混濁及白內障等眼病,嚴重的會產生眼底黃斑變性。
  • 紅外線測溫儀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眼科醫生說:無須多慮!閉眼測更保險!
    杭州日報訊 最近,很多杭州人的朋友圈被這樣一條微信刷屏:醫生提醒,外出檢測體溫,最好測手腕!目前頻繁使用的紅外線測溫儀,如使用不當,容易造成對人體的傷害!防疫期間:出小區一「槍」、超市一「槍」、菜市場一「槍」、回來再補一「槍」、槍槍「打」頭,如果紅外線測溫儀頻繁照射到眼睛,將會傷害眼睛視網膜,重則產生眼底黃斑變性,輕則會使得眼球的玻璃晶體混濁,導致白內障等眼病。為了眼睛健康絕對不能忽略此問題,由於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來得突然,一些工作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匆忙上崗,會造成不良後果!
  • 紅外線測溫儀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眼科醫生:無須多慮
    目前頻繁使用的紅外線測溫儀,如使用不當,容易造成對人體的傷害。防疫期間:出小區一「槍」、超市一「槍」、菜市場一「槍」、回來再補一「槍」、槍槍「打」頭,如果紅外線測溫儀頻繁照射到眼睛,將會傷害眼睛視網膜,重則產生眼底黃斑變性,輕則會使得眼球的玻璃晶體混濁,導致白內障等眼病。
  •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 該怎麼測?專家:室外測手腕 室內測額頭
    然而,測溫數值有誤差、測溫部位不一致,也經常讓被測人全程蒙圈。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業內呼籲應對該行業加大監管力度,規範市場準入,促使額溫槍行業回歸正常。差異大體溫測出33攝氏度明明是同一個人,單位門口測出來的體溫是36攝氏度,到了小區門口竟降到了33攝氏度。
  • 頻繁使用額溫槍對身體有無危害?
    專家:正確使用不會影響身體,不會傳染病毒,建議每天定時消毒    「你好,測體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額溫槍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必備的「武器」。出入小區、超市、單位,總有人拿著額溫槍幫你測體溫,但頻繁被額溫槍測體溫時,不少市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會不會對身體有害?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而常見的測溫設備是一桿手持式測溫槍,對著來人額頭照一照,就可以排查出發熱患者。 然而,一些網友在網絡上爆料,他們所測的體溫低於36℃。不少人都表示疑惑:正常人體溫不應該是37℃左右嗎?而且還有不少網友反映:在不同場合下所測的體溫還有所差異。 這些現象不禁讓人疑惑:這種篩查方式真的有效嗎?我們會不會是被虛晃一槍了呢?
  • 小體溫槍背後的大學問:測額頭還是測手腕?專家解釋來了
    近一段時間,進入小區被體溫槍指著額頭時,你是不是腦補過《無間道》的臺詞?在疫情防控期,進門量體溫成了必選項,門崗大叔成了最「威風」的人。不管你是去上班、逛超市、回家,總有保安大叔或工作人員對著你的額頭「來一槍」。
  • 無人機小區上空盤一圈測體溫,背後技術靠譜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些小區開始採用無人機紅外測溫,只需要在小區上空盤旋一圈,居民開窗即可配合,為居家隔離的居民進行體溫測量,採集體溫數據。據悉,這些無人機大多裝備了紅外線測溫設備,可以遠距離檢測行人的體溫,因此不需要人員接觸,避免了居民擔心的交叉感染,受到大多數居民的歡迎。
  • 紅外線測溫儀對眼睛和身體沒有傷害
    所以,我們都配備了非接觸的快速測溫工具進行基本健康篩查。」烏魯木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文國新說。  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對居家的市民進行3次測溫,使用的大多是「紅外測溫槍」,它的正式稱謂叫「紅外線測溫儀」。紅外線測溫儀的工作原理是將人體的紅外線熱輻射聚焦到檢測器上,檢測器會把輻射功率轉換為電信號,電信號在被補償環境溫度之後,以溫度單位來顯示。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額溫槍測手腕更準?會傷眼睛?權威解答來了
    額溫槍這種平時不太熟悉的體溫計,如今成了我們進入小區、工作場所的第一道關卡。額溫槍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它的準確性卻遭到很多網友質疑。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有人曾被測出42℃的情況。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額溫槍不準呢?一、額溫槍容易受到氣溫、風速等外界因素幹擾。
  • 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當前,測量體溫成為人們每日不可或缺的事情,測溫槍頻繁打在腦門上,網上一則「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的說法也不脛而走。這是真的嗎?首先,我們了解下紅外線測溫的原理,是通過接收物體發射的紅外線來檢測的,因為溫度高的物體發射的紅外線數量大,溫度低的物體發射的紅外線數量小。紅外線測溫,它自己不會主動地去照射被測物體。手持紅外測溫槍,通常會發射一束輔助光線,用來定位,幫助測量人員觀察,測量元件是不是對準了額頭。
  • 為何有時額溫槍測溫數據很低?拿來測手腕可以嗎?答案在這裡
    進出小區、商場、寫字樓,各大車站、菜市場,都有專人舉起一把槍型的測溫儀,對著額頭隔空操作,這種儀器也因此被稱作「額溫槍」。不過有網友反映,額溫槍測出的體溫並不準確,不僅測出了不符合常理的極端低溫,而且幾分鐘內多次測試的數據都會有出入。明明叫額溫槍,為何有的人卻對著手腕、脖子等部位測試,數據真的準確嗎?↑額溫槍測試手腕溫度準確嗎?
  • 實話實說 防疫百科丨紅外線測溫儀對眼睛和身體沒有傷害
    所以,我們都配備了非接觸的快速測溫工具進行基本健康篩查。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對居家的市民進行3次測溫,使用的大多是「紅外測溫槍」,它的正式稱謂叫「紅外線測溫儀」。紅外線測溫儀的工作原理是將人體的紅外線熱輻射聚焦到檢測器上,檢測器會把輻射功率轉換為電信號,電信號在被補償環境溫度之後,以溫度單位來顯示。
  • 測體溫才35℃?!紅外測溫槍靠譜嗎?
    相信眼下大家每次出門都會被小區或地鐵工作人員拿著測溫槍對著額頭就來一下。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 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 度?來重量一下!」。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劃重點「紅外測溫槍」靠譜嗎?如果了解了原理,可以說「紅外測溫槍」其實是靠譜的,但是,脫離了使用方法和測試環境去談靠不靠譜,本身就是件不靠譜的事。
  • 你家小區測體溫為啥不太準?原來它是這樣的測溫槍!
    這是記者17日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和回到住家小區時,分別測得的前額體溫。 我們知道,健康成年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約為37℃。由於測試部位、時間、季節及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可能略有差異,當體溫超過正常值時被稱為發熱。
  • 漲知識了,並不是所有的電子測溫儀都能測體溫
    我市市場監管局、市計量所連日來奔忙於主城區19個農貿市場、火車東站、15個高速和二級路口、各大商超、住宅小區以及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共校準檢測286臺紅外測溫儀,經過檢測合格率達到98%。
  • 使用紅外線測溫槍會引發白內障?測溫槍原理了解一下
    近日,出於疫情管控的需要,進出小區、單位、軌交等各個地方,都少不了測量體溫這個環節。測溫槍頻繁打在腦門上,網上也流傳著各種調侃的段子。與此同時,一則「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的說法也不脛而走。該說法稱,由於眼球含有較多的液體,對紅外線吸收能力較強,使用紅外線測溫槍可能會引起白內障。這是真的嗎?資料顯示,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物體的紅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與物體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準確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所依據的原理。
  • 可孚 德國進口探頭 紅外線體溫計 可測食物溫度等
    可孚 德國進口探頭 紅外線體溫計 可測食物溫度等 2017年10月16日 14:53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可孚 德國進口探頭 紅外線體溫計 可測食物溫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