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河流乾旱與否,請看海洋

2020-10-28 光明科普

科羅拉多河是美國西南乾旱地區的重要水源,如今,研究者可能找到了更精準的、預測這條河流乾旱情況的方法。(HERDIEPHOTO / FLICKR)

河流的乾旱和洪澇難以捉摸?研究者將目光投向了海洋。通過觀察數千公裡外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溫度變化,研究者可以預測出美國西南部科羅拉多河的乾旱情況。

本月發表於《地球與環境通訊》》的論文中,來自猶他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根據最新成果提出了針對科羅拉多州水位的潛在預警系統。若這一系統可行,未來長期河道水情預報很可能有了希望。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海洋溫度與大陸性天氣模式之間的關聯。比如最為人熟知的、發生在太平洋中部的厄爾尼諾現象與非洲乾旱有關,而發生在南美的野火,很可能與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暴雨產生聯繫。

現在,隨著氣候模型愈發精確,計算機運算能力日漸強大,研究者正在起伏的海洋與大氣變化中,尋找更確鑿的證據。「如果我們能預測出明年可能遭受嚴重乾旱,水資源管理者可以積極協調。」參與這項研究的猶他州立大學氣候動力學家吉本元(Yoshi Chikamoto)說。

科羅拉多河的水力發電能量可覆蓋75萬戶家庭的照明需求,為加利福尼亞州興盛的農業注入生命力。2017年,吉本元開始研究科羅拉多河的變化,猶他州等沿著落基山脈的州處在河流系統上遊,有更精準的、更長期預報,更有利於人類做好應對。

現有的預報往往由降雪量、溫度趨勢和歷史記錄等得出,最長可提前7個月發送預報。為了延長預報期限,吉本元和同事開始關注全球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的計算模型,並添加了溫度和鹽度等歷史海洋數據。此外,他們還增加了對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流失土地的土壤水分測量數據——這是一種常見的乾旱指標。

研究團隊發現,在過去幾十年中,7個乾旱程度最嚴重的年份往往與全球海洋溫度多年形成的模式有關。乾旱發生之前的3-4年,熱帶大西洋會出現異常溫暖的天氣,並持續到乾旱發生前1-2年,此時北太平洋暖化,太平洋中部氣溫開始降低。

為了進一步檢驗系統模型的可靠程度,研究者先用模型預測了1960年以來的氣候變化,每10年為計。與實際情況相比,這一根據海洋數據預報的系統,準確的相較於其他模型高出40%。

不過,研究者也承認,超過2年期限的預測結果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海洋溫度的變化模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科羅拉多的河水水量波動。而且該模型還不具備落地到實際應用中的條件。

但至少,研究者可據此研發出為期1年的、更精準的預測模型。(袁柳)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3247-020-00027-0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用海溫變化判斷河流乾旱與否
    本報訊 河流的乾旱和洪澇難以捉摸?研究者將目光投向了海洋。通過觀察數千公裡外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溫度變化,研究者可以預測出美國西南部科羅拉多河的乾旱情況。長期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海洋溫度與大陸性天氣模式之間的關係。比如最為人熟知的、發生在太平洋中部的厄爾尼諾現象與非洲乾旱有關,而發生在南美洲的野火,很可能與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暴雨產生聯繫。
  • 科學網—科學家用海溫變化判斷河流乾旱與否
    科羅拉多河是美國西南乾旱地區的重要水源,如今,研究者可能找到了預測這條河流乾旱情況的更精準方法。圖片來源:HERDIEPHOTO / FLICKR 本報訊 河流的乾旱和洪澇難以捉摸?研究者將目光投向了海洋。通過觀察數千公裡外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溫度變化,研究者可以預測出美國西南部科羅拉多河的乾旱情況。
  • 比普通乾旱更嚴重的這種「乾旱」,竟然是從海洋登陸的?
    「登陸型乾旱」在海洋上形成,然後向陸地遷移。它會造成更大範圍、更嚴重的乾旱。它始於海洋,而後向陸地區域遷移。這種乾旱也許能在其對陸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之前被預測。研究人員表示,與只發生在陸地上的乾旱相比,「登陸型乾旱」造成的後果更為嚴重。據統計,在1981年至2018年間影響全球陸地地區的所有乾旱中,大約六分之一屬於「登陸型乾旱」。乾旱對農業、水供應、發電、貿易和生態系統均有不利影響。歷史上,旱災使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 如果海洋乾涸了,結果是乾旱?還是極度溫室效應?你猜想不到!
    乾旱已持續了五年。焦黃的大地從車窗外掠過,時值盛夏,大地上沒有一點綠色,樹木全部枯死,裂紋如黑色的蛛網覆蓋著大地,於熱風揚起的黃沙不時遮蓋了這一切。有好幾次,顏冬確信他看到了鐵路邊被渴死的人的屍體,但那些屍體看上去像是旁邊枯死的大樹上掉下的一根根幹樹枝,倒沒什麼恐怖感。這嚴酷的乾旱世界與天空中銀色的夢之海形成鮮明的對比。
  • 新型「乾旱」竟然是從海洋登陸的?
    「登陸型乾旱」在海洋上形成,然後向陸地遷移。它會造成更大範圍、更嚴重的乾旱。近日《水資源研究》雜誌近期發文稱,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乾旱模式——「登陸型乾旱」。它始於海洋,而後向陸地區域遷移。這種乾旱也許能在其對陸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之前被預測。研究人員表示,與只發生在陸地上的乾旱相比,「登陸型乾旱」造成的後果更為嚴重。
  • 澳大利亞:河流少,季節性強,最大河流水量不及塔裡木河
    澳大利亞土地面積為769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面積第六大國,約相當於我國面積的80%,但因為澳洲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河流很不發育。除了東南部的墨累-達令河,澳洲只有短小的海岸沿岸河流和面積寬廣的內流區的季節性河流。而南部的澳大利亞灣沿岸,幾乎沒有河流。
  • 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河流的相關考點
    3、河流的流向可以與等高線的遞變、地勢高低互相作為判斷依據,還可用於等潛水位線分布圖中,進行河流流向、潛水流向、地下水與地表水互補關係及洪水期與枯水期的判定。  4、高山峽谷地區,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積小;盆地或窪地地區,河流集水區域廣,支流多,流域面積大。山區,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蝕為主,(可能同時地殼在抬升,下切侵蝕更強)河道比較直、深、形成窄谷。
  • 【歸納加強】高考地理有關中國河流熱點問題匯總,影響河流含沙量的...
    凡文末點擊在看和留言打卡者,精選後私信小編,有可能再多獲取115個最新整理的高考地理微專題!  2、外流河和內流河  了解幾個概念:  #外流河--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區--外流河的集水區域(流域)  #內流河--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內流區--內流河的集水區域  #水系--有幹流和支流構成的排水系統  分水嶺--分隔兩大水系的山嶺或高地  (1)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嶺
  • 澳大利亞:河流少,季節性強,最大河流水量不及塔裡木河
    澳大利亞土地面積為769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面積第六大國,約相當於我國面積的80%,但因為澳洲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河流很不發育。除了東南部的墨累-達令河,澳洲只有短小的海岸沿岸河流和面積寬廣的內流區的季節性河流。而南部的澳大利亞灣沿岸,幾乎沒有河流。
  • 波蘭乾旱河流水位降低令二戰時文物浮出水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8月26日報導,波蘭乾旱導致河流逐漸枯竭,已達歷史最低水位,但意外讓一批歷史文物浮出了水面。八月份以來波蘭全國各地遭受到了罕見的大範圍高溫天氣,隨之而來的乾旱已經使得波蘭河流水位創造歷史新低,但如猶太墓碑,蘇聯戰鬥機及其飛行員的殘骸等一批歷史文物也在波蘭最長河流——維斯杜拉河裡浮出水面。這些都是波蘭20世紀經受的曲折歷史的見證。
  • 「超級乾旱」,要來了嗎?
    截至4月底,乾旱天氣已導致德國多地發生森林火災,火險警戒級別高於去年同期。德國氣象局專家表示,從3月中旬到4月底,德國基本沒有什麼降水。這意味著,德國可能將面臨罕見的、連續三年的夏季乾旱。德國環境部部長表示,此前兩年的夏季乾旱,都對農業、林業帶來「很大的麻煩」。德國赫爾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專家表示,德國很多水庫的水位已經很低,如果接下來幾周仍沒有降水,就會出現大範圍的作物減產。
  • 我國是一個河流數量眾多的國家,那總共有多少條河流呢?
    在水循環中,河流屬於地表徑流的範疇,是人類利用和開發程度最高的地表徑流,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城市都是分布在河流沿岸。一個區域地表河流數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氣候條件,在氣候溼潤,降水豐富的地區,往往河流數量多,地表河網密布;在氣候乾旱,降水稀少的地區,往往河流數量少,地表可能出現「無流區」。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的亞馬孫平原地區,地表河流數量就十分眾多;而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的西亞和北非地區,地表河流數量就十分稀少。
  • 海邊也能很乾旱?為何很多沙漠緊挨海洋卻寸草不生?
    比如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就是因為距離海洋太過遙遠,再加上天山崑崙山等高山的阻隔,使得來自太平洋上的水汽很難到達這裡。但世界上的很多其他沙漠,例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地理位置就瀕臨大西洋,卻終年乾旱少雨;而位於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則更過分,緊鄰太平洋的它卻是全球名副其實的幹極,曾創下91年滴水未降的空前紀錄。
  • 高考地理:河流專題高考考點、難點新匯總(二)
    (這是赤潮發生的外因);人為原因——沿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業廢水、農業生產中的廢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機物、重金屬、無機鹽;生活汙水未經處理流入江河、湖泊,匯入大海,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嚴重的汙染了養殖水域。
  • 七下第6章第2節 非洲的氣候與河流
    非洲的氣候與河流【參考答案】(1) A (2) 稀疏  終年炎熱乾燥(3) 小   大(4) 土地沙漠化(草場退化)(5) 乾旱 【知識背景】    本題考查的主要是非洲的氣候以及氣候對河流、農業的影響。
  • 從世界尺度看,中國北方為什麼偏乾旱
    中緯度區域中國北方偏乾旱,從新疆一直綿延到華北平原,北方偏乾旱這個特徵比較明顯。這個區域大體位於蒙古高原南側到青藏高原北側這個區域。越向東部延伸,因為離海洋越近,所以越來越溼潤。其中不乏泡在海水中的區域,比如阿拉伯半島,但氣候卻是乾旱無比的,可以說沙漠連綿。氣候學上的解釋,是北緯30度線左右為「副熱帶高氣壓帶」,大氣由西向東運行稱之為西風帶,下沉氣流盛行。
  • 判斷人健康、衰老與否的三大指標,看看你符合幾條?
    一個人健康與否,衰老與否,不完全跟年齡相關:有的人年齡老了,但身體卻老當益壯,精神矍鑠,有的人年紀輕輕,但身體卻虛弱乏力,老態龍鍾。那麼,拋開年齡,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是否衰老的標準是什麼呢?世界衛生組織曾給出了三大指標:說得快,走得快,拉得快。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徑流量的空間變化
    原因:該河段所處區域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流經半乾旱、乾旱地區);少支流匯入;河水下滲嚴重。(2)主要差異:甲地降水明顯多於乙地。原因:甲地受來自海洋的西南氣流和沿岸暖流影響,地處山地迎風坡地帶,降水豐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氣流受地形抬升不顯著,並受離岸寒流影響,降水較少。
  • 河流地貌專題!
    水系:指河流幹流、支流、和流域內的湖泊、沼澤或地下暗河彼此連接組成的龐大系統,又稱河系,它匯集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終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中。②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及移動、季風環流,低壓溼潤、高壓幹;西風溼潤(溫海洋氣候)③地形:地形對降水的影響包括地形本身的影響和對暖溼氣流的阻擋作用。迎風坡降水多。④海陸位置:距海越近,海洋水汽越多,受海洋影響程度越大。⑤洋流:暖流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⑥下墊面:下墊面水分的多少直接影響可蒸發水汽。
  • 塑料河:10 條河流將 95% 的塑料帶到了海洋
    另一種選擇是從源頭處理垃圾,這個任務看起來很難,但實際上是可以做到的,因為通過河流進入海洋的塑料中,有 95% 來自 10 條河流。他們的分析顯示,沿岸人口密集的大型河流將不成比例的處理不當的塑料垃圾帶到了海洋。「排名前 10 位的河流向海洋輸送的塑料佔全球總量的 88% 到 95%。」研究人員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