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因素分析——SPSS操作過程(一)

2021-01-21 人格與健康

因素分析的內容,我們已經講了四講的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夠充分理解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模型繪製的基本邏輯與思路。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在SPSS軟體中的基本操作過程及數據結果解釋。

應用SPSS軟體實現因素分析功能,需要選擇功能按鈕為Analyze菜單中選擇Data Reduction——Factor(如圖1),其分析過程的基本步驟包括相關矩陣分析與檢驗、因子提取、選擇因子旋轉方法、確定因子個數並賦予意義,由於涉及的演示圖形較多,今天先介紹前兩個步驟的基本操作。



在做因素分析之前,第一步工作是要確定數據是否適合做因素分析,而確定的主要方法就是基於對所有變量相關矩陣的分析和檢驗。如前所述,因素分析之所以能達到數據降維、尋找結構的功能,實際上最根本的依據就是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如果各變量之間根本不存在相關,那麼,即使使用因素分析技術,提取的因子個數也是與所有變量數相等的,因為變量之間不存在相關,意味著變量之間不存在共同的因子,因此,因素分析的第一步需要計算所有變量的相關矩陣,並分析和檢驗數據是否適合做因素分析。

SPSS軟體提供了兩個重要功能按鈕和相應的數據:(1)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Bartlett球形檢驗);(2)KMO檢驗。功能按鈕為Analyze菜單中選擇Data Reduction——Factor——Factor analysis:Descriptive中選擇KMO and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功能按鈕即可。


圖2  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功能鍵選擇



如果Bartlett球形檢驗、KMO檢驗的結果表明,數據適合做因素分析,接下來重要的工作就是因子的提取。在SPSS軟體中,有很多因子提取的方法,主要應用的有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和主軸因子法(principle axis factoring)。(如圖3,系統默認為主成分分析法)


其中主成分分析法是以線性方程將所有變量加以合併,計算所有變量共同解釋的變異量,該線性組合成為主要成分。第一個線性組合建立後,計算出第一個主成分估計,可以解釋全部變異量的最大一部分。分離後所剩餘的變異量經第二個方程線性合併,再抽取第二個主成分……以此類推,直到無法抽取共同因子。主軸因子法提取因子的程序與主成分分析法基本相同,主要的區別在於對觀測變量公因子方差的估計不同。主軸因子法假定,觀測變量之間的相關能完全被公因子所解釋,而變量的方差不一定完全被公因子所解釋。

究竟選擇哪一種方法提取因子,主要看研究者的目的,如果旨在用最少的因子最大程度的解釋原始數據的方差,建議選擇主成分分析法,如果研究者的目的是確定數據結構,建議使用主軸因子法。功能按鈕為Analyze菜單中選擇Data Reduction——Factor——Factor analysis:Extraction中點擊Method,就會出現如圖3所示的下拉式菜單,選擇相應的提取方法即可。


1.熟悉SPSS軟體中的因素分析的功能鍵,嘗試使用這節課介紹的基本功能。

2.閱讀文章「平行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應用」(《心理科學》,2007,30(4):924-925),了解平行分析及R軟體的程序。


點擊下圖可關注


相關焦點

  • 如何用SPSS做單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1:單因素方差分析用以對單因素多個獨立樣本均數進行比較,給出方差分析表,並可以進行兩兩之間均數的比較(多重比較),下面介紹如何在spss裡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命令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舉例:某樹苗使用3種肥料進行試驗,每個處理測6株苗高(cm),所得數據如下表,分析不同肥料之間苗木生長是否有顯著差異。
  • 教學視頻| 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及SPSS操作
    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也稱為F檢驗,是通過對數據變異的分析來推斷兩個或多個樣本均數所代表的總體均數是否有差別的一種統計推斷方法
  • 數據分析基礎相關性分析,SPSS實操
    一、相關性分析定義相關性分析用於描述變量之間線性相關程度的強弱,並用適當的統計指標表示出來的過程。偏相關分析是指當兩個變量同時與第三個變量相關時,將第三個變量的影響剔除,只分析另外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過程。
  • 數據分析之主成分分析,spss主成分分析實例
    一、主成分分析概要主成分分析,在進行有多個指標的綜合評定時,客觀全面的綜合評價結果非常重要,然而往往多個指標之間通常存在信息不統一或者重複等眾多因素,各指標的權重往往很難確認。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夠解決以上問題,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種降維的統計方法,是考察多個變量間相關性一種多元統計方法。二、spss主成分分析操作流程導入數據。
  • 學會spss就能找到數據分析工作嗎
    大學課堂上學習了spss,老師也講了很多知識,但是現在準備畢業了,我做的實習工作就是用業內的數據進行最新的行業研究。現在真正需要用到spss進行分析了,我卻看不懂老闆給的數據和分析要求,難道這就是理論與實際的脫節嗎?
  • SPSS因子分析案例
    因子分析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非常廣泛,尤其是科研論文中因子分析更是頻頻出現。【二、簡單實例】現在有 12 個地區的 5 個經濟指標調查數據(總人口、學校校齡、總僱員、專業服務、中等房價),為對這 12 個地區進行綜合評價,請確定出這 12 個地區的綜合評價指標。【三、解決方案】1、spss因子分析同一指標在不同地區是不同的,用單一某一個指標難以對12個地區進行準確的評價,單一指標智能反映地區的某一方面。
  • 基本數據統計分析--spss
    在數據分析工作中,描述性統計分析是我們日常使用率最高的,主要的基本統計分析維度包括但不限於均值、 中位數、眾數、方差、百分位、頻數、峰度、偏度、探索分析、交叉聯列表分析、多選項分析、基本統計報表製作等。而這些功能操作在spss中是可以直接使用的。當然我們也需要理解相關定義。
  • spss怎麼分析因子?spss因子分析法詳細步驟
    spss不僅可以分析主成分 ,還可以分析因子哦,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spss怎麼分析因子?小編下面有一個spss因子分析法詳細步驟哦,只要大家按照spss因子分析法詳細步驟一步步操作就知道spss怎麼分析因子了哦,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spss主成分怎麼進行分析?spss主成分分析法步驟
    spss 這款軟體功能非常多哦,還可以分析主成分哦,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spss主成分怎麼進行分析?小編下面準備了spss主成分分析法詳細步驟,大家安裝 詳細步驟一步步操作就知道spss主成分怎麼進行分析?
  • SPSS方差分析方法與實例演練
    在數據分析過程中,為了進行兩組以上均數的比較,往往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方法。那麼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方差分析基本概念、 單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協方差分析;同時在spss中的操作演練。在spss中經常使用方差齊性檢驗(都是levene檢驗),一般情況下,只要sig值大於0.05就可以認為方差齊性的假設成立,因此方差分析的結果應該值得信賴;如果sig值小於或等於0.05,方差齊性的假設就值得懷疑,導致方差分析的結果也值得懷疑。
  • spss是什麼軟體?spss軟體是用來做什麼的?
    很多人看到有人在用spss,好奇spss是什麼軟體?spss是用來做什麼的? spss是一個非常好用的統計分析軟體, spss用於統計學分析運算、數據挖掘、預測分析和決策支持任務的軟體產品及相關服務軟體哦,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吧!
  • 數據分析難?教你spss使用的正確姿勢
    軟體不會用,各種數據傻傻搞不清楚,尤其是怎麼分析數據更是暈頭轉向,當然跟著靠譜的老師學習,一邊看實操一邊自己做,這樣肯定事半功倍。本次我們整理出了spss的數據分析教程,都是有實操的,只要跟著做,絕對沒問題!
  • 「spss數據分析系列」t檢驗
    一、t統計量及t檢驗本人介紹spss數據分析中的t檢驗,我們平時分析數據時經常對比均值,其中兩分類的均值對比採用的t檢驗,這裡強調一下的是兩分類的對比,其他還有獨立樣本t檢驗,配對t檢驗,我們在下面spss軟體部分再做說明
  • spss協方差分析
    什麼是協方差分析?協方差分析又稱「共變量分析」,是方差分析的引申和擴大。那麼分析男生和女生跑步後的心率差異怎麼做呢?直接使用跑步後的心率進行t檢驗,那麼得出的結果是不準確的,因為在跑步前男生和女生的心率就有一定的差異。所以需要一種方法消除跑步前心率的影響,那麼,此刻就要使用協變量分析。
  • 「spss數據分析系列」方差分析
    上一課我們講的是t檢驗,t檢驗是用於2個類別的均值對比,如果是3分類以及以上的分類的均值對比,則採用方差分析。t檢驗是用的t分布來檢驗時候接受假設,方差分析則用的F分布,如下圖。方差分析的適用條件:1、個樣本的獨立性(指每個單元格內的數據相互獨立):這樣才能保證數據變異的可加性。2、正態性:單元格內的所有總體都是從一個正太總體來面抽出來,這個時候一般由於單元格數量比較少,所以沒法直接分析和觀察,這時候一般採用殘差分析來看。
  • 關於SPSS因子分析的幾點總結
    一、因子分析與主成分分析的區別關於這個問題,見諸各大論壇、博客,還有百度知道等欄目,這裡引用期刊論文中的文字加以說明。每個主成分都是由原有p個變量線性組合得到。在諸多主成分Z i中,Z 1在方差中佔的比重最大,說明它綜合原有變量的能力最強,越往後主成分在方差中的比重也小,綜合原信息的能力越弱。2、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尋找潛在的起支配作用的因子模型的方法。因子分析是根據相關性大小把變量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但不同的組的變量相關性較低。
  • 「spss數據分析系列」卡方檢驗-2x2
    前面的t檢驗都是對均值的分析,這類分析主要是針對於連續性變量,比如身高,溫度,降雨量等,但是如果針對於分類變量的差異分析怎麼分析呢,這裡就用到了我們所說的卡方檢驗,但是卡方檢驗對應的情況有很多種,這裡我將第一種,就是2x2的表格,2x2意思就是兩個變量都是2分類的變量。
  • 【科研加油站】SPSS操作之雙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
    上一期我們討論了單因素方差分析,本期「科研加油站」欄目,我們一起來探討雙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假設4:任一分類中不存在顯著異常值假設5:任一分類中殘差近似正態分布假設6:任一分類都具有等方差性那麼,進行雙因素方差分析時,如何考慮和處理這6項假設呢?
  • 科研SPSS統計思維實戰研討會
    本課程以目前科研界最廣泛使用的SPSS軟體為操作載體,教大家如何把握核心,一步一步分析應對各種科研工作中常見的統計設計及數據統計分析,包括複雜多元統計。課程配有詳細的內部筆記資料供複習,兩整天的現場課程重在掌握各種統計模型的關注點、整套分析邏輯與思維,及了解統計設計和數據分析中常犯的錯誤及如何避免。同時自帶電腦當場練習、交流、提問,以加深印象。
  • 重複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在SPSS中的應用——【杏花開醫學統計】
    關 注 重複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 在SPSS中的應用 關鍵詞:spss、重複測量方差 導 讀 在醫學研究中,很多實驗都涉及到重複測量的數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