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夫利克極限

2020-10-18 卡桑德拉罪行

生命開始於一個細胞,每一個人都是自生殖細胞複製、分裂和成長而來。人的身體約由1億億個細胞組成,它們攝取養分、供給能量、排出廢物,維持人體的正常機能。我們身體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更新,每一分鐘都有細胞的死亡與新生,其中絕大多數細胞存活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細胞的死亡與新生本就是人體新陳代謝的一部分。事實上大約最多6至7年,我們身體的細胞會被全部更新,所以從細胞層面來說我們都是年輕人。關於這一點恰好契合一個著名的哲學悖論——「忒修斯之船」,說一艘名叫忒修斯的船隨著時間,船身上每一塊木板和部件慢慢的都更換為新的,哲學家問當最後一塊木板被換掉以後,這艘船還是不是原來那艘船?如果換作人體的話就是說既然組成一個人的身體的細胞被全部更換過了,那麼這個人還是不是原來那個人?或者說我們為什麼會認為這個人還是原來那個人?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不過並不是今天要關注的點。

細胞的更新毋庸置疑,但是從邏輯上來說,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既然差不多每7年我們每個人都煥然一新,那為什麼人還會衰老呢?既然人體老舊的細胞都會被新的細胞來代替,那麼邏輯上來說人似乎更應該永生不老才對,就像一輛更換了所有部件的舊車,或者換掉最後一塊木板的「忒修斯之船」。關於這個問題就涉及到細胞的複製與分裂的「海夫利克極限」問題了。

細胞的更新大體上是一個逐漸衰老,然後凋亡,再由吞噬細胞吞噬排除體外,最後由有絲分裂產生新的這樣一個過程。人體每天有許多細胞在衰老、死亡,如一個體重70千克的成人,每天衰老、死亡的細胞約為2×1011個,這些細胞就需要適時更新。1965年美國微生物學家海夫利克發現人體細胞的不能無限分裂,它有一個極限,通過實驗她認為是「56」次。換言之,似乎在細胞內部有一部時鐘,由它來決定細胞何時停止分裂,從而使機體進入衰老,這個極限就叫做「海夫利克極限」。醫學界認為這個極限很可能就是導致我們身體衰老、死亡的原因,而「56」次也就是人體細胞自行分裂,維繫身體新陳代謝周期的極限。

那麼這個極限又是如何產生的呢?答案是端粒。1975年美國人伊莉莎白·布萊克本發現染色體的末端的DNA結構,似乎像帽子一樣保護著染色體的兩頭。它的主要任務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它的長短影響著細胞分裂周期,她把它叫做端粒。每次染色體分裂端粒都會損失一小段記作TTAGGG的DNA,沒複製一次端粒就縮短一點,直至損失殆盡,細胞就衰亡。換句話說,端粒消耗殆盡,染色體末端失去保護,細胞停止分裂,達到了「海夫利克極限」,這就是「末端複製難題」。

如果來說,人體的衰老是因為細胞分裂更新達到極限,細胞分裂更新之所以有個極限是因為端粒磨損殆盡,那麼端粒磨損就是人體衰老的原因了。既然如此,如果我們有辦法修復磨損的端粒,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人體衰老呢?答案是可以,不但可以,而且自然界本身就存在這樣的設計。

1984年一種被命名為端粒酶的蛋白質被發現,這種蛋白質負責參與合成新的TTAGGG片段,把DNA複製損失的端粒填補起來,藉由把端粒修復延長,可以讓端粒不會因細胞分裂而有所損耗,使得細胞分裂的次數增加。那麼如果人類生產使用這種端粒酶是不是就可以長生不老了呢?事情恐怕還沒那麼簡單。

一般來說人體細胞中是沒有活性的端粒酶的,只有在造血細胞、幹細胞和生殖細胞這些必須不斷分裂的細胞之中,才可以偵測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看起來人體似乎對這種酶的控制使用相當謹慎,即使有細胞分裂極限導致衰老死亡的情況,也並不沒有進化出使用端粒酶來修復端粒的功能,現實來看這種謹慎似乎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有一種細胞正是因為利用端粒酶的活性而不受「海夫利克極限」的制約,那就是癌細胞。癌細胞正是通過反覆激活端粒酶的活性,讓自己無休無止的分裂,最終形成惡性腫瘤。

目前關於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正是生物及醫學研究的最前沿,它們是用以攻克癌症及揭開人類衰老之謎的鑰匙,研究證明端粒丟失似乎一些心血管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有關係,也有研究認為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也許是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人體有1億億個細胞,這些細胞分為幾百種不同的類型,有線狀的神經細胞、盤狀的血紅細胞、杆狀的視覺細胞等等,為了控制這些細胞運作,我們身體內活躍著至少20萬種不同類型的蛋白質,而我們人類對它們的了解很少——也許不超過2%——如果用數量來形容,我們人類自己的身體很大程度上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謎。

相關焦點

  • 龍蝦能實現生物學永生,打破了海夫利克極限,讓人羨慕
    美國生物學家海夫利克認為這種變化影響到了細胞分裂,在他看來,人類不能獲得永生的原因就是細胞的壽命太短。細胞主要通過分裂的方式來延續生命,但是分裂的次數是有限的,這個值是56次。超過這個次數細胞便無力再分裂了,等待它的是死亡。細胞一死亡,人體自然也會死亡。這就是海夫利克極限,是科學家提出的一個關於生命極限的理論。
  • 科學讓人長壽,壽命是否有極限?真正的極限並非海夫利克極限
    如果覺得這種說法不夠科學嚴謹,那麼還有更加嚴謹的理論,也就是著名的海夫利克極限。在DNA的兩端存在著一段叫做端粒酶的物質,端粒酶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負責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而每一次分裂都會導致端粒酶的減少,當端粒酶消耗殆盡之時,人體的細胞分裂也就達到了極限,壽命也就走到了盡頭。這就是海夫利克極限。起初的研究認為細胞分裂的極限次數為52次,後經論證發現實際應該是56次,而通過細胞分裂周期進行計算,人的極限壽命應該在120歲左右。
  • 人類的極限壽命能到多少歲?科學家的研究惹爭議
    那麼,人類的極限壽命能達到多少歲呢?人類之所以會衰老,與各種因素有關,例如,染色體的端粒在不斷縮短,細胞逐漸衰老凋亡。上個世紀60年代,生物學家海夫利克通過研究發現,人類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最多只能分裂60次,這被稱為海夫利克極限。在每一次DNA複製過程中,位於DNA末端的端粒有一小部分無法複製,這會導致端粒逐漸變短。
  • 赫曼因NMN突破海夫利克極限,端粒長度和消耗速度成關鍵
    按照這個算法人的壽命就是120歲,也就是「海夫利克極限」。但是,在正常人體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當嚴密的調控,只有在造血細胞、幹細胞和生殖細胞,這些必須不斷分裂的細胞之中,端粒酶才正常工作,其它器官的端粒酶活性是很低的。當細胞分化成熟後,必須負責身體中各種不同組織的需求,各司其職,於是,端粒酶的活性就會漸漸的消失。
  • 常用極限計算方法-利用單側極限求極限
    總共有九種求一元函數的極限習題>函數的極限計算的方法有很多,將其全部中掌握有助於做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利用單側極限求極限利用極限存在準則求極限:夾逼準則,單調有界準則利用重要極限求極限利用極限的四則運算求極限利用無窮小的性質求極限
  • 觸摸極限射程的「極限」
    第73集團軍某旅防空演練中「敵」機超出飛彈極限射程,「打還是不打」引發官兵熱議—— 觸摸極限射程的「極限」 ■鄔 林 李 寶 本報記者 賴文湧 開欄的話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軍事工作會議上強調
  • 討論極限的運算法則、極限存在準則和兩個重要極限
    大家好,我是專升本數學學霸,這次我們來討論極限的運算法則、極限存在準則和兩個重要極限。那你知道極限的運算法則、極限存在準則和兩個重要極限呢?沒關係,學霸來幫你來了。一.極限的運算法則 定理1:兩個無窮小之和是無窮小。
  • 極限挑戰的極限三傻,其實一開始只有極限二傻
    看過極限挑戰的觀眾,一定對極限三傻這個名詞有一定的映像,但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透露一下,其實一開始極限挑戰中只有二傻。大家如果看過第一季的極限挑戰,應該也注意到了。第一季第一期的極限挑戰,男人幫在上海錄製節目,這期節目中男人幫也是第一次參加任務,導演組安排每個人都有一個已經打開了的箱子,只是手上還綁著手銬。但是作為極限三精的黃磊,黃渤和小豬第一時間就打開了箱子,而且也立馬明白了遊戲規則。但是有著極限三傻稱號的居然是兩個人連箱子都沒打開。接下來小編就告訴大家這極限二傻都是誰。
  • 這樣求極限——重要極限來幫忙
    好啦,步入今天的正題,今天講重要的求極限的方法:重要極限。我們了解一下重要極限是什麼:在這裡由於第一個重要極限可以用我們上次講的等價無窮小來代換,所以我們只對第二個重要極限進行闡述:首先我們要明確第二個式子是冪指函數,屬於1的無窮次方的形式,我們可以把底數中趨於0的部分看成一個整體,指數則是這個整體的倒數,我們先來看一道例題題中我們先分離出來一個1+0的形式,然後把分母寫成成底數為0的式子的倒數即(x-2)/2,但是為了保證式子形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