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失控嗎?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失控嗎?

發表於 2018-03-28 14:24:39

如果把對人工智慧的態度分為樂觀派和憂慮派,近日去世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一定屬於後者。最近幾年,他頻頻提醒人們注意人工智慧的威脅,批評人工智慧的無節制發展。

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委員張妍也深以為然。「人工智慧發展的腳步無法阻擋,『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她說,「我們不是杞人憂天,要知道,防範的成本比補救的成本低很多。」

2018年兩會期間,九三學社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推動人工智慧安全發展》的中央提案,提出應著力構建安全發展戰略,將人工智慧安全發展提升到與人工智慧科技研發、成果應用、市場推廣同等重要的位置。

沒有藩籬,發展或會失控

安全是個寬泛的概念,在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委員王仕看來,它指的是「可控性」。 他們提出了「五橫一縱」的概念:「五橫」指的是法律、倫理、標準、科技創新和產業應用;「一縱」指的是科普。「安全」應該滲透在這經緯網中。

「推薦系統是人工智慧的重要應用場景。資訊類APP可以無限制向你推薦你感興趣的內容,強化你的固有觀點,無論對錯;電商類APP可以無限制誘導你去『剁手』,就算超出你的消費能力也無所謂。」王仕舉的例子,公眾已並不陌生。如果算法只是一味迎合人的需求,沒有法律或道德的約束與引導,那麼最終結果,很可能並不利於個人或社會的健康發展。

王仕也從事人工智慧相關工作。他告訴記者,做語音開發時,如果產品要進入美國市場,所有代碼就必須遵守美國兒童隱私保護法律。「這是為了防止智能音箱傳播兒童色情等不良內容。」但在國內,目前尚無相關硬性規定。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也認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和頂尖企業的價值觀,對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比如,科大訊飛的語音合成技術已經可以逼真合成出不同人的聲音,但他們至今不敢隨便對外公布這一技術,「就是怕出現各種詐騙」。

當數據成為重要資源,如果對掌握數據的人沒有明確約束,對可以自我學習的人工智慧沒有明確邊界,張妍憂慮道,「會不會讓壞人更『壞』?」

有了規矩,前路方是坦途

去年國務院公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但並沒有將安全作為基本原則之一。九三學社中央建議,應制定《人工智慧安全發展綱要》,有序制定人工智慧安全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準則。採取「政府主導、專家主體、公眾參與、社會協同」方式,深入研究人工智慧安全發展戰略,針對不同環節和應用場景,明晰不同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制定有關的政策、措施和法規、標準,劃定人工智慧安全發展的邊界。

「對人工智慧的科研人員,也要進行知識普及,用倫理道德加以約束。」張妍說,「在市場推廣和應用環節,還要建立安全評估和市場準入機制。」

在法律方面,劉慶峰也專門從數據角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指出,應該制定《數據安全保護法》,實行大數據分級安全保護機制,加強對各行業領域大數據安全治理,並規範大數據運營企業的資質要求。「涉及到國計民生的敏感數據,一定要設置嚴格安全等級。這些數據一旦洩露,對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就是極大的衝擊和毀滅。」

除了倫理和法律,九三學社中央還在建議中指出,應該加快科學普及。

神化人工智慧,會讓公眾產生不必要的恐慌;貶低人工智慧,又讓公眾對人工智慧不敢信任。做好科普和引導,消除誤解,才可讓人類與人工智慧和諧相處。

「人工智慧是造福還是為禍,核心就是要看社會法律體系能否迅速健全,在法律體系框架下,人工智慧倫理和人文引導能否到位。」劉慶峰強調。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警惕人工智慧的失控風險
    桑希爾:數字操縱的威脅已經如此嚴峻,甚至有人開始質疑民主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還是否有活路。  警惕人工智慧的失控風險   作為一項實驗,通德?奧蘭雷瓦朱(TundeOlanrewaju)有一天給維基百科(Wikipedia)關於他僱主的條目——麥肯錫(McKinsey)——搗了點亂。
  • 人工智慧時代會影響人類發展及就業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時代會影響人類發展及就業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01 10:21:57   網際網路時代已經發展起來了,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過程中,人類大概不知道網際網路時代發展起來意味著人工智慧Ai時代差不多到來了!
  • 如果機器可以自我思考,人工智慧是否會走向失控?
    相信大家都會產生一個疑問,人工智慧未來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會不會超越人類?會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 那這些問題經過一系列的討論,可能會沉澱到更深一層的問題就是「機器會思考嗎」。因為只有會思考的機器才會掙脫人類的管束,去發展出有害於人類的這麼一種智能。
  •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未來人類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最近有粉絲留言問追蹤君:人類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嗎? 對此,追蹤君認為,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有可能真的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根據美國未來生命研究所創始人邁克斯·泰格馬克關於生命形態的論述,生命可以分為三種形態。
  • 人工智慧的生物進化視角:讀凱文·凱利《失控》
    《失控》的英文原版標題為Out of Control: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在中文版中,副標題更換為「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這個更換實在太有吸引力,以至於許多人都拿起了這本像字典一樣厚實的大部頭埋頭苦讀以求窺伺天機。
  • 人工智慧"失控"真的出現了!機器人竟然能自己聊天了...
    現在各種AI設備和應用已經大量的進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但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也越發警惕。
  • 人工智慧進化後,機器人會反水對抗人類嗎?答案令人擔憂!
    相信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電影中的情況真的會發生嗎?」這就要從人工智慧這個東西說起。,近年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阿里、百度、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投入資金建立自己的AI項目,希望能夠在人工智慧領域搶佔先機。
  • 人工智慧飛速發展是好是壞?未來機器人會傷害人類嗎?
    最近5G網絡的部署可謂是如火如荼,而相對的,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也不甘落後,面對著飛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我們仿佛看見了未來和自己繁瑣工作說再見的那天。但是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究竟是好是壞呢?未來機器人會傷害人類嗎?那我們現在豈不是在自掘墳墓?
  • 如何正確擁抱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發展引發的社會思考
    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 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 無處不在的雲最大化釋放雲計算價值 其中,我想聊一下「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人工智慧的發展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 全國首例機器人傷人事件:謹慎對待弱人工智慧失控
    小胖機器人是北京進化者機器人有限公司旗下產品,據簡介顯示,這家公司立項於2014年8月,成立於2015年2月,發展至今員工數量達260人,按照公司規模屬於中型公司,產品定位為家用陪伴機器人和商用服務型機器人
  • 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人工智慧的對決嗎?
    從《太空漫遊》到《西部世界》再到《機器姬》,人工智慧一直備受科幻電影的青睞。其中大多數都展現了人工智慧的自主意識和破壞力,也引發了不少觀眾對人工智慧崛起的擔憂。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就主張對人工智慧的發展保持警惕,曾聯合上百名人工智慧行業高管向聯合國建言:禁止發展致命性自主武器,阻止高科技軍備競賽。那麼,到底什麼是「致命性自主武器」?它會不會成為未來戰爭的趨勢?會不會脫離人類的控制?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 合成生物學能否激發下一波人工智慧的發展
    打開APP 合成生物學能否激發下一波人工智慧的發展 教育新聞網 發表於 2019-12-04 10:41:47 (文章來源:教育新聞網
  • 人工智慧會否帶來 失控的未來?
    􀳀 鄭渝川 《失控的未來》一書,對於網際網路經濟和數字時代的描繪,秉持一種悲觀意味。 美國未來學家、非營利組織幸福馬拉松項目創始人約翰·C·黑文斯在其所著的《入侵未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一書中,表達了對於網際網路經濟、數字時代前景的信心。
  •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5 09:58:02   法國科學家蘇埃爾說
  • 江曉原:為什麼人工智慧必將威脅我們的文明?
    有些人士安慰人們說,以前各種各樣新的技術被發明時,也曾經讓一些工人失去崗位,後來他們不都找到新的崗位了嗎?但是我認為人工智慧不一樣。媒體曾放過這樣的消息,包括人工智慧的從業者自己也都在歡欣鼓舞地展望,說人類現在絕大部分的工作崗位,人工智慧都是可以替代的。果真如此,顯然這個社會將會變成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工作的狀態。對於這樣的社會,人類目前沒有準備好。
  • Facebook連夜關停人工智慧系統 AI真的已經突破人類認知了嗎?
    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機器人是否已經可以脫離人類,像電影《黑客帝國》那樣構建屬於自己的文明,一直是社會各界密切關注的焦點。就在最近,Facebook突然選擇關閉在之前引起廣泛爭議的智能對話機器人項目。
  • 什麼是通用人工智慧,會對人類產生威脅嗎?
    前言: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也愈發成熟。通用人工智慧作為人工智慧學科的核心目標,成為了最受關注的人工智慧科技之一。近日,作家馬丁·福特在採訪人工智慧領域的傑出人物時,讓他們對人類在哪一年能夠有50%的機會實現通用人工智慧作出預測,受訪者給出的預測時間平均算下來是在2099年。
  • 霍金:人工智慧一旦失控 將很難被阻止
    人民網6月29日訊 據俄衛星新聞中文信息專線,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美國記者拉裡·金的專訪時表示,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控制,將極難被阻止。 霍金稱,自己不認為發展人工智慧「一定能讓人類朝好的方向發展」,「當機器發展到能自己演化的重要階段之時,它們的目標與人類願望之間的相符程度就很難預料了。」
  • 關於人工智慧的測試,機器人是否擁有情緒?霍金預言會成真嗎?
    人工智慧的發展在社會上一直是非常具有爭議點的項目,在很多的科幻電影當中賦予了人工智慧更多的能力,它們似乎可以感受人類的情緒,甚至超越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存在,想要佔領我們的家園。
  • 人工智慧的起源及發展
    一、人工智慧的起源由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為首的一批具有長遠眼光的科學家與1956年的夏天提出。並首次提出「人工智慧」這一個在今天成為主流的詞彙。誰又能想到,曾經幾經被批判為「反人類」的這一門科學。在今天正磅礴發展呢?當初人工智慧並不被許多人所認可,更是被所謂的「先知者」冷言冷語,也有人在一旁冷眼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