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能否激發下一波人工智慧的發展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合成生物學能否激發下一波人工智慧的發展

教育新聞網 發表於 2019-12-04 10:41:47

(文章來源:教育新聞網)

賴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在20世紀初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時,從鳥類的「有見識」運動中汲取了靈感。他們觀察並對自然機翼的各個方面進行了逆向工程,這反過來又幫助他們在空氣動力學和推進方面取得了重要發現。

同樣,要構建具有思考能力的機器,為什麼不從我們兩耳之間運作的三磅重物質中尋求靈感呢?人工智慧的先驅,圖靈獎的獲得者傑弗裡·欣頓(Geoffrey Hinton)似乎同意:「我一直堅信,使人工智慧發揮作用的唯一方法就是以類似於人腦的方式進行計算。」

那麼,人工智慧(AI)的下一步是什麼?下一波AI會受到生物學快速發展的啟發嗎?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大腦迴路的工具是否可以使我們對人的思維方式有更高的系統層次的理解?答案可能是肯定的,而且在學習生物系統與開發人工系統之間的思想交流實際上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首先,生物學與機器學習有什麼關係?得知機器學習的許多進步來自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見識,可能會讓您感到驚訝。強化學習(RL)是機器學習的三個範式之一(另外兩個是監督學習和非監督學習),起源於可追溯到1940年代的動物和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RL是當今一些最先進的AI系統的核心,例如AlphaGo(由領先的AI公司Google DeepMind開發的,廣為人知的AI代理)。AlphaGo在Go(中國棋盤遊戲)中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棋手,該棋盤遊戲包含的棋盤組合數量超過了宇宙中原子的數量。

儘管AlphaGo在圍棋遊戲中具有超人的表現,但其人類對手仍然擁有更多的通用情報。他可以在任何環境下開車,講語言,踢足球以及執行許多其他任務。當前的AI系統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利用學到的知識來玩撲克並將其轉移到另一項任務上,例如玩Cluedo遊戲。這些系統專注於單個狹窄的環境,需要大量的數據和培訓時間。而且,他們仍然犯一些簡單的錯誤,例如將奇瓦瓦狗誤認為鬆餅!

與兒童學習類似,強化學習基於AI系統與其環境的交互作用。它採取的行動力圖使報酬最大化並避免懲罰。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們是活躍的學習者,他們可以同時探索周圍的環境並預測其行為的結果,從而使他們建立思考因果關係的思維模型。例如,如果他們決定推紅色汽車,灑花瓶或向另一個方向爬行,他們將根據其行動的結果來調整其行為。

孩子們會經歷不同的環境,在其中他們發現自己經常以不同尋常的方式在各種情境和物體的處境中導航和互動。就像兒童大腦的發育可以激發AI系統的發展一樣,RL劑的學習機制與多巴胺的釋放所驅動的大腦學習機制是平行的,多巴胺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遞質,它會根據經驗訓練前額葉皮層。從而塑造刺激反應的關聯以及結果的預測。

生物學是人工智慧最有希望的受益者之一。從研究促成肥胖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遺傳突變組合到研究導致某些細胞失控並產生癌症的拜佔庭途徑,生物學產生了大量複雜而令人費解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集中包含的信息通常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可用於改善我們的健康狀況。

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工程師尋求「重新連接」活生物體並為其編程以新功能,許多科學家正在利用AI設計更有效的實驗,分析其數據並使用其來創建突破性的療法。我最近重點介紹了五家將機器學習與合成生物學相結合的公司,以為更好的科學和更好的工程鋪平道路。
       (責任編輯: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合成生物學、超材料和人工智慧的融合將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
    合成生物學與超材料學科不僅誕生時間和發展歷程非常接近,而且具有非常類似的概念內涵,並在2010 年同時被《Science》雜誌評為「21 世紀前十年自然科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
  • 合成生物學、超材料和人工智慧的融合將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
    合成生物學與超材料學科不僅誕生時間和發展歷程非常接近,而且具有非常類似的概念內涵,並在2010 年同時被《Science》雜誌評為「21 世紀前十年自然科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人工智慧從名稱來看包含兩個部分:「人工」和「智能」,其中「人工」指的就是由人工設計、人工創造和製造,而「智能」則來自於生物和活體,這表明人工智慧與合成生物學、超材料同樣具有天然融合的概念內涵。
  •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與面臨的挑戰
    同一年,英國研究理事會資助1000萬英鎊在英國建立五大DNA合成中心,助推英國不斷發展的合成生物學產業,提升英國在該領域內的能力。此外,英國將每年為博士培訓中心(CDTs)提供200萬英鎊的額外資助,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學培訓環境。
  • 把微生物變成「超級工廠」,合成生物學在深圳將如何發展?
    但是在生物學領域裡,有一個分支正在不斷吸納著來自其他領域的人才,那就是合成生物學。合成生物學改變微生物內部的化學路徑,使它合成我們需要的產品,而這個過程需要與其他許多領域的科學家協作完成。Reiter),通訊作者為合成生物學家傑·基斯林(Jay Keasling)。基斯林也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合成生物化學研究中心主任,最近在深圳出差。科研圈對基斯林和羅小舟進行了視頻採訪,談談酵母菌、合成生物學和在深圳的發展計劃。
  • 合成生物學(一):「上帝視角」下21世紀最重要的生物技術平臺
    第二次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導致產生了基因操作技術,通過基因克隆、表達、修飾或轉移,實現了各種高附加值的生物製品生產,「一個基因,一個產業」,發展成今天的生物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合成生物學則是利用系統生物學知識,藉助工程科學概念,從基因組合成、基因調控網絡與信號轉導路徑,到細胞的人工設計與合成,完成單基因操作難以實現的任務,將極大地提升基因生物技術的能力並拓展其應用範圍。
  • 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學研究現狀及未來發展策略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陽光能,以 CO2和水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學過程。光合作用為人類提供糧食、能源,同時也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碳循環和水循環中的關鍵一環。光合作用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使得對其的研究及應用一直代表著人類探究自然、改造自然的最前沿。
  • 合成生物學:生命科學的「利器」
    另一方面,對於譬如尿素之類的「有機物」,化學家們也認為只能由生物體在一種神秘的「生命力」作用下產生。1828年,德國化學家弗裡德裡希·維勒無意在無機實驗中合成了尿素,揭開了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合成化學」序幕。
  • 人工智慧的下一步是什麼?我們應如何定義生命?
    他們正在對人工智慧進行改進,力圖創造出能夠實時讀取人類情緒的下一代個性化機器人。那麼,人工智慧機器人的下一步是什麼呢?如果它們能夠模擬生物,我們能否授予它們作為生物的資格?甚至能否授予它們人格呢?近年來一系列令人激動的技術進展,如能夠利用核酸鏈開展快速平行計算的生物計算機、以及索菲亞等具有人工智慧的類人機器人等,都需要科學家好好定義「生命」這一概念。
  • 合成生物學究竟潛藏著怎樣的價值導向?
    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光明區委書記、區長劉勝,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曾堅朋,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副院長呂建成,光明區領導姚高科以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與近500位來自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代表及資本方共聚一堂,研討合成生物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 合成生物學的倫理和治理問題
    合成生物學是當代最有前途的新興技術之一。可是它的發展遭到諸如「扮演上帝的角色」、「合成生物產品不自然」或違反「敬畏生命」等譴責。然而,本文擬一反這些排斥的言論,在為發展合成生物學進行倫理辯護的同時,也根據倫理學的探討,對其的監管和治理提出若干建議。
  •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失控嗎?
    最近幾年,他頻頻提醒人們注意人工智慧的威脅,批評人工智慧的無節制發展。 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委員張妍也深以為然。「人工智慧發展的腳步無法阻擋,『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她說,「我們不是杞人憂天,要知道,防範的成本比補救的成本低很多。」
  • 合成生物學領域前沿技術
    本文主要介紹合成生物學領域近五年國際上的新理論、新原理、新觀點、新方法、新成果、新技術,為科技管理人員了解國內外生命科學的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提供決策諮詢,也為研究與開發人員提供綜合的參考信息。合成生物學的核心思想是在系統生物學的基礎上,借鑑工程學思想和現代生物學技術方法來設計和構建新的生物元件、網絡和體系,最終人工重構新型的生命體。
  • 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推動生物製造業可持續發展!
    由聯邦政府撥款$3500萬澳幣的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CoESB)於2020年在麥考瑞大學落成。合成生物學影響人類數千年數千年來,我們利用微生物製造麵包、葡萄酒和奶酪。如今,合成生物學能夠將工程學和分子生物學相結合來設計和構建新的生物系統,達到將農業或廢水中的生物質轉化為生物燃料、生物塑料和其他高價值化學品。 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簡稱CoESB)由7所澳大利亞大學和全球25個合作夥伴共同支持,該中心將是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學領域合作項目之一。
  • 金斯瑞解讀|綠色的合成生物學
    上期Dr.G向大家解讀了合成生物學在藥物學中的應用,今天,讓我們把繼續目光投向對於人類來說最重要的一類生產活動吧,它就是農業。農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通過種植作物,我們可以生產出源源不斷的糧食、木材,藥物等。
  • 合成生物學:人造生命的起點?(圖)
    該報告分析了合成生物學及基因組工程支撐技術的迅速發展;展望了合成生物學與基因組工程的應用前景;指出合成生物學將比DNA重組技術發展得更快。  別讓倫理討論絆住發展的腳步  當國內外的生物學家們為文特爾的新成果感到歡欣鼓舞時,辛西婭的出現卻給公眾帶來了恐慌。
  • 機器學習在合成生物學:一種新的生物工程算法
    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是生物科學在21世紀新出現的一個分支學科,它從最基本的生物要素開始建立零部件,以構造人工生物系統(artificial biosystem),猶如構建智能電路一樣。
  • 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合成生物學將開啟基因新時代
    隨著醫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材料技術等的深度交叉融合,極大地促進了醫學科技發展,以人工智慧、生物大數據、基因組學技術、合成生物技術、基因編輯、腫瘤免疫治療等為核心的技術突破,推動了以生命科學為支撐的醫學科技發生深刻變革
  • (新華全媒頭條)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 我國開啟合成生物學...
    50多年後的今天,我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上發表論文,宣布首次人工創造出有生命活性的單染色體真核細胞,開啟了合成生物學研究的新時代。(小標題)人類能否創造生命?此次突破意義何在?人造纖維、人造衛星、人造材料……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只要是人造的東西都是沒有生命的。
  • 合成生物學:生命科學的「利器」(開卷知新)
    另一方面,對於譬如尿素之類的「有機物」,化學家們也認為只能由生物體在一種神秘的「生命力」作用下產生。1828年,德國化學家弗裡德裡希·維勒無意在無機實驗中合成了尿素,揭開了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合成化學」序幕。
  • 金斯瑞解讀|綠色的合成生物學
    上期Dr.G向大家解讀了合成生物學在藥物學中的應用,今天,讓我們把繼續目光投向對於人類來說最重要的一類生產活動吧,它就是農業。農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通過種植作物,我們可以生產出源源不斷的糧食、木材,藥物等。它不僅給予了地球上所有人的口糧,而且還為我們提供其他生產生活所需要的物資。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傳統農業也需要不斷地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從而滿足人類的各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