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推動生物製造業可持續發展!

2021-01-09 宜昌立思辰留學

由聯邦政府撥款$3500萬澳幣的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CoESB)於2020年在麥考瑞大學落成。

合成生物學影響人類數千年

數千年來,我們利用微生物製造麵包、葡萄酒和奶酪。如今,合成生物學能夠將工程學和分子生物學相結合來設計和構建新的生物系統,達到將農業或廢水中的生物質轉化為生物燃料、生物塑料和其他高價值化學品。

 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

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簡稱CoESB)由7所澳大利亞大學和全球25個合作夥伴共同支持,該中心將是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學領域合作項目之一。

CoESB中心將培訓精通產業轉化的下一代合成生物學家,賦予他們建立未來澳大利亞生物經濟產業的能力。中心還將通過設計新型微生物細胞工廠,推動澳大利亞生物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這些方式,增加農村就業和投資機會、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改善澳大利亞的貿易平衡。

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集合優秀學者

CoESB中心主任Ian Paulsen教授表示,中心獲得成功的關鍵是將具有不同能力和方法的團隊或研究人員聚集在一起,去做他們不可能單獨完成的事情。

在CoESB,不僅有領先的合成生物學家,還有負責產業轉化的專業人員,比如化學工程師,正是這種結合使我們的工作更具有現實影響力。

這種合作意識正是『卓越中心』的核心理念。雖然所有研究員都可以得到單獨的資助,但通過科學而富有創造性的結合,能讓他們合作完成更加偉大的事情。

在像這樣的大型項目中,創造一個協作和透明的氛圍對於成功是至關重要的。Ian Paulsen教授透露,在CoESB他們設立了一系列『carrots』指獎品、褒獎等來鼓勵研究員們合作。

此外,中心還有跨學科的工作人員,以增加每個人對不同領域的接觸。比如社會科學家和溼態實驗室科學獎在一個起,這樣他們能夠隨時交流,

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願景和研究項目

合成生物學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目前,合成生物學方法依賴於生物元件,例如DNA、基因、蛋白質等,這些都是為了微生物而進化出來的。為了建立「下一代微生物細胞工廠」,我們需要跨越現有的酶和確定的代謝途徑,並擴大現有生物系統的功能。這種以合成生物為驅動創新的項目,將是澳大利亞生物加工產業成功崛起的關鍵。

CoESB將以三個相互關聯的開創性研究主題建立新的微生物細胞工廠。

合成微生物群落。開發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微生物組成的合成共生或相互依賴的群落。

合成細胞器。設計新的細胞器和亞細胞結構。

新生物化學。基於合成反應的輔因子開發新的酶和代謝途徑。

ARC合成生物學卓越研究中心現實應用前景

CoESB的研究建立在澳大利亞合成生物學和農業生物技術兩個公認的研究優勢之上。在合成微生物群落、合成細胞器和新生物化學方面的進展,將在生物修復、農業和醫療保健等廣泛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前景。進而影響到澳大利亞的其他科學和研究重點,如健康、環境變化、能源和食品。

相關焦點

  • 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TIB-VIB合成生物學聯合中心揭牌成立
    - Flanders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VIB)舉行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TIB-VIB合成生物學聯合中心(以下簡稱「聯合中心」)線上簽約儀式。Verstrepen教授頒發聘書馬延和在致辭中指出,合成生物中心的核心使命是構築從合成生物科學到合成生物技術的橋梁,促進合成生物重大研究成果產業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合成生物中心正在聯合國際優勢科研機構建立國際聯合中心,構建合成生物技術協同創新國際合作網絡,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與經濟綠色增長。
  • 天津大學召開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交流研討會
    本站訊(通訊員 王方忠 宋馨宇)合成生物學是新興的交叉學科,在其推動了生物、醫學及化學合成等領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生物安全問題。為了聚焦合成生物安全這一國家重大需求,綜合運用生物學、管理學、法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深入分析合成生物安全領域中的關鍵問題和破解思路,針對「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稿中的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問題,天津大學於12月21日在衛津路校區召開了合成生物學生物安全研究研討會。
  • 亞洲合成生物學協會總部落地深圳 助推基礎研究與生物產業發展
    ASBA總部落地儀式及ASBA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據了解,亞洲合成生物學協會(ASBA)由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四國學術機構於2018年發起並成立,致力於發揚學術民主,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弘揚學術道德,堅持學術公開、公正,提高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水平,促進亞洲合成生物學科研向國際一流水平發展。
  •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與面臨的挑戰
    例如美國合成生物學企業Ginkgo Bioworks與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合作生產益生菌,幫助美國士兵在海外抵禦胃病。三是用於開發軍用新能源,如部隊可利用攜帶的少量合成生物體,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能源,從而極大提高部隊的機動性和作戰範圍。
  • 探索:掀起「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的合成生物學究竟潛藏著怎樣的...
    追本溯源:合成生物學為何能替代傳統化學合成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的結構,開啟了第一次生物技術革命,生命科學研究進入分子生物學時代。2003年,人類基因組圖譜完成,標誌著第二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到來,生命可選研究領域迎來了組學和系統生物學時代。
  • 探索:掀起「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的合成生物學究竟潛藏著怎樣的價值導向?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的結構,開啟了第一次生物技術革命,生命科學研究進入分子生物學時代。2003年,人類基因組圖譜完成,標誌著第二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到來,生命可選研究領域迎來了組學和系統生物學時代。
  • 合成生物學究竟潛藏著怎樣的價值導向?
    追本溯源:合成生物學為何能替代傳統化學合成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的結構,開啟了第一次生物技術革命,生命科學研究進入分子生物學時代。2003年,人類基因組圖譜完成,標誌著第二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到來,生命可選研究領域迎來了組學和系統生物學時代。
  • 合成生物學領域又一應用突破,「一兮生物」生物合成母乳低聚糖HMO
    作為生物科學領域的新興技術,合成生物學的相關應用備受國內外資本市場的關注,這一領域也成長出了Ginkgo Bioworks、Zymergen、Biosyntia 等獨角獸,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事,也帶動了國內該領域的投資熱度,藍晶微生物、一兮生物、泓迅科技等公司都受到資本關注。
  • 合成生物學領域又一應用突破,「一兮生物」生物合成母乳低聚糖HMO
    作為生物科學領域的新興技術,合成生物學的相關應用備受國內外資本市場的關注,這一領域也成長出了Ginkgo Bioworks、Zymergen、Biosyntia 等獨角獸,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事,也帶動了國內該領域的投資熱度,藍晶微生物、一兮生物、泓迅科技等公司都受到資本關注。 現階段,這些公司也紛紛迎來了關鍵技術的突破階段。
  • 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學研究現狀及未來發展策略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陽光能,以 CO2和水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學過程。光合作用為人類提供糧食、能源,同時也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碳循環和水循環中的關鍵一環。光合作用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使得對其的研究及應用一直代表著人類探究自然、改造自然的最前沿。
  • 合成生物學:顛覆性生物科技?—新聞—科學網
    張先恩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生物大分子科教融合卓越中心,北京 100101> 摘 要: 近10年來,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受到廣泛關注。第2次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導致產生了基因操作技術,通過基因克隆、表達、修飾或轉移,實現了各種高附加值的生物製品生產,「一個基因,一個產業」,發展成今天的生物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合成生物學則是利用系統生物學知識,藉助工程科學概念,從基因組合成、基因調控網絡與信號轉導路徑,到細胞的人工設計與合成,完成單基因操作難以實現的任務,將極大地提升基因生物技術的能力並拓展其應用範圍。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 2020年博士後...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於2006年2月共同建立,實行理事會管理,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瞄準國際一流工研院,致力於建設與國際學術接軌、與珠三角產業接軌的新型科研機構,定位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健康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自主智慧財產權新工業建立,率先建成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合成生物學:生命科學的「利器」
    古代,通過「嘗百草」檢驗植物藥性,建立中藥體系,通過人工馴化與優選,獲取種質資源,建立畜牧業與農業體系,都是利用當時的生物認識和生物技術,造福人類的典型工程實踐。今天,怎樣利用對生命「密碼本」的認識及對其「編寫」的手段,改造自然、造福人類?21世紀初,科學家們將工程科學的研究理念融入現代生命科學,發展出以合成生物學為代表的「會聚」研究,促成了生命科學的第三次革命。
  • 天津: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首個國際聯合中心成立
    坐落於天津港保稅區的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TIB)日前與比利時弗蘭德生物技術研究院(VIB)籤約成立了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
  • 合成生物學在美國引爭議
    合成生物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門學科,與傳統生物學通過解剖生命體以研究其內在構造不同,合成生物學從最基本的生命要素開始研究,目的是建立人工生物體系。換句話說,這門學科是設計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生物或對現有生物進行改造。
  • 黃芩素和野黃芩素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取得進展
    12月3日,國際學術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勇研究組題為近年來,大量的體內外實驗均證明,黃芩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凋亡以及改善學習記憶能力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及藥理學活性,其作用譜廣、作用位點多、作用機制複雜多樣,有望成為安全、價廉且廣譜的有效抗腫瘤藥物及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潛在理想藥物。野黃芩素則主要存在於菊科植物燈盞花(Erigeron karvinskianus)中,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和祛風除溼等功效。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何玉科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 of MIR398 genes suppress microR398 processing and
  •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 催動原創突破和學科交叉...
    央廣網上海4月20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戴琪)華東師範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今天(20日)上午宣布成立,以大健康為主題的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論壇同期開幕,來自海內外生物工程研究領域500餘位青年科技工作圍繞合成生物學與大健康,基因編輯、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生物材料與納米生物技術,大數據與精準醫療等九大方向開展專題研討
  • 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合成生物學將開啟基因新時代
    合成生物學是指人們將「基因」連接成網絡,讓細胞來完成設計人員設想的各種任務。例如把網絡同簡單的細胞相結合,可提高生物傳感性,幫助檢查人員確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再如向網絡加入人體細胞,可以製成用於器官移植的完整器官。合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把一個物種的基因延續、改變並轉移至另一物種的作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目的在於建立人工生物系統,讓它們像電路一樣運行。
  • 國內首個工程生物產業數據分析平臺亮相!首發全球合成生物學企業...
    與基礎學科和單一技術不同,合成生物學更像是一個 「工具」,它從利用生物技術構建功能性生命體(細胞)出發,散射到不同的應用版圖。發展至今,相關技術的發展也逐漸由科研探索驅動開始轉向工程能力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