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奎哥,歡迎乘坐太空旅行號!
太陽是生命之源,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態萬千的生命現象,當然也不會孕育出智慧的人類。太陽燃燒著自己,照亮了周圍的星空。帶給人們日夜和季節的輪迴,左右著地球冷暖的變化,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種形式的能源。
人類對太陽的認識,太陽就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燃燒」著的大火球,實際上,太陽內部進行熱核聚變反應,由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1個氦原子核,同時還會釋放出2個正電子、2個中微子和3個光子,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粒子,就是太陽發光發熱的真正原因.因此、正是有了太陽的光,地球才會如此生機勃勃.
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佔整個太陽系物質的總質量的99.86%。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太陽之所以會燃燒,就是因為它的質量極其的大。質量大,引力也就特別強。核聚變的發生條件就是高溫高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太陽內部的溫度和壓力極高,溫度至少在1500萬攝氏度。
太陽每秒消耗420萬噸的物質,這些物質以光等形式輻射到了宇宙空間中。在這40多億年裡,太陽大約損失了100個地球的質量。然而,這僅佔太陽總質量的0.03%。因此,並不會對太陽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也很難削弱太陽的引力。
太陽中心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轉化成了5.858億噸的氦,那麼還有420萬噸的物質哪兒去了呢?
這就是質能轉換,420噸質量轉換成了能量,源源不斷地釋放到太空中。
這個能量相當於910億顆百萬噸級氫彈爆炸威力,或者1.3億億噸煤燃燒釋放的熱量。
我們地球只能接收到太陽能量的22億分之一,卻相當每秒鐘4000萬噸TNT爆炸當量,相當於3000多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的威力,或者1000萬座三峽大壩發電的總量。
太陽一秒鐘輻射出的能量就夠人類消耗一年。所以說,太陽輻射出的總能量是非常驚人的。
不過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也並非恆久不變。從太陽誕生,在這40多億年的時間裡,太陽的亮度已經比最初的時候增強了30%。根據科學家的預測,未來太陽將會燃燒得更猛烈,太陽的輻射強度也會增強。當內部的氫燃燒殆盡後,太陽的體積將會成倍膨脹,演變成為一顆紅巨星。而且其膨脹的體積會吞沒地球所處的軌道……然後溫度繼續升高,紅巨星的外層再繼續膨脹,這個時候就會形成體積更大的紅超巨星。
但是紅超巨星極其不穩定,其外層物質會由於缺少束縛而拋射出去並形成行星狀星雲,當行星狀星雲中心的核心逐漸冷卻,最後會變成一顆體積極小、密度極大的白矮星。
小夥伴們看完你是怎樣認為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我是奎哥!關注太空旅行號,有你更精彩!
本文由太空旅行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不拖更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