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每秒消耗420萬噸物質,為什麼可以一直燃燒?

2021-01-15 宇宙探索末解之謎

大家好!我是奎哥,歡迎乘坐太空旅行號!

太陽是生命之源,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態萬千的生命現象,當然也不會孕育出智慧的人類。太陽燃燒著自己,照亮了周圍的星空。帶給人們日夜和季節的輪迴,左右著地球冷暖的變化,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種形式的能源。

人類對太陽的認識,太陽就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燃燒」著的大火球,實際上,太陽內部進行熱核聚變反應,由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1個氦原子核,同時還會釋放出2個正電子、2個中微子和3個光子,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粒子,就是太陽發光發熱的真正原因.因此、正是有了太陽的光,地球才會如此生機勃勃.

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佔整個太陽系物質的總質量的99.86%。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太陽之所以會燃燒,就是因為它的質量極其的大。質量大,引力也就特別強。核聚變的發生條件就是高溫高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太陽內部的溫度和壓力極高,溫度至少在1500萬攝氏度。

太陽每秒消耗420萬噸的物質,這些物質以光等形式輻射到了宇宙空間中。在這40多億年裡,太陽大約損失了100個地球的質量。然而,這僅佔太陽總質量的0.03%。因此,並不會對太陽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也很難削弱太陽的引力。

太陽中心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轉化成了5.858億噸的氦,那麼還有420萬噸的物質哪兒去了呢?

這就是質能轉換,420噸質量轉換成了能量,源源不斷地釋放到太空中。

這個能量相當於910億顆百萬噸級氫彈爆炸威力,或者1.3億億噸煤燃燒釋放的熱量。

我們地球只能接收到太陽能量的22億分之一,卻相當每秒鐘4000萬噸TNT爆炸當量,相當於3000多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的威力,或者1000萬座三峽大壩發電的總量。

太陽一秒鐘輻射出的能量就夠人類消耗一年。所以說,太陽輻射出的總能量是非常驚人的。

不過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也並非恆久不變。從太陽誕生,在這40多億年的時間裡,太陽的亮度已經比最初的時候增強了30%。根據科學家的預測,未來太陽將會燃燒得更猛烈,太陽的輻射強度也會增強。當內部的氫燃燒殆盡後,太陽的體積將會成倍膨脹,演變成為一顆紅巨星。而且其膨脹的體積會吞沒地球所處的軌道……然後溫度繼續升高,紅巨星的外層再繼續膨脹,這個時候就會形成體積更大的紅超巨星。

但是紅超巨星極其不穩定,其外層物質會由於缺少束縛而拋射出去並形成行星狀星雲,當行星狀星雲中心的核心逐漸冷卻,最後會變成一顆體積極小、密度極大的白矮星。

小夥伴們看完你是怎樣認為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我是奎哥!關注太空旅行號,有你更精彩!

本文由太空旅行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不拖更挑戰賽#

相關焦點

  • 太陽每秒消耗420萬噸物質,為什麼太陽還沒燒完?
    太陽每秒鐘大約輻射3.9×10∧26焦耳的能量,而地球上每秒鐘大約會接收到7.3×10∧17焦耳的能量,這僅佔太陽輻射總能量的20億分之一。這些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其中只有1/10000能被人類利用。因此,人類所使用的能量僅佔太陽總輻射能量的20萬億分之一。太陽一秒鐘輻射出的能量就夠人類消耗一年。所以說,太陽輻射出的總能量是非常驚人的。
  • 太陽每秒燃燒420萬噸物質,地球總在接收太陽光,質量增加了嗎?
    按照質能方程,只要地球接收太陽能量,那麼地球的質量就一定會上升,但關鍵在於,依靠太陽能量增加的質量,每年也就增加幾萬噸而已。相比於地球60萬億億噸的總質量,九牛一毛而已,更別提地球還會通過其它方式流逝質量。
  • 太陽為何燃燒40億年,每秒釋放420萬噸能量依舊生生不息?
    那麼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太陽輻射的總能量是非常驚人的,倘若想保持這種高強度的燃燒,也就意味著每秒需要消耗至少420萬噸的能量,可是至今為止太陽已經擁有40多億年的壽命了,那麼為什麼太陽的引力和能量並沒有削弱呢?
  • 太陽為何持續燃燒40億年,每秒釋放420萬噸能量依舊生生不息?
    眾所周知,地球上所有能量都來源於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其實是指太陽正在自我燃燒,而地球是接受到了自我燃燒能量的一點點,大約佔了1/22億。這些數字不不意味著人類能夠使用的能量,換言之能夠被人類使用到的太陽輻射只有1/220,000000000000。
  • 太陽每秒損失420萬噸的質量,為什麼太陽還沒燒沒?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來自於太陽的輻射,太陽實際上是燃燒著自己的「質量」照亮著周圍的星空,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只佔太陽輻射總能量的一點點,大概只有22億分之一,而被人類所使用的太陽輻射只佔了萬分之一。因此,人類所使用的能量只佔太陽總輻射能力的22萬億分之一。
  • 太陽每秒損失420萬噸的質量,為什麼太陽還沒燒沒?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來自於太陽的輻射,太陽實際上是燃燒著自己的「質量」照亮著周圍的星空,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只佔太陽輻射總能量的一點點,大概只有22億分之一,而被人類所使用的太陽輻射只佔了萬分之一。因此,人類所使用的能量只佔太陽總輻射能力的22萬億分之一。
  • 太陽每秒鐘消耗6億噸氫,怎麼不會變小呢?
    太陽每時每刻都在燃燒,物質只會越燒越少吧,怎麼就沒看到太陽變小呢?物質越燒越少,變成能量離開了,這個道理是對的,但太陽變小可不是人類眼睛能夠看出來的。太陽壽命100億年,現在大約年齡50億歲。而人類自從有了一點猴子樣,也才幾百萬年,人類有記載的歷史才幾千年,有科學的歷史才幾百年。
  • 太陽每秒鐘消耗450億噸的質量,它能一直燃燒嗎?
    我們已經習慣了太陽為我們的地球提供光亮,卻不知道太陽正在以每秒鐘450億噸的質量在交換著這些能量,有一天太陽的質量會消耗完畢嗎?距離那一天還有多遠呢?如果那一天來到了,地球會發生什麼事呢?
  • 太陽一直依靠什么元素在燃燒,地球上的重元素又是怎麼來的?
    本文基於回答網友一個這樣的問題:太陽目前氫核聚變是氦碳氧穩定燃燒地球上的鐵鎳重元素哪裡來的?可以說,這是一個毫無邏輯亂七八糟的問題,但既然邀請回答,就從中挑出幾個稍顯合理的問題說明一下。太陽核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氫核聚變,但並非是「氦碳氧穩定燃燒」。太陽中心有1500萬℃高溫,僅憑這點溫度要維持穩定的氫核聚變是不可能的。
  • 太陽每秒燃燒6億噸物質,地球一直接收陽光,質量增加了多少噸?
    ,這決定了太陽的燃燒速度,每秒大約有6.5億噸元素參與聚變,產生了大約450萬噸的質量虧損,太陽所發出的巨大能量就是從這個質量虧損中轉換而來! 太陽每秒損失的質量超過450萬噸,會有一天燒完嗎?
  • 太陽每秒燃燒400萬噸物質,地球總在接收太陽光,質量增加了嗎
    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告訴我們,物質和能量本身就是一回事兒,物質能以能量的方式釋放出來,而能量也可以轉變成物質。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是一個時刻釋放著巨大能量的星球,在它的內部,每秒鐘都有400萬噸的物質被轉化成能量,而我們的地球每天都在接受太陽光照輻射過來的能量,那我們的地球的質量是不是會因此增加呢?
  • 地球上燃燒會汙染環境,太陽一直在燃燒,對整個太陽系有汙染嗎?
    地球上化學燃料燃燒會導致汙染,太陽也是因為有物質在燃燒而產生溫度,為什麼沒有造成太陽系汙染呢? 太陽不是普通的燃燒,而是核聚變。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火球,半徑約70萬千米,這個火球的主要成分為氫和氦,還有不到2%的其他各種元素。
  • 太陽每秒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燒多少噸煤?全球煤炭儲量有這麼多嗎?
    慶幸的是,太陽所吸聚物質的總量,也就是上一任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所形成的星際物質總量比較豐富,使得原始恆星的內核有了豐富充沛的物質輸入,當所吸聚的物質越來越多,內核的溫度和壓力也越來越大,當溫度達到700萬攝氏度、壓力達到上千億個大氣壓之後,組成太陽內核的氫原子發生量子隧穿的效應有了質的提升,有一些氫原子中的質子在這種效應作用下,突破了與周圍其它氫原子間的庫侖力排斥,順利進入另外的氫原子中
  • 反物質的科學:1克價值420萬億元的物質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就生產成本而言,世界上最昂貴的物質無疑是反物質。據美國宇航局(NASA)估計,製造一克的反氫原子所需成本高達62.5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0萬億元),但一些科學家認為成本最終可能會降到每克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0億美元)。
  • 太陽的物質形態是什麼 太陽的物質形態是
    太陽既不是固態,也不是液態、氣態,而是等離子形態。在宇宙之中,等離子態是最普遍存在的物質形態。宇宙中發光的星球內部由於溫度極高,物質一般都幾乎處於等離子態,因此太陽也是等離子形態。 組成太陽的物質大多是些普通的氣體,其中氫約佔71.3%、 氦約佔27%, 其它元素佔2%。
  • 太陽每秒消耗400萬噸物質,地球總在接受太陽光,質量增加了嗎?
    地球總在接受太陽光準確地說,太陽每秒鐘消耗七億噸氫元素,損失400萬噸物質,也就是說釋放400萬噸質量的能量。實際上質量轉化為能量較易,也很常見,比如說核聚變和核裂變甚至發光發熱這些物理反應,就是燃燒爆炸等化學反應(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是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的近似定律)都是質量轉化為能量。而反過來能量轉化為質量的現象非常罕見。很多人只能用一對光子碰撞生成一對正負電子來舉例說明能量轉化為物質。
  • 太陽是在燃燒還是在爆炸,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理解這個問題?
    有人常有質疑:太陽一直在劇烈燃燒,據說又是核聚變,但為什麼不像地球氫彈爆炸一樣的爆炸呢?太陽到底是在燃燒,還是在爆炸?其實這是一個認知局限的問題。人類目前擁有的核彈總量不到10000枚,若平均每枚100萬噸TNT當量的話,也不過100萬億噸。而太陽是怎樣一種情況呢?在太陽中心,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轉化為5.958億噸的氦,其中420萬噸質量轉化為能量。這個能量有多大呢?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計算,為3.78x10^26J的能量。
  • 太陽是在燃燒還是在爆炸,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理解這個問題?
    有人常有質疑:太陽一直在劇烈燃燒,據說又是核聚變,但為什麼不像地球氫彈爆炸一樣的爆炸呢?太陽到底是在燃燒,還是在爆炸?其實這是一個認知局限的問題。首先弄弄清楚何為爆炸?爆炸是什麼意思?人類目前擁有的核彈總量不到10000枚,若平均每枚100萬噸TNT當量的話,也不過100萬億噸。而太陽是怎樣一種情況呢?在太陽中心,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轉化為5.958億噸的氦,其中420萬噸質量轉化為能量。這個能量有多大呢?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計算,為3.78x10^26J的能量。
  • 太陽是什麼物質組成的?為什麼會自發產生核聚變反應呢?
    構成太陽的物質並不特殊,佔太陽總質量大約98.2%是氫元素和氦元素(其中以氫元素為主,佔71%左右),而剩下的不到2%的質量,是由氧、碳、鐵、氖、氮、矽、鎂等等元素組成。並且太陽上的物質形態幾乎都是以等離子態出現,這是一種區別於常見的固液氣三態之外的另一態,在宇宙中廣泛存在。而太陽的能量來源,題目中已經提到,是核聚變,那麼這個核聚變又是為何而起呢?為什麼地球、火星、木星等等八星行星不會自發啟動核聚變呢?
  • 太陽每秒鐘損失四百萬噸質量,在遙遠的將來是不是就沒有物質了?
    太陽每秒鐘損失四百萬噸質量,宇宙中無數顆恆星,在遙遠的將來是不是就沒有物質了?關於這個問題,實際上,我們要搞懂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存在100%的物質轉化能量的事情麼?確實有,目前,我們已經的是正反物質的湮滅,可以實現物質到能量的百分之百轉化。但是,核聚變反應不是這樣的,那核聚變反應的轉化率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