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漁區使用禁用漁具捕魚 萬某某非法捕撈被管制

2021-01-22 安青網
在禁漁區使用禁用漁具捕魚 萬某某非法捕撈被管制

2021-01-12 10:40:50   來源:安慶新聞網    

【摘要】

被告人萬某某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使用禁用的工具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捕撈罪

1月8日,被告人萬某某因犯非法捕撈罪,被太湖縣人民法院判處管制一年,作案工具、漁獲物予以沒收。

法院審理查明:2020年7月7日,被告人萬某某為捕點魚給孫女吃,在太湖縣人民政府及安慶市有關部門禁止捕撈的泊湖水域內的「大咀頭」下放6條地籠網。7月10日早上,萬某某划船收網上岸時被大石鄉派出所民警現場查獲。經現場清點,萬某某捕獲的有鯉魚、黃丫魚、鯽魚、秀麗白蝦等,共計3.8公斤(價值46元)。經太湖縣林業局林業工程師鑑定,萬某某捕撈的水域屬安慶市沿江溼地自然保護區範圍。根據2008年8月農業部頒發的《長江漁業資源管理規定》第六條,地籠網屬禁用漁具。

法院認為,被告人萬某某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使用禁用的工具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捕撈罪。被告人在安慶市沿江溼地自然保護區內非法捕撈水產品,應依法嚴厲打擊。鑑於被告人具有坦白情節,系初犯,自願認罪認罰,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全媒體記者 周國慶 通訊員 楊曉晴)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我以後再也不亂捕魚蝦了!」 非法捕魚被公益組織起訴,男子被判...
    該案是寧鄉市檢察院支持社會公益組織——長沙綠色瀟湘環保科普中心起訴的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圖:視覺中國2020年9月3日,彭某某使用禁用漁具電魚機在寧鄉溈水河油麻田村河段非法捕魚,捕得各類河魚5千克,被公安機關現場查獲。
  • 太湖一人非法捕撈 被判管制一年
    近日,被告人萬某某因犯非法捕撈罪,被太湖縣人民法院判處管制一年,作案工具、漁獲物予以沒收。 法院審理查明:2020年7月7日,被告人萬某某為捕點魚給孫女吃,在太湖縣人民政府及安慶市有關部門禁止捕撈的泊湖水域內的「大咀頭」下放6條地籠網用於捕魚。
  • 以案說法:回龍圩一男子非法捕撈水產品被刑拘
    村民周某明知在禁漁期內不得非法捕撈水產品,但他從2020年的4月至今依然到禁漁河段使用禁用捕魚工具捕撈野生魚,其中2020年6月19日使用「地籠」(標準名稱:導陷建網陷阱,屬於陷阱類漁具)和絲網(標準名稱:刺網,使用網目小於60毫米的屬于禁用漁具)捕撈野生魚4.4公斤。
  • 非法捕魚終獲刑,旺蒼法院帶你速看庭審現場!
    另查明,東河韓家營河段系旺蒼縣城飲用水水源地,屬於漢王山東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該區域為全年禁漁區。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趙某奎、趙某弟二人違反了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
  • 為了非法捕魚,貴州一男子買了上萬元的全套潛水裝備……
    4月14日,記者從綏陽縣公安局了解到,該縣旺草派出所查獲了一起非法電捕魚案件,犯罪嫌疑人竟然用全套潛水裝備作案,其專業程度秒殺常見的網魚、炸魚等非法捕魚方式,作案極其隱蔽、不易發現。韓某的整套潛水裝備總價值超過10000元,而此次非法捕撈的魚為5.57公斤,市場價值在300元左右。由於韓某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其行為已觸犯刑法,綏陽警方已對其採取強制措施,韓某將面臨刑事處罰。
  • 景寧一男子因在鶴溪河非法捕撈被刑事拘留!
    古人告誡我們,對自然要取之以時、取之有度,把水排盡來捕魚,怎麼可能捕不到?但是明年就沒有魚了。現在電魚、毒魚的行為對漁業資源的危害不亞於古人「把水排盡」式捕魚,江河湖泊被電魚人肆意掃蕩,魚類資源也被掠奪一光,水生態系統的平衡受到極大的威脅。近日,景寧縣一男子因在鶴溪河非法捕撈被刑事拘留,這給我們極大的警醒:非法捕撈,法不留情!
  • 三層刺網、高壓電...這樣捕撈水產品涉嫌犯罪
    公訴機關指控,今年3月16日晚上,被告人於某在嘉陵江禁漁期內,駕駛自製漁船,使用國家禁止的三層刺網非法捕撈鯉魚、餐條魚、鯽魚等9.355千克,應當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為了加強對被告人的法庭教育,同時也讓旁聽群眾對非法捕撈水產品罪有更深的認識,庭審中,主審法官趙文芬對有關禁漁期、禁漁區以及禁用的工具作了詳細解釋,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武鬥竿」、「高壓電」等非法捕魚方式以及違法捕撈對水生生物帶來的破壞作了生動說明。於某當庭認罪悔罪,認識到了非法捕撈行為對水生資源造成的危害,表示以後絕對不會再違法捕撈。
  • 長沙一男子竟用地籠網在湘江捕魚
    23日,開福區人民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了3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其中,張某被判拘役2個月,緩刑2個月。蔣某、劉某分別被判拘役4個月,緩刑4個月。經查明,2020年8月9日14時許,張某在開福區新河街道濱江公園附近的湘江段水域內,使用地籠網和卡網等禁用漁具捕撈水產品。
  • 愛魚護魚,嚴力打擊非法捕撈!
    「電魚」等非法捕撈行為對水域生態環境危害嚴重。農業農村部等國家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打擊非法捕撈,出臺一系列措施,制止「電魚」行為。電捕魚是一種嚴重違法行為,對生態環境和人身安全都有極大危害。電捕魚不分種類大小,直接造成許多魚種的數量減少,電魚器釋放的瞬間電量可以電倒一頭牛,小魚一般當時就被電死,被電暈後的大魚如果僥倖能活下來,也大多喪失了繁殖能力。電魚不僅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電魚時的電流會對從事電魚行為的人員,以及其他涉水活動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經改造的電魚工具有時甚至達到瞬間幾千伏的高壓,導致人員傷亡。
  • 「禁魚令」下難禁漁,禁漁期頂風作案,非法捕魚為何屢禁不止?
    由於非法捕魚者所使用的地籠、漁網等的網眼密,很小的魚苗只要鑽進去就無法脫身,因此這些捕魚的網也被釣魚人稱為「絕戶網」,這些「絕戶網」對當地水域的魚類資源的繁衍是種毀滅性的打擊。3、毒魚更是禍害無窮,既對魚類的趕盡殺絕,又對人們造成巨大的傷害。像氟氰菊酯、憋蝦靈、龍蝦一掃光之類的藥物,實質上都屬於農藥範疇,但在很多漁具店裡隨便可以買到。
  • 2020/11/30(1287)安陸:在府河電魚,他犯了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非法捕撈,難逃法網。近日,經安陸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對安陸市煙店鎮男子汪某在府河非法捕魚一案作出了一審判決:被告人汪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公安機關扣押的作案工具由扣押機關依法沒收。
  • 非法捕撈野生魚 請生態補償!
    錢某某非法捕獲長江野生魚共計16.02kg(價值人民幣261元),因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被判處拘役二個月,緩刑四個月,賠償生態環境損害共計15490.94元並承擔鑑定費用3000元。
  • 四人電捕魚被株洲公安當場抓獲!
    自2020年9月1號零點起株洲市湘江流域和淥口區茶陵縣等重點水域禁漁正式有效實施,為期10年株洲市公安局近期召開全市公安機關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部署會大力推進「長江禁漁2020」二號集中打擊行動堅決遏制非法捕撈犯罪株洲公安抓獲四名電捕魚嫌疑人2020年11月17日凌晨,株洲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與漁政部門在株洲市淥口區航電樞紐水域進行禁捕聯合執法時發現有人電捕魚
  • 嵩縣舊縣派出所查處一起非法電魚案件!
    近日,嵩縣公安局舊縣派出所在轄區巡邏過程中,通過認真細緻的工作,發現並查處一起非法電魚案件,收繳電網、捕魚器、橡皮艇等捕魚工具及捕獲的鮮魚若干。劉易鑫遂上前對三名男子進行盤查,該三人說話吞吞吐吐,巡邏人員馬上對三人所停放在路邊的車輛進行檢查,發現車上有一艘橡皮艇及電瓶數塊,民警根據車輛所停放的特殊位置,斷定該三男子在水庫進行非法電魚,立即對該三名男子進行傳喚,並在現場水庫邊的草叢裡發現嫌疑人員藏匿的電網、捕魚器等捕魚工具。
  • 捕魚3兩,卻放流20公斤,是133倍,七旬老人還遭牢獄之災
    以前,捕魚享受一下野趣,再正常不過了,可是現在如果捕魚時間、地點搞錯了,會引來官司,遭牢獄之災。事件的地點在武漢,捕魚的具體位置為漢口江灘一碼頭附近的棧橋下,屬於長江水域。事件的主人是王某,今年71歲了,是一位老人。6個多月前,老人在棧橋下使用「地籠」捕魚。地籠就是地籠網,也叫甩籠。地籠網一般為漁民設於淺海灘涂進行捕捉小型魚、蝦的一種定製籠網。
  • 湖南省南縣法院審理五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中國法院網訊 為積極營造生態環境保護氛圍,震懾非法捕撈違法犯罪行為,11月25日,湖南省南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劉某某等5起5名被告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   據了解,2020年7月,被告人劉某某、肖某某、蔡某、賀某某、劉某良通過投放「地籠王」的方式,在藕池河水域進行非法捕撈,被南縣公安局民警現場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