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三地發現世界級「極危」鳥類禾花雀!數量為近年之最

2020-11-25 瀟湘晨報

近日,東莞這三地發現了黃胸鵐[wú],這種鳥就是東莞人十分熟悉的「禾花雀」,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在世界上存活很少。

黃胸鵐 攝影:李銳洪

黃胸鵐——禾花雀,一種曾經被人類的舌尖推向瀕危的鳥類,不但成為了全世界鳥類保護者關心愛護的物種,它也成為了東莞鳥人們追求記錄的目標,這種與稻田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鳥兒,現如今已成為東莞生態環境向善的重要指標之一。

被吃到「瀕危」的禾花雀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候鳥南遷的季節。每年秋冬兩季,很多候鳥由北往南遷徙途中停留於東莞,東莞已成為候鳥遷徙的能量補給站。

曾經的東莞是一個魚米之鄉,稻田成片,它是禾花雀每年必經的中轉站。城市的發展、稻田面積的萎縮,導致禾花雀的數量一落千丈,如今在東莞已是一隻難求。

由於人類的捕殺,候鳥禾花雀越來越少。在我國,禾花雀屬於「三有」保護動物。從2014年開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禾花雀從「易危」級別,提升到與大熊貓同等待遇的「瀕危」級別。

2014年,東莞林業部門就發出倡議書,呼籲市民「拒食候鳥,不要吃禾花雀」,因為禾花雀現在已由「易危」調升至「瀕危」,10年內有可能會滅絕。

橋頭、望牛墩、中堂發現了16隻黃胸鵐

為了調查禾花雀,加入保護禾花雀的行列,東莞鳥會加入全國禾花雀調查的行動,11月14日,鳥會成員把目標鎖定了三處稻田——橋頭荷花基地、望牛墩水稻基地和中堂四鄉。

可喜的是,在這三處稻田中都發現了禾花雀,中堂四鄉發現1隻雌性和1隻雄性,望牛墩水稻基地發現4隻雌性,而橋頭荷花基地,發現有超過10隻禾花雀,這可以說是東莞近幾年發現禾花雀數據最多的一次。

01. 橋頭荷花基地

禾花雀 攝影&攝像:漁夫

禾花雀在稻田裡落腳,享受溫暖的陽光。它們嬌小的身軀、呆萌憨憨的表情,被東莞觀鳥協會會員攝入鏡頭裡。

禾花雀 攝影:李銳洪

禾花雀 攝影:朱鳳有

02. 望牛墩水稻基地

禾花雀 攝影:車高華

禾花雀 攝影:方衛東

03. 中堂四鄉

禾花雀 攝影:郭日蓮

以前禾花雀的毛多得飄進鼻孔

南飛的禾花雀數量劇減,這是東莞人有目共睹的。道滘居民吳先生今年40歲,他說,以前捕殺禾花雀現象太普遍了,每逢秋冬季節,不少人到稻田裡拉網捕殺禾花雀。禾花雀的賣家也多,都坐在買方住的家門口等著取貨。他下班回家經過一些巷子時,禾花雀的毛多得飄進鼻孔。經過這樣的濫殺後,禾花雀越來越少了。

最近這些年,東莞林業部門對捕殺販賣禾花雀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每到秋冬季節,東莞公安局森林分局開展保護野生動物行動,嚴厲查處捕殺販賣包括禾花雀在內野生動物的行為。「一些人以為野生動物有補身作用,把目光瞄準蛇、禾花雀、鷹等野生動物。對於這些違法行為,我們嚴厲查處絕不姑息。」東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有關負責人說。

禾花雀數量增多原因?

是否東莞稻田面積增加讓禾花雀數量增多,還是東莞生態環境變好?抑或是得益於新冠肺炎官方對於捕捉野生鳥類和吃鳥行為的禁止?

這些問題還有待科學地跟蹤和數據的分析,但對於禾花雀數量增多事實,無疑是一個可喜可賀的消息,也可以說是所有鳥類保護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成果。

當然,我們最大的希望是通過這樣的成果引起大家的重視,讓更多市民朋友關注禾花雀的生存空間,關注這個物種的生存情況。

知多點

黃胸鵐 俗稱黃膽、禾花雀、黃肚囊、黃豆瓣、麥黃雀、老鐵背。是候鳥,分布於亞洲東部和歐洲東北部。喜歡在平原的灌叢、葦叢、農田等低矮植物構成的生境中活動,它們常常結成較大的群,穿梭於農田葦叢之間。

黃胸鵐在2004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在2008年被列入易危,在2013年11月1日被列入瀕危物種,2017年列入極危,十四年內連升四級,消失速度之快不容樂觀。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鵐科 Emberizidae

屬:鵐屬 Emberiza

種:黃胸鵐 E. aureola

森林分局有關負責人說,保護野生動物的中堅力量是基層群眾,歡迎大家積極舉報非法捕殺販賣包括禾花雀在內野生動物的行為,舉報電話是0769-22223281、110。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世界「極危」物種禾花雀來洛陽了
    80餘只「極危」物種禾花雀》點擊收聽節目河南洛陽孟津黃河溼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鳥類的天堂檢測部門日前在保護區發現了80多隻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之多十分罕見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小型鳴禽
  • 孟津溼地發現80多隻世界「極危」鳥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曼 通訊員 郭準日前,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在黃河溼地意外發現80餘只黃胸鵐(wú)。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是國家珍稀野生鳥類,目前世界上存活量很少。2017年12月5日,黃胸鵐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正式列入「極危」物種。
  • 黃河溼地發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在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人員在稻田裡發現了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郭 準攝(中經視覺)近日,黃河溼地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進行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為小型鳴禽。黃胸鵐的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為黑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顯的白斑。
  • 洛陽孟津黃河溼地驚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發現80餘只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前幾天,我在稻田裡發現了這群黃胸鵐,大概有80多隻。」說起發現經歷,該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還很激動。「我經常進行野外監測,遇到黃胸鵐不是稀罕事,但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多。」
  • 洛陽孟津黃河溼地驚現「極危」物種
    80餘只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因其胸部羽毛為黃色而得名,民間稱之為禾花雀。」造成黃胸鵐變成「極危」物種的原因是什麼?「主要是人們大量捕食!」馬朝紅說,黃胸鵐被一些地方的人認為有滋補作用,之後便遭到大量捕殺,黃胸鵐的數量在逐年減少。
  • 洛陽孟津黃河邊發現「極危」物種,你見過嗎?
    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意外發現了大約八十餘只的黃胸鵐,這種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在世界上存活很少。​不過,隨著人們的捕殺和生態環境的改變,黃胸鵐的數量逐年減少,2004年,黃胸鵐由「無危」改為「近危」,2013年改為「瀕危」,直到2017年12月5日又升級為「極危」物種。
  • 驚喜發現!東莞這3個地方來了瀕危禾花雀
    >和望牛墩懿興生態園驚喜地發現了黃胸鵐,也稱禾花雀黃胸鵐 攝影&攝像:漁夫在中堂百香島發現1隻雌性和1隻雄性禾花雀在懿興生態園發現1隻雄性而在橋頭荷花基地>發現有超過10隻黃胸鵐這是東莞觀鳥協會近幾年發現黃胸鵐數量最多的一次黃胸鵐 攝影:李銳洪黃胸鵐 攝影:朱鳳有「以前吃禾花雀的人比較多,因此,禾花雀越來越少。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極危」鳥類現身孟津黃河溼地
    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孟津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進行野外監測時意外發現了大約八十餘只的黃胸鵐,這種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在世界上存活很少。黃胸鵐俗稱「禾花雀」, 鵐科鵐屬小型鳴禽,體長14~15釐米,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
  • 孟津黃河溼地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郭準 馬朝紅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鵐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十分罕見。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小型鳴禽。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顯的白斑。頸胸部橫貫慄褐色帶,下體餘部鮮黃色。
  • 孟津黃河溼地發現80多隻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鄭佔波 馬朝紅 郭準)8月19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在稻田裡發現80多隻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鵐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十分罕見。
  • 河南孟津:黃河溼地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黃河溼地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鵐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十分罕見。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小型鳴禽。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顯的白斑。頸胸部橫貫慄褐色帶,下體餘部鮮黃色。
  • 商丘多地發現世界極危物種
    商丘多地發現世界極危物種 2020-03-04 0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有分布的31種鵐,多數被拔毛以冒充禾花雀
    黃胸鵐,俗名禾花雀,本來有著龐大的種群,卻在10多年期間生生被吃成世界極危。其他鵐鳥,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有的叫聲婉轉,或者外形可愛,被捉去做籠養鳥,而有的則被捉去拔毛,充當禾花雀賣給野味館。鵐,主要分布於歐美亞洲,少數見於非洲和大洋洲。
  • 孟津黃河溼地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w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郭準 馬朝紅近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鵐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十分罕見。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小型鳴禽。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顯的白斑。頸胸部橫貫慄褐色帶,下體餘部鮮黃色。
  • 湛江發現極危鳥類勺嘴鷸28隻
    通訊員 程立 攝    16日至17日,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湛江市愛鳥協會、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MCF)聯合在湛江沿海灘涂開展了湛江地區的勺嘴鷸全球同步調查,了解勺嘴鷸的數量、生活環境,為評估環境恢復和保護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經過兩天的調查,志願者在湛江沿海灘涂記錄到28隻極危鳥類勺嘴鷸。
  • 美麗的黃胸鵐(禾花雀)要被吃滅絕了?
    黃胸鵐(拉丁學名:Emberiza aureola)是鵐科,鵐屬的一種鳥類,也叫禾花雀。《保護生物學》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上論文指出,黃胸鵐數量自1980年以來減少超過90%,在東歐、日本及俄羅斯的多數地區逐漸消失。
  • 五龍山動物大百科之極危物種-黃胸鵐
    黃胸鵐在2004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在2008年被列入易危,在2013年11月1日被列入瀕危物種,2017年列入極危,十四年內連升四級,消失速度之快不容樂觀。黃胸鵐的喙形適合咬開穀物的殼,是一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鳥類,他們取食的食物主要為稻子、麥子。高梁、穀子等農作物,因而曾經被認為是有害農業生產的害鳥遭到捕殺。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生活在東莞的你有沒有發現?!東莞的鳥兒多起來了野鳥都不怎麼怕生了拍攝鳥類也比以前容易了近幾年,東莞的鳥類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有所增加。東莞有多少鳥?據普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到了今年10月份,東莞市觀鳥協會記錄到,東莞鳥類272種。數據顯示,今年鳥類數量比2017年新增了100多種!「新面孔」還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近幾年,東莞的鳥類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有所增加。東莞有多少鳥?據普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人們早在2003年就已發現鷺鳥蹤跡,隨著環境日漸向好,這裡慢慢地成為了鳥兒們的聚集地,也為久居都市的人們提供了一處「近在咫尺」的觀鳥勝地。
  • 「禾花雀」 這種鳥被謠傳成「補腎壯陽」,然後吃到絕種
    但之後的13年裡,它的種群數量呈現崩盤式的下降,13年起該物種保護級別五連跳,如今已被IUCN列為「極危」級別,面臨野外滅絕危機「極危」是一個物種瀕危程度的最高級別,意味著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這個物種將在未來很短的時間內永遠留在冰冷的文字記載和照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