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造出新能源,將達1億攝氏度,比太陽溫度高7倍!能實現嗎?

2020-09-15 能源新聞網

真的有科學家創造出了比太陽還高的溫度?英國託塔馬克能源公司打造的託塔馬克核聚變反應堆,成功創下了1500萬攝氏度的記錄。

該公司一直致力於建造一座成本可負擔的核聚變反應堆,將氫轉化為性價比較高的綠色能源。

據悉,通過核聚變一茶勺的液氫燃料可產生與28噸煤相當的能量,且不會生成任何放射性核廢料。託塔馬克能源公司計劃於年末前便使核反應堆的溫度達到1億攝氏度,這相當於太陽核心溫度的7倍。

此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也利用過此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使裝置內的等離子體壓強達到了2.05個大氣壓,其中,等離子體每秒發生300萬億次核聚變反應,對應的溫度達到了3500萬攝氏度,約是太陽核心溫度的兩倍。大家覺得能夠實現1億攝氏度的跳躍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英國核聚變反應堆創下1500萬攝氏度紀錄 比太陽核心溫度還要高
    一座英國核聚變反應堆近日成功創下了1500萬攝氏度的紀錄,比太陽核心溫度還要高,標誌著人類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又近了一大步。該公司希望能在2030年前在英國實現併網發電。託塔馬克能源公司的研究人員正努力打造一座成本可負擔的反應堆,將氫轉化為性價比較高的綠色能源。通過核聚變,一茶勺的液氫燃料可產生與28噸煤相當的能量,且不會生成任何放射性核廢料。
  • 比太陽表面溫度高18000倍,持續運行10秒,我國此裝置又創新紀錄
    該裝置實驗碩果纍纍,2017年在全世界首次實現了5000萬度等離子體持續放電101.2秒的高約束運行,2018年底,又首次實現了1億度等離子體放電,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
  • 世界最大仿星器升級:人造太陽溫度達1億攝氏度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6日說,世界最大的仿星器受控核聚變裝置「螺旋石7-X」已於今年3月成功完成第一輪實驗,目前正在升級改造,預計4年後可實現等離子體脈衝持續時間30分鐘的目標。顧名思義,仿星器就是對恆星的模仿,是一種受控核聚變裝置。
  • 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1/4) "← →"翻頁
  • 35國曆時14年,「人造太陽」即將問世,加熱溫度比太陽還高10倍
    當地時間7月28日,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終於開始組裝了,這項科學計劃由35個國家共同合作,包括歐盟(包括英國和瑞士)、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從2006年七方籤訂協議開始實施該計劃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4年,如今,終於啟動了組裝程序。據悉,這個組裝過程要耗時5年時間,意味著到2025年,人類就要擁有第一個「人造太陽」了。
  • 5.5萬億攝氏度的溫度是什麼樣的概念?人類能實現這樣的溫度嗎?
    對於人類來說,40,50攝氏度的高溫已經讓我們熱得受不了,不敢出門。可是在物理世界裡,這樣的溫度根本不算什麼。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見識到了很多的超高溫度,比如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6000攝氏度,太陽中心的溫度更是達到了數千萬攝氏度。而地球內部的溫度也能夠達到數千攝氏度。那麼這樣的溫度就算高嗎?其實它們也不算高,氫彈爆炸中心的溫度可達到上億攝氏度。
  • 5.5萬億攝氏度的溫度是什麼樣的概念?人類能實現這樣的溫度嗎?
    對於人類來說,40,50攝氏度的高溫已經讓我們熱得受不了,不敢出門。可是在物理世界裡,這樣的溫度根本不算什麼。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見識到了很多的超高溫度,比如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6000攝氏度,太陽中心的溫度更是達到了數千萬攝氏度。而地球內部的溫度也能夠達到數千攝氏度。
  • 天狼星是全天最亮的恆星,直徑為太陽二倍,表面溫度達二萬攝氏度
    天狼星是全天最亮的恆星,直徑為太陽二倍,表面溫度達二萬攝氏度。不久前,美國、英國和歐州經濟共同體聯合發射了一顆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該衛星探測到在雙子座以東,獅子座以西的巨蟹座中有一顆明亮的星,其大小約為太陽的三倍。經科學家研究得知,該星表面由多達一千億噸黃金構成。
  • 英媒:中國「人造太陽」研究獲新突破 實現中心溫度1億攝氏度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17日報導,中科院研究人員早已認識到太陽內部核聚變的潛力,但仍在艱苦探索如何再現這個過程,而又不使投入能量大於釋放能量。  科學家說,他們在人造太陽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製造了一個中心溫度達到1億攝氏度的核聚變裝置,並實現了對核聚變更好的控制和更高的能量輸出率。  報導稱,太陽的中心溫度大約為1500萬攝氏度。
  • 我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近期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突破,獲得的實驗參數接近未來聚變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條件,朝著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 1L海水=300L汽油,我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
    人總是要從悲傷中走出來才能成長,向前看,這不清明假期剛過上班第一天,中國的科技圈開啟了新的輝煌「人造太陽」信息有新的進展了,央視新聞推送了一條名為:中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的文章。
  • 能加熱到太陽內部溫度的7倍!這個裝置厲害了!
    日前,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合肥)宣布中國「人造小太陽」託卡馬克裝置東方超環(EAST)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實現1億度運行,大概是太陽內部溫度(約為1500萬攝氏度)的7倍。其中獲得的多項實驗參數接近未來聚變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條件,朝著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 中國「人造太陽」達1億度以上運行,使用「核聚變能」還有多遠?
    該脈衝機組的成功研製,將驅動HL-2M裝置的等離子體電流達到此前現有裝置的2倍以上、等離子體溫度超過1.5億度,從而為在這個裝置上開展近堆芯級參數下的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和關鍵技術研究提供有力保障。這意味著我國的核聚變技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中國距利用核聚變能的夢想又近了一大步。
  • 英國科學家:已知恆星R136a1質量等於265個太陽
    「體重」創紀錄  英國設菲爾德大學天文學家保羅·克勞瑟及其帶領的研究小組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數據重新計算後發現,大麥哲倫星系蜘蛛星雲內代號為R136a1的恆星「體重」創下紀錄。  克勞瑟21日說,R136a1誕生時質量達到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比太陽熱7倍。
  • 天上已有太陽,為什麼人類還要造出「人造太陽「?了解它的重要性
    2020年11月24日,韓國物理學家在實驗中使用了「人造太陽」,其運行最高溫度超過1億攝氏度。什麼是「人造太陽」,天上明明有了一個太陽,人類為什麼還要創造「人造太陽」呢?中國有一個神話故事,就是后羿射日,因為天上突然出現了九個太陽,地球的生物都被熱死曬死,所以后羿不得不把八個太陽射下來,只留下一個。
  • 天上已有太陽,為什麼人類還要造出「人造太陽」?了解它的重要性
    2020年11月24日,韓國物理學家在實驗中使用了「人造太陽」,其運行最高溫度超過1億攝氏度。什麼是「人造太陽」,天上明明有了一個太陽,人類為什麼還要創造「人造太陽」呢?
  • 中國「人造小太陽」實現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
    中新社合肥11月12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2日從合肥科學島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獲悉,中國「人造小太陽」——EAST裝置經過4個多月的物理實驗,實現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實現高約束、高密度、高比壓的完全非感應先進穩態運行模式。
  • 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2億℃,比太陽熱10倍!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讓人們知道了物質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和多數的高科技一樣,被研發出來後都是先當做武器,原子彈就是核能的產物,威力更大的氫彈也是核能,不過與核裂變不同,氫彈使用的是核聚變,核聚變比核裂變產生的能量更大,而且沒有輻射。
  • 4萬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你對溫度與熱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溫度是微觀粒子運動的宏觀體現。假如微觀粒子完全停止運動,娜美就會達到理想狀態的絕對零度,但是根據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我們知道絕對零度永遠無法達到。人們通過實驗測定出了理想氣體的熱膨脹率約為1/273.15,這意味著絕對零度用攝氏度表示就是-273.15攝氏度。絕對零度雖然我們永遠都做不到,但是我們知道它是多少,可是你知道溫度的上限嗎?
  • 我國造出「人造太陽」,產生的溫度可達到1.5億度
    中國「人造太陽」顯神威,相當於太陽芯部溫度的近10 倍!開發聚變能源是全球核聚變人一代代接力奔跑,致力於照亮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夢想。而「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新一代磁約束聚變實驗研究裝置,它的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相當於太陽芯部溫度的近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