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鑽木取火 今有鑿樓取水

2021-01-11 大河網

  為建洗浴中心,施工方在鄭州一廢舊的醫院內,「穿」樓挖井,附近居民「聞聲」舉報。

  ■商報記者 殷婷婷 王文凱 

  市民:

  廢舊醫院內,有人「穿」樓挖井

  昨日上午,天冷風大。鄭州國棉一廠27號樓的不少居民仍走出家門,等著看一口「隱秘」的井被查封。

  居民說,這口井「躲在」一棟廢舊醫院附近,距27號樓約10米遠。平時,醫院的鐵門緊鎖,他們很少能見到這口井的真容。只能從陣陣施工聲中,判定它的存在。

  直到昨日,有居民才一睹為快。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和一些居民跟隨鄭州市水政監察支隊二科工作人員,走進醫院內部的二樓。這才發現,二樓中部的地板被鑿成一個方形大洞,挖井的支架從洞口直立而出。二樓的天花板雖已爛掉一塊,但缺口處加蓋了藍色塑料布。

  記者探頭往下一看,一樓地板上被挖出了個50釐米左右的圓形井口。井口旁,有3個人正在清理,「已經挖了有30多米深了,但還沒挖到水」。

  「這個挖井處確實比較隱蔽。」鄭州市水政監察支隊二科的劉文秀說,他們於3月8日接到舉報後,趕到現場。

  施工方:打井為建洗浴中心

  在場的周口市宏昌物業公司張姓工作人員說,挖井是為了開洗浴中心。這是鄭州金笛印染公司(原鄭州印染廠)與鄭州易發公司(原國棉一廠)共同發起的,他們單位中標後,於今年3月3日開始在醫院內挖井。

  「這兩個廠的退休工人有1萬多,有的兩三家共用一個衛生間,洗浴不方便。你想一般洗浴中心洗個澡得七八元錢,而建成後的洗浴中心票價3元,賠錢。」張姓工作人員皺著眉解釋道。

  鄭州易發公司一位員工承認了這一說法:「本來是做好事呢……」

  監察支隊:發現私自挖井,可撥打67433110投訴

  施工方的這些解釋,包括醫院門口掛著「市政府為一棉鄭印福利 洗浴工程在此施工請諒解」的橫幅,都未換來附近居民的諒解。

  「這樣鑿井很危險。」家住國棉一廠27號樓的孫豔說,這兒離居民樓只有10米,在這兒鑿井噪音大,並且地下還虛,太危險了。

  另一位魏姓居民說,年前,醫院旁邊就開始打了一口井,前一段時間舉報後被封。沒想到,他們又在醫院樓內打井。

  「挖井的施工單位沒有審批手續。」水政監察支隊二科劉文秀說,原則上,在市區內自來水管網覆蓋範圍內,不允許打井。況且在樓內打井,更不可能得到審批。他們這次來就是要封掉這口井。

  按照《鄭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條例》規定,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達到的地區,除市人民政府統一規劃的應急用水需要和其他特殊需要外,禁止鑿井取用地下水。

  「市民如發現有人私自挖井,可撥打舉報電話67433110投訴。」劉文秀表示。

相關焦點

  • 鑽木取火太難了!還好我是現代人……
    於是又有網友吐槽,「鑽木取火也是騙人的」。〥鎰鑽木能不能取到火?較真的今報實驗室幫您解密。鄭州市十九中物理組組長戈子川說,雖然沒有做過鑽木取火的實驗,「但理論上可行」。「如果材料合適,只要摩擦的速度快,產生的熱量大於散失的熱量,而且摩擦過程中,鑽木會產生一些木屑,周圍溫度會升高,木屑炭化,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接觸到紙屑這類易燃物,加上有一定的氧氣,就可以起火。」戈子川說。
  • 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竟然是他?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華夏文明的開創者,同時也是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燧人氏。燧人氏,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出生時間不詳,死於公元前4354年,屬於河南仰韶文化時期。妻子華胥氏,弇茲氏(yanzi),尊稱燧皇,伏羲與女媧之父。
  • 舟山網·大海網:部分區域限時停水 25個應急取水點可免費取水
    第二撥寒潮來襲,今明兩天(8日-9日)最低溫度將達到-5℃。為最大限度減少寒潮損失,保護供水設施安全,市自來水公司將在全市部分區域實行限時停水。同時為方便停水區域的市民,市自來水公司設置了25個應急取水點。
  • 古青州的別稱有哪些?
    的確,古代青州為「海岱之區,地望攸重」(範仲淹語),出於表達需要或者文辭需求,古代青州從不同角度誕生了有不少很有意思的別名。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個大概的梳理。東土青州為古九州之一,在九州之中地處最東方,故稱之為東土。宋蘇軾草擬的《李承之知青州制》中有「肆予命汝尹茲東土」句。
  • 談今說古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談今說古,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形容談話內容廣泛。出自:曾樸《孽海花》第五回:「倉樵談今說古,興高採烈,雯青只好勉強應酬。」近義詞有:談今論古、論今說古、說古談今,談今說古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形容談話內容廣泛。
  • 古有嶽母刺字今有針刺腦卒中患者放血減輕病情靠譜嗎?螞蟻莊園12月...
    古有「嶽母刺字」,今有針刺腦卒中患者「放血」減輕病情,這種現象是不是正確的?大家想要知道的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螞蟻莊園的小課堂中,每天都會有問題更新,這些問題跟生活息息相關,那麼我們就來看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吧。
  • 「鑽木取火」的傳說知多少?真的可以鑽木取火嗎
    一萬兩千年前崑崙山上有很多白石,周圍很難有草木生長,唯一 一種樹,叫燧木。它有個特點,只有樹幹,沒有樹皮,有樹枝,卻沒有樹葉。就像一棵乾枯的樹,樹枝每年都會掉下來,第二年再繼續生出新的樹枝。這時候肯定不會有任何一個人說,我看見一個木頭,我就要上去鑽一鑽,看會不會起火,沒有一定的現象發生,人類不可能有這樣的意識。但是有一天,不知從哪裡來了一隻鳥,這種鳥有一個習慣,喜歡啄那個木頭。因為它的嘴特別尖,當它啄那個木頭時,木頭竟起火了。當時的人類一看著火了,就想,這樣也能著火?
  • 《對韻歌》《古對今》,一年級小學生學對對子,該怎麼對?
    上冊有《對韻歌》,下冊有《古對今》。一年級語文上冊《對韻歌》一年級下冊《古對今》我以《對韻歌》《古對今》為例子,來說說一年級的小學生,該怎麼對對子?比如:「古對今」「圓對方」是一個字對一個字,「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是兩個字對兩個字。
  • 祖先的智慧-鑽木取火
    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後來,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們稱這位聖人為燧人氏。鑽木取火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較為粗糙,在摩擦時,摩擦力較大會產生熱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會生出火來。
  • 《一小時人生》鑽木取火技巧詳解 鑽木取火方法分享
    導 讀 在一小時人生手遊中鑽木取火應該怎麼弄呢?
  • 火的冷知識:古人鑽木取火特講究,先有打火機後有火柴
    於是,鑽木取火,石器敲打取火等方法出現了。據說在一萬多年前,「三皇之一」的燧人氏,看到鳥啄燧木整出火花,受到了啟發。三皇的境界明顯不一樣,他折下燧木枝,摩擦,摩擦,魔鬼的步伐,擦出了火花,並把燧木引燃。終於可以鑽木取火。
  • 高原高寒地區部隊打井取水技術有新突破
    近日,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高原邊防部隊官兵喝上了甘甜井水。多年來,各級採取運送河(泉)水、融冰化雪取水、安裝淨水設備、上送純淨水等措施,解決高原高寒地區部隊供水保障難題。今年以來,軍委後勤保障部著眼進一步改善戍邊官兵生活條件,遴選陸軍部分高原高寒邊防點位,按照「因地制宜、多措並舉、一點一案」思路,組織開展高原高寒地區打井取水試點。實施過程中,軍委後勤保障部、陸軍和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各級密切協同,任務部隊和承建單位集智攻關,精準勘探、鎖定取水點位,因地制宜制訂供水方案,多線並行展開打井試驗。
  • 《一小時人生》怎麼鑽木取火 鑽木取火流程及技巧分享
    鑽木取火需要兩種材料: 樹葉和火絨。
  • 野外生存,還是鑽木取火來的方便!先收藏起來,出去玩超有用
    鑽木取火的原料的本身較為粗糙,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我們在手掌中使勁膜材,所以就會生出火來。當然,有句話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在進行鑽木取火之前,需要準備一些東西。就是火引子,先做成團裝;把一根乾燥的木棍和一塊有洞的木板或樹幹隔開。然後,找到合適的木材做鑽板,比如乾燥的白楊、柳樹等等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的質地較軟。
  •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
    在華夏民族生息繁衍的「商丘及周邊地區」這片古老土地上,世世代代綿延不斷的傳說著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2002年編制的《中國歷史年表》中把「三皇」所處的年代分別界定為:100萬年前,傳說中的燧人氏時代(天皇);10萬年前,傳說中的伏羲氏時代(人皇);1萬年前,傳說中的神農氏時代(地皇)。
  • TCL地震預警電視衝上熱搜:古有張衡地震儀 今有東生避震機
    河北、天津、北京、遼寧等地均有震感。之後還伴有2次餘震。地震來得如此猝不及防,「唐山」、「5.1級」「餘震」,這些關鍵詞更是增加了民眾的恐慌心理,不少網友再次在朋友圈發出「2020活著就好」的感慨。於是乎,如何預防地震成為本周末熱議話題。古代地震監測靠的是地震儀,早在公元132年東漢科學家張衡就發明了全世界最早的地震儀。如今,科技如此發達,我們卻束手無策?
  • 在我國古代,古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學會鑽木取火的?
    本文系作者人和事都值得我們堅持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在我國的古代神話傳說中,有關人類用火的記載就是「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了。這時候出現了一位「燧人氏」,他教會了人們鑽木取火的方法,於是人們便用火去燒烤食物和抵禦野獸的侵襲。由於他的功勞,人們就將他推舉為自己的首領,帶領人們去與大自然搏鬥。在古代希臘,也有普羅米修斯把火從上帝那裡偷到人間的動人故事等等。
  • 鑽木取火的故事
    1993年重陽節,世界華僑華人龍舟賽,在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軒轅黃帝陵前,舉行了5000餘人參加的鑽木取火儀式。事後,很多地方青少年來信來訪說,他們仿照這一辦法,用木柴怎麼也鑽不出火來,奧妙究竟在那裡呢?
  • 古人鑽木取火到現代確難如登天,為什麼?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燧人氏鑽木取火,教化人類食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原來把肉燒熟了這麼好吃。遠古人靠鑽木來取火,據傳說是在用石頭投擊獵物的時候,石頭擊打在了石頭上,冒出火星,因此遠古人就想到了碰撞可以產生火,最後發展到鑽木取火。
  • 鑽木取火的由來
    直到有一天,天空下起了漂泊大雨,來了一道閃電,將一段樹木劈斷,樹木斷後燃燒了起來,有小火發展成了大火,燒毀了大片森林,很多小動物都被燒死,人們躲到山洞,而免遭此難。有一個聰明的小夥子,發現大夥能夠取暖,燒焦了的小動物的肉,味道也很好吃。他很有頭腦,就把火種保存了下來,大家撿些樹枝,就躲在山洞裡烤火取暖,找一些動物,烤熟了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