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Cloud提供量子安全密碼技術和Hyper Protect加密服務,以幫助...

2020-12-01 TechWeb

近日,IBM宣布了一系列雲服務和技術,旨在幫助客戶保持最高可用級別的加密密鑰加密保護,以幫助保護雲中的現有數據,並為未來可能隨著量子計算的發展而演變的威脅做好準備。由IBM研究科學家首創,該公司目前正在為IBM Cloud中的密鑰管理和應用程式事務提供量子安全加密支持,使其成為業界最全面的量子安全加密方法,以保護當前可用的數據。

新功能包括:

· 量子安全密碼技術支持:通過使用開放標準和開源技術,此服務增強了用於在企業和雲之間傳輸數據的標準,從而通過使用量子安全算法來幫助保護數據。

· 擴展的IBM Cloud Hyper Protect加密服務:新功能可增強雲應用程式中數據的隱私性,其中通過網絡發送到雲應用程式的數據以及諸如信用卡號之類的敏感數據元素存儲在可以在應用程式中加密的資料庫中–由具有「保持自己的密鑰」(KYOK)功能的業界最高級別的加密密鑰加密保護提供支持。

IBM Cloud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Hillery Hunter介紹說:「隨著混合雲時代和量子計算能力的發展,我們對數據的依賴日益增長,對數據隱私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IBM現在提供了最全面的量子安全方法來保護當今可用的數據並幫助企業保護現有數據並幫助防禦未來威脅。安全性和合規性仍然是IBM Cloud的重中之重,因為我們繼續投資於機密計算和領先的加密功能,以幫助各種企業(尤其是那些受到高度管制的行業的企業)確保數據安全。」

使用量子安全密碼技術支持為將來的威脅做準備

儘管量子計算旨在解決即使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解決的複雜問題,但未來的容錯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帶來潛在的風險,例如快速破壞加密算法和訪問敏感度的能力數據。為了減輕這些風險,IBM已經制定了明確的戰略議程,以幫助保護我們的平臺和服務的長期安全性。該議程包括核心量子安全密碼算法的研究,開發和標準化,這些算法是諸如CRYSTALS和OpenQuantumSafe之類的開源工具。它還包括治理,工具和技術,以支持我們的客戶踏上通往更安全未來的旅程。

今天,作為該議程的下一步,IBM將利用由IBM Research密碼學家構建的行業領先的加密功能,以量子安全密碼學方法幫助客戶在IBM Cloud中傳輸數據。這些功能旨在幫助企業為將來的威脅做好準備,並且對於抵禦惡意行為者今天收集加密數據並意圖隨量子計算的發展在以後解密數據的攻擊而有用。

IBM Key Protect是一項基於雲的服務,可為IBM Cloud服務或客戶端構建的應用程式中使用的加密密鑰提供生命周期管理,現已引入了使用啟用了量子安全加密的傳輸層安全性(TLS)連接的功能–在關鍵生命周期管理中幫助保護數據。

此外,IBM Cloud還引入了量子安全加密支持功能,以支持應用程式事務。當雲本地貨櫃應用在Red Hat運行OpenShift在IBM雲或IBM雲Kubernetes服務,確保TLS連接可以幫助數據在途期間與量子安全加密支持應用程式事務,並從潛在的違規行為保護。

相關焦點

  • 量子安全通話 亮點不在可加密,而在加密方式
    「使用量子安全通話服務時,用戶撥號觸發認證過程,使用預充注的量子密鑰進行認證;同時從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實時獲取量子密鑰,對通話語音進行加密,每次通話均使用不同的量子密鑰。」鄭家升告訴記者。這裡所提到的安全SIM卡,結合了普通SIM卡和安全晶片的功能,在為手機提供安全保護的同時,又不會額外多佔用手機卡槽。
  • 關於IBM量子計算機,你知道嗎?
    IBM和量子計算機?1961年,IBM科學家Rolf Landauer發現了Landauer原理,這被認為是量子計算的基礎。早在2000 年 8 月間,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的 Isaac L. Chuang 宣布他和他的合作者們已經建造了一臺 5 量子位的機器,利用的是一個有 5 個氟原子的分子,不過這個技術無法擴展到可用的規模。
  • 日本開始大規模開發新一代密碼技術「量子加密通信」
    日本將在本月開始一個大規模開發項目,此項目參加者包含眾大企業及大學,以被稱為「量子加密通信」的新一代密碼技術於世界上的拓展為目標。 在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數據被加密在進行傳輸通信,如果能全面使用計算能力遠超超級電腦量子計算機,現今的密碼就能很簡單被解讀,因此世界上正加速開發新一代的密碼技術「量子加密通信」。
  • 《高管的量子密碼指南:後量子時代中的信息安全》發布
    該公司已經在其LTE和5G網絡的首爾-大田部分添加了ID-Quantique 的QKD技術,以防止黑客攻擊和竊聽。其計劃是加強5G和LTE數據在整個網絡上傳輸和接收的安全性,通過降低網絡入侵和用戶數據被利用的風險,為使用其網絡的客戶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現在在您的網絡中部署這些措施,可以防止將來在後量子時代中重建安全性和修復客戶聲譽的成本。
  • [轉載]有關量子密鑰分發與量子加密國家級的政府報告(英文附中文翻譯)
    譯文:NSA 繼續評估加密解決方案以確保國家安全系統中數據的傳輸安全。NSA不建議使用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密碼術來確保國家安全系統(NSS)中的數據傳輸,除非能解決以下這些技術困境。量子密鑰分發的技術困境 1)量子密鑰分發只是部分解決方案。 QKD為加密算法生成所需的密鑰以保證通信的私密性。
  • 什麼是量子密碼學?RSA加密算法又是什麼?量子計算機厲害嗎?
    」是一門通過量子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進行加密/解密的新興學科。在密碼學領域,著名的RSA加密算法(RSA以三位發明者的姓氏首字母命名)是一種十分可靠的加密技術,只要其密鑰的長度足夠長,用RSA加密的信息曾被認為是不能被破解的。
  • 若想世界不崩塌,先開發後量子時代加密算法
    當前,整個網際網路系統安全和網絡安全,都會用到密碼技術,而目前最不可被取代的正是公鑰密碼模塊。 公鑰密碼算法一旦被量子計算機攻破,整個網際網路將「轟然倒塌」,那時我們將沒法去銀行,也沒法用電,甚至沒法坐飛機和高鐵。整個網際網路系統會因為失去安全而癱瘓,各種網絡攻擊事件將不斷出現。 可以說,全人類都面臨著量子攻擊的風險。
  • 【中國科學報】量子密碼:無條件安全的希望
    用量子態做密碼的安全性就在於此。」日前,中科院院士、全國量子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郭光燦談到量子技術的應用時說,「量子密碼是量子學中第一個可用的技術。」  「未來的100年人類會進入量子調控新紀元,會有一批新的技術叫量子技術。影響最大的是量子計算機,大概還有10~20年以後才能實現;但是量子密碼,現在已經到了實用階段。」郭光燦說。
  • 阿里推出量子加密,是為了給誰看?
    這個重磅產品發布的內容,就是目前阿里雲量子通信產品已用阿里業務完成小規模測試,可實現到達、保密、組網、密鑰分發的功能。今年將正式把合適的阿里業務切到量子安全域,進行規模化驗證,同步進行開服的準備工作。 主持這次發布的,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王堅博士在發布會上表示,量子加密通信遠遠不只是一種全新的加密手段,將是新一代網絡信息安全解決方案的關鍵技術,讓網際網路在未來50年都能更加安全。
  • 默克爾樹創始人談加密貨幣和量子時代密碼學
    加密貨幣有望成為貨幣的未來,但是這種野心受到量子密碼破解技術進步的威脅。與公共密鑰密碼學先驅拉爾夫·默克爾(Ralph Merkle)博士,以了解下一代量子抗性密碼標準如何幫助區塊鏈加密保持安全。問:拉爾夫,讓我們從您的背景開始:作為公鑰密碼學和密碼哈希技術的發明者之一,您的工作對於現代網際網路的安全至關重要。考慮到此成就的全球範圍和實用性,創建對數據身份驗證和加密如此重要的內容的感覺如何?答:很顯然,擁有一件已經被廣泛使用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更廣泛使用的作品,感覺很棒。隨著我們繼續進入數字時代,對於密碼學的身份驗證和隱私而言,事情只會越來越好。
  • 量子密碼學需要一次「重啟」
    雖然人們已經研究了量子密碼學幾十年,但仍然沒有可行的路線圖來說明如何發展量子密碼學來保護現實世界中的數據和大眾的通信。這並不是說量子密碼學缺乏商業應用。量子加密利用單個光子的精妙量子態來傳輸不經探測則無法訪問的數據,如今這一行業仍屬利基產業,目前只有少量公司在運營或付費訪問位於澳大利亞、中國、日本和美國的採用量子密碼技術保護的網絡。
  • 量子安全通話服務明年試點 專家稱普通用戶需求不大
    但是他認為,量子通信技術目前的應用仍在初期階段,主要面向關鍵領域的需求,對於普通用戶而言,這種量子加密技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還有待觀察。此前中國電信展出了兩臺華為和中興的量子加密手機樣機,用戶可在通話過程中一鍵選擇兩種通話模式,「加密通話」或「普通通話」。
  • IVN吳迪:用量子加密技術終結「裸奔的區塊鏈」時代
    原因是這些加密技術在研發之初,是以當時的電腦算力來設計的,從設計本身來講的話,加密和解密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可能只是某一個時間段內不用擔心被破解的問題。但是,量子計算機的出現顛覆了這個問題。以前計算機算力可能需要幾百年解決的計算,量子計算機可能只需要幾秒鐘,這個事情就很恐怖了。」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本文從信息安全的基礎——密碼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量子通信這一新興技術的定位,也將從量子通信自身發展的角度來介紹其在「新基建」下信息安全領域的作用。現代密碼學認為:一切秘密寓於密鑰之中,密碼算法是可以公開的,密鑰則必須絕對保密,這樣才能確保密碼安全。密鑰對密碼技術來說是如此的重要,正是因為密鑰,量子通信走進了密碼學,開始助力信息安全。
  • Hcash:見證量子計算和後量子密碼的「矛盾較量」
    但是區塊鏈的數據安全性基於非對稱加密算法,而當前常用的1024位非對稱加密通過量子計算在幾秒內即可破譯,這大大地威脅到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料庫可信任性,採用區塊鏈技術的金融基礎架構的安全性也因此受到影響。
  • 關於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早在 2017 年,韓國 SK 電訊就對外推出了這款晶片,即採用量子密鑰分配 ( QKD ) 技術的新型光纖中繼器。這款晶片可以通過測量光量子態得到的隨機數來加密信息。因為具有隨機性,也就基本上阻斷了被黑客破譯密碼的可能。但 QRNG 的工作機制並不是按照量子力學原理,基於非常高的計算速度來生成完全不可預知的隨機序列,也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密碼系統安全的破解難度。
  • 量子計算機破解密碼誰能防?國內首份量子安全白皮書發布
    這是國內首部以「量子安全」為主題的白皮書,由中國信息協會量子信息分會牽頭,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量子通信與信息技術特設任務組、中國電子學會量子信息分會聯合組織編寫,執筆專家來自國內企業、大學和研究所等 9 家單位,涉及經典信息安全和量子技術領域。
  • 後量子加密究竟是什麼?
    但這個符號其實非同小可,它代表著我們所面對的在線服務正在使用HTTPS——這是一種網絡協議,能夠對我們通過網際網路發送的數據以及收到的響應結果進行加密。目前,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都在使用HTTPS以及其它一些形式的加密機制保護各類電子通信、密碼、數字籤名以及健康記錄等信息。量子計算機則可能很快摧毀這些加密防禦體系。
  • 日本多個公司將共同開發量子密碼通信,一種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
    東芝等十二個組織共同開發量子密碼通信網絡,這是一種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東芝在7月29日宣布,它將與NEC,三菱電機,東京大學等合作,著手研發下一代密碼技術「量子密碼通信網絡」的實際應用。這是內政和通信部委託的項目,到2024年的期限約為5年。
  • 量子加密技術存在缺陷?專家:客觀看待新技術
    量子加密技術存在缺陷,被破解?攻擊,是為了讓量子通信更加無懈可擊本報記者 吳長鋒近日,一篇題為「量子加密驚現破綻:上海交大團隊擊穿『最強加密之盾』」的文章在網上流傳開來。文中宣稱「現有量子加密技術可能隱藏著極為重大的缺陷」。事情原委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