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04 14:33:44
NPU是一種專門應用於網絡應用數據包的處理器,採用了「數據驅動並行計算「的架構,可以用來處理視頻、圖像類的海量多媒體數據。
手機上的nup可以當做一種神經網絡處理單元,是模擬生物神經而構建的一種專業晶片,為深度學習而生,可以讓手機在人工智慧領域獲得更強的運算和處理能力。
NPU也是集成電路的一種,但區別於特殊用途集成電路的單一功能 ,網絡處理更加複雜、更加靈活, -般可以利用軟體或韌件依照網絡運算的特性特別編程從而實現網絡的特殊用途,在一塊晶片上實現許多不同功能,以加速處理網絡數據包的效率,應用於多種不同的網絡設備及產品。
2016年6 月 20 日,中星微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 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北京宣布,已研發成功了中國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晶片,成為全球首顆具備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的嵌入式視頻採集壓縮編碼系統級晶片,並取名「星光智能一號」。這款基於深度學習的晶片運用在人臉識別上,最高能達到98%的準確率,超過人眼的識別率。該晶片於今年3月6日實現量產,目前出貨量為十幾萬件。
該實驗室執行主任、中星微首席技術官張韻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裝備了神經網絡處理器的晶片應用在監控攝像頭上,攝影頭由「眼睛」升級為「帶有大腦的眼睛」,這是全球首次。 「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10年,依託於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由科技部批准建立。據資料顯示,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於1999年由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直接投資創立,是專攻晶片技術的公司中的「國家隊」,其研發的「星光系列晶片」曾打破國際市場上無「中國芯」的局面。 人工智慧的落地 「星光智能一號」是一款嵌入式NPU。神經網絡處理器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還未被熟知,卻是晶片領域熱門的技術。它與馮諾依曼架構中的CPU處理器相對,採用的是「數據驅動並行計算」這種顛覆性的新型架構。如果將馮諾依曼架構處理數據的方式類比成單車道,那麼「數據驅動並行計算」是128條多車道並行,可以同時處理128個數據,利於處理視頻、圖像類的海量多媒體數據。
在業內,單位功耗的計算性能,也就是性能功耗比,被用來衡量處理器架構的優劣。據該實驗室執行主任、中星微首席技術官張韻東介紹,「星光智能一號」的性能功耗比在傳統的馮諾依曼架構上「至少提高了兩三個數量級」,也就是幾百倍。
高功耗是很多頂尖人工智慧技術被詬病的。IBM20世紀的「深藍」和谷歌2016的AlphaGo因其需要由巨大的數據計算支撐,前者使用超級計算機,後者使用伺服器集群,無法脫離恆定溫度和溼度的機房。AlphaGo下一盤棋光電費就需要3000美元。張韻東將它們稱之為「一場科學實驗」,離技術落地、投入應用還有較遠的距離。
這凸顯了嵌入式NPU的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優勢,加快人工智慧技術落地應用。例如無人機對攝像頭的重量和功耗有很高的要求,否則會影響起飛和續航能力。而「星光智能一號」只有普通郵票大小,重量僅幾十克,它的誕生讓諸多監控攝像頭等小型設備有了人工智慧化的可能,邁出了人工智慧從神秘的機房,跨向生活應用的一步。
責任編輯:YY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