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設計用或不用Chiplet都有學問…

2020-12-07 電子工程專輯

最近《EE Times》美國版有讀者氣衝衝地留言,貶低目前的異質整合以及小晶片(Chiplet)技術,認為這些議題只是「炒冷飯」、並非創新,而且只是美國業者掩飾自己無力在半導體製造上保持世界領先的障眼法…雖然有不少被熱烈討論的封裝層級整合方案確實並非從零開始的創新,但無疑我們在晶片整合設計上,正處於從系統單晶片(SoC)方法大幅轉變的過程。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不過,蘋果(Apple)剛剛發表的自家研發M1處理器就是一款全新的SoC設計範例,該處理器將進駐新款Macbook Air、Macbook Pro筆電,以及Mac Mini系列PC主機。從Apple提供的官方宣傳照來看,把M1處理器叫做「SoC」絕對不是言過其實,在上面看不到任何採用Chiplet整合方法的跡象──額外的互連以及通訊開銷會帶來比其價值更多的麻煩。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Apple的M1處理器。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片來源:Apple)
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Apple偏好採用SoC設計的另一個論點是,他們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採用其他任何人的實體布線IP核心的地步,他們自己負責設計所有的電路功能區塊,專注於嚴密掌控實體設計和軟硬體整合,以優化其系統並期望因此改善用戶體驗。他們不想採購別人設計的晶片或是IP硬核,拼湊到自己的處理器設計中。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在對純SoC設計以及目前一些可能更適合Chiplet方法的設計進行比較之前,先來談談更多關於M1的信息。就像iPhone與iPad的處理器,Apple可能以自家晶片進駐旗下PC產品的傳言已經存在好一段時間;一種曾被提及的方法是,Apple會以iOS軟體搭配A系列晶片,直接將行動裝置採用的Arm核心處理器推進傳統PC領域。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有鑑於Apple將大多數資源投注於iPhone與iPad使得其PC業務受損,以上做法似乎是合理的,但我們現在看到Apple是為完整的OS X系統設計專屬處理器。參考下圖的M1晶片整體布局,其設計會讓人非常容易聯想到A系列處理器以及一般手機應用處理器;也許得花點時間才能發現兩者之間有多少重迭之處,但我確信已經有不少分析師開始研究Apple的A14與M1之間的相似點。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M1與A系列處理器之間有多少IP是重複使用?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左方M1晶片圖片來源為Apple,右方A13晶片圖片來源為Techinsights)
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新一代的計算機──特別是Apple的筆電──通常不支持簡單的RAM升級途徑,因為是採用直焊BGA封裝,而不是插入式模塊。M1透過以處理器裸晶與DRAM共享封裝基板的架構,更接近了此一概念。但請注意,這並不是Chiplet方法,Apple的官方照片顯示它們是某種商用封裝DRAM,與模塊或主板上使用的相同。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Apple(尚)未自己設計DRAM,不過很高興地將商用現成組件重新命名,在官方新聞稿中指出:「M1也具備統一內存架構,能在自定義的封裝中整合高帶寬、低延遲的單一內存池。這可讓SoC中的所有技術能夠存取同樣的數據,不用來回複製其他內存池中的內容,進一步改善效能與效率。」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Apple聲稱,內建M1處理器的Macbook Air速度會是採用Intel處理器的版本的3.5倍。其性能提升的部分原因會是在新版本中使用的DRAM種類,可惜官方新聞稿中的「統一內存架構」並未提供任何線索。而處理器晶片本身結合了GPU,可能是另一個性能提升的原因;一旦有更多人拿到Apple的新款筆電,我們應該能取得更多信息。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回過頭來分解晶片以及透過封裝整合優化系統。比較M1 SoC與傳統多核心處理器的晶片布局很有趣──舉例來說,Intel曾生產一系列的微處理器,著眼筆電、桌面計算機與伺服器等不同市場;其中筆電需要因應消費者尋找能上網之最便宜產品的需求,也要應付想要最佳性能的遊戲玩家,因此Intel需要生產從幾個核心到眾多核心的晶片。這可以透過不同的設計或者是關閉某些核心以因應較低成本應用來達成,但無論哪種選項都不是很吸引人。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左邊的是新問世的Apple M1處理器晶片(圖片來源:Apple),右邊是Intel的18核心Skylake處理器(圖片來源:Intel);你能指出哪個是Chiplet候選嗎?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藉由將核心(以及其他功能)拆分為能按照需求在封裝平臺上整合的一個個Chiplet,能提供優化較窄範圍應用的靈活性。這並不是說Chiplet方法就不會有額外的新成本,也還有一些技術挑戰有待克服,但其潛能肯定存在。Intel一直透過兩種分別名為Foveros以及EMIB (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的封裝技術積極推廣此一想法,都已經有晶片量產。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AMD也在這個領域十分活躍,其新款Zen 3架構設計就強調了Chiplet方法的可擴展性。AMD將設計分為運算核心晶片(compute core die,CCD)以及獨立的I/O功能晶片(命名為比較沒創意的IO die,IOD)。將命名常規放一邊,新型Ryzen 5000晶片就是一個很好的Chiplet整合以及處理器核心擴展範例。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首先Ryzen設計只要添加第二個CCD就能增加更多核心,針對特定需求將核心數量加倍。其次,Ryzen是從異質角度來看整合的一個範例──其處理器裸晶是以臺積電的7納米工藝生產,IOD Chiplet則是以GlobalFoundries的12納米工藝生產,這就是新典範能承諾的前景。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Source: AMD)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現在是時候來推測處理器未來發展的分叉了。Apple內部受控制的晶片設計市場非常特定,最多只有兩種不同的產品類型──筆電與桌上型PC;在iMac產品線,筆者預期會重複使用相同的設計,畢竟以M1為基礎的MacBook Pro採用與Air相同的M1,只是增加了風扇,讓相同的處理器能再被「操」得更用力一點。Mac Pro桌面計算機產品線不太可能會有自己的專屬晶片,只要Apple將持續支持該終端市場,該產品將會繼續使用Intel處理器。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那麼手機應用處理器呢?包括Apple的A系列處理器,以及Qualcomm的Snapdragon、Samsung的Exynos等,各家晶片業者還是會繼續為該市場設計全SoC晶片。Intel與AMD則是不同的狀況,這兩家公司都會為超越Apple的所有不同類別計算機設計晶片,而且必須要「收割」廣泛的可能使用者。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更大的設計彈性能提升掌握更廣泛市場的可能性,長遠看來,要覆蓋有太多產品的市場,或是以相同晶片透過選擇性啟動更多核心以支持較高端應用產品,都有相當難度。Chiplet解決方案在這裡就有發揮空間,我們已經看到AMD與Intel朝著這個方向前進。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編譯:Judith Cheng  責編:Yvonne Geng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參考原文:Apple M1 Processor, Passing on the Chiplets,By Don Scansen;本文作者為半導體技術專家/IP顧問)VKO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Chiplet小晶片:AMD、英特爾、華為海思都在研究!
    而且如果把memory 與logic 單元封裝在一起,無論是性能,功耗,還是尺寸大小方面的收益,其實還有管腳(pin)的收益,都是巨大,當然,這種情況下,價格就小貴了。因此單純從生產角度看,大型最先進工藝的晶片,或者對性能,功耗和尺寸有超高要求,而價值比較高的晶片,適合做chiplet 的設計。
  • 摩爾定律,Chiplet,IP與SiP
    最近,Chiplet概念熱了起來,從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CHIPS項目到Intel的Foveros,都把chiplet看成是未來晶片的重要基礎技術。其優點是靈活性高、可移植性強,允許用戶自配置;缺點是對模塊的預測性較低,在後續設計中存在發生錯誤的可能性,有一定的設計風險。軟核是IP核應用最廣泛的形式。IP軟核通常是用HDL文本形式提交給用戶,它經過RTL級設計優化和功能驗證,但其中不含有任何具體的物理信息。
  • 讓臺積電獨吃蘋果的關鍵者,帶著Chiplet技術首度「獻聲」SEMICON
    銅就像是骨頭,Low K 材料是肌肉一樣,彼此都非常關鍵。早年的半導體技術都是技轉自 IBM,很少有自己開發。當年,IBM 發表了銅製程與 Low-K 材料的 0.13 微米新技術後,同樣也希望臺積電、聯電這些半導體公司都能採用。
  • 為何三星不用自家的獵戶座處理器,卻選擇高通?有3個原因
    縱觀如今手機市場,高端旗艦機基本上都使用上了高端的手機處理器。在手機晶片中,以三星獵戶座9820、驍龍855、麒麟980以及蘋果的A12系列等晶片廣為流傳。然而,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三星系列手機都有搭載高通處理器,用自家獵戶座的卻很少。
  • 晶片設計也講究個性化定製
    在本屆年會的高峰論壇上,有四家晶片設計服務公司分別做了主題演講,並接受了《電子工程專輯》、《電子技術設計》等行業媒體的採訪。Chiplet可將不同工藝節點、不同材質、不同功能的裸片封裝在一起,可以縮短晶片開發周期,降低晶片設計總成本。美國DARPA有一個CHIPS(通用異構集成和IP復用策略)項目專門開發chiplet,其成員包括Intel、Micron、新思、Cadence,以及一些大學和國防工業企業。
  • npu處理器有什麼用
    打開APP npu處理器有什麼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04 14:33:44   npu有什麼用   NPU是一種專門應用於網絡應用數據包的處理器,採用了「數據驅動並行計算「的架構,可以用來處理視頻、圖像類的海量多媒體數據。
  •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蘋果A系列處理器為什麼這麼強?
    從跑分數據上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蘋果A系列處理器在CPU以及GPU上的性能的確大幅度的領先於同時代的麒麟990以及驍龍865,尤其是在單核性能以及GPU性能方面更是有將近50%的性能優勢,這確實可以用碾壓兩個字來形容。看到這,大家可能會有疑問,蘋果A系列處理器為什麼這麼強?
  • 人生處處有學問,學問要「學」也要「問」,世事洞察皆學問
    孔子被稱為是最有智慧,最有學問的人,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孔子的學問影響力之大,這也是·《論語》當下很紅火的一個重要因素,孔子不僅紅遍中國,而且在國外也很吃香,一些外國企業家都喜歡讀《論語》,老們也喜歡孔子的經典之作了,可見,2000多年前的孔子的思想和見解在當下仍然有作用的,如此,才得到世人的認可和推衷。
  • a11處理器規格_蘋果a11處理器詳細參數
    有了神經網絡引擎,蘋果高級副總裁Phil Schiller很有底氣的表示:   「A11 Bionic是一款智慧型手機到目前為止所能擁有的最強勁、最智能的晶片。而基於ASIC的深度學習,實現了高準確率之外,還能比基於通用晶片(GPU、FPGA)的方案減少功耗。」   不過,蘋果對這款神經網絡引擎的功耗、實測性能等方面都沒有進一步披露。
  • 明明三星有獵戶座處理器,為什麼還用高通的?背後原因很真實!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現在手機市場最大的競爭就是來源於各個手機的配置,特別是性價比這一套已經不怎麼流行了,國產手機慢慢從國內走到國外市場,很多一個原因就是性價比,以最好的配置配上最低的性價比,因此漸漸的國產手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擁戴,同樣的安卓手機也是這樣,現在的安卓系統漸漸被大眾認可,蘋果IOS系統也很好,但是很多設計方面其實也漸漸在向安卓靠攏
  • 蘋果A7處理器是怎樣用雙核擊敗八核的
    蘋果A7處理器是怎樣用雙核擊敗八核的 出處:愛活網  2013-09-24 13:33:20     編輯:雪花[爆料] 收藏文章 事實上A7處理器「以雙核戰翻四核」這個近乎於神話的結果本來也很有趣,這是否是蘋果遠遠拋開業 界設計水平的佐證呢?要知道在如今的處理器設計中,在同樣的功耗前提下即便是差距大如英特爾 vs ARM,也幾乎不可能做到一個核心對抗對方兩個核心,更別說是ARM陣營的內部鬥爭了。
  • 麒麟980處理器的幾款華為手機,每一款都是經典!
    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性能上不遜色高通和蘋果,各種黑科技也是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搭載麒麟980晶片的幾款手機,每一款都相當有吸引力。1600萬加兩個200萬攝像頭,後置2400萬加1600萬加1600萬,採用了彩色 + 黑白 + 超廣角的配置,無論是自拍還是拍照都有良好的體驗,處理器是麒麟980,內存6G起,機身內存128G起。
  • 處處有學問 你真的會用移動電源嗎?
    你真的會用移動電源嗎?   就像現在的手機都要配個保護殼,貼個屏幕膜,移動電源已經成為大多數手機消費者的重要選擇。在很多人眼裡,移動電源就像一件傻瓜設備,想用的時候提前充電,拿起來直接就用,不用的時候就隨便放在那裡收集灰塵。
  • 火星捕獲這腳「剎車」大有學問
    「剎車」要踩得剛剛好 利用長五火箭助推,探測器獲得擺脫地球引力的能量,使用精心設計的地火轉移軌道,探測器能最終抵達火星附近。但此時,如何成功被火星引力場捕獲,是整個任務技術風險最高的環節。如果捕獲失敗,探測器將會與火星擦肩而過。 張玉花說,在火星探測器從地球飛向火星的過程中,能被火星引力所捕獲形成環繞軌道的機會僅有一次。
  • 基於Blackfin 處理器的TFT LCD 驅動設計
    BF531 是 Blackfin 處理器中的一款,最大時鐘頻率 400MHz,有 2 個 16 位 MAC,兩個 40 位 ALU,4個 8 位視頻 ALU,以及 1 個 40 位移位器。並有高達 148Kbytes 片內存儲器,和兩個雙通道存儲器 DMA 控 制器;系統外設包含一個 UART 口,一個 SPI 口,兩個串行口(SPORTs),四個通用時鐘定時器(三個有 PWM 功能),一個實時時鐘,一個看門狗時鐘定時器,以及一個並行外設接口。
  • 高規格處理器、大容量內存都有,點評幾款辦公學習全能銳龍本
    總的來說,四五千元主流價位裡,多款搭載7nm製程銳龍處理器的筆記本在性能、功耗和續航方面的表現都值得肯定。今天牛叔點評6款銳龍4000系列U處理器輕薄機型,3款常規輕薄本,3款商務本,各有看點和特色,且配置齊整,近期購機的用戶可以關注它們。
  • 多處理器系統晶片設計:IP重用和嵌入式SOC開發的邏輯方法
    為了保持產品的競爭力,新的通信產品、消費產品和計算機產品設計必須在功能、可靠性和帶寬方面有顯著增長,而在成本和功耗方面有顯著的下降。 與此同時,晶片設計人員面臨的壓力是在日益減少的時間內設計開發更多的複雜硬體系統。除非業界在SOC設計方面採取一種更加有效和更加靈活的方法,否則投資回報障礙對許多產品來說就簡直太高了。半導體設計和電子產品發明的全球性步伐將會放緩。
  • 基於FPGA的可配置FFT_IFFT處理器的設計與實現
    2 可配置FFT/IFFT 處理器設計2.1 FFT/IFFT 處理器整體結構可配置FFT/IFFT 處理器整體結構如圖1 所示。圖中, 基4 蝶形單元主要完成輸入的4 路並行計算。FFT_IFFT處理器是OFDM系統中數據處理的核心單元,是OFDM系統中數據正交調製和解調的關鍵。本文設計實現了一種用於P2P移動無線通信手持終端產品,採用單碟形4路並行結構,兼容802.11g協議,可配置FFT_IFFT處理器,在處理速度、實現面積、功耗方面均滿足802.11g系統及手持移動無線通信終端的要求。
  • 澆花是門學問:弄懂用什麼水,什麼時候澆灌,養啥花都不用犯愁
    導語:生活中,有不少愛花的人。"一花一世界",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有時候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心情,點綴著我們的世界,增添無窮的色彩。有的人喜歡花束,有的人喜歡種在盆栽上花,但無論什麼樣的花,要想長得好,首先都要學會如何澆水。澆水其實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澆多少水?什麼時候澆?怎麼個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