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臺積電獨吃蘋果的關鍵者,帶著Chiplet技術首度「獻聲」SEMICON

2020-12-05 科技與生活視野

SEMICON China 2020 的中國國際半導體技術大會 CSTIC 2020,齊聚全球重量級的半導體技術領軍者,分享當前最前沿、最熱門的技術願景。

此次受邀的臺積電研究發展組織系統整合技術副總餘振華,在會中詳解讓摩爾定律持續的三大先進封裝技術:整合型扇出 InFO、2.5D 的 CoWoS、3D IC,以及 Chiplet 小晶片趨勢的興起。

對於 Chiplet 小晶片近年來成為國際半導體廠、IC 設計公司的熱議焦點,餘振華以三國演義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來作為註解。

餘振華畢業於臺灣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所轉念材料,之後到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獲得材料科學工程博士。他加入臺積電超過 20 年,參與過不少「戰役」,最有名一役當屬 2000 年左右的 0.13 微米銅製程技術。

聞名業界的銅製程戰役

約莫 1997 年時,當時執半導體技術牛耳的 IBM,首次發表銅製程技術,在此之前半導體都是採用鋁製程。

銅的優勢是電阻係數比鋁低很多,但電流流量大時,會出現電遷移(electromigration)現象,若是電阻係數夠低,可以降低電遷移所導致的原子流失。

銅製程的另一個關鍵是以 Low-K Dielectric(低介電質絕緣)作為介電層的材料。銅就像是骨頭,Low K 材料是肌肉一樣,彼此都非常關鍵。

早年的半導體技術都是技轉自 IBM,很少有自己開發。當年,IBM 發表了銅製程與 Low-K 材料的 0.13 微米新技術後,同樣也希望臺積電、聯電這些半導體公司都能採用。

2000 年以前,臺積電與聯電這兩家公司的體量、技術實力並沒有像現在差距這麼大。

在 0.13 微米的銅製程上,聯電一如過往向 IBM 買技術; 但臺積電決定要自己開發,這是拉開臺積電與聯電技術實力,歷史上的關鍵一役。

當時 IBM 的 0.13 微米銅製程技術屬於實驗室開發階段,聯電買下來實際生產後,遇到很多的問題,包括良率過低,很難進入量產規模等。

但是,臺積電的 0.13 微米銅製程自主開發技術成功了。餘振華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分享過程中一些有趣的經驗。

每天開會前先問:對手做出來沒?

當時臺積電的自主開發是直接上生產線開發,但大家都對銅材料不熟悉,非常怕稍有差池,製程中若發生汙染會導致整個廠區擴散,因此有著很嚴謹的管理流程。

為了與其他工程師做區隔,當時在無塵室裡面,所有人都穿白色的無塵衣,只有這群開發 0.13 微米銅製程的工程師是穿粉紅色無塵衣,好讓大家容易「迴避」 。

還有,在廠區內很多地板上都畫上路線,要求這群 「特殊工程師」 不能隨意越線。

甚至,整個開發團隊對 「敵情」 的進度與掌握,一直處於十分高壓且緊繃的狀態。

餘振華曾描述,當時每天早上開會前第一件事,就是先問對手(聯電)有沒有什麼消息?有沒有出來開記者會宣布做出來了?確定沒有,來開會。然後,晚上前再重複一次這樣的流程,確定對手沒有動靜後,才能互道晚安。

其實,臺積電面臨的技術競爭對手並非聯電,應該說是整個泛 IBM 技術聯盟。

當時 IBM 半導體技術強大,很少人敢挑戰,臺積電第一次做出如此 「膽大妄為」 的決定,研發團隊的壓力之大可以想像。

餘振華在臺積電另一個有名戰役,是當時領軍的 「整合連結與封裝」 部門,成功研發出高端封裝技術:InFO(整合扇出型封裝)和 2.5DCoWoS,讓蘋果的 iPhone 處理器離不開臺積電的技術。

因為高端封裝技術的成功,讓臺積電從前端一路做到後端完成整合,突破技術和良率瓶頸,從蘋果的 A11 處理器開始,臺積電都是獨家代工,更掀起傳統封裝廠開始大舉投入高端封裝的熱潮。

封裝技術的 「上位」 之路

過往封裝技術屬於半導體產業的 「末流」 技術,為什麼這幾年開始進入主流之路?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是 2.5D 封裝技術。

電路板上有很多晶片,每一個晶片都在自己負責的功能,幾個晶片串連起來,彼此溝通,就變成一個小系統。

一個系統性能的展現,不能單看單一顆晶片的表現,而是要看整個系統一起運作的性能展現。

例如一個晶片用 3nm、5nm 打造很厲害,性能強且信號傳輸很快,但放在系統裡,如果每一顆晶片的傳遞時間太長,整體系統展現的速度仍是會慢下來,且會損失功耗。

系統展現的速度要快,最簡單的概念是晶片之間的距離要夠短。

可是,電路板上的晶片彼此之間的距離都是以公分計算,傳輸速度當然快不了; 反觀一顆晶片中,每個電晶體之間的傳輸是以納米的距離來算,自然運作很快。

這樣的問題長久累積下來,形成信號在晶片中跑得很快,但每顆晶片彼此之間的溝通卻變得很慢,出現瓶頸。

電路板上每顆晶片的功能和溝通頻繁度不太一樣。有些晶片是偶爾才溝通一次,因此,慢一點沒關係。

有些晶片之間需要時常保持聯繫、時時溝通,像是 CPU 和存儲晶片、GPU 和存儲晶片、AI 晶片和存儲晶片等。

例如 GPU 運算時,需要一直到存儲晶片去抓資料來運算,當 GPU 和 DRAM 兩個晶片的距離過大,速度一定會慢下來,且造成功耗增加。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半導體廠開始從封裝方式來動腦筋。

在傳統的封裝變下,電路板上的晶片距離太寬、線寬大,傳輸速度和功耗出現瓶頸。業界就開始思考,如果拿晶片的技術來做電路板,不就可以把電路板上的線寬變細,而線寬變細,就可以拉近晶片之間的距離,解除傳輸瓶頸,更重要是降低功耗。這就是 2.5D 封裝的概念。

3D 封裝難度非常高

那 3D 封裝又是什麼樣的概念?

3D 封裝就是把一個晶片放在另一個晶片上,用堆疊的方式。可是,堆疊技術實際執行起來非常不容易,有三個難以克服的瓶頸:

第一,上、下兩顆晶片要對準。

第二,上、下兩顆晶片裡面幾十億個電晶體都能對準且溝通。

要讓上、下兩顆晶片對準,並非 3D 封裝技術最難的部分。最難的是讓堆疊上去的晶片,裡面的幾十億的電晶體都能對準且溝通。

第三,散熱問題很難解決。

基於這三個障礙,邏輯晶片要實踐 3D 封裝技術的難度非常高。

但反觀,存儲晶片做堆疊技術就容易多了,因為存儲晶片是標準化規格,每顆長得都一樣,所以堆疊技術早已在 3D NAND 晶片中實現。

從上述的解釋路徑,可以很清楚看出,為什么半導體產業發展到近幾年,要延續摩爾定律前進的重責大任,會落在封裝技術上。

Chiplet 概念興起

近期還有一個非常熱門的封裝技術興起,就是 Chiplet 小晶片技術。這也是餘振華這次在 SEMICON China 2020 年的演講主題:Next Big Frontiers:Chiplet Integrations and More。

Chiplet 概念就是把一顆 SoC 分成好幾個晶片,讓每顆晶片的效能維持,但成本可以更低,是 SoP(System on Packaging)的概念。

SoP 看似很像多年前各界推行的 SiP(System in a Package)概念,但其實不一樣。

嚴格來說,SiP 不是一個成功的技術,現在已經很少人提起。SiP 就是把 2~3 顆晶片封裝再一起,但對於速度、功耗都沒有改善,只是把幾個小晶片封裝成一顆大晶片。

餘振華指出,由於摩爾定律的瓶頸越來越多,「超越摩爾定律」、「後摩爾定律」的概念越來越重要。

在 「後 摩 爾 定 律 」 時 ,開始把原本封裝在一顆晶片中的功能,拆成好幾個晶片後再整合,這種「系統整合」 技術,開始成為半導體技術的主流路線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AI 和 5G 已經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最大推手,但對於性能的要求嚴苛,且為了縮減體積,也開始朝 「系統整合」 技術努力。

根據調研機構 Tractica 在 2019 年發布的數據,在全球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相關的晶片市場中,2019 年 CPU 規模約 30 億美元、GPU 約 60 億美元、ASIC/ASPP 約 20 億美元、Accelerator 約 3 億美元。

預計到 2025 年,CPU 市場成長至 12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26%; GPU 市場達 20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22%; ASIC/ASPP 市場達到 30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57%; Accelerator 市場達到 15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31%。

由此可知,深度學習、AI 相關的 ASIC 和加速器晶片,未來五年將享受高度成長。

再來看電晶體的微縮歷程,這兩年依循摩爾定律的步伐,已經進入 7nm/5nm 工藝技術,接下來各家半導體廠要迎接小晶片 Chiplet 時代。

Chiplets 優勢是降低成本。將一顆 SoC 切割成多個不同 Chiplet,效能仍維持 SoC 水平,不會因為切割而減損; 之後,再用先進封裝技術,透過密集且高速、高頻寬的連結來進行內部的溝通與互聯,將多顆的 Chiplet 封包在一起。

根據餘振華的介紹,Chiplets 有分為 Chip split 和 Chip partition 兩種,前者切割 SoC 以降低成本,後者的做法除了切割晶片之外,還可以重複使用 IP。

Chiplet 是起源於 1970 年代誕生的多晶片模組 MCM (Multi-Chip Module),為了彌補矽製程技術進展趨緩所想出來的概念,近期被視為一種節省成本的技術,應用於 AMD 的 Epyc 系列 x86 處理器中而復活。

日前 AMD 推出第二代 EPYC 伺服器處理器中,將 CPU 與 I/O 晶片組分開使用不同的製程技術來製造。

其中,CPU 繼續採用最先進位程如臺積電 7nm 技術,I/O 晶片組是採用格芯的 14nm 製程技術,再通過 Chiplets 系統封裝模組化技術共同互聯封裝在同一顆晶片中。

臺積電的 Chiplets 整合技術是採用扇出型封裝 FOWLP(Fan Out Wafer Level Package)技術。

FOWLP 可以讓多種不同晶片,像是 WLP 製程般埋進去,等於減一層封裝,假設放置多顆裸晶片,等於省了多層封裝,有助減低成本。

FOWLP 技術原理是在晶圓製程中,從半導體裸晶的端點上,拉出所需的電路到重分布層 (Redistribution Layer),進而形成封裝。在這樣的基礎上就不需要封裝載板,更不用打線(Wire) 以及凸塊(Bump)因此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和晶片的厚度。

為什麼要做 Chiplet?

Chiplet 在半導體產業不是一個新議題,AMD 很早就使用在處理器架構中,美國 DARPA 也成立 Chiplet 相關研究計劃。

2019 年有武漢弘芯鎖定 Chiplet 概念為發展平臺; 臺積電也在 2019 年開始對外宣布在 Chiplet 技術上的規劃。

臺積電跨入封裝技術多時,在 2019 年才開始對外表示著力於 Chiplet 技術,主要是以於臺積電的規模,Chiplet 能直接帶來的生意對於公司而言,實在太小了。但基於解開摩爾定律的瓶頸,臺積電也陸續開始將 Chiplet 技術使用在製程中。

臺積電並沒有把 chiplet 當成是一種技術上的大突破,比較像是利用 chiplet 技術將不同製程節點的 die 進行混合封裝,促進新工藝技術的銷售。

一般會採用到這種技術的產品,多是屬於較高端的晶片,用 chiplet 封裝技術來滿足產品對於性能、尺寸、功耗上的要求。

隨著越來越多 IC 設計公司、晶圓廠等投入 chiplet 技術開發和推廣,也會將此技術的商業模式推向成熟,並且讓成本進一步下降,進而讓產業生產完善。

餘振華也介紹臺積電在後段封裝技術上的推進。

除了既有的整合型扇出 InFO 技術,以及 2.5D 的 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技術,臺積電也通過導線互連間距密度和系統尺寸上的升級,發展出晶圓級封裝技術系統整合晶片(TSMC-SoIC)。

臺積電的 SoIC 先進晶圓級封裝技術,即是 3D IC 架構,且將多個 Chiplets 整合成一個面積更小與輪廓更薄的 SoC 晶片。通過這樣的整合技術,可以將不同高速、高頻寬、低功耗的異質 3D IC 產品。

臺積電說明,因為擁有最先進位程的晶圓或晶片,以及混合匹配的前段 3D 和後段 3D 系統整合,客戶可以利用臺積電獨特的從晶圓到封裝的整合式服務,來打造具差異化的產品。

總結而言,高端封裝和系統整合是半導體產業未來的趨勢,適用正在蓬勃發展的物聯網、高速運算等應用; 而整個產業發展趨勢從 SoB(System on Board)到SoC(System on Chip),正在朝 SoP(System on Packaging)邁進。

高端封裝成為未來半導體廠繼續摩爾定律之路的最重要武器之一,Chiplet 時代更會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最佳演繹。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Chiplet小晶片:AMD、英特爾、華為海思都在研究!
    但是有一點有意思的地方,這是一個以fab 的角度,解決摩爾定律失效問題的方案,雖然TSMC 並沒有把chiplet 當作一個新技術突破,而是把interposer 當作新技術突破,但半導體業界的其它公司的立場各不一致。
  • 卡卡西聲優確認出席TGC 首度為火影忍者OL獻聲
    今日,《火影忍者OL》通過官方渠道傳出消息,《火影忍者》動畫版人氣角色「旗木卡卡西」的御用聲優、日本著名聲優井上和彥先生也確定將出現在2013TGC現場,並將首度為《火影忍者OL》獻聲。據悉,作為日本首屈一指的男性聲優,井上和彥先生身兼聲優、演員、旁白、音響監督等多個職務,曾經為近百部日漫作品獻聲
  • 一文看懂臺積電的技術布局
    能獲得這樣的表現,與他們在技術方面的多維布局有莫大的關係。日前,臺積電舉辦了線上技術大會,揭開了公司多項技術布局和未來發展方向。半導體行業觀察特此摘要,以饗讀者。3nm進度及未來電晶體和材料的發展在技術大會上,臺積電資深副總裁,業務開發張曉強首先做了一個演講,介紹了臺積電技術的發展規劃和對半導體技術未來的看法。
  • 臺積電新任技術掌門人首度曝光,全球晶片產業人事持續地震
    黃漢森在業界和學術界擅長新型態的存儲技術研究,包括臺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 等半導體大廠都將在 40 納米、22 納米工藝以下導入嵌入式磁阻式隨機存儲內存技術 eMRAM,或是嵌入式電阻式內存技術 eRRAM,取代傳統但面臨瓶頸的的 eFlash 技術。
  • 《美好的意外》曝主題曲MV EXO獻聲華語電影
    《美好的意外》曝主題曲MV EXO獻聲華語電影 《美好的意外》主題曲MV EXO首度獻唱華語電影 時長:03:03 來源:電影網
  • 摩爾定律,Chiplet,IP與SiP
    首先將複雜功能進行分解,然後開發出多種具有單一特定功能,可進行模塊化組裝的「小晶片」(chiplet),如實現數據存儲、計算、信號處理、數據流管理等功能,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個「小晶片」的集成系統。 最近,Chiplet概念熱了起來,從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CHIPS項目到Intel的Foveros,都把chiplet看成是未來晶片的重要基礎技術。
  • 蔡康永曝「老夫子」幕後花絮 兩岸巨星豪華獻聲
    蔡康永曝「老夫子」幕後花絮 兩岸巨星豪華獻聲     由華誼兄弟與老夫子哈媒體共同出品的《老夫子之小水虎傳奇》將於1月27日上映,這部由本多敏行、前園文夫、瀨山武司
  • 臺積電首度公布28nm級High-K+金屬柵極工藝發展計劃
    其中28LP製程技術臺積電此前曾多次宣稱會在明年第一季度(預計會在三月份左右)開始小批試產,這種工藝的特徵是柵極採用傳統的氮氧化矽電介質+多晶矽柵極進行製造,製造成本較低,實現較為簡單,主要用於手機和各種移動應用。。
  • 三星投入1160億美元衝刺3nm晶片,2022年量產,與臺積電較量
    對於相關報導,臺積電錶示,不評論競爭對手。不過,在技術上,先前臺積電已設定的技術藍圖,目前計劃並未改變。臺積電因先進位程領先,獨攬蘋果處理器代工大單,並囊括高通、聯發科、AMD、英偉達等大廠高端晶片訂單,三星雖然努力追趕,但在高階製程訂單斬獲仍有限。
  • 吃蘋果有哪些好處? 多吃蘋果有六大好處
    原標題:吃蘋果有哪些好處? 多吃蘋果有六大好處   「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從小就伴隨著我們長大,父母總會叮囑我們多吃蘋果,蘋果可以起到瘦身、通便、減肥等多種有益的作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一一介紹蘋果的好處吧。
  • 一文讀懂CoWoS技術
    ,從iPhone 7 A10 到iPhone 11 A13,其中A10是16nm工藝,A11是10nm技術,A12是7nm工藝,A13是7nm+EUV技術,按道理說,7nm+EUV也是三星掌握的技術,蘋果為何偏偏選擇臺積電?
  • 臺積電、聯電45nm技術實力愈來愈接近?
    臺灣《電子時報》今天報導,臺灣半導體晶片代工雙雄臺積電、聯電將在明年下半年雙雙邁進45nm工藝大門:臺積電、聯電技術實力愈來愈接近?聯電預估,2007年下半45nm製程低耗電製程晶片投入試產,並於2008年推出泛用型製程,臺積電也規劃2007年第三季45nm製程投產,使得2家公司極可能在45nm製程世代面對面競爭。
  • 臺積電將在日本設立先進技術研發中心
    打開APP 臺積電將在日本設立先進技術研發中心 站長之家 發表於 2021-01-08 14:17:08 日本日刊工業新聞日前報導稱
  • 戴偉民解讀Chiplet芯粒新技術,剖析Chiplet時下新機遇
    Chiplet芯粒技術就是一個新的探索。 日前,在IC CHINA 2020的開幕式上,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詳細解讀了Chiplet芯粒這一新技術,剖析了Chiplet時下的新機遇。臺積電的CoWoS技術和英特爾的Foveros 3D立體封裝技術都為Chiplet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接口則代表了標準問題,晶片拼接在一起需要有一致的互聯協議。所以,戴偉民表示,何時切入Chiplet領域很關鍵,如果過早切入,則沒有標準可以依靠,設計好的成品可能會面臨日後的接口不匹配等問題。不過,整體來看,Chiplet給半導體全產業鏈都帶來了新的機會。
  • 臺積電「大功臣」的潮汕人林本堅,改寫了全球晶片製造格局;
    ,約 14 年時光;他還讓 16年前還未「大大茁壯」的臺積電,首度拿下新技術的發球權,一步步到今日躋身一線大廠、主導業界規格。 甚至,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過,如果沒有林本堅和其帶領的技術團隊,臺積電的光刻部門不會有今天的規模。
  • 被稱為臺積電「大功臣」的潮汕人林本堅:一個「瘋狂點子」讓全球光...
    ;他還讓 16年前還未「大大茁壯」的臺積電,首度拿下新技術的發球權,一步步到今日躋身一線大廠、主導業界規格。甚至,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過,如果沒有林本堅和其帶領的技術團隊,臺積電的光刻部門不會有今天的規模。
  • 早上吃蘋果會積累毒素?養生專家:告訴你2個適合吃蘋果的時間點
    這是怎麼回事,以後到底應該在什麼時間段吃蘋果?我們先來看看蘋果裡都有哪些營養價值,再和大家聊聊,應該在什麼時間段吃蘋果最好。蘋果富含豐富的果膠、酚酸、黃酮類物質、多種維生素、鈣、鐵、鉀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而且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每天吃蘋果,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心血管疾病、哮喘、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 男人吃蘋果的好處 這些功效你肯定不知道
    那麼男人吃蘋果會有什麼好處呢?一起來看看吧!男人吃蘋果的好處1. 提高免疫力預防流感蘋果內的維他命C有助於維持紅血球濃度,也能刺激抗體和白血球的產生,增強抗病能力。由於將近一半的維他命C都是分布在果皮上,因此連皮吃效果更佳。在連皮吃蘋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蘋果清洗乾淨,直接用清水洗是不行的,要用水果清洗劑或者洗潔精才可以洗的乾淨。
  • FinFET技術物理極限是5nm,臺積電採用GAA技術成功突破2nm
    GAA全稱Gate All Around,中文名字叫做環繞式柵極,隨著電晶體到達5nm,FinFET已經達到了物理極限,如果再生產3nm或2nm,FinFET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電晶體的製造要求了,GAA技術的誕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原理就是增加閘極與電子通道的接觸面積,可以增加控制效果減少漏電流,通過這個技術能夠對晶片核心的電晶體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