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說
雖然自己已經是個48歲的男人
還是會忍不住落淚
這是一張拍攝於
2020年10月份的師生聚會合影
中間坐了四位老師
周圍環繞了30名穿了
印著「20周年再相聚」白色T恤的同學
首屆入校學生合影留念
照片裡的學生來自福州、廈門、浙江……
之中有超市老闆、烘培師
服裝廠工人、也有汽車噴漆師
他們都是特殊教育學生
李勤坐在照片的中間位置
周圍是他帶過的第一屆學生
2020年10月,首屆畢業生20年相聚合影留念
1991年
李勤畢業於
泉州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專業
這是福建省內
第一個特殊教育專業
當時全班44名同學
其中有4名三明人,分別是
李勤,羅忠清,駱林平,吳毓清
畢業後
他們全部選擇回到三明找工作
那時候的李勤和其他幾名同學
只是單純覺得「離家近」
回來後
他們發現
三明的特殊教育一片空白
沒有老師,沒有學校
在政府準備籌建特殊學校的地點
滿眼看去只有環山和菜地
1992年學校舊貌
1992年初
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建好
四名專業老師
幾名其他員工
一棟教學樓
這就是全校所有構成
之後,由於市區特殊兒童較少
全部老師跑去農村招生
李勤還記得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時,在鄉親們眼裡
並沒有「特殊教育」的概念
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學校
每個月還要交幾十元的夥食費
雖說只有幾十元
但在當時的農村
這會佔去全家開支的一大部分
有家長說
「我這個孩子還讀什麼書
都不如留在家裡幫忙幹活
只不過是多一雙筷子的事情」
1993年學校大門
「特殊兒童接受教育
將來學一門手藝
不僅可以照顧自己
說不定還可以養活全家」
每次面對家長
都是一次特殊教育的普及
第一批教職工肩扛手提搬運建校物資
1992年5月6日
第一批招收的28名學生進入學校
最大的13、4歲
最小的8歲
他們都是聽障兒童
分為兩個班級
每個班級14名學生
四名老師每人要教四五門課
還要照顧學生們的生活起居
財務出納利用舞蹈特長
兼職教孩子們跳舞
這之後的將近三十年裡
除了調離
幾乎少有老師離開
李勤說
他們全校66名老師的工作簡歷裡
幾乎都只有一行
就是他們學校
他覺得
「也許是他們在這裡
找到了歸屬感和成就感」
學校目前共有241名學生
從學前班到中職
授課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
品德、生活、體育等全科目
這些是他之前未曾想到的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一名學生在包餃子,這是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開拓的特色課程
出生於1980年的劉明
是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第一批畢業生
大學畢業後
劉明選擇回到學校當美術老師
一歲多時
父母親發現
他和一般小孩子不一樣
一直不會講話
對聲音也沒有什麼反應
後來經檢查
發現劉明患有先天性耳聾
從三明到北京
從福州到上海
去了無數次醫院
看了無數個醫生
最終的結果還是無法改變
劉明的父母還是希望
他能夠接受教育
1992年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創辦
劉明便成了該校的第一批學生
雖然劉明的世界裡
幾乎沒有了聲音
但他發現自己
對光線與色彩極為敏感
素描、水彩、水墨
一拿起畫筆
劉明往往幾個小時都不會放下
之後劉明的作品
多次在全國性的比賽中獲獎
2002年,因其在繪畫方面的特長
劉明考入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
美術系繪畫藝術專業
他也成了市特校
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劉明和學生們在畫室
2008年
劉明回到了母校任教
在畫室裡
同樣的遭遇讓他與孩子們走得更近
他讓更多生活在無聲世界中的孩子
試著去觸摸藝術
在他的引領下
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了美術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劉明和學生們在畫室
對於這裡的老師來說
自己不僅僅是學生的老師
也是學生的「家長」
除了面向學生教學
也需要照顧孩子們的生活
「有愛無礙,快樂成長」
當然,學校並非孤身前行
據了解
從2008年開始
由於有了地方財政補貼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免去了入學孩子的所有費用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在上體育課
變化的還有老師們的待遇
在學校裡,老師們收入高的
一個月可以拿到八九千元
學校還會給老師
提供宿舍免費住宿
吃飯一餐只要幾元錢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幾名女生在聊天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發展
學校一直在嘗試通過不同的途徑
給孩子以更多的可能
推動普特融合
根據特殊教育發展新理念
學校打破傳統、封閉的教學模式
與三明市第二實驗幼兒園等
普通學校結對子
定期讓學校裡的學生
與普通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使他們互相接納、互相包容
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健康成長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在進行美甲課
實施醫教結合
與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臺江醫院
建立合作關係
組織康復醫生定期走進學校
與教師一同開展評估篩查
並提出有效的綜合康復指導意見
將醫療康復與教育康復有機融合
提升殘疾學生康復水平
目前,學校已有6名學生
康復後回歸普通學校就讀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在上按摩理療課
促進普職融通
立足學生今後發展
在傳授文化基礎知識的同時
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藝體特長
為他們自立於社會打好基礎
學校開設了體育、舞蹈
手工、非洲鼓等多個興趣班
和烘焙、皮具製作、按摩等10個職教專業
並先後與三明職業中專學校
和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
聯辦職業中專班及大專班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在上剪髮課
李勤說
今年,他們準備
新建一棟教學樓
裡面設計了
小劇場、藝術排練廳 、圖書室……
自2013年以來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還啟動了
送教上門工作
先後為30多名
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殘障兒童
提供定期送教上門服務
送去的不僅僅知識
更有康復的信心和理念
這裡的老師們相信:
「孩子們要自強自立
積極面對人生
在老師的精心幫助和自己努力下
一定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採 訪丨趙迪
編 輯丨王 珊
校 對丨戴 胤
校 審丨吳 問、盧冠瓊
值班編委丨王小鯤
,支持特教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