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悶悶的天氣,去小賣部買瓶可樂,一喝下去,舒服,一個字爽。記得有一次,我和我一位朋友去小賣部買可樂,發現居然有無糖和含糖兩種,我朋友剛好不想喝甜的,就拿了無糖的,但一口下去還是甜的。那還要寫無糖幹嘛呢?當時我也很鬱悶,所以上網查了一下,原來無糖確實裡面沒有含有糖,但含有甜味劑,畢竟世界上不是只有糖才能變甜,所以不管是無糖和含糖的可樂,都是甜的,而他們的區別到底在哪呢?甜味劑和糖的去唄有什麼區別呢?
有一個小實驗能幫助我得到答案,需要先準備一個水槽或者用魚缸去代替。還有一罐無糖可樂和一罐含糖的可樂。而接下來我們要怎麼做呢?首先、往水槽注水,水的深度能沒過可樂就可以了。然後把兩瓶可樂都放進去就可以了。
我們會看到什麼呢?含糖的可樂會沉在水下,而無糖的會浮在水面。兩罐可樂容量都是一樣,355毫升,易拉罐的材質也是一樣的,但區別,就是在配料表而已,一罐是含糖(碳水化合物35克),而另一罐含糖量是0克。如果你把兩罐可樂都拿去稱一下,你會驚訝的發現,兩罐同容量的可樂,看不出什麼區別,但含糖可樂比無糖可樂要重。如果我們按照人們常說的「密度」,含糖的可樂就大於無糖的可樂。
而為什麼上面實驗,會一罐浮在上面,一罐下沉呢?我們都知道取決浮沉在於他們自身的密度外,還取決於液體的密度,而在上面實驗中,我們用的是水,無糖可樂的密度小於水,含糖可樂的密度大於水,所以前者沉而後者浮。那麼換種液體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簡單的來說就是去改變水的密度。
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我們要改變水的密度,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加鹽,我們不斷的往水槽加鹽,你會看到,含糖的可樂不再是下沉,而是有輕微的浮起來,而無糖可樂卻越浮越高。這是因為我們往水槽不斷加鹽,而鹽會加大水的密度,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會越來越大,這也是為什麼在死海,不管你會不會遊泳,你都能浮在上面。
從我們的實驗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無糖可樂比含糖可樂更輕,還有就是決定物體浮沉的因素在於物體本身的密度和溶液的密度。這個原理的運用在我們生活中運用挺廣泛的!
還有這兩種可樂喝起來有什麼不同呢?無糖可樂中的甜味劑與含糖可樂中的糖類不同,他們能使無糖可樂所含的熱量低於含糖的可樂,看似好像喝了不會發胖一樣,但其實這僅僅是表面而已。想通過無糖可樂去減肥是不可能的。有研究表明當你喝下無糖可樂之後,甜味會刺激人的味蕾,使得大腦誤認為人體已經有攝入糖分,從而發出指令,刺激人的身體,進行脂肪儲備模式簡單的來說,就是開始長肉了!
文章屬於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