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利用病毒開發出乙烯低溫製備新工藝

2021-01-16 科學網

 

乙烯是一種無色、無臭、略帶甜味的氣體,是生產有機原料的基礎,廣泛應用於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以及合成乙醇的製造。但在乙烯製備中長期以來所使用的裂解法需要耗費大量熱量(裂解溫度為750℃—950℃),乙烯生產企業也被扣上了「耗能大戶」的帽子。

 

為找到更為高效和廉價的乙烯製備方法,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30多年的努力。其間雖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完全取代裂解法在商業生產中得以大規模應用。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導稱,一個由分子生物學家和材料學家組成的小組表示,他們通過使用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病毒,不但可以大幅提高甲烷轉換為乙烯的效率,還能顯著降低生產過程中熱量的消耗。研究人員稱,如果這種材料能夠大規模商業量產,將預示著與分子生物學和化學工業相關的一系列技術變革的到來。

 

這家位於矽谷的納米技術公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生產乙烯的技術主要依賴一種具有催化作用的基因工程病毒。該反應的關鍵在於該病毒能在其表面包裹一層雜亂的、具有催化效用的納米線(研究人員稱其為「毛團」),這種特殊的結構能為化學反應提供更多的化合空間,從而加強了反應效果,也讓反應所需的能量大為減少。

 

據介紹,這個化學過程被稱為「甲烷氧化耦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是石油化工領域研究人員所研究的熱點。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實際能耗上卻一直改進不大。而在使用了這個包裹了不特定金屬線的病毒製造的毛團後,研究人員在200℃—300℃下就完成了製備乙烯的化學反應。

 

研究人員利用的這種病毒名為噬菌體。這種對人體無害的病毒具有一種獨特的本領——能夠識別並附著於某些特定的材料之上。首先提出這種技術的是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家安吉拉·貝爾奇。

 

貝爾奇的實驗室去年就曾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在室溫下合成鈷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該方法可提高鋰電池的容量。今年4月,貝爾奇的研究團隊對一種病毒進行改造,將其作為生物支架把一些納米組件搭建在一起,成功模擬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室溫下將水分子分解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下一步,研究人員還計劃進一步優化催化方法,在室溫下將乙醇轉化為氫氣。除此之外,該技術還可應用於生物燃料、氫燃料電池、二氧化碳封存以及癌症的診斷和治療等領域。

 

研究人員坦言,對於這種觸媒表面的特殊化學性能,他們還並未完全理解。但「我們現在考慮的是『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去解決』,這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貝爾奇說。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成功利用半導體製造工藝製備出大面積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
    相比之下,單晶鈣鈦礦薄膜無晶界缺陷極少,因此具備更加優異的電荷傳輸性能和穩定性,但該類薄膜的製備工藝極具挑戰性(薄膜成核、形貌和組分難以控制),因此在製備工藝上實現突破是單晶鈣鈦礦電池實現商業化應用的關鍵因素。
  • 新冠病毒原子圖曝光:低溫電子顯微鏡助力研製疫苗
    (圖像源自新聞視頻截圖)2月19日,美國科學家團隊宣布,通過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冷凍電鏡(cryo-EM)技術,創建了首個新冠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該研究團隊已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發送了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片,包括中國的許多團體,這將有助於中國疫苗的研發。該模型結構還能夠幫助科學家開發新蛋白,結合到刺突的不同部位,阻止其發揮功能,治療已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
  • 我國突破天然氣製備乙烯瓶頸甲烷可高效轉化 被認為將改變世界
    此前乙烯多由石油裂解獲得,而從甲烷製備乙烯的工藝路線,至今仍被視為化學領域的「聖杯」。據悉,中國目前乙烯產量居世界第二,但仍然遠遠落後於美國,而我國對聚乙烯等下遊產品的需求量已經趕超美國,這對中國的能源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戰。有了上述新技術,未來我國將可用儲量遠大於石油的天然氣、頁巖氣高效生產乙烯。
  • 陳德課題組Angew: 乙烯氧氯化一步法製備氯乙烯
    本文亮點基於目前工業上的兩步法製備VCM路線,我們嘗試將其整合到一步中,直接從乙烯氧氯化得到VCM。鑑於氮摻雜碳催化劑在很多非均相催化反應體系中表現出了出色的作用,在本文中我們也嘗試製備摻雜氮的介孔碳材料,並將其運用在反應體系中。
  • 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微孔防水透氣膜薄膜的製備
    膨體聚四氟乙烯微孔防水透氣膜的製備是採用多向拉伸高溫燒結法工藝製備而成的ePTFE微孔防水透氣膜,使用自製多向拉伸儀,將PTFE原材料和助擠劑按一定比例混合,經過平板硫化儀模壓、雙輥壓延、乾燥、拉伸、燒結、冷卻過程,就可以製備出潔白、柔軟而富有很好的彈性的eptfe膨體聚四氟乙烯微孔防水透氣膜。
  • 美國利用FELIX工具檢測新冠病毒,揭示該病毒非人工製造
    生物 美國普渡大學科學家開發出可收集腸道細菌的口服膠囊 據Science科學8月18日消息,美國普渡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收集胃腸道內特定位置細菌的膠囊。
  • 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新冠病毒和HIV感染的新型有效疫苗
    epitopes using chemically masked cysteines and deep sequencing」和國際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題為「Design of a highly thermotolerant, immunogenic SARS-CoV-2 spike fragment」的兩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印度科學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能有效抵禦
  • 多層塑料也能回收再利用 新工藝有望大幅減少廢料汙染
    不過科學家最近的研究突破,使得多層塑料材料的回收成為可能。多層塑料材料在食品和醫療用品包裝中無處不在,主要原因是多層聚合物所帶來的特殊性能,例如防止溼氣汙染的無菌注射器,或防止光和氧使薯片變質等。然而,儘管它們非常實用,但常規方法很難回收這些多層塑料材料。
  • 黃勁松團隊開發大面積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工藝 丨論文速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優異的能量轉換效率和低廉的成本而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然而,在其進入市場之前仍需探索出工業化生產穩定高效的大面積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路線。近日,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黃勁松教授團隊開發出了大面積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工藝。他們發現通過縮短刮塗製備的鈣鈦礦薄膜在空氣中的退火時間可以有效提高鈣鈦礦組件效率。
  • 張剡專題調研攀鋼高溫碳化中試線及低溫氯化相關工藝
    張剡專題調研攀鋼高溫碳化中試線及低溫氯化相關工藝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5-05-10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PLoS Biol:科學家鑑別出鼻病毒和腸道病毒關鍵弱點 有望幫助開發出...
    2019年6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盧汶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大類致病性病毒的新特性,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普通感冒、脊髓灰質炎和其它人類疾病的新型抗病毒藥物。
  • 俄科學家利用沸石巖製備出高質量建築陶瓷
    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日前,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因此,需要尋找出由低質量礦物原料獲得高質量陶瓷的方法。    託木斯克理工大學基日涅爾科學教育中心的專家表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研究如何減少粘土在可塑濃度狀態下的水分含量,以及在乾燥過程中創造一種有助於形成抗裂陶瓷結構的傳溼路徑。    達吉雅娜·瓦卡洛娃教授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我們研究了使用沸石巖來獲取牆面建築陶瓷的可能性。
  • 科學家開發出更綠色的聚氨酯材料
    但Phil Pienkos的職業生涯是研究生產生物燃料和材料的新方法。他說,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重新思考聚氨酯的生產方式。「目前的方法主要依賴有毒化學物質和不可再生石油,我們想開發一種新的塑料,它具有傳統聚氨酯的所有有用性能,但不會產生昂貴的環境副作用。」
  • 科學家開發出評估病毒基因組質量和完整性的新工具
    科學家開發出評估病毒基因組質量和完整性的新工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2:27:01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Nikos C.
  • 科研人員在溫和條件下製備四氟乙烯並用於有機合成
    工業上一般採用高溫(550 oC以上)裂解二氟一氯甲烷(R22)製得四氟乙烯。但是,出於安全因素考慮,四氟乙烯鋼瓶的運輸和使用都受到嚴格控制,因此全球各高校和研究機構通常很難獲得四氟乙烯來開展研究工作。這一狀況嚴重製約了四氟乙烯化學的發展。
  • 鄧德會Angew:一氧化碳電還原高選擇性製備乙烯
    【研究背景】乙烯(C2H4)是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由石腦油原料在800–900℃通過蒸汽裂解產生。多年來,在高溫高壓下由費-託合成(FTS)製備C2-C4烯烴引起了很多關注。然而,除了苛刻的反應條件和消耗氫資源外,FTS工藝的產物還受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所限,導致C2碳氫化合物(乙烯和乙烷)的選擇性最多只能達到30%,而且產物需要進一步分離才能得到高純度的乙烯。此外,在FTS生成烯烴的產物中,CO2的選擇性仍然高達30-50%,這將導致不必要的碳排放和碳損失。
  • 思搏盈環保 張先龍:低溫煙氣脫硝工藝路線解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應會議要求,我把今天在低溫煙氣脫硝工藝路線以及新的催化劑方面的一些進展和我們思搏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些年的工作做一個分享。因此對於中低溫SCR脫硝催化劑以及脫硝工藝的應用是迫於眉睫的,特別對於非電行業,低溫對於中低溫以及複雜煙氣脫硝需求其實是非常多元化的,技術要求也是非常複雜的,因此我們很多脫硝的這種技術更多偏向個性化定製。
  • 純水的製備工藝
    製備純水的工藝基本有四種,下面分別做下介紹。1.
  • 科普丨乙烯-三氟氯乙烯聚合物(ECTFE)的應用
    ECTFE具備優異的綜合性能,包括高低溫下優異的耐化學性(PH 1-14)及耐滲透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和電性能、阻燃性、低吸水率、耐紫外及輻射性能。乙烯 -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應用1、膜ECTFE由於其良好的耐酸鹼、耐溶劑、耐腐蝕和耐高溫的性能,且可加工性能突出,是製備高性能微孔膜的理想材料。而熱致相分離法(TIPS)是製備ECTFE 微孔膜最適宜的方法。
  • 科普丨乙烯-三氟氯乙烯聚合物(ECTFE)的應用
    ECTFE具備優異的綜合性能,包括高低溫下優異的耐化學性(PH 1-14)及耐滲透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和電性能、阻燃性、低吸水率、耐紫外及輻射性能。乙烯 - 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應用1、膜ECTFE由於其良好的耐酸鹼、耐溶劑、耐腐蝕和耐高溫的性能,且可加工性能突出,是製備高性能微孔膜的理想材料。而熱致相分離法(TIPS)是製備ECTFE 微孔膜最適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