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納·卡爾·海森堡是德國的物理學家,也是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日耳曼族的一家庭中,父親是語言學家和史學家,在慕尼黑大學擔任希臘語教授,所以海森堡很小的時候就掌握了語言知識,中學時他在普朗克的母校慕尼黑麥克西米學校讀書,他很快喜歡上了數學,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名數學家,並掌握了微分學和積分學。大學就讀於慕尼黑大學,跟隨索末菲、維恩等人學習物理學,好來前往哥廷根大學,在玻恩和希爾伯特的指導下學習物理。1923年獲得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十月被玻恩聘請為私人助教,次年結實愛因斯坦。後來在哥本哈根的理論物理研究所與玻爾一起工作,並獲得1932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二戰期間,迫於納粹的威脅玻爾離開了哥本哈根物理研究所,好多同事也都離開到了世界各國,由於海森堡對自己國家的熱愛選擇留下來,還成了德國研究核武器的主要負責人,玻爾知道消息後很憤怒,從此兩人反目成仇。隨著他認識到納粹的暴行陷入矛盾之中,於是他採取了遏制德國核武器發展的行動。海森堡在促進原子能和平應用上做出了很大貢獻,二戰結束後他和其他德國科學家聯合反對德國軍隊武裝核武器,還與日內瓦國際原子物理學研究所密切合作,並擔任了這個研究機構的第一任委員會主席。
海森堡對量子力學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拓寬了量子力學的道路。他在玻爾對應原理的基礎上找到充分的數學根據,使對應原理由經驗原則變為研究原子內部過程的一種科學方法。他解釋一個非簡諧原子的穩定能態,奠定了量子力學發展的綱領。海森堡用矩陣力學方法證明量子的不連續性,薛丁格用微分方程證明量子的連續性,後來薛丁格通過研究海森堡的理論把二者結合起來,豐富了量子理論體系。海森堡學說所得出的成果之一是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被認為是科學中所有道理最深奧、意義最深遠的原理之一。測不準原理所起的作用就在於它說明了我們的科學度量的能力在理論上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具有巨大的意義。
海森堡一生獲得無數獎章,普朗克獎章、德國聯邦十字勳章等獎章,諾貝爾物理學獎等,最有趣的是獲得曾經的同事後來的仇人命名的玻爾國際獎章。他還是好多國家的科學學會成員,他對量子力學的貢獻雖然比不上普朗克等人,但也應該有更高的位置。他還是哲學家,攥寫了很多哲學著作。與七十四歲時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