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劉先生的女兒豆豆今年五歲半,在武漢當地某培訓學校上學前班。9月16日,女兒放學的時候,劉先生發現孩子臉上、手上和腿上都出現了明顯的紅腫。
原來事發當天,豆豆因為調皮、又愛哭,不服從管理,被老師拉到了講臺上,用戒尺打了十多下,隨時又被拉到座位上繼續打,全過程持續了近八分鐘。
事件中的老師教育孩子用的是最傳統的方式——打罵學生。反正不聽話就打,錯了就罰。
也有網友替老師鳴不平:「哪個做老師的一輩子沒打過學生?用戒尺打也是為學生好!」
「打你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識?
現實中,總有不少人覺得老師打孩子是為了關心和愛護孩子。但是體罰打罵會造成的後果,卻無人深究。
今年9月2日,一段「32個初中生被老師毆打辱罵」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名被指為班主任盧某的女子,對多名學生實施打耳光、揪耳朵、拽頭髮、撕臉皮等行為,並用言語侮辱部分學生的家長。
還有件更嚴重的事,今年教師節當天,四川一名小學老師竟令幾個做錯題的孩子跪在講臺上,並採用揪耳朵、手打腳踹的方式企圖令孩子記住這個教訓,一直讓這幾個孩子跪到下課。其中一位叫怡怡的小女孩身體支撐不住,口吐白沫,經搶救無效身亡。
這樣的悲慘事件,真的令人痛心不已。
5歲半的小女孩課堂頑皮或者犯了小錯誤,實際上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一方面這個年紀的小孩還比較幼稚,有些心理成長慢的孩子甚至都沒建立規則意識;另一方面,成年人有時候都會犯錯誤,小孩子犯了錯誤又怎麼了?難道一定要通過體罰的方式來教育她嗎?
老師的那把戒尺對其自己來說也許不是很重,但是對於小孩來說,那卻不是一般的分量。
「德高望重」、「為人師表」這些詞語都是來形容老師的。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被老師體罰事件發生,這無疑損害了老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那麼,孩子不聽話,老師該怎麼做呢?
第一、如果孩子在課堂上違反紀律,不認真聽講或未按要求完成作業,老師對其進行適當的處罰,還是有必要的,比如站立、談話警示、抄書等等。這些手段不會對孩子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對於大部分家長而言,相信也會支持。
第二、如果說體罰的目的是為了幫孩子改正錯誤,提高學習效率,那麼必須注意保持一定的尺度。假如逾越了尺度,讓學生產生恐慌,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就是大錯特錯。
第三、安德魯S·葛洛夫曾說:越壞的消息,應該用越多的氣力去溝通它。孩子犯了錯誤,老師也可以在事後積極與其溝通,或者尋求家長的幫助。
比如可以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這樣做的後果,讓她意識到錯誤並改正,這才是教育的意義。
寫在最後
學校對於孩子來說,理應是成長過程中一個積極的地方。若老師在孩子眼裡,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怪物」,每天都沉浸在不安、恐懼的情緒裡,人格就有了缺陷,就難以健康茁壯地成長。
總之一句話:熊孩子可以懲罰,但老師們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千萬不要「辣手摧花」。
各位朋友,您對此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