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動物繼承了恐龍的基因,迄今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

2021-01-08 滄笙說歷史

大家好,小柖愛旅遊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全世界最大的鳥。大自然是很神奇的,也締造出來非常多神奇的生物和植物,但是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動物都滅絕了,但是我們仍然能夠找到他們曾經活著的痕跡。現在地球上最大的鳥類是鴕鳥,這是大家公認的。但是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滅絕的鳥,它比鴕鳥要大太多了,也許有人會問滅絕了,你怎麼知道他是最大的鳥呢?恐龍生存的時候人類還沒有出現,但是我們現在也知道恐龍曾經生存過呀。沒有錯,我們找到了這種鳥的化石。

我們把它命名為駭鳥,這種鳥就是截止目前為止,世界上發現過生存的最大鳥類。在這個鳥之前我們還發現過象鳥,所以在他之前象鳥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但是2006年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駭鳥。所以象鳥就退居二線了。駭鳥生活在6200萬年前,直到200萬年前才滅絕,這種鳥是出色的捕食者。說到捕食者應該知道它是食肉動物了,並不是吃素的,這種鳥與劍齒虎是一個時期的生物,並且他們都是獨居動物並不是群居的。

這種鳥類生存能力非常的強,身形大概是有3~7米那麼長,身高大概是1~3米之間。體重也有300公斤左右,駭鳥的腿骨頭非常的堅硬。有堅硬的骨頭就會有強壯的肌肉,如果人被他踢一腳的話,估計就會粉碎性骨折。如果這種鳥現在還生存的話,人類可能就要遭殃了,應該不可以開心的去野外玩耍了。如此強壯的鳥類最後還是滅絕了,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它們的天敵是狼群。之前也介紹過這種鳥類是獨居動物,如果碰上喜歡群居的狼,可能就不是對手了。

駭鳥中也有體型大小不同的,最大的那一種被稱為泰坦巨鳥,,泰坦巨鳥是唯一在北美洲生存的,這個名字也是北美洲的人給他們起的。可想而知這種鳥有多麼大,它們是高端的肉食動物,獵食能力非常強,生存在那樣的蠻荒時代必須要保證食物的供應才可以。根據後來科學家們研究得的出結論,駭鳥應該是繼承了恐龍一部分的基因,所以他們對氣候的適應性相對較差。因此後來地球上出現氣溫大改變之後,這種鳥沒有及時的適應造成產量降低,所以很快就滅絕了。

對於駭鳥的滅絕實在是很可惜,這種動物繼承了恐龍的基因,迄今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知道這種鳥的存在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築巢地
    馬德裡自治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約瑟-桑茲教授考察了這一地區一塊面積達9平方公裡的古海岸的化石,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恐龍築巢地。這樣大規模的恐龍築巢地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所知道的最大的。  桑茲教授對埋藏在砂巖中的那些未經觸動的骨骼化石碎片和蛋化石進行抽樣調查後發現,在一塊將近1萬立方米的砂巖中竟然埋藏有30萬個恐龍蛋。
  •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被發現,比拳頭還小,或許會改寫鳥類演化史?
    近日,科學家在緬甸北部的克欽邦發現了一塊琥珀,裡面保存著近一億千年前的鳥狀頭部,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小的恐龍,取名眼齒鳥。蜂鳥大小的恐龍蜂鳥大小由於眼齒鳥頭骨不到2釐米,所以古生物學家根據比例推斷眼齒鳥的體型接近吸蜜蜂鳥。吸蜜蜂鳥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小的蜂鳥,古巴獨有的物種,身長5釐米,重約2克。
  • 侏羅紀世界:我們真的可以復活恐龍嗎?
    這個地球上曾存在的最大、最兇猛、最致命的生物有一些令人驚嘆的東西。但這類電影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它們激發了人們對恐龍DNA的興趣。原版電影中出現的DNA序列是一次偉大的科學傳播,並且從吸了恐龍血的蚊子體內提取DNA的概念是一個傑出的虛構部分。然而,這僅是虛構。科學家最近相當偶然地識別了恐龍的整體基因結構。
  • 侏羅紀世界:我們真的能使恐龍復活嗎?
    這種曾經在這個星球上行走過的最大、最兇猛、最「致命」的生物特別令人敬畏。但這些電影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它們引發了人們對恐龍DNA的興趣。這個系列第一部電影裡有關「DNA先生」的片段是一段非常棒的科學演示,從吸飽恐龍血的蚊子身上提取DNA也是了不起的虛構理念。然而,那真的只是虛構。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動物:鳥類是如何從小型食肉恐龍進化而來的
    今天的一萬種鳥類,從蜂鳥的蜂鳥到禿鷹,從同步的生理變化中進化出來,並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作者是漢斯·拉森,麥吉爾大學的一位宏觀進化研究員,在蒙特婁的紅徑博物館,和亞歷山大·迪克金,他是南達科塔的研究生學生,現在是弗萊萬的南達科他州大學的研究生。他們的研究基於化石記錄中的幾十組數據。他們說,在這種轉變開始之前,手盜龍的四肢和身體的大小之間的關係已經穩定了數百萬年。
  • 最大的恐龍在哪裡?
    而發育學,可以編輯生物的基因後,科學家們便可以研究它們的發育過程,以至於現在我們可以去了解恐龍的演化和發育過程。 下面這張相當於恐龍的家譜。 在早期,鳥類到底起源於什麼動物一直存在著爭議,主要有以下三種:1、Robert Bloom認為,鳥類最早起源於某種槽齒類動物,這種動物的樣子比較像我們今天的蜥蜴或鱷魚。2、上世紀80年代有人認為,鳥類和現在鱷魚親緣關係最接近,所以應該起源於鱷類。
  • 韓國發現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託兒所」(圖)
    圖為在韓國慶尚北道發現了一個距今1億多年的恐龍「託兒所」,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幼年恐龍活動區域。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近日韓國科學家在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北道發現了一個距今1億多年的恐龍「託兒所」,這個被發現的幼年恐龍活動區有很多幼年恐龍的足跡化石和相關的古老印記化石,而且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幼年恐龍活動區域。
  • 最大的史前動物:恐龍,你了解它麼?知道有哪些種類嗎?
    最大的史前動物 大約2.3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恐龍生物。隨著不斷的進化,一些恐龍的身體越來越大。最終它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在巨大的恐龍家族中,蜥腳類恐龍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最大的食肉恐龍1983年,阿根廷科學家在阿根廷內烏肯省發現了一種食肉恐龍化石,比我們所知的恐龍要大得多。這種恐龍是霸王龍。霸王龍高6米,長約14米,重約8噸,只有它的牙齒有成年雄性小牛這麼長,足以撕裂任何獵物。
  • 鳥類真是恐龍後裔嗎?如果被證實,恐龍算不算是滅絕動物?
    《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是恐龍愛好者們都耳熟能詳的電影,讓恐龍迷們見識到了人們目前所能夠認知的恐龍世界。對於恐龍的滅絕,人們始終很遺憾。作為最受歡迎的古生物,恐龍一直都被人們關注,大家都希望能夠看到真實的恐龍。哪怕看不到恐龍,也想知道知道恐龍的「親戚」們都是什麼模樣。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據報導,近日,在科學雜誌《白堊紀研究》上,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化石記錄,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這種恐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地區,它們的大小和雞差不多,兩足行走,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一些小型的脊椎動物和昆蟲。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嗎?
    有一種動物,我們都知道它的存在,在書上或是電影裡或是博物館中,我們也見過它們的樣子,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從來沒見過,這是什麼動物呢?
  • 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9種最大的動物
    今天,就讓我們為你帶來,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9種最大的動物。但迄今為止捕捉到的最大的鱷魚並不在澳大利亞。,有許多關於世界上現存最長的蛇的說法。然而,就平均尺寸和記錄尺寸而言,這種區別體現在網狀蟒這種種類的蛇身上。事實上,世界上最長的被人工飼養的蛇被稱為美杜莎,一種網狀巨蟒,由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的滿月製作公司所有。2011年10月12日測量時發現,它身長7.67米,體重158.8公斤。據悉,她能一口氣吃掉一整隻18公斤重的鹿。而更長的蛇可能在野外生活。1912年,據報導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並射擊的一條長10米的蟒蛇。
  • 美國西部最大自然歷史博物館 恐龍展驚豔!
    首先來說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一樓的動物標本展示,無論是大象、黑猩猩以及其他美、非洲的動物,造景和陳列展示都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感,而不是簡單的標本櫥窗展示。這種成列方式可謂洛杉磯歷史博物館的一大特色,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就專門設有動物標本景箱。
  •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鳥類是恐龍嗎?
    人類對恐龍這種從未謀面的史前動物的研究並不充分,恐龍最早給人的印象是和蜥蜴類似的動物,以現代的生物學角度分析恐龍到底屬於哪種動物嗎?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是的,恐龍傳統上被認為是「爬行動物」。更嚴格地來說,恐龍(包括鳥類)與爬行動物有很大不同,它們是溫血的,生有羽毛的,產卵是硬殼蛋,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爬行動物。但是因為它們是爬行動物的後裔,它們也是所有爬行動物的一部分,或者說恐龍是爬行動物的分支,屬於蜥形綱,恐龍分為鳥臀目和蜥臀目兩大類。鳥類是恐龍嗎?
  • 我們能復活恐龍嗎?
    這一系列電影也說明了人們對這些曾在地球上行走過的最大、最兇猛、但又死得最透透的生物,有著極大的熱情以及敬畏之心。除此之外,這些電影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它們引發了人們對恐龍DNA的興趣。○ 《侏羅紀世界2》即將上映。
  • 都因為恐龍是史前世界的霸主,其實,恐龍在這種動物面前就是小弟
    恐龍這種史前的大型動物人們並不陌生,在童年的印象中,恐龍作為地球上的霸主,擁有龐大的體型,猙獰的面孔,看起來就非常的害怕。但實際上,這些曾經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猛獸,並不是當時地球上最強的生物,而真正的王者,其實是:帝鱷。說到鱷,相信大家會很自然地聯想到鱷魚,的確,鱷魚看起來讓人不寒而慄,而作為活化石的它,自然是一個在地球上生存了很久很久的動物。
  • 我們真的能使恐龍復活嗎 遺傳學教授:電影裡騙人的
    稱,今年夏天,《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第五部將登上大銀幕,進一步增強我們當中許多人從小就對恐龍產生的熱愛。這種曾經在這個星球上行走過的最大、最兇猛、最「致命」的生物特別令人敬畏。但這些電影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它們引發了人們對恐龍DNA的興趣。­  這個系列第一部電影裡有關「DNA先生」的片段是一段非常棒的科學演示,從吸飽恐龍血的蚊子身上提取DNA也是了不起的虛構理念。
  • 鳥類趣圖;鳥是地球上最不好惹的動物之一
    鳥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種之一。 鳥類的六大生態類群是:遊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鳴禽。 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經發現約一萬種鳥,中國現存1400多種鳥。
  • 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在這種史前巨鳥面前,其就是一個小學生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它生下一個蛋就像一個橄欖球一樣大。既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那麼就意味著並不容易飛起來,鴕鳥也是這樣的。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另一種鳥類,它生活在1000多年年前的馬達加斯加,現在已經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