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月來,丁真經歷了一場奇幻的網絡漂流。
丁真,2000年出生,家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
11月11日,有攝影師拍了一段他幾秒鐘的短視頻,丁真以其帥氣、純樸、野性的笑容,在網絡上躥紅。
之後幾天,關於丁真的新聞迅速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發酵。
但丁真沒有「出道」,他選擇與理塘縣國資委下屬的一家國有公司進行籤約,成為理塘縣的旅遊大使。
11月25日,當地文旅部門製作的以丁真為主角的旅遊宣傳片《丁真的世界》,火爆全網。
甘孜理塘,迅速在全國打響了名號。
一個人帶動了一座城的旅遊,這就是「丁真效應」。
全國各地的文旅部門也在微博上「搶丁真」,紛紛邀請丁真來家鄉做客,這些省份的旅遊特色也得到了一波正面宣傳。
丁真成了素人網紅髮展史上一個特別的存在——此前從來未有過他這樣的先例。
丁真為何走紅?
「丁真效應」又是如何發生的?
01丁真:被保護的純真
在人人可以成名15秒的時代,「顏值」仍舊是捕獲公眾注意力最快速的方式。
丁真受關注,首先是因為他長得帥。
長長的睫毛,像高山清泉一般清澈的雙眼,挺拔的鼻梁,清新靦腆的笑容,潔白的牙齒……
丁真的長相的確不遜色於市面上的很多愛豆。
但帥哥很多,尤其是短視頻上的濾鏡帥哥層出不窮,丁真之所以能夠捕獲網友的「芳心」,還在於丁真身上有一種未經塵世玷汙的原始和純真。
高山,雪原,白塔,寺廟——構成了一個相對與世隔絕的世界。
也滿足了城市水泥森林裡疲憊的現代人的遠方想像,令人心嚮往之。
丁真就是在這樣的「遠方」裡成長的。
他的裝扮,他的言行舉止,帶有那麼一點原生態的味道。
對於短視頻另一邊的世界,丁真有好奇、有羞赧、有不設防的真誠。
在高度內卷、競爭激烈、偶爾也勾心鬥角的現代社會裡,人們離這樣的純真太久了,也太渴望這樣的純真了。
所以很多人才會有這樣的感觸:看著丁真的直播,哪怕他漢語說得不利索,也不能跟大家做太多交流,但看著他笑,就會感到解壓。
不過,跟很多素人網紅一樣,丁真爆紅之後,差點遭遇到一次流量的「反噬」。
當網帖上傳出,丁真有可能參與明年騰訊的選秀時,網友也開始擔心:丁真是不是「人造」的純真?丁真會不會被流量和資本所捕獲?
因此那幾天時間,網上也出現了幾張丁真的「舊照」,認為這是丁真的「黑歷史」。
這時,如果丁真真的參加偶像選秀,或者籤約了什麼網紅公司,那麼他就會跟很多素人網紅一樣,迅速爆紅、迅速過氣。
好在丁真沒有被資本所誘惑,他接受了體制伸出的橄欖枝,成為理塘縣一家國企的一名員工。
丁真籤了兩份合同。
一份是勞務合同,需要他為理塘和甘孜的旅遊出力,月薪3500元,包含五險一金,「不需要像正式員工那樣上下班」,可以執行到丁真退休。
一份是代理合同,對丁真的肖像權、著作權等權益進行了代理,籤的是五年,公司不參與任何商業收入上的分成。
政府部門的介入,恰恰為丁真的純真提供了最好的保護殼。
一方面,它沒有商業逐利的訴求,也可以避免社會經驗不足的丁真被資本利用。
另一方面,它也為丁真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有利於丁真成長。
比如當地首先是給丁真安排了漢語老師,幫助丁真學習。
假設丁真走的是偶像選秀的道路,那麼他更多實現的是一種個人價值,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也許可以賺到更多的錢,但他的純真也會在偶像選秀的流水線規訓中,泯然眾人。
但當他成為當地旅遊大使後,他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社會價值。
他的純真得到保護,個人得到發展,他也能夠為家鄉做出貢獻。
這讓丁真區別於所有素人網紅,也是丁真獲得全網普遍好感的根本原因。
02「丁真效應」: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匯合
丁真爆紅後,很多網友熱議:當地基層管理部門有「高人」。
對流量的善於引導,讓丁真帶動了當地旅遊的發展,形成了「丁真效應」。
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四川甘孜地區酒店預定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9%,其中11月17日成為首個增長高峰,當天酒店預定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11%,相比前一天增長15%。在隨後的一周,甘孜地區酒店每天的預訂量同比都保持在1倍以上。
機票方面,一般來說,11月是旅遊業相對冷淡的月份,但是自11月16日起,以甘孜康定機場、亞丁機場為目的地的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近2成,17日單日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0%,此外,21日、23日、25日的機票單日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也超過5成。
四川甘孜州也趁熱打鐵,宣布自今年11月15日至明年2月1日期間,該州67個A級景區對廣大遊人實行門票全免政策,向廣大遊客發出安逸十足的冬春之旅邀請函。
四川甘孜火起來了,理塘火起來了。「丁真效應」立竿見影。
面對刷屏的「丁真效應」,網友並沒有什麼反感情緒,相反,樂見其成,甚至因此加深了對丁真的好感。
一方面,丁真真的帶動了家鄉的發展,讓家鄉人也享受到發展的紅利。
讓家鄉人受益的刷屏,網友看不膩。
另一方面,「丁真效應」背後,折射的是當地相關部門對當地旅遊發展的拳拳之心。
很多網友不知道的一個事實是:丁真的家鄉理塘縣,在今年2月才剛剛摘下貧困縣的帽子。
理塘縣海拔較高,縣境大部分地區高於海拔4000米,5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餘座。
過高的海拔導致環境惡劣,人煙稀少,幅員面積1.4萬平方公裡,人口才7萬多。
從丁真的經歷,也可以看出當地以前很貧困:教育條件比較落後,丁真接受了義務教育,但還不怎麼會寫漢字,漢語也說得磕磕絆絆。
一份發表於2006年的《四川省理塘縣貧困狀況調查》指出,在2000年,理塘縣農村總人口的96.75%幾乎都處於絕對貧困狀態。
很多村民人畜混居、吃不上乾淨飯、喝不上衛生水。
受制於牧民們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慣,當時當地小學適齡兒童的入學率僅僅為86.17%。
好在這幾年,中央不斷加大對當地的扶貧力度,理塘才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自來水通進了院子裡,不怕停電,不會斷網,廁所、畜棚等設施都有了改善。
脫貧後,理塘一直致力於為當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是理塘的一大優勢。
理塘縣共有大小湖泊106個,均為高山湖泊,多為冰蝕成因,尤其以格聶雪山周圍最集中。
同時這裡也是溫泉之鄉,有天然溫泉100餘處,基本都是未開發的野溫泉。
為了發展旅遊,當地下了很多功夫,僅僅是今年,就舉辦過「最美康巴漢子」和文化旅遊節等多個活動,但效果並不算太理想。
此時丁真的出現,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一個好的機遇,被當地相關部門牢牢抓住了。
因此,「丁真效應」背後,也讓網友看到了當地基層幹部、扶貧幹部的了不起。
他們的這份用心,得到了網友的尊重和認可。
「丁真效應」之後,全國各地的文旅部門在微博上紛紛開始「搶丁真」,一時成為全網熱點。
比如因為丁真是藏族,很多人以為他在西藏。
@西藏日報 上來就出王炸,甩了個布達拉宮就開始呼喚丁真:我們在西藏等你。
@四川文旅 趕緊讓丁真出來回應,告訴大家,丁真家在四川。
但山東、雲南、安徽、湖北、東北等地還是紛紛趕來「搶丁真」。
各地文旅部門P圖P得太起勁,@丁真又發了一張圖,寫道,「我的家真的在四川,你們不要再P了,謝謝。」
對於各地文旅部門這種輕鬆活潑、和諧友善的互動和聯動,網友們看得很歡樂。
他們不是真的「搶丁真」,也不是在蹭熱點,他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把家鄉的美景推介給每個人。
祖國有太多的大好河山值得我們去走走看看,奈何很多地方一直缺少一個「丁真」,缺少這樣一個「丁真效應」。
這一次丁真的走紅,相信會給各地文旅部門一個很好的啟示:立足於人,以人性化的手法,人文化的角度,讓旅遊宣傳抵達人心。
昨天晚上,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還連發三條推特為丁真「打call」,稱「一張燦爛、陽光、天真的微笑照片在網上走紅後,丁真最近成為了社交媒體上的明星。」
公眾對丁真的熱情會持續多久?
「丁真效應」能持續多久?
並沒有人能夠預測。
我們知道的是,兩個已經發生了的事實。
一個是:在層出不窮、前僕後繼的素人網紅裡,丁真是一個在爆紅後沒有讓大家失望的「網紅」。
他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於其他網紅的道路。
他實現了個人價值,也實現了巨大的社會價值。
另外一個是:理塘讓大家看見了,理塘的旅遊得到發展,脫貧後的理塘會有更好的明天。
能做到這兩點,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