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進化的最終結果是什麼?後生物宇宙真的存在嗎?

2021-01-1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一個後生物的宇宙?

我們怎樣看待宇宙中的生命、費米悖論和對外星智能的探索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一個假設上。這個假設非常簡單,就是生物智能是一個物種的最終階段。生物到達這個階段,成為一個文明,然後發展科技,最終我們與他們建立聯繫。似乎非常直接明了的就會得出一個像《星際迷航》的充滿生物物種的宇宙。

但這種構想有一個致命漏洞,即我們自己還是一個演進中的文明,而這可能表明對生物智能是最終階段的理論存在漏洞。可能的是先進的外星文明跟生物完全無關,而變成本質上就是技術的,而可能最終對跟如我們這樣的原始生物文明進行交流毫無興趣。 對於這種觀點的極其重要的是一篇由史蒂芬迪克於2006年寫的論文,連結附註在下面描述。

圖解:可能存在著後生物智慧的宇宙。圖源:圖靈教堂

在該論文中,他詳細地列出探索地外智能計劃在明確闡述他們所探求的東西時沒有充分考慮我們文明中的某一方面。這一方面就是文化演進,即我們文明一直以來且將會繼續努力增加我們的知識甚至是我們的智力的這個現象。最後,我們會開始用技術來提高我們的智力。 就在那個時候,我們變成後生物。 假設所有文明都那樣做,而如果他們要從根本上變成先進的文明他們就不得不那樣做。所以文明的最終結果就是變成基於技術和人工智慧而不是更受限的生物智能。這對於宇宙中的生命有著深遠的意義,即宇宙中大部分的生命可能是非生物的。而我們即將要開啟那個技術的過渡。

但這可以輕易地被辯駁道,比我們的文明要古老得多的文明完全符合可能的範圍,事實上遠超我們數十億年之久。那些文明可能已經早就撇下了他們的生物性,而展現出一種完全不同的,對智能是什麼以及它可能存在的地方的範式。其中一個方面是環境忍耐力。較之生物,機器有著完全不一樣的一系列需求。比如說,他們可以在外太空中運行而不需要氧氣。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根本不需要行星,事實上他們能夠存在於外太空。

圖解:異形前傳電影中出現的人工智慧,在眾多宇宙系列的電影中都有人工智慧的角色。圖源:百度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對外星智能的探索更傾向於將尋找行星作為目標,更偏向於類地球的,但後生物智能可以存在在任何地方。另一方面就涉及到動物園假說,請觀看我這個頻道上關於該假說的視頻,就是說如果一個文明進化,它總是在尋求知識和增加它的智能,他們為什麼會想與像我們這樣的落後的文明進行交流呢?這本身就存在著費米悖論,又或者他們可能僅僅是等待聽到我們的消息,或是等待我們變成後生物再與我們建立聯繫。

但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根本不可能與這種文明進行溝通。這通常被稱作不可通性問題,而歸結為一個簡單的想法--一個文明是如此地先進和如此地後生物,且可能思考和溝通的如此不同,以至於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也不會理解它甚至認得出它。謝謝你們收聽精神食糧節目。我是未來學家兼科幻小說作家 約翰·麥可·戈迪爾。隨著更多的資訊傳出會有更多相關的講解,記得在你最愛的網上圖書零售商去查看我的著作,訂閱我的頻道來定期地、深入地探索在我們所居住的宇宙中有趣的、奇怪的和未知的方方面面。

圖解:動物園假說 圖源:未來主義

後生物宇宙

用來測算的宇宙中無線電通訊技術的文明數量的德雷克公式包含三個宇宙演化的元素:天文的,生物的和文化的。這三者中,文化的演進在關乎它的影響速度時完全佔據統治地位。然而,對外星智能探索的科學家們沒有將文化的演化納入考慮因素中,也許是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因為文化的演進即使是在地球上也難以被很好地理解,而且它的結果也是無法預測的。因此對外星智能探索的項目通常假設有比我們的文明歷史長遠得多的血與肉的生物智能存在,即我定義為生物宇宙的一個範式的部分[S.J.迪克,生物宇宙:二十世紀外星生命的辯論和科學的界限,劍橋大學出版社,劍橋,1996]。

圖解:德雷克公式詳解。 圖源:WUWT

但對於比我們的文明要久數十億年,百萬年甚至是數千年的技術文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他們必然是經歷過文化演進的。文化演進發生在很多方向上,但在排序的優先次序上,我採用我稱之為智能原則的:對於知識和智慧的維持、提高和保存是文化演進的中心驅動力,它會向著智能可以被提高的程度而最大地提高。

將這原則應用於宇宙上的生命,外星人可能已經找到提高他們智慧的最佳方式,而早就進化超越血肉之軀成為人工智慧,構成一個後生物宇宙。麥高文和奧特威,戴維斯和肖斯塔克已經開始探討這個主題,但他們沒有得到它基於文化演進而應得的關注。後生物宇宙這個概念也沒有被帶進入他們的邏輯結論,就連一個對外星智能探索的仔細的啟示分析也沒有。外星智能探索的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和人工智慧的專家(例如漢斯·莫拉韋克,他談及到在幾代之後的後生物地球)應當考慮這個新範式的優劣。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FY: 海倫裡斯本

作者: John Michael Godier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生物進化能否擴大為宇宙進化
    首先,宇宙的開始是平衡態而不是非平衡態。隨著宇宙的膨脹,宇宙的平衡態打破了,創造出越來越有序、越高級、越複雜的宇宙第二代物能自組織系統(質子、原子、分子、星雲、星球、星系)、第三代非知(本能)自組織系統生物、第四代自知自組織系統的人類,越來越走向有序、進化,越來越新奇、美麗、燦爛。 日本學者稻盛和夫在《活法》的演講中,認為宇宙確實存在著進化一切的意志。
  • 什麼是「原生黑洞」?「原生黑洞」裡是否真的存在外星生物嗎?
    什麼是「原生黑洞」?「原生黑洞」裡是否真的存在外星生物嗎?其實關於「原生黑洞」的想法是在早期的時候有一些科學家提出的一種黑洞假說。在以前科學家們發現「原生黑洞」是在大爆炸期間誕生形成的。而且「原生黑洞」比一般的普通黑洞要小很多。
  • 什麼是宇宙的「過濾器」——宇宙生物進化的門檻
    按照宇宙是無限大的量級推論,為什麼我們還是沒有發現外星人存在的確鑿證據,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宇宙中存在一種可怕的機制,"文明過濾器"。人類目前掌握的宇宙學,人類學,生物學,社會學知識,按照人類類似文明的進化,銀河系應該四處遍布殖民的外星文明,即使考慮到了光速的不可突破性,按照目前宇宙的年齡,我們也不該如此孤獨。
  • 什麼是宇宙的「過濾器」——宇宙生物進化的門檻
    按照宇宙是無限大的量級推論,為什麼我們還是沒有發現外星人存在的確鑿證據,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宇宙中存在一種可怕的機制,&34;。,這是一名叫做羅賓漢森(Robin Hanson)的學者在1996年提出的,他提出這個觀點的目的就是為了回答&34;,即&34;人類目前掌握的宇宙學,人類學,生物學,社會學知識,按照人類類似文明的進化,銀河系應該四處遍布殖民的外星文明,即使考慮到了光速的不可突破性,按照目前宇宙的年齡,我們也不該如此孤獨。
  • 如何能證明外星生物真的存在?科學家:拍張照片
    之後長眼莖幼蟲成熟繁殖出更多的長眼莖幼蟲,這是變異遺傳的結果,這些長眼莖Glipgloops將不滿足地下棲息環境,從甲烷洞鑽出去,探索地面環境,並繁殖更多的後代,出現了變異相關的差異成功。最終結果是,隨著時間推移,Glipgloops進化形成細長的眼睛。
  • 新視野號在宇宙中發現「超大型生物」,外星生物真的存在?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宇宙充滿著幻想,非常好奇宇宙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地球只不過是一顆小小的星球,就已經誕生了眾多的生物,這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人們開始走出地球探索外太空,所以不少科學家都開始猜想:地外生命究竟是怎樣的呢?
  • 宇宙中是否存在修仙文明?科學家公布最終結果,網友:飛升渡劫!
    宇宙中是否存在「修仙文明」?科學家公布最終結果,網友:飛升渡劫!宇宙的大是我們無法估計的,這世間總是存在著許許多多未知的事物,我們好奇,我們想要一探究竟,光是中國就有很多我們未結開的謎團更別說是宇宙,宇宙間有著和我們地球相似的星球嗎?
  • 宇宙如此恐怖的生物,比銀河系還大的生物可能真的存在
    到目前為止,人類還不清楚宇宙有多大。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一個小小的生命體,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技術和視野都非常有限。宇宙中最可怕的生物是什麼?宇宙中是否有行星或星系級別的巨型生物?或者宇宙本身可能是一種生物?
  • 漫談地球生命起源,你相信生物進化論還是地球動物園假說?
    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嗎?我們時常在思考,外星人真的存在嗎?但是考慮的宇宙的時間和空間廣度,外星文明應該是存在的。但其實科學家也一直想要搞懂兩個關鍵性的問題:首先就是如果環境適宜條件滿足,就一定會誕生生命嗎?
  • 宇宙中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
    宇宙中有沒有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答案可能出乎人類意料!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宇宙誕生之後,結過漫長歲月的演化,不斷形成了恆星,行星,星系等天體和物質。而在宇宙中誕生的眾多事物中,生命的誕生可以稱得上最神秘最複雜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跟生命的複雜和神秘相比。
  • 終極矛盾:進化的生物圈與註定熱寂的宇宙,哪一種才是宇宙的未來
    時間的直線型本身有著時間之箭的意味,它從過去指向未來,指明了事件發生的順序性,作為物理法則的時間之箭仍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科學家與哲學家對此存在較多分歧,這個問題可初步歸結為:宇宙是日趨好轉還是日益惡化?進化的生物圈與不斷熵增逐漸走向熱寂的宇宙,哪一個又是我們的最終歸宿。19世紀,科學家發現了熱力學定律,不久又認識到這些定律包含著退化的普遍法則。
  • 既然宇宙這麼大,我們需要擔心比星球還巨大的生物嗎?
    地球只是宇宙中十分普通的一顆行星,在幾乎無限大的宇宙中,存在大量的行星,一些和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也可能誕生出類似的碳基生命,那麼在宇宙中可能存在比地球還要巨大的生物嗎?生命的進化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宇宙中不存在環境完全相似的行星,因此在未來人類發現外星生命後,這些外星生命一定和地球生命有巨大的差別,甚至這些外星生物的生存環境,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完全無法適應的。
  • 既然宇宙這麼大,我們需要擔心比星球還巨大的生物嗎?
    地球只是宇宙中十分普通的一顆行星,在幾乎無限大的宇宙中,存在大量的行星,一些和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也可能誕生出類似的碳基生命,那麼在宇宙中可能存在比地球還要巨大的生物嗎?比如在地球生命誕生的初期,大氣中的氧含量很少,直到藍藻大爆發後,地球的氧氣才大幅度增加,如果沒有這次大氧化事件,那麼地球上生活的生物都會是「厭氧生物」,它們在隨後數十億年的時間中,可能進化成完全不同的複雜生命形態。​
  • 活著不好嗎?生物為什麼要「進化」出死亡?
    「生老病死」是世間萬物的常態,雖然壽命有長有短,但都逃脫不了新生和死亡,即使我們的宇宙也會有死亡的那一天,當然按照目前的主流科學觀點要在很久之後才可能發生,宇宙最終走向就是虛無的「熱寂」。當然,我們不在乎宇宙最終的結果如何,因為那對於人類文明來說也太過於漫長,哺乳動物是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後快速發展起來的,而對於人類來說演化史會更短
  • 四維生物在宇宙中會存在嗎?人類或許只是它們眼中的螞蟻
    螞蟻是自然界中比較奇特的生物,雖然螞蟻的個頭很小,人類一根手指就能夠將螞蟻給輕鬆的捏死,但螞蟻假如團結起來,那麼威力是巨大的,可以很確定的說,哪怕是一頭獅子敢惹怒一群螞蟻,那麼這個獅子或許在不久就會命喪黃泉。可能你會疑問,為什麼我們要談螞蟻。
  • 智慧不是地球生物進化的明確方向,生物進化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筆者:三體-小遙長久以來,科學家們對於整個自然界的研究從未停止,無論是生命的起源還是進化方向,在相關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瓶頸,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也只能為我們提供一定的思路而已。按照這種趨勢,億萬年前的恐龍家族也曾經在地球上擁有漫長的進化之旅,所以人們十分好奇,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成為智慧生命體呢?科學家們表示,生物進化其實沒有明確的方向,自然界存在一部分反向進化的物種,能夠將自身的結構以及功能一再精簡,滿足生存所需即可。
  • 「水猴子」真的存在嗎?它可能是什麼生物?
    「水猴子」一直是我國民間傳說中出場率很高的一種「神秘生物」,沒有人見過它到底長什麼樣,甚至沒有人知道它到底存不存在?那麼,「水猴子」到底存在嗎?如果存在的話,它可能是什麼生物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話題。
  • 宇宙真的是虛擬的嗎?
    宇宙真的是虛擬的嗎?世界是虛擬的嗎?大家怎麼看?虛擬世界因素1「觀察者效應」我們看到的東西,其實是感光細胞將收集到的信息傳送給大腦,然而再通過大腦的處理,最後生成了我們看到的圖像,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直接看到的,而是大腦處理信息後產生的結果
  • 地外的生物屬於本地原生生物?科學家的實驗,得出了準確結果
    在地球的生物形式上,存在著兩種形式,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不管生物形式為其中的哪一種,它都屬於地球的原生生物,因為它從地球產生,在地球進化,也在地球生存,這樣的生物就屬於原生生物,也叫原始生物,如果土衛二或者木衛二或者土衛六存在生命,那麼它們可能是原生生物嗎?
  • 蟑螂真的是進化最成功的生物嗎?為什麼?
    蟑螂是不是進化最成功的生物?我們姑且不說,它一定是膈應人最成功的生物。早在幾年前,蟑螂對我來說還是一種只有在書本上才能看到的生物。但是,就在幾年前我租住的一個老式居民樓裡,我見到了蟑螂本尊,而且還不是一隻,而是一群。最關鍵的是,從我住進去就有很多,起初只是把它們當作普通的小昆蟲,直到有一天,我踩死了一隻,仔細地看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