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不好嗎?生物為什麼要「進化」出死亡?

2020-10-13 科學黑洞

「生老病死」是世間萬物的常態,雖然壽命有長有短,但都逃脫不了新生和死亡,即使我們的宇宙也會有死亡的那一天,當然按照目前的主流科學觀點要在很久之後才可能發生,宇宙最終走向就是虛無的「熱寂」。

當然,我們不在乎宇宙最終的結果如何,因為那對於人類文明來說也太過於漫長,哺乳動物是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後快速發展起來的,而對於人類來說演化史會更短,最早可以追溯至數千萬年前的森林古猿,發展到大約600萬年前和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揚鑣,走上各自的發展道路。

如果從智人算起,人類的演化史大約是二十多萬年,因此說生老和病死我們也是「遺傳」自更加遠古的地球生命。

地球生命有兩個最本質的追求,首先是永恆的生存下去其次是不斷地繁衍自己後代,大部分生物只能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但都做不到永恆的生存,我們可以安慰自己某種意義來說繁衍後代就是一種「永生」。

自然界中還真有這樣的生物,它們就是燈塔水母,這類生物有著非常特別的生命周期,它們可以從性成熟階段的水母型,在受到外界條件刺激後,可以向幼蟲階段的水螅型轉換,這是一種無性繁殖的方式,並且理論上來講這個逆轉的過程是不受次數限制的,某種意義來講還真是實現了永生。

但其它大部分物種都沒有它們這個本領,只能是經歷過人生中每一個階段之後走向死亡。那麼物種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什麼沒有篩選掉導致人類衰老的基因,讓物種可以更長久的生存下去。

》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本質是什麼?

物種在發展演化的過程中基因會不斷的發生突變或者變異,這些變異的基因對於個體來說可能是有利的當然也可能是有弊的,最後經過自然環境的選擇,那些更加適合生存環境的個體就被篩選留了下來。

而那些有弊端的基因就被篩選掉了,因此說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和發展的個體都有他的獨到之處,至少是適應生存環境的。但是那些影響人類健康長壽的基因為何幾十萬數百萬年一直都沒有被篩選掉,而是在一直影響著生命的發展。

》這個過程關鍵的一點就是生命需要交配繁衍後代

基因可以從親本遺傳到子代,也就是常說的繁衍後代,那麼在什麼時間段繁衍後代對於一些致病基因就有影響了。例如有些遺傳類的致病基因,它們會在老年時期表達出來,這個結果可能導致一些個體的死亡。

但是這個死亡影響到了基因遺傳嗎?並沒有,因為大部人都是在20-30歲之間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後代,把自己的基因已經遺傳給下一代了,那麼這類基因就很難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被剔除。

那麼反過來思考,如果一個物種它們的性成熟時間非常的緩慢,進行繁衍遺傳基因的年齡很大,那麼就意味著一些個體可能就撐不到那個時間點,在此前就已經被一些致病基因致死,長久以往大量的「衰老致病基因」都被剔除,生物的壽命可能就會延長。

科學家曾用黑腹果蠅做過相關的實驗,實驗中它們只讓年長的果蠅交配繁衍後代,而阻止年輕的果蠅交配,經過了很多代之後發現這群果蠅的老化有了一定的推遲。

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動物格陵蘭睡鯊,《科學》期刊在2016年8月就刊登過一篇研究論文,說的就是這種鯊魚。雌性的格陵蘭睡鯊需要長到4米長才性成熟,而按照它們的成長速度,大約需要156年才能長這麼大。

可以看到這種生物的性成熟時間是很長的,而它的壽命同樣也很長久,甚至已經超過了400年。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活著不好嗎,為什麼地球生物還要演化出死亡?
    然而我們知道,雖然延續種群很重要,但生命都是自私的,沒人願意犧牲自己,換來他人的存活,既然如此,那地球生物為什麼還是會進化出死亡呢?生物為什麼會死亡如果地球上存在著一種永生生物,那麼該永生生物在遇到環境變化時,也會死亡。所以死亡是所有生物都無法躲避的終局。
  •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為什麼地球生物還要演化出死亡?
    地球生物的生存法則就是:向死而生。只有舊個體的死亡,才能換來整個種群的延續。然而我們知道,雖然延續種群很重要,但生命都是自私的,沒人願意犧牲自己,換來他人的存活,既然如此,那地球生物為什麼還是會進化出死亡呢?
  • 生物為什麼會進化出性別?科學家:這正是進化的意義!
    導讀:人類有男性和女性之分,哺乳動物也有雌性和雄性的分別,但對於許多低等生物而言,雌雄同體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而且越是低級的生物性別的概念就越模糊,對於最低級的生物而言,甚至沒有性別之分!為什麼生物會進化出性別呢?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 死亡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亡?
    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自然界最偉大以及最成功的之處,就是演化出了死亡,儘管在我們看來,死亡過於殘忍。
  • 什麼是生物進化論?生物又為什麼進化,達爾文早已給出答案
    文/瑤堇雲詩什麼是生物進化論?生物又為什麼進化,達爾文早已給出答案相信大家都知道人類是怎麼來的吧,就是從古猿人一路進化而來的,一直到現在的人類,其中經歷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才完成,其過程是相當漫長和艱辛的,讓是生活著不過百年的人類自然是沒有什麼感覺,但要將這些進化的歷史扒出來探討一番,就會發現其中奧秘,當然啦,肯定不會所有人都能發現,這也是需要探討研究一番的。
  • 為啥生物不選擇永生這條進化方式?科學研究: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雖然這兩個問題現在還沒有準確的答案,但是由此可以知道,人變成現如今這個樣子一定是由多次的進化演變而來的,所以在這個進化的過程中身體的某些器官有被棄用的也有被加強的,這不僅是我們人類這個物種,世界上的所有物種都是一直在進化的。眾所周知,如今現代人的平均壽命時間都已經長於古代人,這要得益於現代科學和醫學的不斷進步,很多曾經被認為是絕症的病都已經有有效的治療方式。
  • 恐龍為什麼滅絕還不確定,但是恐龍為什麼沒有進化成為人我知道!
    提問者做了一個假設,地球上的生命終結者就是人,或象人一樣的智慧生物。為什麼一定是人這麼一個樣子?為什麼一定要有智慧?恐龍生活得很好啊!很多億年啊。任何生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偶然中存在必然的規律。但有一條,一般進化或發展是單向向前的。你進化中皮毛消失了,不會有一天你冷了再進化回來。沒有那種讓你隨意再進化中穿梭的任意。
  • 給達爾文進化論出難題:善是進化的動力嗎?
    善惡之別,正邪之分將人性空間變成了戰場,人性之戰在每個人的意識空間和心靈空間裡展開,善惡的取捨涉及生活的根本立場,因此人性的存在非常複雜又非常矛盾,生存邏輯和人的情感需要成為對立的關係,也就是要活還是要愛,成了人的艱難選擇。活是前提,愛是內容;活著就是為了有愛,而失去了活著的前提,也就沒有可能去愛。
  • 死亡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所有的生物都會死去?
    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自然界最偉大以及最成功的之處,就是演化出了死亡,儘管在我們看來,死亡過於殘忍。 為什麼不能永生? 在仙俠劇中,經常會出現壽與天齊的角色,他們動不動就是在天地初開之際誕生,然後不老不死地活到了現在。
  • 蟑螂真的是進化最成功的生物嗎?為什麼?
    之後,我發現所有的家電內都有它們的身影,最後,我放棄了所有的「財產」,「淨身出戶」,才擺脫了它們。到現在為止,想到那個房子我還是一陣陣的惡寒。好了,我們還是言歸正傳。有人說:蟑螂是進化最成功的生物。對於這個說法我只能說:這顯然是一個謠言。因為進化本身的意義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也就是說從宏觀上來看,現存的所有生物的進化都是成功的。但是,為什麼會有人認為蟑螂是進化最成功的的生物呢?
  • 地球海洋裡會進化出智慧生物嗎?
    我們的地球71%是海洋,21%是陸地,生命誕生於海洋,人類卻是誕生於陸地,那麼面積更廣闊的海洋有可能產生其他智慧生物嗎?有研究表明,有一種遠古魚類荊棘魚,進化出了原始鯊魚,而原始鯊魚又最終進化出了包括人類的很多物種。
  • 關於生命的那些事——既然生物界存在永生的生物,為什麼人不行?
    的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非常的畏懼死亡,並不是因為死亡這件事,而是因為不知道死了之後會去哪,從來沒有紀錄片能夠把人死後的世界用影像拍出來,如果人死後還能在另一層維度繼續生活的話,我們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子畏懼死亡,那麼問題來了,人活著不是挺好的嘛,為什麼會進化出死亡呢?
  • 我們為什麼活著?AI:為了永生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平均壽命開始得到了有效的加長,在這種技術的刺激之下,很多人更是加深了對於未來生命的探索,2015年穀歌設計了一個可以自主學習的人工智慧的神經網絡機器人,也就是AI,這個AI有大量的數據可以參考學習,可以作為分析素材,最重要的是其還會模擬人類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當時人們就問了它一個究極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 為什麼生物在進化中,無法以永生這種方式在組建自身的DNA呢?
    說到永生,這似乎是很多人的嚮往,從古至今,有著無數的人都在追尋永生的方法,當然最後的結果都是一無所獲的,那麼為什麼幾十億年在生物的進化中,不是選擇以永生這種方式在組建自身的dna呢?其實永生和進化本來就是個悖論,簡單的說永生的生命無法進化。
  • 死亡是怎麼進化出來的?一本書揭秘生命進化的奧秘
    我們都覺得,物種進化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活下去。但在這本《生命進化的躍升》中,卻發現了很多難以理解的現象。一些已經陪伴了我們數百萬年的屬性,看起來似乎並沒什麼好處:熱血,有性生殖,甚至死亡也是生物自主選擇的結果......
  • 活著的現象深處,探尋死亡的真面目
    體驗凝固了,心靈細膩覺受,推動意識將名相塑造出概念。概念的類比,推演疊加以及相續,形成了思想。思想,是心靈體驗,結合頭腦意識,對外界名相進行了抽象化。抽象的思想,利用概念的類比,推演,相續,糅合,分析,形成了邏輯。說是我們活在世界中,其實,本質上,我們是活在思想中。或者說,被思維邏輯,概念記憶所牽動的心,就是活著的「我們」。
  • 為什麼大部分哺乳動物進化出了四肢,而不是五六七八肢?
    而之所以我們不會感到任何不妥,是因為四肢不但大多數高等哺乳動物都擁有,就連人類自身也擁有著雙臂和雙腿,可問題就在於,為什麼大部分哺乳動物都進化出了四肢,而不是五六七八肢呢?隨緣的進化在狹義自然選擇論中,有一段是這樣描述的:現有的物種和性狀是自然選擇後留下的,並且自然選擇留下的物種和性狀一定是最有效率的。
  • 孔雀反向進化?漂亮的尾羽對生存毫無幫助,那它為什麼要進化出來
    導語: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目前全人類的主流觀念,進化論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發生演化,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自身的存活。其實達爾文在提出進化論的說法後,他自己也有些鬱悶。那就是進化論中有一個嚴重的漏洞,他一直想不通,為什麼雄孔雀會進化出華而不實的漂亮尾羽?雄孔雀的尾羽漂亮歸漂亮,但卻不能為它帶來一點生存幫助,甚至因為鮮豔醒目的模樣,很容易吸引天敵,帶來殺生之禍。
  • 越高級的動物,再生和不死的能力就越低嗎?死亡是進化的前提嗎?
    也許尼採的思想是天才性的預見,他的這種思想在現代生物進化論中被接受,並且專家們拿出了相關的生物學上的證據。這些生物學者們認為,越是高級的動物,再生和不死的能力就越低。難道要進化成真正複雜的生物,就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嗎?科學家們發現,在海葵和蠕蟲那樣的複雜動物身上,還可以找到通過分裂繁殖的現象,但是在這樣的進化階段上再往上升,死亡就不得不引入世界了。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人活著只是吃喝睡嗎,看來文科生要說話了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人活著只是吃喝睡嗎,看來文科生要說話了嗨,大家好,我是曉蕊。比較宅一點的小夥伴都會有各種奇怪的想法和問題,我就會在自己腦子很空白的時候,問「我是誰,我在那,我要幹嘛」那麼關於「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人活著只是吃喝睡嗎,人類什麼時候滅絕」的問題就得到了很多答案,也許「生存或者滅亡,只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罷了,誰也不知道人類的未來到底是一個什麼畫面,就像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一樣,很難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