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我國共計有四座一線城市和四座直轄市。這兩者之間,也有一定的重合,分別是上海市和北京市。隨著中國人口的不斷上升,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對第五直轄市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究竟哪一座城市能夠成為下一個直轄市,人們很是期待。我們可以從現有的四個直轄市中,總結一些現有的「要求」。以上海市和北京市為例,除了GDP總量遙遙領先以外,人口總是也遠超全國範圍內的其他城市。
2019年上海市GDP全國第一,超過了3.81萬億。緊隨其後的,則是3.5萬億的北京市。而這兩座直轄市的人口總數在2018年年末的時候就已經突破了2000萬,一個2420多萬,一個2150多萬。
那麼直轄市天津和重慶呢?表現是不是也領先於其他城市,幫助他們站穩腳跟。就2019年年末的GDP而言,重慶市緊隨在另外兩大一線城市的後面,榜單排名第五名,共計GDP超過2.36萬億。而在人口領域,成為了前十榜單中的「冠軍」。2018年年末,重慶市人口就已經突破了3100萬。
天津市同樣的情況,人口總數排名位居榜單前列,2018年年底人數就已經接近1600萬。不過在四座直轄市城市中,天津市的GDP成績出現了明顯的下滑。2019年年末的時候,更是直接下滑四個名次降至第十名。和第十一名的南京市相差無幾,一個1.41萬億,一個1.40萬億。當然,在人口總數上天津市還是保住了直轄市的頭銜,是南京市總人口(850萬)的二倍左右。
綜上而言,想要成為第五直轄市,除了GDP要達標以外,人口總數也是一個較為硬性的要求。即便是人口總數最少的天津市,也接近1600萬人口。這樣的對比,恐怕就會讓南京市失望了。因為僅有850萬人口的南京市,成為直轄市的可能性再一次降低。
那麼除了江蘇省的「成員」以外,浙江省難道沒有可以衝刺直轄市的城市嗎?對於杭州市而言,本身就是省會城市,具有著較強的「號召」能力。如果將其定為第五直轄市,就需要重新選擇新的省會城市。要知道江浙滬一帶,面積狹小、人口眾多,如果在一個直轄市和兩個省會城市的基礎上,再來一個新的「中心城市」。江浙滬其他城市的壓力和「吸才」能力會越來越差,不利於更進一步的發展。而且因為面積較小,本身附近就已經具備了一個上海直轄市,所以南京和杭州成為第五直轄市的可能性也不是特別大。
而在大家期盼中的深圳市,或許也很難成為第五直轄市。就GDP而言,深圳市常年排在榜單的前列。2019年年末深圳市的GDP總量已經接近2.7萬億。不僅如此,2018年年底的時候人口總是也已經超過1300萬。就這兩個條件而言,是接近相應的標準的,為何大家還在糾結呢?
其實就深圳市而言,本身它的頭銜就已經夠豐富了。除了四大一線城市之一以外,還是經濟特區、副省級城市。所以這樣的深圳已經足夠發達,再來一個頭銜必要性不是很大。
最後,對於第五直轄市,你認為會是中國的哪個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