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 8位中外院士擔綱...

2020-12-02 網易新聞

2020-11-30 12:35:41 來源: 蘇州新聞網

舉報

  蘇報訊(駐常熟記者 袁鼎)昨天,「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專家諮詢委員會在常熟成立,著名經濟學家洪銀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淑儀、張澤、邢定鈺、祝世寧、李應紅、鄒志剛,以及法蘭西科學院院士Mathias Fink、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軍等26位中外大咖加盟擔綱「超級領唱」。

  據悉,專家諮詢委員會將發揮資源優勢和智庫作用,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帶到常熟,把最優質的項目資源帶到常熟,把最高端的人才資源帶到常熟,把常熟打造成國際聲學產業創新中心。

  聲學是一門滲透性很強的學科,和自然科學、人文藝術等眾多領域深度交叉,在軍事、醫學、建築、人工智慧等領域均可發揮關鍵作用,在「新基建」國家戰略的布局下,有望催生出萬億級市場。

  今年9月,常熟與南京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打造「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作為積極搶抓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踐行「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理念的最新實踐,常熟將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通過打造做優創新鏈、做全人才鏈、做強產業鏈、做大資本鏈「四鏈融合」的創新型產業生態圈,全力構建聲學賦能最佳典範。

  「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建設以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區,以聲學產業戰略選擇為基礎,以探索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為主旨,以爭創聲學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引領,聯合南京大學、中國聲學學會等多方力量,匯聚國際國內頂尖人才、技術、產業和資本等資源,提升中國聲學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聲學產業創新變革和產城融合發展。

  目前,常熟正加快編制「聲谷」戰略規劃、核心區控規,形成整體開發方案。常熟經開區把「聲谷」建設與「提質更新」工程相融合,通過「一次投入、同步規劃、功能共享、相互促進」,以「提質更新」提升城市形象,進一步完善聲谷功能、促進聲學發展。

  當天,專家諮詢委員會經過交流討論,形成並發布了《「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專家諮詢委員會2020常熟共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江蘇靖江國際諮詢委員會成立
    江蘇靖江國際諮詢委員會於10月14日正式成立,包括兩院院士、行業領軍人士、知名企業家在內的31人受聘成為委員會委員,涵蓋科學、農業、經濟和管理、城市規劃與建設、法律、社會人文新聞傳播、網際網路發展、環境治理等多個領域的高端人才,其中有「兩院」院士6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名,在國外大學擔任教授或任職的
  • 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在蘇州舉行
    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在蘇州舉行 2020-10-28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靖江「柔性引進」21名中外院士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 (介鑄 潘穎 朱凱) 近日召開的靖江市人才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該市通過項目合作、聯合攻關、技術顧問、諮詢服務、建工作站等多種方式,與中外院士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現已「柔性引進」中國兩院院士18名、外籍院士3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3名。
  • 中國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召開
    來自包括臺灣在內的58家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以及法國、英國、新加坡、荷蘭和日本的動物行為學者專家15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次盛會。  ABSC掛靠在中科院動物所。該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我國動物行為研究、促進學科發展,並有助於展示中國科學家對科學的貢獻。
  • 鍾南山致辭,30多位院士參會,蘇州這場大會霸屏科技圈
    名城蘇州網訊(記者 熊曙光)今天(11月3日),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蘇州舉辦,30餘位生物技術領域院士、300餘位演講專家,以及各界嘉賓2000餘位共聚金雞湖畔,共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 獲得者鍾南山作為本次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為大會致辭。大會以「科技助力健康 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會期3天,會議將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創新藥物研發與臨床研究等內容,通過學術報告、專題研討、項目推進、重磅發布、成果展示、科普宣傳等活動,全方位展現生物技術領域最新發展態勢,引導政產學研用等各類資源向生物技術領域集聚,推動中國生物技術創新與發展。
  • ...中國工程院 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院士...
    津雲新聞訊:(津雲新聞記者 柴瑩)12月29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合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院士懇談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陳左寧,天津市副市長王衛東,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中國工程院院士葉聲華、郝希山、餘貽鑫、屠海令出席會議。
  • 三亞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成立,12名兩院院士加入
    文丨海南日報 李豔玫近日,三亞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成立,其專家委員會成員由三亞市院士聯合會12位院士會員組成。該研究院經三亞市政府批准成立,為非法人單位,隸屬於三亞市院士聯合會,作為其二級機構開展工作。
  • 陝西成立大氣汙染防治專家委員會:周衛健、郝吉明院士等受聘
    陝西成立大氣汙染防治專家委員會:周衛健、郝吉明院士等受聘 喬佳妮/陝西日報 2018-07-08 10:47
  • 130位院士為四川高質量發展獻智
    接下來,兩院院士還將在科研成果轉化、重點課題攻關、人才技術指導諮詢和人才交流培養等方面,與四川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據悉,2018年12月,省政府與中國工程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四川研究院,依託院士專家高端智力資源,助力四川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宮聲凱教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蘇東林教授、無人系統研究院向錦武教授等3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航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樊文飛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曹建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楊威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新聞—科學網
    >  10月11日的北京天空碧藍,陽光明媚,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動物行為學會,Animal Behavior Society of China, ABSC)成立大會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隆重召開;同時,於10月11日-14日舉辦了生命科學論壇(動物行為的功能、機制和進化)、第五屆中國動物行為學研討會暨培訓班。
  • 中國院士名人錄|這45位院士竟來自同一所高校
    宋鴻釗(1915-2000),婦科腫瘤學專家,193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生物系,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從形式到內容上為劃分中國古代園林歷史進展,寫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鬱銘芳(1927-2020),化纖專家,194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近日,蘇州大學2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amia Europaea)正在陸續公布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8月26日,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收到歐洲科學院院長發來的賀信,祝賀他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8月29日,隨著名單公布,又一喜訊傳來,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等九位院士...
    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主席鍾南山院士,以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曄光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科主任侯凡凡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院士,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謝曉亮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院士等9位院士,與來自全國的500位臨床、檢驗、病理及醫學大數據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
  • 中國院士名人錄|這45位院士竟來自同一所高校
    高產育成了京紅1、2、3、4、5、6、7、8、9號和&34;等優質高產品種,其中&34;是世界上獨有的小麥新種,對小麥種類及其分布的系統研究,為中國小麥育種打下了基礎。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西南交通大學文科建設諮詢委員會成立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曹文瀚 鞠紅偉)為更好地推進學校文科發展,系統謀劃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內文科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創新等重大問題,支撐學校「雙一流」建設,西南交通大學黨委第157次常委(擴大)會議研究決定成立西南交通大學文科建設諮詢委員會
  • 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成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9月6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0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成立。據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介紹,近年來,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和「共融機器人挑戰賽」作為世界機器人大賽的科研類賽事通過競賽活動推動了腦機接口和共融機器人等高精尖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成果落地,並逐步積累和匯聚了來自軍科、清華、上交、西交、浙大、哈工大、華科、沈自所、航天科工集團、兵工集團等多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相關領域專家資源。
  • 江蘇靖江邀知名鄉賢組「豪華智庫」,6院士當智囊又建工作室
    :澎湃新聞 國際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現場。  微信公眾號「靖江日報」 圖6位兩院院士,8位在國外大學任教的專家、學者……蘇中的小城靖江市吸引一批頂尖精英,組建規模達31人的「豪華智庫」。10月14日下午,江蘇靖江召開國際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現場獲悉,31位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受聘為靖江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
  • 中國電子學會信息安全專家委員會成立
    5月6日,中國電子學會信息安全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擔任信息安全專家委首屆主任委員,秘書處設在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是信息安全專家委的掛靠單位。
  •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遷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12月8日,「生物健康產業與健康養殖(中國·遷安)創新論壇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遷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儀式」在河北省遷安市舉行。包括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廷雲、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馬樹恆、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長、973首席科學家張立新以及來自中科院多個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在內的60多位專家以及來自知名投資機構、知名企業代表200餘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