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太自私?愛不疚,「自私」的女人最好命

2020-12-06 微微笑了

王小波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提升的一個人,就是我自己。

聽起來似乎有些自私,但字字在理。畢竟,父母、孩子、伴侶只能陪你走人生的一段路,陪你到最後的,只有你自己。

記得,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人,為了生育兩年多都沒有吃過小龍蝦。一次,她辛苦燒了2盆小龍蝦,背疼加上孩子鬧,她讓老公和他朋友先吃,自己獨自去帶孩子。

沒想到,哄孩子睡著了,她跑去一看,小龍蝦一個都沒剩。然後,她怒了、委屈巴巴地問:「我辛苦燒了2盆小龍蝦,老公全吃完了!要不要離婚?」

這位女人的老公顯然是粗心的、對妻子不夠關心與體貼。但是,試想下,假如這位妻子能自私一點,在上菜前事先給自己先留一份,結果就大不同了。

是的,假如她自帶私心,偷偷給自己留了一小份,此刻她就能享受到小龍蝦的美味,也不用責備老公的「負心」,更不用懷疑婚姻存在的意義了。

人生在世,沒有人要求你,必須付出所有。

無論你多愛一個人,也請你保留點來愛自己。當你學會了以自私的方式,好好愛自己,你的人生將變得豁然開朗。

從古到今,我們都是被教育:無私奉獻、先人後己。

而「自私」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貶義詞,是一種罪惡。似乎只要人一旦帶有一點私心,就會被別人冠上「自私鬼」的帽子,變成自掃門前雪一般冷漠的存在、人人得以唾棄的怪物。

俄裔美國作家、思想家安·蘭德的《自私的美德》一書,曾提到:「人們對於「自私」一詞的理解一直都是錯的。「只關心自己的利益」才是自私的準確含義,但自私的概念並不包含道德評價。」

安·蘭德還表示,「如果關心自己是一種罪惡,那麼意味著人類渴望生存的欲望是一種罪惡——照此說來,人的生活也是中罪惡,沒有比這更邪惡的學說了。」

當然,自私並不意味著不付出,坐享其成,貪得無厭。自私是指在付出的同時,更在乎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更多考慮自己付出是否有價值。

說起付出,作為撐半邊天的女性朋友們,自然是默默付出、不計得失的「主力軍」。

我見過很多女性,她們似乎從來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從媳婦、變成孕婦、產婦、全職婦女、怨婦,一路走來她們委屈不已,自己為整個家庭奉獻了一輩子,最終卻被家人嫌棄、被社會拋棄。

結婚時,為了不讓老公家庭負擔太多,什麼彩禮酒席都沒有,直接選擇裸婚嫁人了;

懷孕時,為了肚子裡的寶寶,無論多嘴饞,一口冰都不敢吃;

孩子出生時,夫妻感情再不好,為了孩子強忍著淚水硬撐著、不離婚……

一輩子都是為了別人而過,這是不幸的。而這種強烈的付出感,最終沒有收穫她們想要的結果時,她們便會憤恨、不滿,感覺整個世界都虧欠她們一樣。她們甚至發出靈魂拷問: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其實,她們最大的錯誤就是:不懂愛惜自己,不懂得何如以自私的方式,與這個家庭、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試想下,如果你自己都對自己不夠好,別人怎麼會對你好呢?

女人啊,自私一點沒有什麼不好。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題為:《遇到危險時,伴侶手刀逃跑,該不該原諒?》

在我看來,手刀逃跑的伴侶,無疑是有些自私的,但卻沒有做錯什麼,不應該被責備的,更不談上原不原諒的問題。

記得姜思達說,「災難面前,人人自保。為我擋刀,是他的加分項。他做到了,我感謝他,沒做到我也一樣擁抱他。」

誠然,遇到危險時,愛自己、多為自己考慮是天經地義。正如飛機安全須知所寫的:「氧氣面罩就在你的座椅上方,如遇緊急危險,它會立即脫落,幫旁邊人戴上前,請先自己戴好。」

兩個自私而完整的人相愛,就是安穩時相互消遣,落難時自我拯救。

要知道,自私並非是一種原罪,更是一種理性、成熟的思維模式。作為天生感性的女性而言,「自私」這種相對理性的思維模式,更值得我們在生活中學習、培養,具體方式如下:

一、永遠把愛自己放在首位。

女性天生就有一種照顧他人的母性,所以她們總是不自覺為家庭、孩子奉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容易陷入放棄自我成長、不懂愛自己的境地。

還記得那篇小學生作文《媽媽愛骨頭》嗎?把所有肉給孩子吃,自己啃骨頭,到頭來孩子沒有領情,卻誤以為自己媽媽愛吃骨頭,真扎心。

說真的,如果你想吃點肉,那就吃吧,不用無私地奉獻所有給孩子,自己卻只有可伶巴巴地啃骨頭的命。而且,你所謂的「為你好」的愛,對別人來說,可能不是蜜糖,而是砒霜而已。

有人說,愛一個人應該是無私的,應該無條件地去愛,應該不計回報地去愛。這是不對的,這個世界上本沒有無條件的愛,只有好好愛自己,過好自己的人生,別人才會愛你、珍惜你、重視你。

愛別人很重要,愛自己更重要。

二、劃清界限:不要管別人的課題。

《別討厭的勇氣》一書,提出:要想獲得幸福,我們要做好課題分離。

與別人(包括最親的人,如父母、孩子、伴侶、朋友等)劃清界線,不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幹涉自己課題。

簡單來說,就是過自己的人生,不要操心別人的問題,做個自私的人。

曾經,我朋友茉莉,因她父母親經常爭吵、冷戰、家暴等問題,她一直小心翼翼地生活、痛苦不堪。

她無數次想要妥善處理,提出各種建議,父母親都沒有採納,只是跟往常又哭又鬧,弄得家不成家。

「我很想什麼都管了,搬離這個家,可是看到父母在痛苦,我又怎麼能心安理得地獨自快樂呢?」茉莉糾結不已。

後來,我跟她說,父母的婚姻問題,是他們倆的人生課題。

你父母親要選擇成為相互折磨的宿敵,不想去修復,也不想去修正婚姻的不幸,那是他們選擇,你無權幹涉和強迫他們改變。只有你自己快樂了,你父母變得快樂的可能性才會大一點。

於是,茉莉搬了家,整個人變得快樂起來。以前她錯以為,這種自私的快樂是不道德,但其實這才是獲得幸福人生的真諦。

父母有父母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你只需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

記得,猶大教教義中有這樣一句話: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得自己的人生,那還會有誰為自己而活呢?

別幹涉別人的課題,要知道,強加的善也是惡。

想要幸福嗎,那麼做個自私的女人吧。

三、勇於抵抗親人的情感勒索。

很多父母很喜歡對孩子進行情感勒索和道德綁架了,特別對他們的女兒。

《歡樂頌》樊勝美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被父母逼著為了哥哥所惹出的禍端「買單」,為了幫助家裡四處奔波,卻得不到家裡人的諒解。

「如果你真的愛我……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怎麼能這樣自私……」至親的人,常常利用你的恐懼以及愧疚感來操控你,讓你陷入情感陷阱。

對此,你要勇敢地對他們說「不」,勇於抵抗親人的情感勒索。

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助你成功應對人際關係中的軟暴力(第8版)》一書中,教我們採用三個步驟,衝出情感勒索的枷鎖,找回完整的自我。

① 扭轉輕易妥協的行為模式。拖延時間、冷靜觀察。②分辨要求作出初步回應。無關緊要的要求,可以做有條件的應允;可能影響自己完整性的要求,聲明自己立場。③告訴情感勒索者你的終極決定。策略:非防禦性溝通;化敵為友;條件交換;運用幽默。

該拒絕時,就該勇敢拒絕。

只有勇於放棄對親人償還情感債務,掙脫情感勒索,讓愛歸愛。

記得崔永元曾說過:「因為只有一個在乎自己權利的時候,才能去在意別人的權利,這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

自私不是不道德,是關心在意自己的利益,追尋自己幸福的原動力,更是一種傳遞幸福的理性的思維模式。

著名主持人董卿,她曾回歸家庭、被養育孩子問題弄得焦頭爛額。後來,她想明白了,也就釋然了。

她說道:「孩子生命裡不可能只有我一個人,而我的生活裡也不能只有他,更不能為了他而放棄自己再去成長的問題。」

是的,董卿做了一個「自私」的母親,把孩子交給家裡人帶,自己繼續追求自己的事業。

一個看似自私的她,是無形中在給孩子樹立榜樣,讓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一些好品質,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佛說:渡己亦是渡人。

只有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把自己的事情安排明白了,把自己人生過得通透了,才能更好地去幫助別人、傳遞幸福。

女人啊,從今天起,你不妨自私一點。

餘生不長,就應該對自己誓死嬌寵。

愛得輕鬆一點,愛得自由一點,愛得自私一點。

相關焦點

  • 女人要明白,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付出是「自私」
    面對感情,有多少女人能夠保持理智,又有多少女人能夠愛人又愛己?縱觀整個愛情世界,大多數女人都是盲目的,為了愛可以付出自己的全部。或許對於女人來說,付出才是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哪怕對方根本不需要這份付出,也根本不領情,女人也會沉醉在美好的愛情幻想裡,毫無保留地付出一切。
  • 女人要活得灑脫,「自私」的女人最好命!
    如今有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女生越來越自私,但我並不認同。雖說我很喜歡那些溫柔的女孩子,但是我更加欣賞那些灑脫,活得更加自我的女生。因為他們更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朋友圈裡的女孩子可以分成兩種類型,第一就像是我朋友那樣溫柔善解人意的,還有一種就是活得十分灑脫,比較任性的。像後面這種類型的女孩子,大多數都嫁了一個好老公,對自己特別好。
  • 母親有真心話交代:過得好的女人,都是「自私」又「狠心」的
    由於表妹這樣的經歷,母親開始拉著我向妹妹交代:女兒過得好,也都是有共同點的,都是比較「自私」的,要有「狠心」,像你表妹這樣的,被人當軟柿子捏,所以才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為什麼說女人「自私」、「狠心」才會好過?涉及到兩個原因:希望過得好,屬於自己的東西盡全力去爭取。
  • 自私的男人往往有以下幾種表現
    自私的男人在感情和婚姻中也是自私的,時時刻刻盤算著自已的利益。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就會反對,就會抵抗。性格決定他會時常以自我為中心,巴不得天下人都圍繞他轉,為他提供利益。 婚姻中自私的男人有哪些表現?
  • 《自私的基因》:人是自私的嗎?
    一按「新中國」的說法,自私是萬惡之源,資產階級最自私,萬惡不赦,共產黨大公無私,吃喝住用都由公家提供。到「新新中國」,中國人更加進步,不僅行為不可自私,自私的念頭也要不得,於是,全民「狠鬥私字一閃念」。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了「最新中國」,自私從首惡的席位上退了下來。
  • 為什麼孩子很自私?三山實驗:兒童自私是自我保護的本能
    雖然兒童還小的時候自私更多的是一種本能,但為何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還是有很多的孩子依然自私,獨斷呢?這其實就與我們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著直接的關係了。於是,媽媽就過去協商,最後,那個孩子同意借給她兒子玩一會,但要她兒子手中的汽車玩具作為交換,但是她兒子非但不想交出自己的玩具汽車,並且還拉著他媽媽的衣角,哭嚷著要玩那個玩具小火車,最後她媽媽對著孩子大罵一通後,強拉著他回家去了……可能有人會說,這個小孩實在是太自私了,但你要知道,他才三歲多,正如上面的「三山實驗」也可證明
  • 自私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嗎?|《自私的基因》
    英國動物學家道金斯的作品《自私的基因》,就是一部從遺傳學的角度來探討物種進化的生物學著作。針對動物進化的問題,道金斯認為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不是個體或種群,而是基因,自私的基因。並把我們人類及其他所有動物都描述成是我們的基因創造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結為基因的自私行為,即為了更好地複製,傳播。所有的利他行為,也僅僅是自私目的下的有限利他行為。
  • 男人出軌,女人愛財都是基因的錯?——《自私的基因》告訴你真相
    《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以嚴密的邏輯和犀利的言辭說明了一個道理:「一切決定都是基因的選擇。」我們每個人的基因都不相同,你喜歡吃甜,他喜歡吃酸,但其實都是基因的貪食。書中表達女人因為男人沒有房子而不願意和他結婚,並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自私的基因替他做出了選擇。而一個男人選擇和多個女人有染,也是基因因為不斷複製得到永生。
  • 自私的基因-人類自私的科學解釋
    《自私的基因》 理察道金斯 著本書從進化論出發,說明人類的一些自私的心態跟行為源自人類的基因需要生存和延續,因而導致了人類具有自私的本性。在這本書裡,道金斯從遺傳學、生物行為和生態學等方面,向我們闡述一個基本觀點,人的本能註定了我們會自私自利,就連那些看似無私的舉動,其實都摻雜著自私的動機。
  • 《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天性何以使利他成為可能
    其實,《自私的基因》在思想上並無太大的原創性,正如道金斯自己所說,他的第二本書《延伸的表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才是他最得意的作品。「自私的基因」理論實際上是英國演化生物學家哈密爾頓(W.D.
  • 進化心理學:自私是人類的天性,太過善良、心軟,將早早被淘汰出局
    可是英國演化生物學家兼牛津大學教授的理察 道金斯卻說,基因本就是自私的,自私是每個人刻在骨子裡的普遍特徵,不自私的人,根本活不長。 這兩種觀點哪個更正確呢?小編更支持後者。從進化心理學上講,自私是人類的天性,如果一個人太過於善良和無私,就會早早被他人欺負、社會淘汰,很難有良好的發展。
  • 《海棠經雨胭脂透》易蓉蓉被迫當龍德水姨太太,女人不能活得自私
    可是在感情方面,胡副官卻很自私也很懦弱。第一次見到易蓉蓉的時候,龍德水就能感覺到她跟胡副官的關係不一般,不過龍德水知道只要自己看中的女人,別人是沒有權利幹涉的。 龍德水在見完易蓉蓉後,特意找胡副官談話,希望他能幫自己把蓉蓉約出來,並且把自己的心意告訴了胡副官。胡副官聽完後,縱然有100個不情願,可為了自己以後的前途,也不得不答應了下來。
  • 眼裡只有自己,這只是自私的一種表現
    所以過分自私的人,常常自以為很聰明,豈不知那些「聰明」的行為,都是在自斷退路、自掘墳墓。 自私的人,沒有愛人的能力,也不會去愛別人,一生都活在冰涼和孤獨中,當自私到一定程度,那就是古怪,成了別人都厭惡躲避的對象。
  • 人類是自私的,因為擁有著自私的基因,但這又並非是不可超越的
    自私和無私,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兩類人的品質,人們都喜歡大公無私的人,是鄙夷自私自利的人,殊不知,無私和自私的命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個世界上只有自私,而沒有無私。因為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自私的基因。基因是每一個人的核心,其不僅決定這一個人的樣貌身高,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性格。
  • 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理察·道金斯《自私的基因》首次出版於1976年,演化理論學者道金斯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達爾文理論,40多年來,書裡的很多觀念剛開始並不被人接受,然而,到現在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推崇。
  • 不要把自私「遺傳」給你的娃
    不要把自私「遺傳」給你的娃 在某個多國孩子夏令營活動當中,導師毫不客氣地指出了中國孩子的能力差,脾氣大,自私,缺乏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問題。面對導師們這樣子的評價,中國父母非常生氣,覺得人家是外國人當然說外國人的孩子好。那麼真是外國人誇大嗎?
  • 「命不好」的女人都有這5個特點,你中招了嗎?
    「命不好」的女人都有這5個特點,你中招了嗎?每個人的命格都不同,有些人天生富貴命,而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是苦命的孩子。正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對於女人而言,她們的一生過得幸不幸福,光靠男人是不行的,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 自私是史前人類進化出的天性嗎?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本質上是自私的。我們顯然是無情的,有很強的動力相互競爭以爭奪資源並積累權力和財產。如果我們彼此友善,通常是因為我們別有用心。如果我們表現良好,那僅僅是因為我們設法控制並超越了我們與生俱來的自私和野蠻。
  • 心理學:自私是一個人最高階的精神追求,越是自私的人,越快樂
    在現實生活中,「自私」是一個負面詞彙,自私的人往往會受到大家的厭惡。 因此,在資源有限、社會規範要求人服從集體利益的時候,人們的自私行為就是建立在其他人的損失之上,就會受到唾棄。
  • 好書推薦 《自私的基因》
    【小編說】今天要推薦的是一本顛覆三觀的神作——《自私的基因》。讀完後你會發現似乎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用自私的基因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