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3日,中關村圖書大廈內的一場「石探記第五屆自然交流交易大會」吸引了不少自然愛好者和小朋友們參與其中。從昆蟲標本到各色珍稀化石,都可以在這場活動中找到,同時,石探記天文學團隊現身活動現場,用專業的知識與頭腦,與家長孩子們分享有趣的經歷和故事。
新書發布探秘馬達加斯加
「看看稀樹草原上倔強生長的猴麵包樹,它們是伸向蒼穹的火炬,不畏乾旱,和平原組成一幅帶有奇幻色彩的風景畫。」8月23日下午,作為石探記第五屆自然交流交易大會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馬達加斯加探秘》新書發布會在中關村圖書大廈四層的石探記博物科學館舉行。
在《馬達加斯加探秘》中,石探記團隊的青年科學家們時而以知識淵博、態度嚴謹的學者形象出現,為讀者介紹科學知識。時而又成為一群精力旺盛的探險者,為讀者披荊斬棘尋找隱藏在大自然的寶藏……記者了解到,《馬達加斯加探秘》是針對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的科普書籍,內容以自然、動植物為主,搭配精美超清的圖片,將科學知識融入到有趣傳奇的科考故事中。順著科學家的目光,還原了一個生態的馬達加斯加。
首個大型書店裡的博物科學館
今年7月底,石探記博物科學館中關村旗艦館作為首個大型書店裡的博物科學館就再次開放。在中關村圖書大廈四層,一個近三十平方米的空間。石探記博物科學館內簡潔明亮的布局裡,幾十種活潑可愛的活體蜥蜴、蛙類和昆蟲,幾千號來自東南亞、非洲、亞馬遜雨林和中國各地的奇異豔麗的甲蟲、蝴蝶和竹節蟲標本,上百件從5億年前的寒武紀到我們現在生活的第四紀、橫跨地球整個生命史的遠古生物化石,在無聲地述說著進化的故事……
記者了解到,博物館是一個名為「石探記」的科學家團隊策劃籌建。2015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陳睿、劉曄等創建了這個以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為核心的團隊,石探記科學家團隊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幾十位不同領域的科研人員組成。為了科學研究,石探記科學家團隊現在擁有國內最大的蟲珀研究庫,收藏蟲珀標本上萬件。目前,館內已存放了從寒武紀化石到現生昆蟲的上千件標本。
「我們不想將這些科研標本和成果束之高閣,而是希望公眾與這些科學珍寶儘可能地『零距離』接觸。」石探記科學家團隊總負責人陳睿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