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猿人是不是猿向人進化的過渡物種?為什麼?

2021-01-15 科學獵奇

先說答案:北京猿人顯然不是人與猿之間的過渡物種,因為人和猿的過渡出現在距今約300多萬年前,而作為猿向人進化的第一階段,南方古猿才是猿與人的過渡物種。那麼,在整個的人類進化史,北京猿人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

為什麼說南方古猿是猿向人進化的過渡物種?

在人類的進化史中,南方古猿一直被認為是從猿到人轉變的第一階段,也就是真正的猿和人的過渡物種。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古猿?

從進化的角度看,人類是有古猿進化而來的。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最早的猿類是中華曙猿,這是一種生活在距今約4500萬年前的中國的一種古猿,它的化石是在1985年在我國的江蘇溧陽發現的,同時它也是最早的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的物種。從化石的形態上看,中華曙猿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靈長類動物,它們僅比現在的老鼠大一些,尾巴比較長。

到了距今約3000萬年前,另一種進化版的靈長類動物出現了,它就是原上猿。相比較中華曙猿,原上猿的體型明顯的增大,已經與現在的家貓體型差不多,並且它們有著更長的手臂,從已發現的化石看,古生物學家推斷,它應該與現在的長臂猿非常相似。不過,它依然是四肢行走的靈長類動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距今約1500萬年前,亞洲、歐洲、非洲大陸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古猿類,它們就是臘瑪古猿。從化石的形態看,臘瑪古猿已經更像現在的猿類,並且它們的腦容量已經達到了300毫升。它們主要生活在森林中,屬於雜食性動物(從牙齒的結構以及磨損程度推斷),而且已經初步具備了使用石頭作為工具的能力。

因此,無論是從形態還是習性上看,臘瑪古猿已經比較的接近人了,不過,它們依然是四足行走的靈長類動物。

在臘瑪古猿滅絕之後,距今約390萬年前,古猿的最後一個形態出現了,它們就是南方古猿。最早的南方古猿化石出土於南非,是一具幼年的南方古猿化石,之後,在非洲的各地相繼又出土了不少南方古猿的化石。其中最知名且最完整的就是出土於非洲東北部的一具成年雌性南方古猿的化石了,它被命名為「露西」。從露西的完整骨骼化石看,她已經具備了直立行走的能力,並且從南方古猿化石的遺址中,古生物學家還發現了大量的經過改造後的石器。

因此,南方古猿擁有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和簡單製作工具的能力,成為了猿向人進化的主要證據。所以,南方古猿是由猿向人進化的第一階段。

北京猿人

從南方古猿開始,人類開始了真正的進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方古猿中的纖細型南方古猿在距今約200萬年前在非洲進化成為了最早的能人。從已發現的能人化石看,能人的腦容量已經由南方古猿的500毫升進化為650毫升左右,而且他們的下肢形態已經與現代人非常接近了,並且他們除了能夠製造更精緻的石器工具外,還有了建造初級住所的能力。而這些特點也恰恰是他們被稱為能人的原因。

在能人之後就是直立人了。直立人相比能人來說,有了更大的腦容量(平均1000毫升),而且他們終於從非洲大陸上走了出來,去到了其他的大陸上,最重要的是,直立人學會了火的使用。火的使用在人類進化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這代表著,原始人終於可以不像野獸那樣以生的食物為食了。而我們今天說的北京猿人就是直立人的一種。

從已發現的化石看,能人向直立人的進化,從能人一出現就開始了(距今約200萬年前),而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前,屬於晚期直立人了。從北京猿人的化石看,它們除了身高比現代人平均要矮一些外,其他各項特點都已經與現代人非常接近了,而且它們的腦容量已經到了平均1088毫升,與現代人的腦容量也比較的接近了(1400毫升)。除此之外,古生物學家還在北京猿人的遺址中發現了厚厚的灰燼層,這證明北京猿人已經具備了使用火和保存火種的能力。其次,在遺址中發現的獸骨製成的器具,這些器具除了具備切割的能力外,還具有裝飾的作用,因此,骨角器的出現被視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總結

北京猿人是直立人,而在直立人後還有智人,最後才到現代人,而且雖然北京猿人的名字中有「猿」,但是,從能人開始,就已經與古猿有了明顯的不同了。而有猿到人的重要標誌就是直立行走和製造工具,所以,南方古猿才是由猿到人的第一階段。

不過,北京猿人是最早使用和發明骨角器的原始人,所以,他們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開始。

相關焦點

  • 北京猿人是猿和人的過渡物種嗎?猿人和直立人有什麼關係?
    最早使用「猿人」這個稱呼的是德國的博物學家和進化論學者海克爾,19世紀末期,他在研究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的時候,提出了一種人類演化之路的假想,他認為人類經歷了猿-猿人-尼安德特人-現代人的連續演化過程,猿人和尼人(尼安德特人)一樣,都是某個演化時期的早期人類,其中猿人最為特殊,因為它是猿到人的關鍵。
  • 北京猿人是猿和人的過渡物種嗎?猿人和直立人有什麼關係?
    「猿人」這個叫法出現得很早,單從字面上,我們就很容易體會到它最初得名的原因,那便是指代從猿到人的過渡階段上出現過的人類。最早使用「猿人」這個稱呼的是德國的博物學家和進化論學者海克爾,19世紀末期,他在研究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的時候,提出了一種人類演化之路的假想,他認為人類經歷了猿-猿人-尼安德特人-現代人的連續演化過程,猿人和尼人(尼安德特人)一樣,都是某個演化時期的早期人類,其中猿人最為特殊,因為它是猿到人的關鍵
  • 猿+人等於「猿人」?!你還在相信人從猿猴進化來的騙局?
    但人並不是從猴子直接變成的,而是經過了幾個階段,猴子先是進化成「半猿半人」的「類人猿」(又叫「猿人」),再繼續進化成今天的人類的。但是,在這裡恰恰暴露出進化論一個極大的軟肋,「半猿半人」的「類人猿」(「猿人」)是否存在?當然,在今天的時代,猿猴是猿猴,人是人,二者是絕對涇渭分明的。所以,進化論者寄望於考古發現。
  • 北京猿人是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北京猿人是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的理論,向「上帝造人」的宗教觀念發出挑戰。北京猿人化石所代表的個體共有40多個,包括6件頭骨化石、14件下頜骨化石、150餘枚牙齒化石以及大量的頭後骨化石。人們普遍認為,北京猿人已經具備了人的特徵:其股骨的形態與現代人基本接近,已經具備了能夠直立行走的特徵,能製造工具,但顱容量較小,頭部還保留了較多的原始特徵。北京猿人被歸到人科人屬中的直立人種,又被稱為「周口店直立人」。北京猿人是眾多亞洲直立人中的一支,也是人類演化樹上的重要成員。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猿人的技能可不低!
    【北京人所在地】我們對北京猿人應該都不陌生,他們被稱為「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石製品,北京人遺址博物館】為什麼他們要製造那麼多石器?北京人並不是半猿半人的「猿人」按照進化的故事,北京人屬於「直立人」的一種,是從南方古猿進化而來。
  • 人類真的是進化來的嗎?為什麼猿停止進化了?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關於人類的進化問題,在生物課本上我們就已經學到過。達爾文告訴我們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我們也對此深信不疑,畢竟從客觀角度講,物種進化是非常科學合理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科學界找不到任何比這更有說服力的證據,所以,人們都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了人類真正的起源,但是為什麼在即將進化時,一些猿進化成人類,一些猿猴還是猿猴?現在的猿又為什麼停止進化了?
  • 從猿到人,從非洲走向世界,人類的膚色為何如此不同?
    這三個著名的哲學問題,被人們稱為終極問題,困擾了很多人。為什麼說是終極呢?無論是聖人大家,還是凡夫俗子,自出生起都在思考探求,想辦法解決,卻無處尋找答案。目前來看,這個問題似乎是無解了,即便有解釋,也會有人不認可。不過,我們由個體及人類群體,從人類進化的角度或許能夠得到答案。人類從何而來,相信很多人會想到猿。
  • 北京猿人頭蓋骨如何「失而復得」?
    周口店遺址出土過4塊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引起世界轟動。此前發現的猿人化石無法確定是人還是猿,而來自北京的發現證明了直立人在人類進化中的地位,從而確立了直立人階段的存在。這是北京考古為人類知識進步做出的重大貢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相關化石失蹤。抗戰勝利後,裴文中先生曾赴日尋找。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當年9月27日,中斷了12年的發掘工作便重新開始。
  • 最早的人類長什麼樣子,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嗎?
    「人類多地區進化說」就認為:在約180 萬年前,直立人從非洲擴展到世界其它大陸以後再分別獨立進化為現代的非洲黑種人、亞洲黃種人、大洋洲棕種人和歐洲白種人。中科院古脊椎古人類所的吳新智院士是「人類多地區進化說」的提倡者,他認為各地猿人的演化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存在雜交混血,至於中國境內的人類則是以當地的直立人連續進化為主,附帶外來人種雜交為輔,因此使中國人與其他人群能維繫在同一個物種內,沒有出現生殖隔離。
  • 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嗎
    回國以後,根據對生物界大量的觀察與實驗,他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他認為物種的形成及其適應性和多樣性的主要原因在於自然選擇,生物不斷發生變異的原因就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和彼此競爭。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通過遺傳而逐代加強,反之則被淘汰。歸納起來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達爾文的這套學說,奠定了進化生物學的基礎。
  • 北京人是中國人的祖先嗎?智人和北京猿人又是什麼關係?
    在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裡,中國考古學者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遠古人類頭蓋骨化石,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北京猿人是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屬於直立人。雖然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打制和使用工具,會使用天然火,他們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有著早期的原始社會的雛形。那我們再來看一看在進化論上,唯一被公認的人類的祖先資源。
  • 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嗎
    「非洲替代」說並非是共識 學術界很早就得出過結論,北京猿人是我們中國乃至東亞人的祖先。 當時學術界達成了一個共識,最初的人類是從非洲起源的,他們經過不同的演化階段,到了直立人的時期開始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遷徙擴散。北京猿人這個支系就到達了東亞,在這個地方生存繁衍開枝散葉,最後就演化成今天的中國人、東亞人。
  • 猿+人等於「猿人」?!
    又比如說:北京猿人、元謀人、藍田人(圖)等直立人。直立人與尼安德特人有許多相似的方面,包括使用工具和火、埋葬死人。進化論者說直立人是類人動物,理由有二:1)有些直立人標本的骨骼比較壯實。骨骼粗壯與否曾被作為「原始」的判斷依據,但在澳洲的一次發現中粗壯骨骼的年代要晚於纖細骨骼的年代,可見「粗壯」不能作為更原始的標誌。
  • 北京猿人吃人說證據不足 基因證據或有他解[圖]
    那便是考古發掘現場往往是眾物橫陳,各種物種的遺骸都有可能,而人的頭骨較為易識別。加之,動物對人的頭骨也不太「感冒」,所以肢骨有可能落入動物之口,而人的頭骨卻有較大的機率避免這種危害。    認為北京猿人有吃人風氣的根據還有:頭骨的顱底部分破裂,是敲破取食造成的。
  • 380萬年前的猿人頭骨,告訴你不一樣的「人類進化史」
    此前學界普遍認為,前後兩個階段是進化關係,即湖畔古猿進化到了阿法古猿。這一過渡的時間點,就在380——390萬年前前後。而新發現的這顆猿人頭骨化石,恰恰就來自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不過,它帶來的驚人信息,是「驚嚇」不是「驚喜」,因為它可能指向我們一個認知偏差。
  • 為什麼以前的古猿會成為人!
    他們相信人類是經過數百萬年的交替進化而來的。這一理論從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現代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其他學科中找到了證據。根據這些證據,推測地球上生物進化的一般模式是無脊椎動物、哺乳動物、靈長類人類。馬克思十分欣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人們會問:為什麼其他的猿類沒有進化成成人的跡象呢?
  • 北京猿人並不是中國人的祖先,甚至不是現代人的祖先
    他們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期間,雖然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已經是直立行走,會使用天然火,能打制和使用工具,因此北京猿人的生物學分類是「直立人」。我國境內的直立人還有元謀人、藍田人、和縣人等。不得不承認,當時學的目的只是為了考試,而現如今帶孩子逛博物館,只能勉強從貧瘠的知識儲存中裡擠出一句話:北京猿人是我們遠古的祖先。
  • 人類進化史不完整,有很多缺失環節?
    實際上,科學界對過渡物種的定義是:指的在化石上體現出的生命特徵與其祖先物種特徵和後代物種特徵都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而這裡的祖先物種可並不是僅僅指的直系祖先,而同樣包括演化分支。換句話說,科學界中的過渡物種同樣也包括演化分支。‍        「人類的演化缺失一個過渡態」其實很狡猾,因為這個謠言很容易讓人誤解成進化是直線現象,而完全無視演化分支。進化是樹狀的。
  • 人類進化史
    信不信由您,反正筆者認為,生存於幾十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的古代猿人(更不要說170萬年前的元謀人),並不是我們中國比三皇五帝還早的祖先。那麼,現代人類究竟是如何產生的?考古學發現的那些古代猿人的後裔哪裡去了?二、生物變異的長期積累不能產生新物種19世紀科學研究的一大成果是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進化論可以解釋許多生物現象,所以很快被人們接受。
  • 猿人是人類的祖先嗎,人類究竟是如何進化來的?
    那是不是就說明人類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非洲人類還發現過距今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但專家表示,那是自然形成的。可很多人對這一結論持懷疑態度。那麼,在史前究竟有沒有文明存在?現在發現的史前文明痕跡又該如何解釋呢?人類文明迄今為止也就幾千年,那些史前文明,是否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