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鑄就雨花最鮮明特質

2020-12-05 南報網

2020-12-04 09:17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初冬時節的雨花臺區軟體大道一帶,寒風並未影響行道樹的鬱鬱蔥蔥,而是帶來了色彩斑斕的大美景觀。每逢早晚尖峰時間,這裡隨處可見步履匆匆的科技人才,眾多科技園區裡,處處是一番熱火朝天的幹事創業景象。

初冬時節的雨花臺區軟體大道一帶,寒風並未影響行道樹的鬱鬱蔥蔥,而是帶來了色彩斑斕的大美景觀。每逢早晚尖峰時間,這裡隨處可見步履匆匆的科技人才,眾多科技園區裡,處處是一番熱火朝天的幹事創業景象。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持續深入推進創新名城、數字經濟名城建設的大背景下,雨花臺區緊緊圍繞「打贏收官戰、奪取『雙勝利』」目標要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 

今年1—9月,雨花臺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當前,面對四季度所剩不多的時間,雨花臺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全區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以創新為引領,以實幹求實效,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確保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在新起點上奮力開創「強富美高」新雨花建設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

深耕科技創新,強化雨花特色

當記者走進南京矽基智能科技公司時,不禁被這裡數百名「碼農」奮戰一線的精氣神所感染。拼搏在人工智慧機器人研發一線的他們,打造了頂級AI研發團隊,在語音識別、多模態識別、聲紋識別、意圖識別等領域已掌握核心技術。公司董事長司馬華鵬說:「日前我們與南京公安研究院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不久後,告別『汗水警務』的『矽基數字警力』就將上線,並確保技術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近年來,雨花臺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創新創業的系列決策部署,尤其是落實南京創新名城建設部署,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圍繞軟體和人工智慧產業鏈,通過強鏈補鏈延鏈,不斷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通信軟體、雲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人工智慧等創新產業集群,增強產業發展動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截至目前,雨花臺區涉軟企業總數已超過3000家,涉軟從業人員近30萬,軟體產業規模佔全市比重近40%、佔全省比重近20%。

打造「創新磁場」,結出累累碩果

11月24日,南京首批高成長性企業、智能運力平臺滿幫集團宣布,已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並以「運滿滿」為品牌進軍同城貨運市場。這是繼滴滴推出貨運業務後,又一「大玩家」殺入同城貨運這一垂直領域。 

作為雨花臺區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創新類企業之一,滿幫此前一直在幹線長途貨運領域發展,積累了大量用戶、數據和人才資源,搭建起了一張覆蓋全國的貨運網絡,是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智能運力平臺。截至目前,滿幫平臺認證司機已超過1000萬,認證貨主超過500萬。 

公司負責人感慨:「企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雨花臺區的全力呵護,反覆對接省市主管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調研會,幫我們拿下了給力政策,這才有了我們已實現盈利的今天。」 

堅實的產業支撐、優質的載體平臺、疊加的政策優勢、濃厚的創新氛圍,雨花臺區對資本、人才、技術、服務等創新要素的吸引力與日俱增,正在形成一個科技創新的「強磁場」。 

今年以來,雨花臺區深化拓展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成果,推進金融信息創新中心、工控信息創新中心和政務信息創新中心建設,「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再次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表彰。 

雨花臺區建立了42家擬上市企業儲備庫,其中偉思醫療已在科創板上市,森根科技於11月19日通過上交所科創板發審會,3—5年內全區預計將實現上市企業達20家;今年新增獨角獸、培育獨角獸和瞪羚企業15家,總數達54家,獲評「南京市獨角獸瞪羚企業培育優秀區」。

全面貫徹落實,爭當表率爭做示範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的更高要求,是對江蘇工作的精準把脈、科學定向,也為我們以實際行動抓好貫徹落實指明了方向。」雨花臺區主要負責人表示,「總書記強調『要勇於創新,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全麵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這為我們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矢志推動創新注入了強大動力。」 

該負責人信心滿滿地介紹:「眼下,雨花臺區上下已把學習貫徹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務,與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總書記對江蘇發展的『強富美高』諄諄囑託結合起來,堅定不移把科技創新作為雨花發展的戰略支撐,以真抓實幹、創新創造的嶄新業績,真正把總書記『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的更高要求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在全力以赴衝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同時,圍繞「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雨花臺區將以「全面創新、全域高新」為抓手,持續放大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的示範效應,切實找準雨花所能、企業所需的結合點,加速培育以高企、獨角獸、瞪羚和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為核心的科創企業森林,著力打造「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為南京創新名城、數字經濟名城建設貢獻雨花力量。通訊員 張雪梅 徐美玲 南報融媒體記者 於潔塵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看雨花④|中南智能「三軸雷射掃描振鏡」技術 擺脫國外依賴讓雷射翩翩起舞
    日前,湖南省2020年第二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公示,長沙雨花經開區上榜的高新技術企業公示達49家,現有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將達142家,排名全市省級園區前列。在總數領先、排名前列的背後,園區有著怎樣的發展「密碼」?星辰全媒體記者帶你走進雨花經開區,尋找這些企業發展的「密碼」——《科技創新看雨花》。
  • 這裡是雨花!
    ,愛上雨花,建設雨花。而在長沙城東南雨花創新進取的雄心從未改變其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迅速進入全國十強2016年,中國(長沙)創新設計產業園開園中西部地區最重要的創意高地在雨花崛起依託一個智慧平臺,一個立體網格,一套治理體系雨花區率先打造了區級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從機制到形式,從內容到行動基層社會治理不斷創新
  • 雨花經開區機器人集結:補強產業鏈 做大「朋友圈」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胡芳 長沙報導在長沙雨花經開區,「湖南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大廈高高矗立,上面幾個藍色的大字醒目清晰。三年前,當有人豪言要將機器人產業做出百億產業時,多數人表示懷疑,或冷眼旁觀。在幾乎空白的基礎上,2017年,雨花經開區實現以機器人為主體的智能製造產業產值145億元,入選「全國十大最具競爭力機器人產業園區」。
  • 雨花經開區企業「組團」亮相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
    地處長株潭三市的融城「核心區」的雨花經開區企業「組團」亮相大會,看點十足。蜂巢互聯:助力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長沙蜂巢智造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巢互聯」)作為紮根雨花經開區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參展。此前,長沙雨花-蜂巢互聯工業軟體服務平臺在2020年長沙雨花經濟開發區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上正式啟動上線。日前,蜂巢互聯又被湖南省工信廳認定為「湖南省工業網際網路APP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商,聚焦長沙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優質存量企業提供成長支持,助力製造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和數位化轉型發展。
  • 雨花智能先行,新松項目助推人工智慧發展
    雨花智能先行,新松項目助推人工智慧發展 2020-12-02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空工業一飛院:創新是我們最重要的特質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勝。在一飛院,我們用創新思維解決科研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創新是設計團隊的「絕活」。創新是設計團隊的工作習慣,著眼於小節、著眼於身邊,用創新的方法、工具和手段解決研製過程中重複性的工作,提升設計研發效率和質量,為翻越千山萬水鋪橋搭路。這樣的智慧之光就閃耀在我們的日常。今天要講的是,發生在雙線作戰期間的創新故事,這也是一飛院每天都在發生的故事。
  • 南京雨花經開區:黨建引領 推進垃圾分類落地生根
    圖為雨花經濟開發區志願者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工作。雨花臺城管局供圖垃圾分類看似舉手之勞的小事,卻是一場城市精細化管理大考。在南京雨花經濟開發區,部分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先行試點後,環保屋選址爭議聲音較大。面對難題,雨花經濟開發區堅持黨建引領,把握居民群眾是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點,建立垃圾分類「1 X」模式,凝聚物業、志願者服務隊、專業公司等各類社會力量,通過宣傳引導、建好設施、約束激勵等有效舉措,逐步推進垃圾分類深入民心。
  • 光明時評:牢記科技報國初心 涵養科技創新活力
    無論是錢學森、鄧稼先、屠呦呦、袁隆平,還是南仁東、黃大年、黃旭華……在科學家的群像中,他們把把深沉的家國情懷融入科技強國的創新實踐中,身上報國熱忱與勇氣擔當,散發著超越時代的精神光芒。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下,我國科技創新持續加碼,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在量子科學、鐵基超導、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等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高技術領域搶佔戰略制高點,神舟飛船與天宮空間實驗室在太空交會,北鬥導航衛星實現全球組網,「胖五」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鬥號無人潛水器創造最大深潛紀錄,5G商用加速推出;國產大飛機、高速鐵路、三代核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取得的一批重大成果成為中國的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逐步構築數字...
    深圳薩摩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建明,作為此次論壇開幕式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主題演講,從科技公司視角分享了數位化轉型、金融創新的薩摩耶數科經驗。、定製化特色系統,不斷構建與完善基礎設施、雲平臺建設與服務,提升金融機構產能與運效,實現金融行業創新發展新生態;「科技驅動」成立以來始終將科技視為長遠發展最重要的資本及核心驅動力,持續專注自主研發實力、技術創新能力及科研人才儲備,開創金融科技新未來。
  • 網言微評 | 涵養絕對忠誠的時代特質
    近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黃建發在全省組織系統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視頻部署會上強調,「新時代浙江組工人」要有絕對忠誠的時代特質、公道正派的時代品格、善於學習的時代素養、守正創新的時代精神、敢於擔當的時代勇氣、從嚴從實的時代形象。站在奮鬥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高度,強調「絕對忠誠的時代特質」,詮釋「對黨忠誠」的絕對性、時代性和重要性,為廣大組工幹部提出了新要求,確立了新坐標,錨定了新追求。
  • 獅子座的特質是什麼
    牧羊座的驅力是成為拓荒者、戰士,為目標奮鬥的人;獅子座會以忠誠、高尚和重視聲譽的特質來啟發別人;射手座只會促使別人追求意義和成長,包括身心靈三個層面。火元素的速度通常很快,做事衝動,而且對事情完成時的狀態有一種願景。 獅子座的特質是什麼呢?
  • 創新鑄就未來,Ansys Innovation年度盛會成功舉行!
    作為年度最具影響力的CAE盛會,本次大會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造成持續衝擊的特殊背景下舉辦,首次採用全程線上虛擬發布,帶給觀眾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體驗,吸引了8200多名人次觀看,精彩紛呈的會議內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 鄭柵潔調研科技創新工作:打造最佳創新生態 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鄭柵潔調研科技創新工作:打造最佳創新生態 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2020年09月29日 19:46:00來源:浙江在線張俊鵬 攝  鄭柵潔調研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  打造最佳創新生態 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浙江在線9月29日訊(記者 餘勤)29日下午,省長鄭柵潔到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調研科技創新工作。
  • 科技創新非一日之功,需「朝朝暮暮」
    近期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分析了我國發展面臨的問題,以「四個面向」指明科技創新方向,即:「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從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輩科學家,到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等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後成長起來的傑出科學家,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
  • 包信和:對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理念
    2019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接受了人民網的獨家專訪,他就創新創業、「新工科、新醫學、新文科」的學科建設以及針對科技倫理方面的思考進行了逐一介紹。 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
  • 雨花科普e站進學校、進社區
    8月7日,站在雨花家園社區三樓的科普e站,雨花區科協主席彭知一臉自信。據悉,雨花區在轄區學校、社區等地建設了10餘處科普e站,有效打通了科學傳播的「最後一公裡」。居民通過科普E站查詢失業就業服務,了解住戶保障辦事流程,即簡單方便又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 美國鐵獅門資產管理關為泓:著力挖掘商業地產鮮明的DNA 與Z世代...
    本屆造物節圍繞著「敢造 創活BUFF」主題,本屆造物節設置了造物者說 · 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發展論壇、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領航·造物新勢力」頒獎盛典暨招待晚宴、玩物造志集、萌寵天團見面會、閃購直播實驗室等花樣創新活動。主辦方致力於為行業呈獻一場創新變革、想像無限的年度盛會。
  • ...合格-科技創新-每日科技網-多維度報導科技公司的新科技創新資訊!
    【每日科技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淮南市人民政府官網獲悉,淮南市工商局通報了2018年度電動自行車充電器類商品抽檢情況,共抽查了全市電動自行車充電器25個批次,合格22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12%,主要不合格項目有:工作溫度下的洩漏電流和電氣強度、輸入功率和電流。
  • 熱烈祝賀「第二屆健康中國科技創新(院士)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
    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是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發現雜誌社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1000多位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家等共襄盛會,圍繞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企業科技創新發展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熱點探討分享、思維碰撞、智慧交流。
  • 以科技自立自強開創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深化「科技自立自強」的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科技創新工作的信心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進入了科技創新發展的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更需要增強創新的信心,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國際競爭格局要求牢牢把握科技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