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I STRAUSS公司宣布全球水資源新戰略,重點聚焦供應鏈中形勢最...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作為全球資源管理的延伸,新戰略為全球供應商制定了節水目標,旨在通過集體行動顯著減少整體用水量並加強對水資源流域的管理

舊金山(2019年8月22日)— Levi Strauss公司 (LS&Co.)今天宣布了一項全新的水資源戰略,進一步推動其對全球供應鏈中水資源利用的思考(特別是在已面臨缺水壓力的地區),同時為生產過程中的水資源管理制定全新方案。該戰略利用了最新的節水科技和數據,並結合業內專家的意見與建議,以及LS&Co.過去三十多年來先進的水資源管理經驗,其出臺為公司及整個行業樹立了新標準。

在水資源充足的地方節約一升水固然重要,但遠不及在缺水地區節省一升水來的關鍵。意識到這一點後,LS&Co.將水資源管理從單一的「一刀切」轉變為一種響應程度更高、也更因地制宜的方法。這將促使LS&Co.把減排工作集中在最需要的地方,以達到在2025年前將水資源緊張地區的累計用水量減少50%的目標。此外,該戰略還旨在讓資源地居民更容易地獲得清潔、安全的飲用水,並通過集體努力為周邊社區及水資源流域帶來持久改變。

「眾所周知,水可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許多地方,包括服裝產業的資源國,都在為水危機而苦苦掙扎,」 LS&Co.執行副總裁兼全球產品、創新與供應鏈總裁Liz O』Neill說,「從這項新戰略中可以很好地看出可持續發展對於LS&Co.意味著什麼?那就是創新、響應程度高和可擴展的計劃,以此擴大影響,激發集體行動,以應對企業、行業和地球所面臨的最為緊迫的社會及環境挑戰。」

新戰略採用的史無前例的方法基於LS&Co.開源的Water

但是,Water

新戰略的核心要素如下:

· LS&Co.將與關鍵供應商(生產產品佔總量的80%)合作,為Levi’s 、Dockers 、Signature by Levi Strauss & Co. 和Denizen 品牌的工廠制定節水目標,並為此一起努力。這些目標將基於對當地水環境的調查;相比於水資源壓力較小的國家或地區,水資源壓力較大的區域將遵循更加嚴苛的節水目標,同時在壓力較小的地區,LS&Co.也將繼續實施和改善可持續水資源戰略。

· 產品上的Water

· LS&Co.將利用現有的Water

· LS&Co. 會與地方級供應商、其他品牌和非政府組織等合作,制定關鍵採購地點流域的長期健康改善計劃。 其中一個項目正在巴基斯坦拉合爾外的拉維河流域進行,LS&Co.正在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地球基因組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繪製和診斷水資源問題的來源,與當地的利益相關者互動,制定和實施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該計劃的目標是幫助確保拉維河的健康,以支持當地社區和產業的發展,最終在所有地方,只使用與自然補充一樣多的水。

· 為了滿足某些短缺地區對安全、乾淨飲用水的需求,LS&Co.將與供應商合作,為周邊社區提供更多用水; 例如,一些供應商的設施裡已經安裝了淡水龍頭,為社區提供安全的飲用水。

· LS&Co.會繼續與更優棉花倡議計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等組織合作,採用更好的種植方法,減少棉花在種植過程中所需的水量,同時繼續尋找麻類植物和再生纖維等可替代原材料。

· LS&Co.也將繼續其業內領先的化學品研究,其中不僅包括《2020年危險化學品零排放承諾》,還包括其自身開源的篩選化學(Screened Chemistry)協議,該協議可防止危險化學品進入服裝供應鏈。汙染是導致水資源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確保回歸到環境中的水的清潔和安全與解決早期階段的耗水同樣重要。

「多年來,WWF和LS&Co.在共同改善重點流域的決策,將正確的行動付諸於更有需要的地方以獲得最大成效。LS&Co.全新的水資源戰略延續了這一偉大目標,將公司關注的重點從追求效率轉向整體性的水資源流域保護」, 世界自然基金會私營部門高級副總裁Sheila Bonini說, 「水資源的嚴峻形勢需要不同的公司都積極響應,LS&Co.正為此做出表率,而這一切不僅出於商業利益,更是為了每個人保護水資源的安全。」

在水資源壓力較大的地區,許多供應商已經花費大量資金(有時使用PaCT資金)來安裝節水裝置和循環水裝置,並將其視為業務的必要投資。LS&Co.希望支持和推動這些舉措,因為對水資源壓力的抵禦能力的投資最終會低於應對短缺所投入的成本,並且有可能因為提高水資源使用率而降低成本。

在供應商減少用水量的同時,他們也會使用更少的能源,同時降低水資源和能源兩方面的成本。 Water

「我們相信管理用水和節約用水不僅是公司,也是行業的未來,」LS&Co.可持續發展副總裁Michael Kobori說,「考慮到目前許多國家面臨的水資源境況,我們必須採取迅速、明智的行動,LS&Co.的全新戰略可以讓我們業務中的和世界各地供應鏈社區中的眾多利益相關者獲益。「

關於LEVI STRAUSS公司

Levi Strauss & Co.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品牌之一,也是世界牛仔服裝領域的領先企業。

1853年,Levi Strauss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了Levi Strauss & Co公司。20年後,他與Jacob Davis獲得了在男性工作褲上使用銅鉚釘的製作專利權,第一條藍色牛仔褲也由此誕生。如今,公司旗下擁有Levi’s 、Dockers 、Signature by Levi Strauss & Co. ,以及Denizen 品牌,為男性、女性和兒童設計和銷售牛仔褲、休閒服裝和相關配件。通過連鎖零售商、百貨商廈、在線網站以及全球3000多家品牌直營零售和加盟運營店,公司產品遠銷全球110多個國家。

2019年,Levi Strauss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再度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EVI。

來源:消費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紀錄片《零水日》亮相坎城 聚焦全球水資源危機
    紀錄片《零水日》亮相坎城 聚焦全球水資源危機 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零水日》由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起和監製,艾美獎得主凱文·西姆(Kevin Sim)執導,英國製片公司Keo Films/冰島OoS Pictures擔綱聯合製作。 「零水日」,意指水資源枯竭的那一天。
  • 洪澇威脅、沒有戰略儲備也是我國水資源形勢危機的表現
    洪澇威脅、沒有戰略儲備也是我國水資源形勢危機的表現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9 10:31 來源: 中國政府網    [主持人]剛才汪教授提到了會議當中提到水資源規劃也是非常重視的,也是現在網友非常重視的,他們非常關注中國目前水資源現狀如何?面臨哪些潛在的水危機?   [李原園]第四,洪澇災害問題。
  • 聚焦深耕 龍光集團全國戰略布局再上新臺階
    回首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及複雜多變的宏觀形勢,給房地產企業投資帶來挑戰。龍光集團(03380.HK)依託前瞻睿智的戰略遠見,堅定沉著的戰略定力,積極靈活把握市場窗口期,逆周期擴充優質土儲,以較大的成本優勢獲取多個高價值項目,再次彰顯出強大的戰略判斷力和精準投資能力。
  • 廣東北江水資源保護形勢嚴峻
    北江流域範圍廣,幹支流環保形勢嚴峻,給現有的水資源保護體系帶來了嚴峻挑戰。作為北江流域最重要的水利樞紐,飛來峽水利樞紐地處北江中遊,其庫區上遊的環保壓力不容忽視。據悉,飛來峽上遊的韶關市、英德市分布著眾多冶煉、水泥等環保風險較高的工業,沿岸數十萬居民的生產生活汙水難以得到有效處理,部分江段還存在著網箱養殖等現象,這些上遊的輸入性汙染直接影響到北江水質。
  • jdg官宣打野選手Levi加入 越南打野Levi個人資料一覽
    jdg官宣打野選手Levi加入 越南打野Levi個人資料一覽 鬥玩網(d.chinaz.com)報導:JDG電子競技俱樂部在2018年12月14日正式宣布原100T打野選手Levi正式加入JDG
  • 全球供應鏈重啟後的製造業「新地球村」
    新冠帶來了改變 在過去飽受新冠疫情困擾的幾個月裡,美國一直在爭搶關鍵設備,這讓人們關注到醫療供應鏈的分散化,並繼續迫使人們更多地關注整個全球供應鏈,包括物流空間每個角落的所有行業。供應鏈專家和業內人士說,現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採購模式正在發生轉變。
  • 京東宣布構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 全面服務全球15億消費者與近千萬企業
    打造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全面服務近千萬實體企業「京東一直在做產業網際網路的事。」在主題演講中,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開宗明義。廖建文認為,過去十幾年,京東不僅僅只是賣貨滿足消費需求,而是圍繞「商品供應鏈+物流供應鏈」,構建了全球領先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持續優化整個行業的成本、效率與體驗。
  • JDG官宣:越南打野Levi正式加入 Levi是誰以前在哪個戰隊
    JDG官宣:越南打野Levi正式加入 Levi是誰以前在哪個戰隊 就在12月14日的下午5點,JDG戰隊在自己官方微博正式宣布來自越南的打野Levi正式加入JDG戰隊,很多玩家對於這一位打野選手還比較陌生
  • 國際戰略形勢研討:新世紀新戰略新篇章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2006年會暨國際戰略形勢研討會於12月5日下午在文新大廈舉行。會議由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文匯報社承辦。來自北京國務院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防大學、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以及上海社科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軍隊將領等150餘人參加了會議。
  • 南網加快構建電力數字供應鏈新生態(數字電網)
    11月25日,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孟振平在該公司首屆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表示,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骨幹央企,將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搶佔全球能源技術制高點,助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記者獲悉,在此次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100多家供應商聯合發起倡議,共同打造現代化能源電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能源大循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農業用水佔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數據顯示,全球許多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下降了20%以上。因此,提高用水效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消耗水資源最多的農業領域。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 供應鏈物流企業SEKO Logistics宣布收購Air-City
    美國供應鏈物流企業SEKO Logistics宣布收購紐約貨運代理和跨境電子商務公司Air-City,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收購Air-City是SEKO通過擴大其全球覆蓋範圍,建立更多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及進行增值性收購以加速全渠道物流、白手套服務和增值貨運代理三項核心服務增長的「加速戰略願景」計劃的最新階段。
  • 第二屆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峰會即將召開,深圳大創公司打造產融科技...
    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新基建的號角吹響,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正在成為產融數位化變革的新方向,這必將推進中國經濟產融一體化的步伐向前推進一大步,第二屆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峰會,作為產融供應鏈風向標,將邀請數百位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參與,主題聚焦「精英鬧鵬城,產融興中華」,從製造、消費、金融三大行業出發,通過高水平的思想碰撞與觀點交鋒,分享真知灼見,以對話推動共識,以共識推動合作,深入研判疫情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
  • 希伯倫科技正式更名寧聖國際(NISN.US),探索供應鏈產融結合新路線
    公司將以新股票代碼「NISN」在納斯達克市場交易。並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寧聖國際在供應鏈產融結合領域的發展和戰略布局。寧聖國際(NISN.US)表示,公司已發布新階段企業綱領,明確已供應鏈產融結合為核心的業務方向和戰略定位。
  • 凱東源城配十五年:戰略聚焦 創新服務 技術驅動
    公司先後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AAAA級物流企業稱號、全國通用倉儲百強企業、全國快消零售供應鏈年度企業、深圳市重點物流企業等榮譽。戰略聚焦:專注城配,與時俱進2006年至今,不管市場經歷過多少風雲變幻,凱東源城配一直專注於快消品的企業級城市配送服務,集中優勢資源,聚焦核心業務,不斷提升專業能力,致力於成為中國最有價值的城配企業。
  • Levi Strauss(LEVI.US)任命前沃達豐高管Walsh為首席戰略和人工...
    美股 Levi Strauss(LEVI.US)任命前沃達豐高管Walsh為首席戰略和人工智慧官 2019年2月22日 10:34:40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
  • 技經觀察|跨大西洋國家的對華戰略重點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報告《跨大西洋國家的對華戰略重點》,稱跨大西洋國家面臨著中國帶來的經濟、安全和價值觀挑戰,並應為此制定協調、有效的跨大西洋對華戰略。報告提出跨大西洋國家應把戰略重點放在六大關鍵優先事項;報告認為,可以通過成立「跨大西洋協調理事會」,促進討論和協同行動,實現國家間的戰略兼容性與協調性。
  • 瑞幸的加速度公式:科技打地基,全球供應鏈添瓦
    在5月29日的瑞幸咖啡2019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暨全球咖啡產業論壇上,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宣布了瑞幸咖啡的新目標。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瘋狂」:星巴克入華20年,截至2019年Q2財報報告期內,中國門店的數量也不過是3789家。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人口增加導致用水需求擴大,家庭和工業用水又進一步加重用水需求,氣候變化還加劇了全球水資源短缺形勢,「從開普敦到墨西哥城再到聖保羅,缺水問題一直在蔓延……」  報告指出——  中東和北非地區面臨的水資源壓力級別為「極度缺水」  在北非,衛星地圖顯示摩洛哥第二大水庫邁西拉水庫面積在過去3年縮小了60%。
  • 疫情衝擊下的供應鏈重組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
    疫情衝擊下的全球供應鏈重組文/劉裘蒂發於2020.3.16總第939期《中國新聞周刊》新冠肺炎疫情剛暴發之際,大多數對於經濟影響的分析,都以2002年-2003年的「非典」疫情做起始點來類推,重點關注對中國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