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我是阿歐,中國吃貨千千萬萬,只要有美食的地方,就有中國人,中國人是很多美食的締造者,也是很多美食的解決者,外國總是報導自己哪裡的小龍蝦泛濫了啊,貝殼類的食物已經威脅了生態等等這種情況,但是,在中國,這種情況存在嗎?不存在的。
吃吃喝喝玩玩走走是很多人都憧憬過的,哪個地方都有好吃的東西,但是好吃的東西的源頭是怎麼樣的,大家都知道嗎?說到小龍蝦海鮮之類的東西,這是自然給我們最大的饋贈,但即使是大海給人我們饋贈,但還是不夠人類食用,因此產生了很多人工養殖的食物,說到人工養殖,就不得不說一下我們鮭魚養殖,說到鮭魚養殖,那就不得不提到兩個國家,它們分別是加拿大和挪威。這兩個國家在海洋當中有專門的鮭魚養殖場。
大家都知道鮭魚是三文魚,鱒魚和鮭魚的統稱,我們中國也有鮭魚養殖場,但是這個鮭魚養殖場你們知道在哪裡嗎?聽到這個地方你都會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在這個鮭魚養殖場附近沒有海洋,而且在一個高原上,這是什麼地方,那怎麼養鮭魚呢?
中國最大三文魚養殖場,竟在2600米的高海拔,產地讓臺灣人驚訝!
原本我們國家以前沒有吃三文魚的習慣,一般只有沿海地區少數人會有吃鮭魚的習慣,因為飲食文化的不斷改變,食物也有了多樣性,而沿海地區鮭魚的供給也不夠,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到的就是青藏高原上的鮭魚。很多人會問,海洋的魚類拿到青藏高原上去養?空氣稀薄,而且是淡水養殖,但事實上我們真的這麼做了。也做到了。
這個養殖場被位於我國青海省共和縣龍羊峽水庫,是目前我國海拔最高(2600米),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場,青藏高原上的淡水三文魚越養越紅火,目前國內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來自這裡。這個水庫有383平方公裡,然後從外國進口相關的魚苗,然後將魚苗放在500米的大養殖簍裡進行養殖。
這個構想本身很好,但是養殖人員對於這個魚的習慣和技術層面的不了解和不精細化,所以剛來的鮭魚苗,一大片一大片的死掉。淡水養殖鮭魚的溫度一般要保持在14度到16度之間,溶解量一定要在每公升8到12毫克之間,也就是說,鮭魚需要高氧度量的水源,在這種程度的養殖蝦,他們的存活率都很低,一開始只有40%的存活率,直到2017年的時候,這個局面開始進行轉變。
2017年後,龍羊峽水庫養殖場引進了全自動的監控,循環給水,確保水裡面的氧,氨等含量。
龍羊峽水庫已經成為了美麗的旅遊景點,大家如果有機會的話來這旅遊還能直接就地遲到美味的淡水三文魚,對於淡水三文魚,阿歐在這裡要提醒大家,這個不像海洋鮭魚那種,種類不一樣,龍羊峽水庫的「三文魚」是虹鱒,與海水養殖不一樣,不可以生食,生吃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對於在2600米的地區養殖鮭魚,很多臺灣人覺得不可思議,臺灣的部分媒體也做了相關的報導,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