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震減災工作,他十四年「繞」地球十幾圈

2020-11-23 央視網

為防震減災工作,他十四年「繞」地球十幾圈


央視網消息:2005年,22歲的歐文東大學畢業,他沒有像同學們那樣去大城市謀求發展,而是將腳步邁向了巍巍青藏高原。

那時,幾乎沒有一個親朋好友支持他,「你去那身體能受得了嗎?」「那邊太偏了發展空間比不得大城市,去了談對象照顧父母你考慮過嗎?」……關心與「質問「接踵而來。但歐文東還是義無反顧,來到了西藏自治區地震局。

轉眼十四個年頭,年輕小夥磨礪成了中年大叔,一張黝黑瘦小的臉上也多了幾分滄桑。

在西藏12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分布著20多個有人看護無人值守的地震臺,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到這樣的地方工作對歐文東來說像是「家常便飯」,一路上高寒缺氧、窮冬烈風,數百公裡無人區狼群肆擾、飛沙走石,十四年來,他自己也說不清走了多少路、遇過多少險。

2009年,歐文東參與了中國地震背景場探測項目日土臺、仲巴臺測試工作,2010年參與完成中國陸太網西藏分項各地震臺的儀器的安裝調試工作。 「記得那時出門一個多月的時間,大部分公路都是砂石路,每天都一路顛簸幾百公裡,幹完一個臺站再繼續下一個臺站,反而覺得到達各臺站幹工作時輕鬆一些,至少比坐車趕路舒服得多,坐車屁股疼。」歐文東回憶道。

進入11月的西藏已是天寒地凍,哈氣成冰。為加快推進國家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西藏分項的新建基準站的堪選徵地工作,他和同事曾出行32天,驅車數千公裡,前往亞東縣、措勤縣、札達縣、班戈縣、嘉黎縣等高原偏遠地區。 

今年4月到6月,為完成國家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西藏分項的日喀則市、山南市各基本站點的選址租用地工作和「一帶一路」GNSS項目5個站點的堪選測試工作,他驅車來回上萬公裡,在40天的時間裡深入杳無人煙的大山戈壁,冒著高反爬上一座座高山,下到一個個河溝,顧不得手指磨破臉被曬腫。

一路上道路曲折鮮有人煙,餓了就用泡麵、榨菜、礦泉水解決,困了就在車裡將就一覺。工作完成時,他整個人就像一個剛從礦井裡掏炭出來的「礦工」,蓬頭垢面。

駐村工作的一年,是歐文東一段獨特的經歷。

2013年,歐文東響應號召,深入海拔4737米的那曲地區尼瑪縣甲谷鄉曲米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身為漢族幹部的他語言是最大的障礙,但歐文東沒有害怕,駐村後第一時間就帶著隊員開展入戶調研工作,起早貪黑、挨家挨戶,深入了解村民的想法,了解村民致貧的原因,通過各種渠道為村民尋找致富門路。

短短一年,他幫助和指導曲米村「村兩委」完善落實曲米村各項規章制度;利用為民辦實事經費,組織運營曲米村便民商店;當得知村裡貢確洛扎在內地上學、村民旦增小孩考上那曲地區高中,家庭非常貧困,他拿出辦實事經費4000元對其家庭進行幫扶;組織村民捐款共8000餘元,幫助困難老黨員旺扎覺美前往拉薩治病……

由於交通及地理條件的限制,歐文東駐村的地區蔬菜價格昂貴,當地群眾吃不到新鮮的蔬菜,他組織村民對村裡兩個廢棄的溫室大棚進行維修,購買原材料及維修工具,聯繫自治區農科院為曲米村免費提供了各種蔬菜種子,帶領村民在溫室大棚裡種上小白菜、青椒、西紅柿等蔬菜。 

駐村工作結束時,農牧民們獻上一條條潔白哈達、一杯杯香甜的青稞酒,歐文東深深感受著農牧民們對他的情誼,也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

在日常的臺站工作中,歐文東從來都馬不停蹄,忙著臺站的地震監測任務和儀器維護工作,一絲不苟,哪怕一個稍微鬆開的螺絲釘都不放過。

他所帶領的日喀則地震臺先後獲得「2012年全區臺站測震評比第一名」 「2014年西藏地震局先進集體」 「2015年4.25尼泊爾地震應急特別獎」等獎項。可面對榮譽歐文東卻說:「我也沒有做出什麼突出的事跡,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十四年,五千多個日日夜夜,他默默無聞,始終堅守。歐文東說,對他來說家國情懷就是奉獻艱苦地區,而他還將在這條路上繼續。(聯合推出:央視網 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 編輯孟利錚 楊小淼)

相關焦點

  • 四川防震減災宣傳報導工作
    看新時代四川防震減災·行業篇及時、廣泛、科學的防震減災宣傳報導,有利於增強社會民眾防震減災意識、提高社會民眾防震減災技能,有利於營造良好的防震減災社會氛圍、促進防震減災事業健康發展,有利於凝聚抗震救災工作力量、推進抗震救災工作開展。
  • 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先進
    12月31日,省地震局公布2020 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結果,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浙江省市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所轄平湖市榮獲縣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2020年,我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新思想為指引,按照「依法行政、規劃先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示範引領」的工作思路,市縣聯動,紮實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地震監測能力不斷增強。推進實施地震監測臺站標準化提升工程,地震預警臺網不斷完善,全市地震監測臺站100%實現專線傳輸。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 防震減災實用科普
    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於2014年5月投入運行,它系統覆蓋了北京、天津、唐山等首都圈區域13萬平方公裡範圍。當首都圈及周邊區域發生地震時,預警系統可以在地震發生7秒內為民眾和重大工程發出警報,減少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蘆山地震中地震預警系統為雅安城區獲得了5秒預 警時間,為成都贏得了28秒預警時間。
  • 樂山市「五著力一加強」謀劃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日前,樂山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印發《樂山市 2021 年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方案》,以「五著力一加強」為重點任務,突出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積極謀劃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一是突出針對性提升薄弱環節工作。
  • 我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
    近日,省地震局公布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結果,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浙江省市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所轄平湖市榮獲縣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2020年,我市按照「依法行政、規劃先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示範引領」的工作思路,市縣聯動,紮實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成效顯著。首先是地震監測能力不斷增強。
  • 地震標準為防震減災工作保駕護航
    地震標準化是國家標準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和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重要支撐。地震工作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標準的支撐與引領,做好地震標準化工作對促進防震減災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後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等防震減災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防震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於2014年5月投入運行,它系統覆蓋了北京、天津、唐山等首都圈區域13萬平方公裡範圍。當首都圈及周邊區域發生地震時,預警系統可以在地震發生7秒內為民眾和重大工程發出警報,減少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蘆山地震中地震預警系統為雅安城區獲得了5秒預 警時間,為成都贏得了28秒預警時間。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
  • 中國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中國地震局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服務能力。
  • 山西省地震局組織2020年市縣防震減災工作培訓
    2020年11月18日,山西省地震局舉辦2020年市縣防震減災工作培訓,各市應急管理局相關人員和各市縣防震減災中心共200餘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採用視頻會議形式,主會場設在山西省地震局,分會場設在各市防震減災中心。
  • 中國地震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傳達學習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和致信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部署,總結「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防震減災工作,謀劃「十四五」事業發展,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
  • 【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會議
    【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會議 來源: 省地震局 發布時間:
  • 防震減災 從我做起
    ——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訪惠聚」工作隊與新東街社區共同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給小學生講解防震減災知識。 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切實普及防災減災和避險互救知識,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駐天山區勝利路片區新東街社區「訪惠聚」工作隊與新東街社區共同在轄區開展了主題為「防震減災 從我做起」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活動中,社區幹部通過宣講防災減災知識、發放防震減災科普畫冊等多種方式,普及推廣暴雨洪澇、地震及家庭火災等常見災害預防、自救、互救的防災減災知識。
  • 再添防震減災 科普示範學校
    本報訊 近日,在海南省地震局與省教育廳共同組織開展的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申報認定工作中,海口市第二中學、五源河學校、瓊山椰博小學、美蘭實驗小學、蒼西小學被認定為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20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 臨沂市召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暨全市建設工程地震安全...
    5月29日上午,我市召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暨全市建設工程地震安全大檢查部署視頻會,總結2019年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會議通報了我市震情形勢,市地震臺負責人作工作報告。會議指出,防震減災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
  • 城市防震減災 保障生命安全
    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8年1月24日至30日,在河北承德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抗震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抗震減災工作的重點是城市,提出了城市抗震防災的3項要求和5項任務,並確定了烏魯木齊等38個城市作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抗震城市並要求開展相關的抗震工作。這標誌著中國城市抗震工作由單體建築抗震發展到考慮整個城市綜合抗震防災的新階段。
  • 斜體大樓4D影院 防震減災開放日讓你感受地震那一刻
    齊魯網濟南5月9日訊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8.0級地震十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第10個「防災減災日」,為普及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知識,提高社會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山東省地震局將在5月12日當天開展防震減災科技園開放日活動。5月9日,記者提前探館,身臨其境感受模擬地震帶給人們的直接感。
  • 桐城市政協組織地震局等部門赴郯城等地考察學習防震減災工作
    為推動桐城市防震減災事業發展,11月12日至14日,市政協副主席、市科協主席胡豔凌率市地震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等部門負責人赴壽縣、五河縣和山東郯城學習考察,開展防震減災工作調研。考察組一行在三縣政協負責人及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先後深入古城牆、古文廟等歷史建築抗震加固工程、應急避難場所、防震減災示範學校和社區、綜合測震臺、郯城麥坡地震活斷層地質地貌等參觀考察。考察組一行通過實地考察,身臨其境體驗館內各項科普設施,對三縣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深入了解,擴展了我市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
  • 戴泊生: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
    在外界看來,地震局比較「神秘」——地震發生後,地震局都做了哪些工作?如何進一步提升地震監測預測能力?防震減災工作怎樣進一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近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就內蒙古防震減災工作等問題專訪了黨組書記、局長戴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