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牛為何要屠殺獅子幼崽?動物學家這樣解釋解開了我多年疑惑

2020-12-05 大貓來了

非洲野牛為何要屠殺獅子幼崽?動物學家這樣解釋解開了我多年疑惑

在非洲大草原上,非洲獅和非洲野牛(非洲水牛)可謂是一對強大的對手。獅子作為唯一一種集體捕獵的貓科動物,靠捕殺野牛使獅群獲得豐盛的食物;野牛雖然是食草動物,但體型龐大,健壯有力,一對牛角堅硬無比,發起攻擊來獅子也不敢靠近。獅子和野牛的戰鬥中,常有獅子受到重傷甚至死亡,但總體而言還是獅子勝多敗少。

不過,經常看與非洲大草原動物有關視頻的人會發現,就算是獅子不主動攻擊野牛群,野牛群看到了獅群也會主動發動攻擊,而獅群的幼崽更會成為野牛群主要攻擊的對象。在非洲野牛發起的攻擊中,常有獅子幼崽死在笨重牛蹄和牛角之下。野牛是食草動物,不會吃肉,它們為何喜歡上屠殺獅子的幼崽呢?

難道這是對獅子常常捕殺野牛的一種復仇行為?那麼,為什麼野牛不找成年獅子直接復仇,非要找「手無寸鐵」的獅子幼崽下手呢?動物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終於解開了很多人的疑惑。

動物學家認為,在獅子和野牛的長期競爭中,野牛們已經認識到,每一個強壯的成年獅子都會為野牛群帶來很大的威脅。若想擊敗一頭成年獅子,野牛群使出很大的努力有時也不可能。而如果從幾乎沒有一點反抗能力的小獅子下手,這就容易多了。野牛群屠殺獅子幼崽,是為了防止這些小獅子成為真正的草原之王后,給野牛群帶來更多的災難;趁著獅子還小殺掉它們,就能免除後患。

不過,野牛的這種屠殺行為對小獅子也不是沒有好處。那些倖存下來的小獅子,從小就會意識到競爭的激烈和生存的殘酷,從而在以後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小心謹慎。

弱肉強食一直是動物界的一項自然法則。看來,野牛做出屠殺獅子幼崽這一食草動物罕見的行為,完全是忌憚獅子將來的力量啊!在長期的進化中,野牛的這種「未雨綢繆」的智慧看起來很殘忍,但卻是形式所逼,為了生存,它們只有這樣。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何非洲野牛常年屠殺獅子幼崽?專家說出真相,讓人直呼殘忍
    而且獅子是群居動物,它們一般會選擇集體出行,集體的力量更加強大。它們一般會選擇把鹿當成主要捕食對象,因為鹿的戰鬥力非常弱,極易捕食,特殊情況,它們也會捕食野牛,只不過操作性比較難一些。   要知道非洲野牛的戰鬥力也是極其厲害的,所以在獅子跟野牛的作戰中彼此經常會容易受傷,不過一般獅子勝利的次數比較多
  • 非洲野牛要斬草除根殺死小獅子,拼死護崽的母獅讓人動容
    非洲野牛要斬草除根殺死小獅子,拼死護崽的母獅讓人動容非洲野牛也叫非洲水牛,是非洲大草原上一種體型龐大的食草動物。它們力大無窮,又長著堅硬而鋒利的牛角,因此很多食肉動物都懼怕它們,不敢打它們的注意。但獅子卻是個例外。
  • 小獅子被非洲野牛踩傷,卻被母獅子拋棄,途中遇到鬣狗群
    生活在這裡的非洲野牛,蠻力十足,脾氣很暴躁,還長著一雙堅硬而鋒利的牛角,像獵豹、土狼等很多食肉動物都懼怕它們,很少敢打野牛的主意。但是,獅子卻是個例外。其實,獅子也是沒辦法,它們過著群居生活,為了讓獅群裡的成員都吃飽,獅子必須要捕獵肉多的獵物,而非洲野牛自然就成了它們的香餑餑。
  • 南非生活著一種黃狒狒,愛打群架,經常偷走獅子的幼崽
    就拿黃狒狒偷獅子的幼崽來說吧,這對黃狒狒來說是一次天大的冒險,這不僅需要好的運氣,更需要聰明才智。要知道,獅子可不是好惹的,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會導致整個狒狒群的滅頂之災。據《太陽報》報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裡,母獅在哺乳期一般會脫離整個獅群一段時間,自己單獨來照顧幼崽。
  • 非洲野牛比獅子強壯,為何總是被獅子追殺逃跑?
    獅子是非洲頂級獵食者,野牛是一種體型中等都食草動物,在動物世界中,你一定看過類似這樣的鏡頭。幾隻獅子追逐一群野牛,這種實力上完全不對等追逐似乎非常不合理,論個體實力,野牛強於獅子,論群體,野牛也是完全碾壓踏扁獅子,然而現實中卻是被追殺,弱者還會成為獅子的盤中餐。為什麼會這樣呢?
  • 獅子捕獵時常被野牛反殺,換成老虎有可能單獨捕獲一頭野牛嗎?
    導讀:獅子捕獵時常被野牛反殺,換成老虎有可能單獨捕獲一頭野牛嗎?獅子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大的食肉動物,與很多貓科動物不同,獅子是群居的,獅群的構成基本上是固定的,一般由一到兩頭雄獅加若干頭雌獅、幼崽構成。在非洲大草原上,野牛是跟獅子、大象等猛獸並稱為最危險的5大動物之一,野外致人傷亡數量很高,每年都有比較多的人命喪於非洲野水牛之手。獅群是經常捕食野牛,這沒有錯,但是野牛也是草原上殺死獅子最多的一種動物,數據比鬣狗還要多得多。不是說「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嗎?獅子捕食野牛多了,自然就會被野牛反殺,這在草原上是很常見的事。
  • 相比起非洲獅,非洲野牛為什麼是非洲大陸最危險的大型野獸
    即便是小群生活的非洲森林野牛也會保持二十頭左右的族群,而稀樹草原亞種可形成了由1000多頭組成的龐大牛群。這樣當獵食者來襲的時候,它們就可以一起禦敵。之所以說野牛是非洲大陸最危險的大型野獸,是因為它們脾氣暴躁,攻擊性強且非常聰明,就連獅子都怕它們。
  • 為何美洲豹可以捕殺鱷魚,獅子卻不能,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導語:為何美洲豹可以捕殺鱷魚,獅子卻不能,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獅子被稱為草原之王 ,是草原之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當然也沒有之一。雖然都是霸主,但遇到水中霸主鱷魚的時候,結局卻大不相同。美洲豹吃鱷魚如吃辣條,而獅子卻常常遭到鱷魚的欺負,為何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 母蜜獾發現幼崽失蹤,尋找中誤以為是獅子幹的,後知道是花豹偷走
    非洲廣闊的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種無所畏懼的動物,蜜獾,人稱平頭哥,體型不大,但性格兇悍好鬥,就算遇到獅子、花豹這樣兇猛的獵食動物,平頭哥都敢上去大幹一場,誰也不怕。母蜜獾的幼崽失蹤,尋找中誤以為是獅子幹的平常平頭哥都過著獨立的生活,獨來獨往逍遙自在,但有了崽之後,母蜜獾渾身散發著母性光輝,每天都會叼著還不能獨立的崽四處活動,形影不離。一隻母蜜獾在帶娃去覓食時,放下小幼崽去搗鼓蜂巢,找蜂蜜吃,才沒過多久幼崽就不見了。母蜜獾急匆匆地四處尋找都沒發現幼崽的蹤跡。
  • 當著母獅的面咬幼崽,究竟是為什麼?
    動物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在一些獅群中,一些成為領袖的雄獅會咬死獅群中不滿六個月的幼崽,而且都是當著母獅的面。都說「虎毒不食子」,為何雄獅要這麼做?讓母獅經歷這種喪子之痛呢?獅群的組成模式根據調查研究,動物學家表示一個獅群的獅子數量普遍在15頭-17頭之間,個別的獅群也會出現30隻獅子的情況。當然,這樣的獅群一般雄獅都是非常強悍的,具有極強的威懾力和領導能力。一般來說,普通的獅群都會擁有1-3隻的雄獅,之後會搭配著幾隻母獅和這些母獅生下來的小獅子。雄獅在整個獅群中,雖然擁有著領導地位,是獅群中的王者。
  • 雄獅為什麼要咬死6個月以內幼崽?母獅一生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有利於母獅們照顧幼崽。 如果此時有雄獅挑戰獅王的位置成功後,它們會選擇將獅群中所有6個月以內的幼崽咬死,讓母獅儘快發情。 這樣做的原因是雄獅平均當獅王的時間只有2年左右,為了儘可能地留下自己的後代,並且讓自己的後代長大,他們會咬死6個月以內的幼崽,讓種群中的母獅發情。
  • 為什麼獅子能在非洲生存,而老虎卻不能?
    講到最兇猛的猛獸,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被稱為森林之王的老虎,霸道蠻橫的狗熊和縱橫非洲荒原的獅子等大型動物,而說到這裡,有的人就想提出疑問了,為什麼老虎都是待在森林中,而獅子都是生活在平原呢?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 共享相同的祖父母 動物園獅子家族近親繁殖 幼崽死亡
    倫敦動物園獅子家族近親繁殖,兩三個幼崽死亡一項研究發現,倫敦動物園的獅子是70%的幼仔正在死亡的繁殖計劃的一部分。獅子們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從歐洲傳入的少數「創始人」的後代。但據研究人員介紹,創始人後代的「極高的遺傳相似性」對他們的健康是「有害的」。
  • 獅子為什麼是群居動物?科學家用40年研究了5000隻獅子才找到答案
    眾所周知,和其他貓科動物不同,獅子是唯一的一種群居貓科動物,有著所有群居動物中最複雜的社會結構。那麼,為什麼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擁有群居習性呢?這個問題困擾了人們很久,有科學家團隊用了40多年時間,總共研究了28個獅群,掌握了大約5000隻獅子的數據,終於找到了答案。
  • 獅子突襲河馬幼崽,成年河馬出現,獅子來得快,去得更快
    不過獅子和鱷魚都會捕獵幼年期河馬,當然幼崽還沒長大,河馬媽媽常常會形影不移的跟隨在幼崽身邊,捕食者想要捕獵河馬幼崽依然並不容易。因為捕獵過程中只要驚動了河馬媽媽,這些捕食者不僅無法吃到河馬肉,還可能會被憤怒的河馬活活踩死。在非洲的一條河流旁,一群河馬正在水中乘涼,一隻個頭比較大的幼崽離開了媽媽,跑到了岸邊的草地上玩耍。
  • 來自非洲的牛魔王,非洲水牛:草原之王就這?昨天還被我追著跑
    說到非洲草原,大家想到的各種動物要麼是獅子、斑鬣狗、鱷魚這樣強大的獵食者,要麼是大象、長頸鹿這樣的大型動物,很少有人會聯想到非洲水牛。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牛的體型雖然龐大,但是牛是一種很溫柔的動物,它們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工作,但並不是所有的牛都是這樣的溫順,這樣體型龐大的傢伙一旦發怒後果將不堪設想,非洲水牛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實力強大,野性十足,十分的容易發怒,甚至連大象都敢懟,也會欺負小象。
  •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哪些敢於向獅子這個「非洲一哥」發起挑戰的勇士
    #斑鬣狗#首先要從斑鬣狗體型不大長95-160釐米,體重40-86千克,主要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也就和獅子重合。斑鬣狗之所以能夠憑藉這麼小的塊頭奪得「非洲二哥」的稱號足見其實力。首先斑鬣狗咬合力高達1300磅(601.8Kg),是陸地食肉動物中最強悍的,可以咬碎角馬斑馬這種大型動物的骨頭。而我們的一哥呢咬合力大約453.6Kg,也是很大的,不過獅子體型可是鬣狗的數倍啊。
  • 亞洲獅收養豹崽45天:「怪異」行為背後,需了解亞洲獅的社會結構
    圖:塞倫蓋蒂草原上一隻雌性非洲獅哺乳一隻豹崽而前文所述的雌性亞洲獅,哺乳豹崽的時間長達45天,直到這隻豹崽意外死亡,兩者的關係才結束,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是首次記錄到獅子「收養」豹崽的事件。要知道,在自然界中,獅子和豹子同屬於大型貓科動物,它們對獵物等資源的需求十分相似,是競爭獵物和空間的有力對手。
  • 非洲野犬的生存信念:少年強,則種群強
    ,1820年,荷蘭的動物學家首次科學地描述了它,但卻將其稱之為「Hyaena picta」,而「Hyaena」是鬣狗屬的意思,即當時的動物學家們認為非洲野犬是鬣狗的一種。「優育」則表現在對幼崽的養育上面,前面說過,在非洲野犬群體裡面,生育權基本上是被阿爾法雄性和阿爾法雌性壟斷了的,這就意味著其他的成員沒有孩子,這樣便能集中精力去照顧首領產下的幼崽。
  • 母獅捕獵不成反被虐殺,為什麼非洲野水牛是獅子都發怵的存在
    在非洲,這樣的場景非常常見,即使是雄獅,不要說面對野水牛群,就是面對落單的公牛,都要發怵,非洲野水牛可以說是攻擊性最強和脾氣最暴躁的,也是非洲傷人最多的動物之一。非洲野水牛究竟多恐怖非洲野水牛,體長可以達到3.4米,身高可以達到1.7米,體重接近1噸,900千克,是整個牛科家族之中體型最大的種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