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夏交替的時節
很多人都會出現皮膚瘙癢、
紅腫、起疹子等情況
有些人還會不停地打噴嚏、流鼻涕
其實這些都是過敏的表現
小丸子溫馨提示
這份防過敏指南趕緊get一下
春夏交替,過敏原都在哪?
過敏的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上至芒果花生牛奶
下至陽光雨水冷空氣
從花草樹木到昆蟲寵物
過敏原簡直千奇百怪
讓人無比抓狂
小丸子今天給大家總結了
春夏交替比較常見的幾大過敏原
1
花粉
紛紛揚揚的花粉柳絮,簡直讓人看了就鼻孔一涼。這些花粉類過敏原,特別容易附著在皮膚表層,引起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
2
氣候和冷熱空氣
春夏交替氣候多變,冷熱空氣交替頻繁。這時人的皮膚尚處於禦寒狀態,免疫力較差,容易和一些特異性的抗體結合產生變態反應,從而引起過敏。
3
粉蟎、塵蟎、寵物毛髮等
在常見的過敏反應中,與塵蟎有關的佔了80%。無論是塵蟎的活體、屍體還是分泌物都能引起鼻炎、皮炎等過敏反應。
4
光敏性食物
過敏體質的人食用光敏性食物,會導致皮炎。如:空心菜、萵苣、茴香、芹菜、蘿蔔葉、菠菜等。
5
化妝品過敏
化妝品中的某些成分會引發皮膚過敏,對皮膚細胞產生刺激,使皮膚細胞產生抗體,從而致敏。
6
日光
日光除了可以引起曬黑、光老化以外,還可以引發光過敏。日光根據波長不同可分為紫外光、可見光和紅外線,引起光過敏的主要是中長波紫外線。春夏暖陽,紫外線強度增高,人們戶外活動增多,沐浴陽光的機會劇增,具有光敏素質的人群就容易發生多形性日光疹、日光性蕁麻疹等光敏性疾病。
7
昆蟲
春夏之際昆蟲開始繁殖、活躍,常見的昆蟲有蝨、蚤、蚊、蠓蟲、臭蟲等,昆蟲叮咬時注入皮膚的唾液成為可能的致敏原,在腰、臀、四肢發生紅腫、質地堅實的紅疹,中央常有小水皰,甚至大皰,伴有劇癢,醫學上稱之為丘疹性蕁麻疹。
預防春夏交替過敏有妙招
1
外出回家,更換衣物
外出時,衣物上免不了沾上了外面的花粉、粉塵等過敏原。所以小丸子建議大家回到家,及時洗頭、洗澡並更換衣物。
衣物以純棉、寬鬆為宜,記得洗好的衣服不要拿到外面晾曬,防止再次受到汙染。
2
做好防護再出門
出門前先了解清楚天氣狀況。敏感人群外出一定要記得戴上口罩和墨鏡,減少裸露的皮膚直接暴露在戶外的空氣中。在粉塵嚴重的天氣,窗戶也儘量少開。
3
勤打掃,勤清潔
定期用乾淨、溼潤的抹布擦拭房間及家具。勤洗曬衣服及晾曬被褥,減少蟎蟲繁殖。注意保持適當的室內溼度,一般在35%-50%比較合適,必要時可在常活動的室內區域使用空氣淨化器。
4
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C是強抗氧化劑,也是重要的肥大細胞穩定劑。肥大細胞容易引起眼部刺激、打噴嚏和流鼻涕等過敏症,因此要及時補充維生素。
你見過哪些稀奇古怪的過敏體質?
歡迎在留言區互動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