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武桂珍當選新一屆亞太生物安全協會主席

2021-02-18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第14屆亞太生物安全協會年會於2019年9月19日在孟加拉國首府達卡市隆重召開。會上,中國科學院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與生物安全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黨委書記武桂珍研究員當選亞太生物安全協會新一屆主席,成為首位當選該職位的中國專家。

亞太生物安全協會(A-PBA)成立於2005年,是唯一專門涵蓋亞洲太平洋地區及其他大洲國家生物安全從業人員的國際學術組織,是亞太地區各國生物安全相關學術組織的聯合組織,成員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中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武桂珍研究員當選為新一屆亞太生物安全協會主席既是對她在生物安全領域貢獻的認可,也表明我國生物安全的發展成就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體現了我國生物安全學科發展在亞太乃至世界範圍的重要影響力,對於鞏固提升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國際學術地位及話語權具有重要的意義。

武桂珍研究員是國際資深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專家,中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的重要策劃人和推動者,中國生物安全領域的重要領軍人物。在菌毒種保藏利用、實驗室生物安全、傳染病防控等生物安全的重點領域多有建樹。特別是SARS實驗室感染後,臨危受命,她牽頭組建了我國第一支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與研究團隊,系列開創性工作使中國疾控中心乃至全中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幾年間由分散、無序發展為集中、規範、科學的全方位管理體系。她推動了我國一批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認可,為我國乃至全球重大傳染病疫情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她首次提出了生物安全量化指標研究與風險評估技術體系,創造性提出了「金字塔型」多層管理構架,構建了我國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理論和技術基礎,首次組織研製開發了集實驗室生物安全、質量管理、信息存儲為一體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牽頭創建《Biosafety and Health》雜誌,該雜誌是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我國生物安全領域唯一的英文學術期刊。武桂珍研究員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科學技術一等獎,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五洲女子科技獎」,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女醫師等榮譽稱號。

2015年1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與生物安全聯合研究中心」成立。2018年11月,由中國科學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北省政府三方共建,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為依託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參與建設的中國科學院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正式獲批籌建。

武桂珍研究員做大會報告


武桂珍研究員率領部分中國參會代表與A-PBA前主席及執委會人員合影


武桂珍研究員與各國參會代表在一起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吳雲東教授當選亞太理論與計算化學家協會主席
    (APCTCC-9)閉幕式上,亞太理論與計算化學家協會(The Asia-Pacific Associ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Chemists, APATCC)現任主席Leo Radom教授宣布了新一任主席,他就是理論有機化學家吳雲東教授。
  • 生物安全實驗室數量上去了 配套措施也得跟上
    P3、P2實驗室將分別成為各省、各地級市標配  生物安全實驗室數量上去了 配套措施也得跟上  在廣西柳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實驗室生物安全櫃裡進行病毒核酸提取實驗。  亞太生物安全協會主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P2實驗室核心設備包括生物安全櫃和高壓滅菌器,在建築物中實驗室無需與一般區域隔離,而P3實驗室完全密封,室內處於負壓狀態,既能有效保護環境和病原體不受汙染,同時也保證操作者不受感染。  「同一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實驗活動,也需要在相應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內開展。」
  •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大地測量專家黨亞民研究員當選新一屆(2019-2023)IAG執委
    日前,接國際大地測量協會(IAG)選舉委員會通知,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大地測量專家黨亞民研究員當選新一屆(2019-2023)IAG執委。新當選的IAG主席Zuheir Altamimi教授來信對黨亞民的當選表示祝賀,並希望加強IAG與中國大地測量學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黨亞民目前擔任國際大地測量協會中國委員會(CNC-IAG)主席,依託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平臺,積極推動我國大地測量國際合作,提升我國大地測量的國際影響力。
  • 14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了解一下?
    新一屆院士名單揭曉,本次大會共增選了46位院士,其中14位來自中國。1990年2月從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現工作單位中國農業大學,1997年1月-2011年11月擔任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一職 。2018年7月當選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副理事長。
  • 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換屆,魏啟榮當選協會主席
    9月27日上午,湖北省書畫家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武漢洪山禮堂召開,湖北省書畫家協會159名會員代表到場參加大會。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魏啟榮當選湖北省書畫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主席,毛羽、蘭幹武、楊先傑、鄒水清、陳利平、陳明華、郭永安、秦嶺、黃寶國當選副主席,胡常青當選秘書長。湖北省書畫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成員 供圖 湖北省書畫家協會大會由湖北省書畫家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副主席石漢祥主持。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尚雲發表講話。
  • 東南大學三位校友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10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陳小敏、冷玥)日前,2019年度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AIMBE Fellow)受聘儀式在美國科學院舉行,來自全球的156名科學家當選。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校友彭漢川、蔡林濤、徐蓁順利當選。
  • 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當選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秘書長
    國際植物園協會召開換屆會議11月13日至15日,第十三屆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本次大會主題為「加強國際植物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植物園在植物科學和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引領與示範作用」。
  • 生物安全將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生物安全」指的是什麼?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
  • IEEE史上首位華人主席,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當選
    IEEE 致力於電氣、電子、計算機工程和與科學有關的領域的開發和研究,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電力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領域已制定了 900 多個行業標準,是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這是 IEEE 歷史上首次由華人當選主席職位。
  • 第九屆全國媒體報導沙龍|加快生物育種創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12月29日,以「加快生物育種創新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主題,第九屆全國媒體報導沙龍成功在京舉行。本屆沙龍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北京科技報社主辦,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承辦。
  • 湖北擬84億以武漢病毒所為主體建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還記得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P4實驗室嗎?對,就是這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引起全世界矚目的地方,將要華麗升級!今天的《湖北日報》報導:5月14日,記者從湖北省科技廳獲悉,湖北正在謀劃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等33個重大科技項目,預計投資近600億元。
  • 我國自己培養的首位水文學博士、中科院院士,出任新一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
    7月7日,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中國委員會第九屆換屆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夏軍任新一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中國是IUGG重要的參與國家之一,IUGG中國委員會隸屬中國科協,旨在加強我國與國際相關科學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擴大中國地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
  • 海爾生物醫療物聯網生物安全櫃進駐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近日,海爾物聯網生物安全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成功使用.「國家昆明高等級生物安全靈長類動物實驗中心(北區)」主要從事烈性傳染性疾病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建立、致病機制和抗病藥物及疫苗的研究,解決相關領域重大的、基礎性的問題,是正在籌建中的「中國科學院生物安全大科學中心」組成部分之一。
  •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經認真審議和充分討論,驗收委員會認為,項目高質量完成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的建設任務,建成了國內首個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新發、突發傳染病病原研究單元和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平臺,具備了從事高致病性病原研究能力。
  • 2019年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出爐!國內16人當選院士,4人當選副...
    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選院士,4人當選副院士。  本屆APAM會議上當選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的有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Kostya Novoselov,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玉、李言榮、黃小衛、周濟、張聯盟、蹇錫高、姜德生、吳以成、薛群基等。
  • 周琪校友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兼任科技創新發展中心主任、北京分院院長、北京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理事長。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987年周琪考入東北農業大學,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前往法國國家農業研究中心分子發育生物學部,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2002年從法國留學歸國後加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4年擔任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0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1年擔任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優秀而優雅的女科學家——記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閻錫蘊院士
    如果用兩個詞來概括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閻錫蘊院士留給記者的印象,那就是優秀和優雅。閻錫蘊是全國政協委員,3月4日,她在駐地接受了記者採訪。整齊蓬鬆的短髮,不露痕跡的淡妝,只在翻領上繡著幾朵橘色花的黑色外套,莊重中流露著女性的溫婉和柔美。
  •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中國認知科學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
    9月26日,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中國認知科學學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院士、領導、專家一行來到山東省臨沂市,與當地科技教育部門有關領導共同參加臨沂華盛學校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暨科普報告會。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徐濤院士,中國認知科學學會副理事長馬原野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許航副研究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葉盛教授,山東省科協二級巡視員邵新貴同志,山東省科協科普部四級調研員王國暉同志,臨沂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任徐愛鐸同志,中共羅莊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侯佔夫同志,中共羅莊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兆豔同志,羅莊區科協黨組書記、主任蔡明清同志
  • 【時局】科協換屆引關注,新一屆領導班子有多牛
    6月2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萬鋼當選為中國科協九屆全委會主席,馬偉明、王曦、鄧秀新、李華、李洪、李靜海、何華武、沈巖、陳左寧、尚勇、周守為、鄭曉靜、趙玉沛、施一公、袁亞湘、徐延豪、高松、潘建偉18人當選為副主席。
  • 國際計算機協會宣布新晉ACM Fellows名單,12名華人學者當選
    ACM主席Gabriele Kotsis表示,挑選2020年ACM Fellows更具挑戰性,今年收穫的提名數量創了記錄。2020年的ACM Fellows已經證明計算機領域的許多學科的卓越成果。當選成員對改變整個行業和我們個人生活的技術作出了關鍵的貢獻。我們非常期待這些新晉Fellows能夠在各自領域繼續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