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己培養的首位水文學博士、中科院院士,出任新一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

2020-07-18 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

7月7日,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中國委員會第九屆換屆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夏軍任新一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

我國自己培養的首位水文學博士、中科院院士,出任新一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

IUGG成立於1919年,是國際地學界最具影響力的聯合會之一,涵蓋大氣科學、水文學、海洋物理學、大地測量、固體地球科學、火山和地球內部化學、空間與行星以及冰凍圈科學等。中國是IUGG重要的參與國家之一,IUGG中國委員會隸屬中國科協,旨在加強我國與國際相關科學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擴大中國地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

夏軍是我國自己培養的首位水文學博士,長期從事系統水文學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方向研究,在徑流形成與轉化的時變非線性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系統性的研究成果,並擔任國際水資源協會(IWRA)主席、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AHS)副主席等重要職務。

我國自己培養的首位水文學博士、中科院院士,出任新一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

2019年7月13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第27屆國際大地測量學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的科學大會授獎儀式上,時任IUGG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的夏軍,被授予全球地球科學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榮譽——國際大地測量及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IUGG Fellow)。

我國自己培養的首位水文學博士、中科院院士,出任新一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

當時的IUGG主席為夏軍頒發IUGG Fellow榮譽證書和獎牌

IUGG會士(IUGG Fellow)於2013年由IUGG執行局設立,旨在表彰在全球地球和空間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和國際合作中做出特殊貢獻的科學家,並授予IUGG榮譽會員稱號。該榮譽每四年評選一次,2019年正逢IUGG成立一百年周年之際,意義重大,全球僅7名科學家獲此殊榮。

在授獎大會上,夏軍被評價為:&34;此次獲獎是夏軍繼2014年榮獲&34;之後,再次獲得的又一重要榮譽。

我國自己培養的首位水文學博士、中科院院士,出任新一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

長期以來,中國科學家積極參加全球地球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重要計劃和IUGG等國際重要學術組織活動,為推動全球變化和地球系統科學發展做出貢獻。夏軍於2019年7月在27屆IUGG大會被選舉為IUGG會士,並當選新一屆IUGG執行局委員,繼成為IUGG會士後又當選第九屆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是中國科學家得到國際地學界認可的又一次重要展示,表明了中國在全球地球科學的重要地位。夏軍表示,將在科協和IUGG中委會顧問組專家的指導下,在中委會秘書處及各分委會的支持下,繼續發揮IUGG中委會及各分會的紐帶作用,促進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提升我國在地球科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武漢大學官網

圖片來源於:武漢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換帥!第三位福建籍院長上任
    他也成為了第一位由中科院(含旗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完成本碩博培養的院長。這是繼11月25日晚中科院官網一則新聞披露了侯建國作為「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身份之後,中國科學院官網首次披露侯建國已出任院長。維持幾十年來科學院院長、書記一肩挑的傳統。
  • 【時局】科協換屆引關注,新一屆領導班子有多牛
    6月2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萬鋼當選為中國科協九屆全委會主席,馬偉明、王曦、鄧秀新、李華、李洪、李靜海、何華武、沈巖、陳左寧、尚勇、周守為、鄭曉靜、趙玉沛、施一公、袁亞湘、徐延豪、高松、潘建偉18人當選為副主席。
  • 中科大原校長出任中科院黨組書記
    截圖來源:中科院官網此前,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兼任黨組書記,侯建國為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正部長級),陰和俊則為天津市委副書記。上述中科院官網消息,證實了侯建國已出任中科院黨組書記。另據中新社報導,11月25日,白春禮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科院院士身份出席了「《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
  • 閔行選出一位新主席,他是中科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
    閔行選出一位新主席,他是中科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大會聽取並審議通過了閔行區僑聯第五屆委員會專職副主席鄒蘊珠代表閔行區僑聯第五屆委員會所作的《凝聚僑心僑力、服務發展大局,為閔行建設品質卓越生態宜居現代化新城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中科院換帥!第三位福建籍院長上任!
    他也成為了第一位由中科院(含旗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完成本碩博培養的院長。這是繼11月25日晚中科院官網一則新聞披露了侯建國作為「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身份之後,中國科學院官網首次披露侯建國已出任院長。維持幾十年來科學院院長、書記一肩挑的傳統。12月4日,科學院人事局轉發通知,顯示國務院已下發文件[國人字[2020]312號,任命侯建國為新一任院長。
  • 侯建國接任中科院院長
    這表明,侯建國已接替白春禮,出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他也成為了第一位由中科院(含旗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完成本碩博培養的院長。這是繼11月25日晚之後,中科院官網一則新聞披露了侯建國作為「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身份之後。中國科學院官網首次披露侯建國已出任院長。維持幾十年來科學院院長、書記一肩挑的傳統。
  • 中國「太赫茲」之父:劉盛綱院士 願以電子終生相託
    」博士導師,是電子科技大學物理電子學、光學、等離子體物理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在「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及「光學」學科已為國家培養碩士研究生100多名,博士研究生32餘名,博士後4名(其中美國博士生1名,西德留學生1名)。
  •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博士後培養工作紀實
    他培養的博士後大多數成為教授,還有在部委和中國氣象局和地方氣象局等業務單位中出任重要崗位。他始終強調科學研究的國際化,強調合作、提倡團隊精神,主張科學研究實施「大生產」的理念,為國家發展及滿足國家需求作貢獻。
  • 14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了解一下?
    新一屆院士名單揭曉,本次大會共增選了46位院士,其中14位來自中國。 1994年陳化蘭從甘肅農業大學碩士畢業後,考入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1997年獲得傳染病與預防獸醫學專業博士學位;1999年前往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流感分中心進行博士後工作;2002年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2005年獲得第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06年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08年擔任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2012年當選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生物標準委員會副主席
  • 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中科院官網上顯示,現在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有近一百人,其中不乏一些仁人志士,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著嘔心瀝血的貢獻。美籍院士朱經武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朱經武院士是名義上的中科院外籍院士,但是他卻是一個在中國出生、在中國長大的人,由此他對中國的感情肯定比一些外籍院士更加深刻。
  • 學會文化與和平委員會委員林大輝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
    學會文化與和平委員會委員林大輝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 2018-12-21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新院長低調上任!本碩博全由中科大培養,史上首位
    本科、碩士、博士,都在中科院系統培養。其實此前,也有不少中科院系統自己培養的院長,比如前任院長白春禮,分別在中科大和中科院化學所取得碩士、博士學位。而像侯建國這樣,所有高等教育階段都在中科院系統完成的院長,歷史上是首位。
  • 劉盛綱院士:中國「太赫茲」之父
    不久後去北京參加一個學術會,中科院的領導對我說,因為我在電子研究領域做出了成績,他們就組織評選了。」對自己當選院士,劉盛綱並不十分激動,他更看重電子學領域的難題被自己逐一攻克,中國電子學研究正一步步向國際水平靠攏。他說:「從一定意義上說,當選院士後,我感到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因為這份責任,1984年他欣然出任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院長,並於1986年開始任電子科大校長。
  • 新中國首批自主培養的18位博士都是誰?學位編號10001的第一博士是誰
    一直以來,博士學位都是代表了做學問的最高成就,上百年來,世界各國都相繼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博士人才,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沒有建立自己的人才庫,再加上歷史原因,造成一段時間的人才斷檔,直到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後,才有了自主培養的新型大學生,那個時候的大學生真正稱得是天之驕子,第二年,我國才有了研究生學位,當年參加研究生考試的人數是
  •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來源:TOP大學來了7月27日,歐洲科學院公布了 2020年新入選院士及外籍院士的名單,其中4名中國學者入選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他們是:香港理工大學曹建農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劉俊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餘翔教授。
  •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含11位地學部新增院士簡介)
    1997年獲得傑出青年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資助;2004年獲得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資助。2007當選美國地質學會會士(GSA Fellow)。出任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微束分析測試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地層委員會常委、同位素年代分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學會理事。
  • 史紹熙院士:我國第一位燃燒學博士
    史紹熙院士:我國第一位燃燒學博士 2018年05月10日 10:14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史紹熙院士
  • 中科院宣布國科大新一屆領導班子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詹文龍代表中科院黨組宣讀任免決定並講話,中科院副院長、教育委員會主任丁仲禮在接受兼任國科大校長的任命後講話,並宣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任國科大名譽校長。中科院副秘書長兼國科大黨委書記鄧勇參加會議。中科院北京分院黨組常務副書記、副院長馬揚主持會議。
  • 新中國首位博士:「我們一代人的命運是幸運而幸福的」
    1981年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畢業後留所工作,1982年獲得中科院數理學部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證書編號10001,是新中國自主培養的"第一位博士"。1991年被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5年退休。
  • 著名地質學家孫樞院士逝世—新聞—科學網
    公開資料顯示,孫樞1933年7月23日出生於江蘇金壇,從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任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87年出任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局局長,1991年出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