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首位博士:「我們一代人的命運是幸運而幸福的」

2020-12-03 中國科普博覽

經歷了歷史的動蕩被耽擱了學業,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馬中騏仍然感到自己這一代人的命運是幸運而幸福的。

出品:"科苑群團"公眾號

作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馬中騏

編者按:

經歷了歷史的動蕩被耽擱了學業,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馬中騏仍然感到自己這一代人的命運是幸運而幸福的。

回憶起自己一生的科研歷程,他說,"正是國家'科學的春天'的一系列政策使我的人生出現了轉機,使我能夠為國家的科研事業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馬中騏在課堂上授課

【人物檔案】

馬中騏,祖籍杭州,1940年3月生於上海。1981年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畢業後留所工作,1982年獲得中科院數理學部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證書編號10001,是新中國自主培養的"第一位博士"。

1991年被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5年退休。

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研究,重點在群論方法及其物理應用方面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曾三次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教學成果二等獎和2004-2005年度王淦昌獎。

馬中騏近照

· 一波三折求學路,險些不能報名研究生考試

1956年,我在上海市東中學畢業。高考前,校長找我談話,說組織需要我報考蘭州大學物理系。我接受組織分配,以第一志願高高興興地報考了蘭州大學物理系。我認為物理是研究自然規律最基本的學科,符合我的志願。

當年大概有60多人,按照組織要求,一起從上海報考到蘭大,有專人帶隊送行。我們先是乘火車到西安,然後坐"悶罐子"改造車,從西安經過兩天一夜才抵達蘭州。在蘭州大學學習的五年,我們先後經歷了反右鬥爭、大躍進和大煉鋼鐵等運動。後來進入"三年困難時期",雖然困難,但大家對難得的學習機會非常珍惜,學習勁頭很足,好多同學餓得浮腫,甚至昏倒了,還在拼命讀書。

五年的大學時光結束後,我們班有24位同學留校任教。我被分配在理論物理教研室任教,一門門課程輪著輔導,以前沒學好的課程幾乎全補完了,後來又接受主講群論課,為今後有關應用群論方法的研究打好了基礎。

1964年,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動員在職幹部報考研究生,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我正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成功踏入了北京大學的校門,認識了我的好導師:中科院老學部委員、北大物理系教授胡寧先生。胡寧先生對我們的要求很嚴格,每周兩次舉行學術討論會,要求每個學生廣泛閱讀文獻,並在會上輪流作報告。他高瞻遠矚,及時決定從流行的色散關係研究方向轉向粒子物理對稱性的研究。對稱性研究中大量應用群論,我正好如魚得水,那一年我與同學合作發表了兩篇學術文章。

很可惜,在學習剛步入正軌的時候,我和我的同學們都被分配到農村去搞"四清"運動,直到"文革"開始才返回北大。1967年底我按規定回到蘭大。那時蘭大理論物理教研室已經解散。隨著運動的發展,我陸續參加了工廠和農村各種勞動。例如在天水汽車修理廠當鍛工,臨時接到"複課鬧革命"的通知,拿起粉筆結合勞動內容就地講課。有一段時間,因為女兒小,作為照顧,安排我幹一個相對輕省的活兒——留在學校掏大糞。無論什麼樣的情況,我對知識的渴望是一成不變的。當時上下午各掏一車大糞,幹完洗個澡,就趕緊拿出物理專業書,認真地學,我非常珍惜每天難得的兩個小時的讀書時間,同時我也深深地盼望著終有一天會能夠全天專注於我的專業。

《人民畫報》記者1982年拍攝的馬中騏

十年浩劫過去,像我一樣無數渴望知識、渴望繼續深造,用自己的知識報效國家的讀書人的希望到來了。1978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於高等學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安排意見》,決定1978年正式恢復招考研究生。但遺憾的是,第一次發布招生通知時,報考人員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而我當時已近38歲了。

但轉機很快來了,全國科學大會三月在北京召開,"科學的春天"到來了。我的導師胡寧教授也參加了會議,他和其他老先生聯名提案:1964年、1965年的研究生,由於被耽誤,沒能完成學業,但水平較高,建議放寬研究生報考年齡。考試前50天,我幸運地在學校閱報欄看到《甘肅日報》上刊載的一則通知 "研究生報考年齡放寬到40歲,64級、65級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這讓我喜出望外,我繼續求學的夢想終於要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了。

我的導師胡寧院士當時兼任高能所教授,我在他名下70個報考者中勝出,成為被錄取的兩名之一。那時候我的家人對我的學業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我的兒子、女兒都小,妻子也是蘭大物理系教師,工作很忙,我撇下三口,隻身一人到北京讀研,各方面壓力著實不小。我要抓緊所有時間專心搞科研,每隔兩周就去導師家裡匯報最新研究進展,力爭取得最好的研究成果。

學習期間,李政道教授為哥倫比亞大學在中國選拔5名物理專業學生出國深造,研究生院教務處希望我能夠報名。但是我的導師認為我是在中國培養好的研究生,不需要再到美國重新讀研。我很同意他的意見,兩次美國大學的聯合招考我都沒有參加。

· 成為新中國的首個博士,把博士學位證捐給國家

1980年,全國人大討論建立學位制度,確定我國設立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教育部決定率先在中科院、中科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設立博士試點,培養中國首批博士。胡寧先生當時第一個為我報名。同年8月,我接到通知,要在12月交博士論文。我選擇了一個熱門方向——磁單極研究作為我的博士論文方向。這裡面有很多數學問題,恰好我看到"復旦大學學報"發表一篇谷超豪教授的新文章,提出了一種研究磁單極理論的新方法。高能所特批我到上海向谷超豪教授請教,並得到了谷先生和胡寧導師的認可。經過兩個月的計算,我帶著最終的計算結果請谷先生審閱,他認為這個結果已經達到了博士論文水平。

馬中騏論文答辯現場

1982年2月6日,高能所舉行博士論文答辯。答辯委員會主席是"兩彈一星"元勳彭恆武院士,答辯委員是胡寧院士、朱洪元院士、戴元本院士、谷超豪院士、侯伯宇教授、李華鍾教授。這是我國舉行的第一次博士論文答辯。我由於有過從教經歷,這次答辯進展順利,沒有一點緊張。七位答辯委員會現場進行無記名投票,一致認為我的論文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論文。是年三月,時任中科院數理學部主任的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為我籤發了博士學位證書。

其後一年多時間,包括我在內的首批18名博士陸續通過博士論文答辯。1983年5月27日中央決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中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大會。我在大會上代表所有被授予學位的博士、碩士發言,既緊張又感到幸福。

1983年首批博士合影

現在我的博士學位證書、學位授予大會的請柬門票、主席臺的坐票、次日錢三強院士組織座談會的請柬和1991年獲得的"突出貢獻博士學位獲得者"的證書全捐給了國家博物館。證書是那個歷史階段的標誌,我認為把證書留給國家博物館是最佳選擇。

恢復高考、恢復研究生考試、建立學位制度這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好政策給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帶來了太多幸運和曙光,我們這一代正是有了這樣的機會,才能繼續讀書、深造,才能為國家的科研事業發揮更大的力量。

2004年馬中騏與楊振寧合影

就是這樣一位把畢生精力獻給科研的首號博士,卻把成就歸功於時代的禮遇。馬中騏曾在採訪中談到,自己能成為第一號博士是歷史的偶然,並不說明比別人強,只不過是這批人當中的一個而已。和馬中騏一樣,那些老一輩奮鬥在科研崗位上的科學家們感恩國家政策的利好,而我們更要感謝他們畢生不懈的探索與耕耘。

文章末尾

本文出品自"科苑群團"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出處。

科苑群團是中科院群團工作官方微信號,由中科院工會委員會主辦,致力於服務科苑職工,增強中科院群團活力。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放棄高薪支教西部,是什麼給了她動力?
    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放棄高薪支教西部,是什麼給了她動力?生命往往對於殘障人士都是不公的,所以他們比正常人更懂得生活的意義,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幸福其實就在別人眼中,所以幸福不是依靠別人的眼光去判斷而是自己真實的感受,特別是殘障人士在對抗命運的不公時,他們表現出的頑強以及自強不息的精神狀態,都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的。
  • 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的擔當——學習時代楷模
    書籍《中國天眼:南仁東傳》寫南仁東一生,並著力於寫伴隨著南仁東一生的「我和我的祖國」,他生於1945年,在新中國長大,是新中國培養的博士、科學家。他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國之重器「中國天眼」。他去了,但他的故事將激勵著千千萬萬的青少年繼往開來,去創造自己的有益於祖國和人民的人生。
  • 何頓:活著就很幸福
    圖書簡介《幸福街》作品講述了生活在幸福街的兩代人,在歷經特殊時期到改革開放近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中,他們的遭際和情感的故事。通過小人物的命運遭遇,廣闊而深刻、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中國當代的社會變遷。3月1日,由湖南文藝出版社舉辦的「何頓長篇小說《幸福街》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位評論家圍繞何頓寫作及其新作《幸福街》展開討論,評論家認為何頓的寫作經驗和悲憫情懷讓《幸福街》呈現出了「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經典作品」的氣象。《幸福街》通過勾勒新中國成立後幸福街兩代人的命運遭際,全景式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普通人的生活、思想、命運境況與時代風雲激蕩的歷程。
  • 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博士
    3月4日·今日高能 1、1982年3月4日,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授予高能所馬中騏博士學位。這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博士。1983年5月27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儀式。
  • 新中國第一批文科博士的學術人生
    【讀書者說】  作者:沈章明(華東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南京大學文學博士)  一本好書都會具有值得挖掘的多重價值,《開山大師兄——新中國第一批文科博士訪談錄》也不例外。
  • 四葉草(幸運草),幸福的象徵!
    四葉草(幸運草),幸福的象徵! 那個傳說大家都應該聽爛了,你們以為我就不會寫了嗎,不,我還要拿出來噁心你們~哈哈也不知是何時開始,三葉草作為幸福的象徵深入人心,總覺得那是個有魔性的東西...那時我真的找到一片,當時開心的直蹦躂,但是我知道,那只是個小小的祝福,真正的幸福還是要自己創造不是嗎?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下載了這款遊戲~旅かえる-旅行青蛙第一眼看到全綠畫風,又是手繪,實在太小清新啦,喜歡喜歡喜歡。還記得去年這款火爆異常的「旅かえる-旅行青蛙」遊戲嗎?
  • 代表著幸運、財富、幸福的四葉草
    在西方認為能找到四葉草是幸運的表現。四葉草會被賦予這些意義是因為其非常珍罕性。別稱牛角花,植物界。一萬株三葉草中只會有一株是四葉的。因為它的花語,也被人稱作幸運草。傳說中幸運草的四片葉子所代表的意思,有以下幾種說法:1.第一片葉子代表希望(hope);第二片葉子代表信心(faith);第三片葉子代表愛(love);而多出來的第四片葉子則代表幸運(luck)的象徵。這種說法與基督教的望德、信德和愛德思想相配。
  • 新中國首批自主培養的18位博士都是誰?學位編號10001的第一博士是誰
    一直以來,博士學位都是代表了做學問的最高成就,上百年來,世界各國都相繼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博士人才,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沒有建立自己的人才庫,再加上歷史原因,造成一段時間的人才斷檔,直到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後,才有了自主培養的新型大學生,那個時候的大學生真正稱得是天之驕子,第二年,我國才有了研究生學位,當年參加研究生考試的人數是
  • 新中國全球化戰略70年:從獨立自主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實際上是全球化戰略與思想不斷深化的70年,中國在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推動了制度創新與經濟增長,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近年來中國提出了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遵循公平正義原則、天下主義與社會主義原則、社會責任與利益共同體原則,樹立新的國際合作和國際援助理念,從而構建一種嶄新的全球經濟、政治和文化秩序和全球治理模式。
  • 葉辛《五姐妹》:書寫一代人命運裡跳動的脈搏
    時光蹁躚,那個熱情且火紅的年代逐漸合上沉重的書頁,烙印了一代人的名字「知青」,也緩緩走出了大眾的視野。歲月剝啄之下,只能憑藉文字去回憶那些遠去的故事。今年著名作家葉辛的新作《五姐妹》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廣泛好評。
  • 《再向虎山行》姜文英的幸運:不是遇到了幸福,而是把握了幸福
    這場保家衛國的戰鬥終於結束了,容家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姜文英和容寬也將走進幸福的殿堂。這部劇裡的四位女主角,只有姜文英是最幸福的,能夠最終覓得心上人,並與之成婚,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許,有人說她是幸運的,遇上了容寬。其實,我倒覺得她的幸運,不是遇上了容寬,而是選擇了自己想要的那個人。如果容寬不改變,她也不會嫁給他。
  • 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納米材料——孫國星
    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助理教授孫國星是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最便宜納米顆粒的專家。回憶求學之路,原來他大學時成績幾乎倒數第一,博士讀化學工程三年後又被導師勸退,轉讀土木工程建築材料後彷如發現新大陸。這些年來,他堅持以研究為使命的初心,由於擁有跨學科背景,在研究上屢獲突破性發展。
  • 《幸運鑰匙》曝角色海報 柳海真李準上演命運交換
    《幸運鑰匙》曝角色海報 柳海真李準上演命運交換 時間:2016.09.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暖晴
  • 中山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
    10月1日上午6時30分,中山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全市各界代表逾1000人齊聚市委市政府機關大院,致敬國旗,祝福祖國,深情謳歌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豐功偉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偉大革命、偉大探索、偉大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只要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中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曾立一等功的退伍老兵梁仁謙說,為了今天上午的升旗儀式,他凌晨三點半就已經起床準備就緒,現在一點也不覺得累,渾身都是力氣。
  • ——國家發改委離退休幹部局「輝煌七十年 共築中國夢」慶祝新中國...
    「老同志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親歷者、見證者、推進者和踐行者,他們對新中國成立後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生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有著最真切的感受,總感到自己是推動新中國發展的一分子,為新中國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有一種親切感、獲得感、榮譽感。
  • 中國國產博士數量居全球第一,為何引發擔憂?
    1983年5月23日,教育部在人民大會堂為新中國自主培養的首批博士舉行隆重的學位授予大會,共有18名博士在本次大會中拿到了學位證書。授予大會後,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的蘇步青說了一句令人十分意外的話:「這麼多博士怎麼辦?」
  • 第11集∣我們身邊的幸運草——白車軸草
    白車軸草白車軸草在我們的印象裡,每一種花都有一個自己的花語,但是三葉草卻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它是每一片葉子都有一個花語,一片葉子代表祈求,兩片葉子代表希望,三片葉子代表愛情,如果你能找到第四片,就代表著幸福,所以四片葉子的三葉草也叫做幸運草,看到它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能夠獲得幸福。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人類的命運,掌握在我們這代人手上
    智人用同樣的手段馴化了羊、豬、牛等動物,然而,在一萬年前,智人邂逅了一種神寵,一株開花植物讓智人的命運翻天覆地。一萬年前地球上住著一群幸福的智人,每天只需要三個小時採取野果,追逐獵物就足以維持生計,其他時間用於唱歌、嬉鬧和手工生活,有一天智人在往來的小路上,掉落了一批小麥的種子,種子萌發出植物,植物又產生新的種子,小麥仿佛在說:只要好好照顧我,你就能豐衣足食,但是小麥可不好伺候,小麥說不喜歡石頭和野草,智人就犁地除荒;小麥說不喜歡蝗蟲和麻雀,智人就除蟲,制稻草人;小麥說口渴飢餓,智人就挑水擔糞;最後小麥不會走路
  • 第11集∣我們身邊的幸運草——白車軸草
    白車軸草白車軸草在我們的印象裡,每一種花都有一個自己的花語,但是三葉草卻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它是每一片葉子都有一個花語,一片葉子代表祈求,兩片葉子代表希望,三片葉子代表愛情,如果你能找到第四片,就代表著幸福,所以四片葉子的三葉草也叫做幸運草,看到它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能夠獲得幸福。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闡述中國夢來源:新華社作者:齊聲責任編輯:張詩夢2019-11-23 14: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