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納米材料——孫國星

2020-08-04 澳門大學

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助理教授孫國星是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最便宜納米顆粒的專家。回憶求學之路,原來他大學時成績幾乎倒數第一,博士讀化學工程三年後又被導師勸退,轉讀土木工程建築材料後彷如發現新大陸。這些年來,他堅持以研究為使命的初心,由於擁有跨學科背景,在研究上屢獲突破性發展。

科研著重成果轉化

孫國星教授的實驗室位於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地面層,這裡也是他與同院的李宗津教授的聯合實驗室,約240平方米的空間,布置得像車間一樣。他在2017年加入澳大時,當時實驗室還是毛坯房,是與李教授一手一腳設計建立起來。


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納米材料——孫國星

孫國星教授是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最便宜、能夠量產的納米顆粒

孫國星率先發現,把水泥放進冰水, 就可以在液體中得到只有五納米大小的顆粒,用於製造各種性能優異的納米材料。在澳大,孫教授和團隊發明了一系列用水泥緩釋出納米顆粒複合而成的特種水凝膠。他們最初發現的是該凝膠優異的機械性能,例如它可以被壓縮到自身的99% 的形變,一秒鐘內恢復原狀,依託這種特殊的性能還開發了三種產品:第一種產品可以吸收自身四倍重量的有機色素;第二種產品具有極強的導電性能和優異的彈性,可以做一種具有柔性的高電導率的傳感器材料;第三種產品是一種超級吸水樹脂,可以吸收自身倍數高達13,600倍的吸水量,是之前世界紀錄的二至三倍。「這塊吸水後的凝膠含水率高達99.993%,是世界上含水量最高的物質。」

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納米材料——孫國星

孫國星教授在澳大開放日展示其發明的納米泡沫水泥


求學路上波折重重

孫國星生於江蘇省淮安市,高中時屢獲全市統考第一名。當年高考第一志願是報讀清華大學最高分專業——自動化工程,惜高考時臨場發揮失準比清華分數線低了五分,後來入讀不在報考志願內的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專業。入大學時,孫國星才17歲,他說當年心態未調整好,大學前三年一直荒廢學業,成績幾乎是全班倒數第一,「我當時一直否定自己,覺得上學已經沒有希望。幸好大三時碰到了我人生的第一位導師劉正平教授,他把我拉進研究小組,讓我首次接觸科研,畢業時我的論文還差點獲提名為優秀本科論文。」

2004年大學畢業後,劉教授希望孫國星留校讀研,惟他的英語和政治課不及格令考研失敗。他於是返回家鄉,一邊在一所職業學校教化學,一邊瘋狂複習英文,考了三年才考上碩士班。回望這段經歷,他說:「當時我只不過21歲,如果拼一拼考上碩士,至少可能會改變命運。」考上碩士不久,孫國星因出色的研究被導師劉正平教授推薦到中國科學院的化學研究所聯合培養,「我的研究和訓練都是在中科院完成,中科院的陳光明教授對我的科研指導非常重要。」結果孫國星不負寄望,兩年內完成了三篇SCI期刊論文和一篇核心期刊論文。

孫國星的求學路一波三折。2009年碩士畢業時他因錯過了公派留學博士的申請,於是去到一間教育集團任化學老師,半年就被擢升為星級老師,這段經歷磨練了他的教學技巧。矢志走研究路的孫國星,在教書的一年間寫了200 多封博士學位申請信,「很幸運,我最後拿到四個offers,包括歐洲四大理工大學之一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孫國星最後選了香港科技大學。

在交叉點上找到創新點

孫國星的首位博士導師是香港科技 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的陳志明教授,「我當時的博士研究是傳統高分子結晶理論的深入推導,導師覺得我不太適合在這個方向繼續,難有突破,便勸我退學,否則也可能畢不了業。」

被勸退幾天後,大受打擊的孫國星發了一封電郵給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的李宗津教授,「李教授不忍心我白白浪費三年時光,便給我機會在他的課題組繼續完成博士學位,他給我的指導直接形成了我現在的科研和管理理念。」土木工程領域為孫教授開拓一片新的天空,他形容就像「發現新大陸」。

由於擁有紮實的化工理論,孫國星在2013年6月加入李宗津教授組的第一個月,就發現了一些能夠應用在建築材料領域的化學手段,三個月後發表第一篇材料研究的SCI論文。他還記得當時第一次在電子顯微鏡房間,發現能從水泥這種建築材料中找出只有五納米大小的顆粒時那種振奮感,他更因此成為世界上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世界上最便宜、能夠量產的納米顆粒的人,「我當時開始洞悉到,自己最擅長是做一些產品創新和理論創新的研究。」

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納米材料——孫國星

孫國星教授與博士導師李宗津教授合照

孫國星用了一年半時間取得土木工程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他先到香港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有限公司任研發工程師,同時在香港科技大學做兼職博士後研究,兩年間就有兩個創新發明,包括能在空氣中穩定存在兩年的納米泡沫,以及以之製備的輕質高強度泡沫水泥。


研究的動力

首位提出用水泥製造納米材料——孫國星

孫國星教授(第三排左一)

2017年孫國星因一次機遇到訪澳大,即愛上這裡的學術環境,後來就有了在澳大的故事,還和他的恩師李宗津教授相遇,再度攜手探索未知的研究項目。目前他和李教授聯合培養20餘位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一直是我最想做的事,把研究回饋社會更是我最大的心願。」

把研究轉化為對社會有用的東西,一直是孫教授的研究動力。依託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在橫琴建立的產學研示範基地,他已計劃在珠研院的先進材料研發中心設立小型生產線,定位是把研發的產品作為中間原料,例如吸水膨脹劑,希望將來應用到農田保水、沙漠治理等方面。「我們計劃先以粉劑的形式在珠研院生產,然後再找一些做吸水樹脂的企業,直接生產民用產品,例如尿不溼或農田保水劑等,我們已計劃跟粵西最大的工業基地——珠海高欄港工業園合作把產品推出市場。」

孫教授在交叉學科領域找到了創新點,正如他經常對學生所言:「只要不放棄,就會成功!」在研究路上,他很有信心地說:「前面還有一大片未知的課題等著我去開發。」

相關焦點

  • 納米隔熱材料在水泥行業的應用!
    從2016年開始,水泥價格節節攀升,企業利潤也是越來越好,企業開始重視節能擴容,通過使用新型材料和技術做到更低的能耗,擴充產能,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隔熱材料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使用新型的納米隔熱材料,導熱係數更低,隔熱效果更好,可以減薄傳統的保溫材料厚度,可以有效的降低外壁溫度,減少熱量損失,降低煤耗,同時可以達到擴容提產的效果。
  • 納米水泥混凝土的研究進展
    隨著物質的超細化,其表面電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發生變化,產生了宏觀物質材料所不具有的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量子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從而使超細粉末與常規顆粒材料相比較具有一系列奇異的物理、化學性質。納米技術定義是從0.1到100納米(nm或10-9m)的尺度範圍內對材料進行控制和操縱的技術。納米技術在建築材料中的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
  • 納米導線專家的探索:讓一片「綠葉」製造新能源
    1998年,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John Turner提出了效率為12.4%的水分解系統。進入21世紀,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越發得到重視,更多的學者也重新回到了綠色能源的研究行列。研究的首要目標之一就是尋找新材料以替代昂貴的鉑電極。科學家們曾嘗試了鎳和鉬的硫化物,而加州理工的人工光合作用聯合中心 (JCAP) 在嘗試了幾百種催化劑後,發現了一些性能可匹敵鉑的材料。
  • 新型納米材料將取代汞,製造紫外線燈?
    由挪威科技大學電子系統部門教授Helge Weman和Bjørn-Ove Fimland領導的納米研究小組成功地用發射紫外線的納米材料製造發光二極體或LED,這是第一次有人在石墨烯表面製造出紫外線,已經證明這是可能的,這真的令人興奮。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電子元件,它有潛力成為一種商業產品。它是無毒的,而且可能比現在的螢光燈更便宜、更穩定、更耐用。
  • 生態水泥混凝土材料與技術
    混凝土工業每年消耗100億噸砂石和10億噸淡水[2].水泥混凝土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影響很大,探索循環經濟理論,使水泥混凝土工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我國建材工業面臨的重大的課題。  「環境材料」首先由日本通產省提出,之後又出現了許多類似的提法,如「生態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綠色材料」、「保健環境材料」等,它們都是以保護地球環境和資源為出發點而提出的概念。
  •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國外用上述惰性氣體蒸發和真空原位加壓方法已研製成功多種納米固體材料,包括金屬和合金,陶瓷、離子晶體、非晶態和半導體等納米固體材料。我國也成功的利用此方法製成金屬、半導體、陶瓷等納米材料。   (2)化學方法:1水熱法,包括水熱沉澱、合成、分解和結晶法,適宜製備納米氧化物;2水解法,包括溶膠-凝膠法、溶劑揮發分解法、乳膠法和蒸發分離法等。   (3)綜合方法。
  • > 納米及納米材料
    編者按:  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是紡織科技發展的三大領域,其中納米技術在紡織纖維製造、織物整理等方面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深入,上月13日與第九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同期召開的《第四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又一次將納米技術在紡織中的應用現狀向業界進行了集中展示
  • 美國製造新型納米超材料 給可見光一條"單行道"
    核心提示:最近,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科學家用銀、玻璃和鉻造出一種納米結構的新型超材料。作為一種可見光的「單行道」,它能在一個方向幾乎完全遏制光線傳播,而另一個方向使光線暢通無阻。
  •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2018-06-08 11:45:03 來源:全球紡織網 納米材料是什麼?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 納米塗層粉體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在工業領域中,塗層粉體材料是一種表面工程應用材料,它塗覆在基體表面起到耐磨損、耐腐蝕、耐高溫、抗氧化、抗老化,滿足光、電、磁等特殊作用或功能。隨著一些產品的製造越來越精細,服役條件越來越苛刻,對於表面塗層材料的要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 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問世!MIT團隊製造出最大的碳納米管晶片!
    今天,來自MIT的Gage Hills等人今天在Nature發表論文,報告了碳納米管晶片製造領域的一項重大進展:一個完全由碳納米電晶體構成的16位微處理器。這是迄今為止用碳納米管制造的最大的計算機晶片。幾十年來,電子技術的進步一直由矽電晶體尺寸的不斷縮小而推動。然而,矽電晶體縮小變得越來越困難,現在的收益正在遞減。
  • 清華大學: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CNT)/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積,中孔結構,可調節的表面性質和高化學穩定性,因此具有作為有機廢水處理吸收材料的巨大潛力。這些屬性使它們能夠在高濃度或高溫下承受苛刻的廢水條件,例如酸性,鹼性和鹹性條件。儘管已經報導了大量有關CNT /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有機廢水系統中的性能的工作,但其實際應用仍存在挑戰。
  • 《Matter》:打破傳統極限的顛覆性納米製造技術
    光錐混溶圖是針對於塊體材料,包含在光錐邊界內部的材料,與「觀察者」材料(這裡是金)完全混溶,在邊界上的材料,與觀察者材料的混合焓約為0。納米尺寸效應對應的藍色雙曲線修改了混溶限制,且可通過減小尺寸(擴大雙曲線的疆域)繼續增大材料的混溶性。
  • 碳納米管來製造矽陽極鋰離子電池,開拓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使用
    打開APP 碳納米管來製造矽陽極鋰離子電池,開拓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使用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8 16:24:27
  • 水泥是如何製造出來的,比我想像的複雜多了
    選一個漂亮適用的花盆就非常重要,現在網上有很多短視頻介紹用水泥DIY花瓶,大家腦洞大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水泥花盆,還有利用水泥做成凳子,盤子等用品。隨著人類開始使用各種工具後,用石頭,泥土,木頭建造堅固的房屋,各種建造材料開始使用。水泥最早在古羅馬時期開始使用,用火山灰和石灰加水,用來粘合石頭,這樣讓建造更加堅固。
  •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_納米材料的特性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_納米材料的特性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31 10:08:06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   納米材料是指三維空間尺度至少有一維處於納米量級
  • 新型納米材料有哪些
    而介電效應是指納米材料處於一定的介質包圍之中時,由於不同材料對光的折射率不同,納米表面及其附近的場強增大,這種效應廣泛應用於多相反應中光催化材料。正是這些獨特的效應使得納米材料在傳統材料、電子設備、醫療器材、機械製造、軍工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
  • 納米科學:製造原子級納米帶!
    納米科學:製造原子級納米帶!研究人員已經邁出了將原子級精密石墨烯納米帶(APGNR)整合到非金屬基底上的第一個重要步驟。矽晶體是最常用於製造電晶體的半導體,電晶體是用於在計算中執行邏輯運算的關鍵電子元件。然而,隨著更快和更強大的處理器的產生,矽已達到性能極限:導電越快,溫度越高,導致過熱。
  • 碳納米管:「特立獨行」的神奇材料
    你知道世界上最「黑」的材料是什麼嗎?近期,國外一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碳納米管制造出一款材料,可吸收99.96%以上的入射光,堪稱材料家族中的「黑洞」。
  • 裝修貼牆磚,用純水泥還是水泥砂漿,為什麼?怎麼選貼磚材料?
    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這其中又有一個關鍵,那就是粘貼材料的選擇。例如現在有朋友問這樣一個問題:貼牆面瓷磚用純水泥,還是用水泥砂漿好?為什麼?家居雜壇就來給大家說說這個問題。水泥砂漿貼牆面瓷磚的方法使用水泥砂漿來貼牆面的瓷磚是最傳統的一種貼磚的方法,這個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溼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