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石鐘乳、石筍是怎樣形成的呢?

2020-12-05 寧寧講百科

大家應該都去過溶洞景點的吧,去過的應該都知道溶洞裡面的景象美輪美奐,洞內形成的秀麗小山峰和曲折通道更是吸引人的眼球。那麼大家又知道溶洞是怎麼形成的嗎?

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溶洞的形成是由水和二氧化碳發生長時間的化學反應時水中溶解有碳酸氫鈣,這種水從溶洞的上方滴落下來,然後又經過水分蒸發,壓強減少或者溫度變化,二氧化碳溶解度變小,沉澱下碳酸鈣,然後又經歷長時間的歲月積累,就形成了溶洞中的鐘乳石和石竹等不一樣的東西。而又當他們和地面上的石筍連接起來,就形成了讓人嘆為觀止的石柱。

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美妙,但凡是經歷過化學反應的洞穴,基本上都形成了讓人嘆為觀止各種奇特壯觀的溶洞。又比如大家都相對熟悉的桂林七星巖和蘆廟巖,還有肇慶的七星巖,宜春的竹山洞,重慶市的雪玉洞。

但是又經歷科學家們的辛苦考察,又發現了一個秘密,溶洞的形成還可能與藻類生物有關。這種的理論認為是藻類是地球最早出現的原始植物。存在著分布廣泛的特點,以及有匯合作用的能力和趨光生長的特徵。在最早出現的原始植物,他們一般都集群生活,形成許多海洋生物膠,還經常會分泌出鈣質,收集和連接細微的石灰質顆粒,而溶洞中的石鐘乳就有著迎著光線向上彎曲生長的特點,這和藻類的趨光生長的特徵很相符。再者石鐘乳的內部都是同心圓狀,很有可能是藻類分泌鈣質和收集粘接細微的石灰質顆粒的原因。最後在某些溶洞的巖石還是層狀化石結構這種的結構和古代藻類生物特徵非常類似,而且在很多的溶洞中我們都會看到非常多的藻類。

相關焦點

  • 地下奇觀——溶洞的形成之謎,答案究竟是什麼?
    例如杭州的瑤琳仙境、宜興的張公洞、善卷洞,桂林的七星巖、蘆笛巖……這些溶洞都是旅遊勝地。千奇百怪的石鐘乳、石筍和石柱,寬敞高大的洞穴。曲折的通道都令人沉迷。更吸引人的是這些溶洞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過去人們有一種看法,就是這些溶洞是地下水沉澱溶蝕的結果,雖然溶洞都是十分堅硬的碳酸鹽質巖石
  • 神奇地貌——這個「石筍」可以吃嗎?
    你見過石筍嗎?注意哦,我們現在說的這個石筍可不能吃,而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種自然現象。而當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受熱或者壓強突然變小時,其中的碳酸氫鈣就會重新分解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形成各種奇特的地貌。長期的流水溶蝕作用,使得這些地區出現了許多地下空洞,我們將它們稱為溶洞。
  • 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關注漯河氣象,了解官宣天氣  洋藍洞是地球罕見的自然地理現象,從海面上看藍洞呈現出與周邊水域不同的深藍色,並在海底形成巨大的深洞,被科學家譽為「地球給人類保留宇宙秘密的最後遺產」。那麼,藍洞究竟是什麼,裡邊到底有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秘吧!  藍洞是怎麼形成的?  據中國海洋大學楊作升教授介紹,目前海洋藍洞的成因有兩種類型,即石灰巖溶洞成因與珊瑚礁生長結構成因。  所謂石灰巖溶洞,即冰川時期因海平面降低,石灰巖受到溶蝕作用,在下部發育成為大型的空洞(類似溶洞),當溶蝕空洞越來越大,就造成了頂部塌陷而形成一個邊緣陡峭的大洞,稱為落水洞。
  • 讓心靈來場旅行之「瀑布和溶洞結合的地貌奇觀」吊水壺
    火山井是如何形成的呢?專家們研究發現:金龍頂子火山在噴發時期,呈液態的巖漿在地表流動,極短的時間裡流過山腳的這片谷地,這裡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很多參天大樹被巖漿流包裹,迅速燃燒炭化,形成「火山井」奇觀。從遠處觀望吊水壺瀑布就會發現,整個瀑市猶如飛帝掛壁,白練當空;走近了觀看,垂珠濺玉,如煙似霧。
  • 石幔石筍鐘乳石鵝管石...石林暗河探秘又有新發現!更多洞穴內部高清照流出...
    ▲ 石幔一般指石簾,從洞壁裂隙中流出的滲流水沿壁流動而形成的碳酸鈣澱積物。▲ 石筍,為碳酸鈣石灰巖,位於溶洞洞底的尖錐體,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種自然現象。▲ 鐘乳石又稱石鐘乳,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
  •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石花洞園區有各類巖溶洞穴30餘個,分布在大石河沿岸,洞穴位於距今4.9-4.5億年期間,形成的石灰巖中(地質學家稱為「奧陶系」)。其中最為著名是石花洞和銀狐洞洞穴是在距今約十幾萬年前開始形成的,是中國北方溫帶氣候條件下巖溶洞穴的典型代表。洞穴內次生化學沉積物千姿百態,堪稱溶洞的藝術殿堂。
  • 玉皇山驚現千米地下溶洞
    中國江西網萍鄉訊 劉紀萍報導:蘆溪縣與蓮花縣交界的張佳坊雜溪,近年來許多登山探險人士發現道教故裡玉皇山腳有一個深2000多米的溶洞。  洞的所在地叫石洞背,進口坐落在蓮花縣高洲鄉與龍上交界的高灘村,洞內石鐘乳奇形怪狀,進洞500米外有一條暗河,水流往左邊流向龍上方向,曲徑通幽,景觀奇異,在電光照射下光彩奪目。洞口高約15米,呈三角形向外延伸,該洞目前尚未開發,許多探險者身背電燈礦帽進洞發現,倒掛在洞頂的鐘乳石玲瓏剔透、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 布甲溶洞 | 大美布甲,驚豔溶洞世界
    溶洞像是另一個未知的世界,它神秘、夢幻、亦或是壯美震撼,而溶洞的形成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經過5億年的磨練,打造出了這魅力而又神奇的探險之地。 溶洞的地層屬於寒武紀石灰巖巖石(距今約5億年),布甲溶洞最大的特點是有著300多米長的連續發育石縵帶(在全國目前已發現的溶洞中極為少見)!
  • 湖南寧鄉千佛洞,是一處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
    寧鄉千佛洞位於湖南省寧鄉市黃材鎮,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複雜,並有罕見的洞內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進入千佛洞需要搭乘小船,門票90元,就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龍洞是長沙地區景觀集中的石灰巖溶洞,據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迴曲折,神秘莫測。洞洞相連,洞內有洞,大的洞可容納數千人,狹窄處僅容納一人通過。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洞內冬暖夏涼,是供人避暑、休閒的好去處。遊千佛洞是不能直接進去的,必須坐著景區準備的小船進去,沿著一條洞中的小河進去。
  • 通山隱水洞,天然形成的溶洞,很有特色,質地純淨,少有風化現象
    而隨處可見的鐘乳石,由於質地純淨,少有風化現象隱水洞地質公園是在以巖溶洞穴為主體地質遺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巖溶地貌地質公園,其核心景區隱水洞是一處典型的由斷裂構造控制的、巖溶地質作用形成的大型溶洞。隱水洞內有十分豐富的地下溪流巖溶地貌等地質景觀,隱水洞長約5180米,洞穴與地下河合二為一,洞體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洞內鐘乳石林立,擬人狀物惟妙惟肖,峽流相映,瀑洞相融。
  • 宜興旅遊:宜興三奇,世界三大奇洞之一,它是誰呢?
    在宜興有許多石灰巖溶洞,比如宜興著名的溶洞三奇:善卷洞、張公洞和靈谷洞。這些溶洞每個都可謂是鬼斧神工,天作之景,雖同是溶洞景觀,但又各具特色。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溶洞——善卷洞。善卷洞連同比利時的漢人洞、法蘭西的裡昂洞被稱為世界三大奇洞。由於受佛教文化的影響,此洞又有著「欲界仙都」及「萬古靈跡」的美譽。
  • 山東鐘乳石被偷 景區生長形成的「比翼鳥」鐘乳石形態已消失
    山東鐘乳石被偷 景區生長形成的「比翼鳥」鐘乳石形態已消失時間:2019-04-28 18: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東鐘乳石被偷 景區生長形成的比翼鳥鐘乳石形態已消失 4月27日,親情沂蒙旅遊集團位於山東沂水地下畫廊景區的億年鐘乳石遭到人為惡意破壞,生長形成的比翼鳥鐘乳石形態已消失
  • 山地是怎麼形成的?
    那麼山地是怎樣形成的?它有什麼樣的奇特景致呢? 一起來看看!華山什麼是山地?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並且相對高度差在200米以上的高地, 具有起伏大、 坡度陡峭、 呈脈狀分布的特點。中國的長白山就是一座休眠火山,它形成於1200萬年前,經過多次噴發後形成了現在的壯觀景象。長白山天池2褶皺山褶皺山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大陸漂移,造成兩塊大陸相撞,巖石發生彎曲變形所致。
  • 旅途中顛覆認知的見聞:溶洞是藻類生物石化後形成的?
    而溶洞的形成,到底是大自然中的奇妙景觀,還是無法解答的謎之存在呢?,又稱喀斯特地貌,人們對溶洞形成的普遍看法是:溶洞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沉澱和溶蝕的結果。但是,我在觀賞溶洞時,聽到這樣一種說法:溶洞是藻類生物石化後形成的。
  • 世界罕見的水上溶洞,曾經是日本人的彈藥庫,現在是我國五A景區
    本溪水洞風景名勝區是目前的世界第一長的地下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陰涼無比,因此成為新晉東北地區的避暑聖地。據統計,每年遊覽本溪水洞的人數高達百萬,因此被人們譽為「北國一寶」、「天下奇觀」、「亞洲一流」。許多人對本溪水洞的形成年代存在疑問,一說形成於幾億年前,一說形成於幾千萬年前。
  • 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秘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畢節日報 |楊英 、 李龍舉)納雍縣有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境內分布有大量的暗河、伏流、溶洞及峽谷。在納雍縣龍場鎮龍場社區,署仲河越境而過,留下了許多天然的伏流與溶洞風光,河與洞相連,形成了一道道不同的天然美景。
  • 雲南九鄉溶洞,喀斯特地貌天下奇觀
    雲貴高原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在雲南九鄉溶洞內,石壩景觀處處可見,大自然的神奇傑作令人嘆為觀止。石灰巖比較容易溶於水,在向下滴落的過程中,在底部慢慢積累形成石筍景觀。一道一道的石壩,好像是人工所為,實際上是碳酸鈣的慢慢積累。
  • 探險隊在廣元朝天溶洞發現疑似新生物
    鄢懷林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近日,「探險中國」探險隊一行走進廣元朝天區,對朝天區曾家山漢王洞、疊洞河、雪溪洞、川洞天坑、天星洞等溶洞開展科考探險工作。 曾家山位於龍門山脈與米倉山脈交會地帶,總面積586平方千米,境內有1/3的地域分布著溶洞
  • 石花洞石筍記錄北京2650年氣溫變化(組圖)
    當碳酸鈣溶液繼續下滲到了洞穴,由於洞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土壤中的低,於是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就會跑出來,導致溶液中的碳酸鈣過飽和而沉澱,從而形成石筍、石鐘乳和石柱等美麗的洞穴景觀,石筍是指從地面向上生長的化學沉積物,石鐘乳是指從洞頂向下垂掛的化學沉積物,向上生長的石筍和向下生長的石鐘乳連接在一起就是石柱;飛濺水則形成了石花、石珊瑚、石葡萄等;滲透水形成了石瘤、石盾;流水形成了石梯田、石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