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除了有一望無際的平原,還存在著綿延起伏、巍峨壯麗的山地。在山地的分布區域內,處處呈現著不同於平原的自然現象,甚至在一座山上還同時存在著白雪皚皚和綠樹成蔭的景象。而且,山地還影響著我們所在地區的氣候。
那麼山地是怎樣形成的?它有什麼樣的奇特景致呢? 一起來看看!
華山
什麼是山地?
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並且相對高度差在200米以上的高地, 具有起伏大、 坡度陡峭、 呈脈狀分布的特點。 中國的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例如喜馬拉雅山、 崑崙山、 唐古拉山、 天山、 阿爾泰山等。 山地在世界上的分布也很廣泛, 著名的有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脈、 烏拉爾山、 落基山等。
火焰山
山地的成因是什麼?
山地的成因主要有火山噴發、地殼褶皺、地殼斷層、外力侵蝕這四類。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類山地都有什麼特點吧!
1
火山
由於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山被稱為火山。這類山的特點是山頂上有一個窪地,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火山口。如果此山位於較高緯度,到了冬天,山上有降雪,遠遠望去,就像山上長出了白頭髮;近看,火山口裡有積水,積水為湖,即為天池。
中國的長白山就是一座休眠火山,它形成於1200萬年前,經過多次噴發後形成了現在的壯觀景象。
長白山天池
2
褶皺山
褶皺山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大陸漂移,造成兩塊大陸相撞,巖石發生彎曲變形所致。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最外層是厚厚的巖石殼,就像蛋殼一樣,但它並不是一塊完整的「蛋殼」,而是由多個板塊拼接而成的。這些板塊並不「老實」,它們互相擠壓碰撞,有的板塊被另一個板塊「翹」起來,山地就形成了,例如喜馬拉雅山;有的板塊比較軟,於是被另一個板塊「擠皺了」,例如中國的崑崙山脈和天山山脈、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就是這樣形成的,它們都屬於褶皺山系。
大名鼎鼎的喜馬拉雅山脈
3
斷層山
巖石由於受到來自地球內力的頂託作用而斷裂,上升的巖塊像堡壘一樣,因此叫地壘,它常常形成塊狀山地,如江西的廬山、山東的泰山、陝西的華山等;下陷的地區形成窪地,叫地塹,降水多的地區易形成湖泊,如中國的鄱陽湖、俄羅斯的貝加爾湖,降水少的地方就會形成衝積平原,如陝西的渭河平原等。這類山地的特點是在平原上會出現一個塊狀山地,高聳入雲。登山遠望,一覽眾山小。
泰山
4
外力侵蝕山
巖石成因有三種:巖漿巖質地堅硬,如花崗巖,不易被侵蝕;變質巖質地細膩光滑,如大理巖,也不易被侵蝕;沉積巖是泥沙沉積後,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固結成巖而成,質地柔軟,易被侵蝕。當這些巖石露出地表,在風的吹拂和雨水的衝刷下,鬆軟的巖石會被流水和風侵蝕帶走,堅硬的巖石便留下來形成山地。
還有一種巖石很特殊,那就是石灰巖,由於石灰巖可溶於水,如果恰巧石灰巖分布在降水多且河流多的地區,那麼時間一長,石灰巖就被流水侵蝕成溝壑和溶洞。而如果溶解過石灰巖的水長期滴漏在固定的位置,便會形成奇特的石筍和石鐘乳,石鐘乳和石筍如果連成一體就形成了石柱,且其表面圓滑,看起來就像融化的冰激凌一樣。中國廣西桂林的山區就是典型的石灰巖流水侵蝕再加上巖體的崩塌形成的山體,它還有個特殊的名字叫作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除了山地的形成蘊含了很多科學知識,山地之美也讓人讚嘆。小夥伴們有空可以走出家門,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哦!
撰文 / 時文華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