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中國科學院建院以來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纍纍,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由學部主席團根據學科布局和學科發展趨勢確定各學部的名額分配。院士增選採用分學部選舉的方式,分別由各學部選舉產生。增選工作主要包括推薦初選、評審、選舉三個環節。
截至2020年11月,中國科學院共有院士813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3人,化學部12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49人,地學部136人,信息技術科學部97人,技術科學部149人;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材料類院士名單
小編對技術科學部中的材料類院士進行了統計,共計47位。
中國科學院材料類院士名單
(按出生年份排序)
註:已故院士暫未統計入此表
統計與分析
當選年份統計
截至2020年,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材料類院士共計47位。其中1980年1位,1991年4位,1993年3位,1995年2位,1997年1位,1999年2位,2001年4位,2003年3位,2005年3位,2007年1位,2009年1位,2011年3位,2013年5位,2015年4位,2017年4位,2019年6位。2010年後材料類院士穩中有增,這與社會發展需要和材料學科的發展過程相關。
籍貫統計
經統計可知,技術科學部材料類院士的籍貫主要來自於浙江、江蘇、湖南等省份,來自西部地區的院士較少。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材料類院士籍貫分布
當選年齡統計
截至2020年,技術科學部材料類院士中最小的當選年齡為38歲(盧柯院士),最大的當選年齡為70歲(張興鈐院士),最年輕的院士為劉昌勝院士和段文暉院士(1967年)。技術科學部材料類院士的當選年齡主要為55歲至65歲之間。
本科學習院校統計
截至2020年的統計數據,技術科學部材料類院士中在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進行本科學習的人數最多。
結語
從建國至今,中華的崛起過程中孕育了諸多國之棟梁。各位院士艱苦卓絕的努力讓貧弱的祖國擠進大國行列,其師者風範又孕育了中華新的脊梁。
其他學部材料相關的院士及已故院士本次暫不納入統計
歡迎大家留言補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