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解讀珠穆朗瑪峰 - 2018年版本

2021-01-10 8264戶外

對於那些密切關注珠穆朗瑪峰

登山

活動的人們來說,官方攀登數字的公布總是一個裡程碑。The

himalaya

nDatabase數據網站(HDB)於2017年12月4日更新的最新的登頂數據。

過去數周,小編一直不斷深刻細緻地挖掘數據,發現了部分有趣的趨勢和細枝末節。這也是最近「攀登珠穆朗瑪峰花費幾何-2018年版本」的出色補充。


TheHimalayanDatabase數據網站


現在,人們已經可以免費從HimalayaDatabase數據網站,HDB下載數據,這裡包括自1905年至現今,中國

西藏

自治區和

尼泊爾

境內

喜馬拉雅

山區幾乎全部

山峰

的攀登情況。現在,由BilliBierling及RichardSalisbury帶領的一直人數很少的虔誠的投入者進行維護。

傳奇的伊莉莎白.赫利小姐已經正式退休,並保有榮譽退休總監的頭銜。94歲的她繼續居住在

加德滿都


在進入正題前,讓我們先解釋部分術語。我意識到有一些支持珠穆朗瑪峰環保系統的民族區域,其中包括Tamang族,Magars族,Rai族及其他民族。而且在(山峰)北側,這裡還有中國一側的工作人員。部分文章僅是把所有這些人簡單的稱為山峰工作者。


「成員」的稱謂通常是指那些付費進行攀爬的人們。而且他們或許傾向於被叫做西方人或是外國人。我交替使用客戶,外國人及西方人指明客戶,例如,來自

韓國

的登山者,我並不把他們稱為西方人。


喜馬拉雅山峰登頂者人數的另外一個出色來源便是EberhardJurgalski的8000er.com網站。他在尼泊爾登山信息之外還增添了

巴基斯坦

的攀登內容。


遠景


頭條包括珠穆朗瑪峰登頂人數的增加,死亡率有所降低,而從中國西藏自治區進行攀登變得更為熱門。如同我在攀登珠穆朗瑪峰花費幾何-2018年版本的總結說明,期待珠穆朗瑪峰變得更為擁堵,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裡變得更為昂貴,無論你從山峰任何一側進行攀爬,而且每年會有六至八人遇難–南側的死亡人數會更多,由於在該側攀登的人員會更多。


珠穆朗瑪峰共8,306次登頂紀錄中,共有4,833人站在山峰頂端


288人在嘗試珠穆朗瑪峰過程中遇難


2017年回顧


2017年是珠穆朗瑪峰登山探險活動相當出色的一年,有著歷史上第二高的登頂人數,648人次。去往大本營的攀爬者中,61%人最終站在山峰頂端。這與2016年的登頂結果相同(2016年為641人次),也是繼2013年,658人次取得成功後,歷史上登頂總人數排位第二的年份。2017年,446人次從山峰南側去往頂峰,而北側,這個數字為202人。17明登山者試圖不藉助輔助氧氣登頂山峰,11人取得成功-這是一個重要的數字。還有六人確認遇難-五人在山峰南側,一人位於北側。


尼泊爾;更多登頂,更多死亡


截止到現在,從尼泊爾一端進行攀爬更為熱門,所以這裡也有著更高的總死亡人數及遇難比率。尼泊爾一側共有5,280人次站在山峰頂端的記錄,其中107人死亡,或3.3%,比率為1.15。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所有死亡率包括全部的受僱人員和登山隊員,其中包括那些身處大本營,而非僅是那些登頂山峰的人們。


中國西藏自治區一側重拾衝力


其中更為有趣的數據統計之一便是,過去兩年,從中國一側進行攀爬的人數有所增長,而尼泊爾一側的數字卻略有縮減。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看,趨勢也頗為相近。2010年,中國西藏自治區一側有85人次成功站在山峰頂部,而尼泊爾一側的數字則為175人次,2017年,記錄分別為120人次及199人次,34%和13%的區別。未來數年,中國西藏自治區一端的數字或會超過尼泊爾一端,也隨之出現擁堵問題。


一系列事件,既有自然方面也有政治因素對山峰兩側均產生了影像。這張圖表顯示,相較於南側,山峰北坡直至2008年,中國一側因為奧林匹克運動會而有效關閉珠穆朗瑪峰時的增長相當明顯。這也導致登山圈的很多人不願冒用他們的錢冒險購買中國一側的攀登許可,所以他們轉向尼泊爾一側。RussellBrice(羅薩爾)在1994年至2007年之間在中國一端的主要力量,把219人送往山峰頂端,2007年便有53人。但是,在2008年山峰北側關閉,導致一切攀爬活動停頓後,他去往南坡。


雪崩和2014年接踵而來的

夏爾巴

罷工讓人們重回山峰中國一側。現在,情況顯示出,2015年的地震對於山峰兩側登山活動的影響不算太大,因為這被視作是自然災難,而非一側或是另外一側的事件,儘管中國和尼泊爾政府都曾關閉過珠穆朗瑪峰。


一張或許影響著中國一側增長的外卡便是現在的登山許可費用增長至9,500美元。這已經接近尼泊爾一側11,000美元的收費。這依然被看作是這個影響的部分,不過隨著尼泊爾一側從鬼魅的新規則到雪崩應急的糟糕的宣傳,很多人或許把中國西藏自治區一側視作更為安全,更為可靠的一側,這與十數年來的的情況截然相反。


無論如何,中國正在珠穆朗瑪峰附近修建巨大的「登山中心」,這可能會把從北側攀爬珠穆朗瑪峰變成山峰的迪斯尼樂園,是人們從這一次攀登感到沮喪。時間會證明一切。



山峰兩側的死亡人數減少


自1921年至2017年之間,共有288人在珠穆朗瑪峰遇難。自1921年首次嘗試起,珠穆朗瑪峰每年平均有四人死亡。專注於現代,從2000年到2017年,死亡增長至每年6.5人,2014年山峰南坡冰塔崩塌導致冰屑掉落及2015年地震導致共28名夏爾巴協作死亡佔據了其中大部分。


看到1900年至2017年之間的死亡率,探險隊伍成員和受僱人員的數字幾乎相同,分別為1.8和1.9。不過當上世紀九十年代珠穆朗瑪峰登山商業化開始進入白熱化時,團隊成員死亡率一讀攀升至2.09。在商業化的現代時期,登山者和受僱人員的死亡率分別降至1.04和0.64。


而尼泊爾一側的安全聲譽在2014年的災難和2015年的死亡事件後受到極大損害,而中國西藏自治區一側也出現了多起死亡事件。2004年及2006年,分別有6人和8人遇難。上一次,西藏自治區一側無人遇難時2016年,而尼泊爾一端則是2010年。而上一次珠穆朗瑪峰兩側均無人死亡則是1981年。


一個有趣的細節就是,8,306人次登頂之中,僅由265人(197名登山者及68位受僱成員)選擇了「非傳統」線路,換句話說,就是非東南脊或是東北脊。這裡有80人(50名隊伍成員及30名受僱人員)在攀爬過程中遇難-佔總死亡人數的27%,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何傳統路線在商業隊伍負責人中最為熱門-風險更低。而沿非傳統線路登頂人數最多的國家:

日本

(30人),韓國(23人),

俄羅斯

(16人),

美國

(26人)和前蘇聯(23人)。


在八千米級別山峰之中,死亡人數為288人,這令珠穆朗瑪峰的遇難人數絕對排在最高,但是1.23的死亡率卻幾乎墊底。安納普爾那峰是死亡率最高的八千米級別山峰,每三名攀登者之中就會有一人遇難(7人:261人),或是3.91的死亡率。

卓奧友峰

是最為安全的八千米級別山峰,3,681人次登頂,50人遇難,或是0.55的死亡率。


輔助氧氣,登頂和死亡


鮮少有人在不藉助輔助氧氣的情況下站在珠穆朗瑪峰頂端,事實上,僅由208人次取得成功。更為深入地分析數據顯示,208名死亡人員中,168人在遇難時沒有使用輔助氧氣,不過這顯得有些誤導,因為很多的遇難人員,準確地說,119人進行了路線的準備,大多數是由夏爾巴協作完成,而且大多數人沒有使用輔助氧氣,因為他們身處山峰海拔較低區域。例子就是2014年冰塔冰塔和2015年的地震,導致31人遇難他們全部身處1號營地之下,所以並未開始使用輔助氧氣。


我聯繫了HDB數據網站的RichardSalisbury,請他幫助分析輔助氧氣在到達山峰頂端和死亡兩個方面產生的影響。他發表了數篇關於隊伍成員在大本營之上傳統商業線路使用和不使用輔助氧氣的成功率的報告。這個結果如同我們的預期-那些藉助輔助氧氣攀爬的人員的死亡率更低,而且登頂成功率更高。


談及那些遇難的成員對於評估輔助氧氣的影響更具意義。154位嘗試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者並未使用輔助氧氣,其中11人死亡。54名受僱人員在沒有輔助氧氣的情況下登頂山峰,絕大多數位夏爾巴協作,無人遇難。


這張圖表展示了藉助輔助氧氣的攀爬者的成功登頂機率幾乎是那些部使用輔助氧氣人員的兩倍。

圖表顯示並未使用輔助氧氣登山者的死亡率幾乎是那些利用輔助氧氣人員的兩倍,不過數量卻相當低,在從頂過程中僅有11名隊伍成員遇難。

再看山峰北坡,為何登山者在高海拔營地之上放棄他們的衝頂嘗試,惡劣的天氣對於那些使用或是不使用輔助氧氣的人們來說都是最為主要的原因。但是,對於那些並未藉助輔助氧氣的人們來說,凍傷和寒冷卻是排在第二位的原因,而那些使用扶助氧氣的人則把體能衰竭列為返回第二普遍的原因。


珠穆朗瑪峰北側公認比山峰南坡更為寒冷且風速更強。這或解釋了為何更多沒有藉助輔助氧氣的登山者會返回-一個希望存活的標誌!2017年是個例外,山峰南側表現出截然相反的特性,狂風阻止數位不使用輔助氧氣登山者的嘗試。


回到山峰南坡,為何攀爬者在高海拔營地之上的衝頂嘗試中返回,惡劣天氣再次成為那些藉助或是不藉助輔助氧氣

攀巖

者的選擇下撤的首要原因。不過,至於不使用輔助氧氣的登山者,凍傷,寒冷,還有體能衰竭則是返回的第二高原因。

藉助輔助氧氣總是一個涉及道德和登山風格的爭議話題。對於一些人,這是一個熱門議題。


夏爾巴協作的登頂


過去15年間,珠穆朗瑪峰的一項巨大變化便是夏爾巴協助到達山峰頂端人數的井噴式增長。這是受到商業探險隊伍負責人安排1名夏爾巴協作對5位客戶的協作比率,但是,現今很容易便會達到每兩名夏爾巴協作服務一位客戶。


這樣的增長很有可能受到了經驗不足客戶的驅使,把裝備卸下給夏爾巴協作,更多的輔助氧氣,高端嚮導,這樣的市場營銷策略就是一直會有一位夏爾巴協作陪伴你的左右。

1992年,當登山商業化開始在山峰南坡興起,22名夏爾巴協作及65位隊伍成員站在山峰頂端。2017年,212名夏爾巴協作及199位隊員到達頂峰。而山峰北側,情況甚至更具戲劇性。2000年,僱用人員及客戶比率為17:38,而2017年,則為117:120。


珠穆朗瑪峰-永無止境的誘惑


上面的圖表顯示,自1990年以來,隨著商業探險的起步,登頂人數極具增長。當年,AdventureConsultants公司的RobHall及GaryBall帶領四位付費客戶到達山峰頂端。



即使是1996年導致15人遇難的山難之後,人們對於山峰的興趣依然穩步提升。2008年,由於中國一側關閉山峰北坡進行

北京

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傳遞,導致登頂率極速下降,而2014年,一場夏爾巴罷工使得南坡登山活動直至,從而也導致南坡顆粒無收,隨後,2015年的地震致使山峰兩側的探險活動戛然而止。


但是很容易理解,在每個糟糕的年份之後,第二年都會出現創造記錄的登頂人數。看起來,壞消息僅是增加攀登珠穆朗瑪峰對於人們的吸引。


珠穆朗瑪峰的細枝末節


細節方面,theHimalayanDatabase數據網站顯示


一次真正的獨立攀登

34次橫跨

13次採用降落傘設備(滑翔傘)返回

20次存在爭議的攀爬

14次不被認可的攀登


關注珠穆朗瑪峰的有趣事實


地理知識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29,035英尺或是8,848米,編者按-中國一側於2005年進行測量後給出的官方數據為8844.43米,不過,中國和尼泊爾一側相互承認對方的測繪數據

山峰頂端位於尼泊爾和中國邊界,南坡為尼泊爾一側,而北坡則是中國西藏自治區一端

山峰的形成超過六千萬年

珠穆朗瑪峰每年增長約1/4英寸(0.25英寸)

巖石頂峰終年覆蓋著厚重的積雪

1955年,山峰的高度調整至29,028英尺,而且現在,尼泊爾依然在使用這個數字

現在,中國一側把29,015英尺作為官方海拔高度(編者按-實際數字為8844.43米)

1999年,使用GPS設備測量的山峰高度為29,035英尺或是8,850米

2017年,由於2015年發生的地震,尼泊爾一側開始重新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工作將於2020年結束


天氣情況


珠穆朗瑪峰頂端幾乎終年有高壓氣旋盤踞

這裡的風速可超過200英裡/小時

氣溫可降至-80華氏度

每年5月中旬,氣旋向北側移動,使得風速平緩,氣溫足夠問年,令人們可以嘗試登頂。這被成為『衝頂周期』。這與每年秋季11月的周期頗為相似

西坳口會變得相當炎熱,溫度會超過100華氏度(編者按-接近40攝氏度),這是登山者去往頂峰的必經之地


歷史知識


如同世界上所有的山峰一樣,本地,勤勞的人們首先發現這裡

艾佛斯特峰在藏語中被稱作珠穆朗瑪峰。意為宇宙的母親女神

艾佛斯特峰在尼泊爾被叫做薩迦瑪塔峰。意為天空女神

這裡首次被喬治.艾佛斯特爵士帶領的一支

英國

測繪團隊於1841年首次認定,並介紹給西方世界

艾佛斯特峰最初被命名為XV峰,1856年測量的高度為29,002英尺

1865年,這裡被命名為艾佛斯特峰,用此時已經過世的喬治.艾佛斯特爵士的名字定名


登頂情況-2017年12月更新

早期的嘗試和登頂


1921年,一支英國探險隊伍從北坡(中國西藏地區)首次進行嘗試,他們的攀登依然是珠穆朗瑪峰登山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未解之謎,隨著1999年,馬洛裡的屍體被發現,但是他們登頂山峰的確實證據卻並未找到


1953年5月29日,來自

紐西蘭

的愛德蒙迪.希拉蕊爵士和一名尼泊爾夏爾巴,丹增.諾爾蓋首次到達山峰頂端。他們參加了JohnHunt上校帶領的一支英國探險隊伍,沿山峰南坡登頂


山峰北側的首次登頂則發生在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者,屈銀華,王富洲和阿旺貢布(藏族)成功到達山峰頂部

最為年輕的登頂者是來自美國的JordanRomero,時年13歲零10個月,2010年5月23日,他從山峰北側到達頂峰

最為年長的登頂者是日本登山者三浦雄一郎,時年80歲的攀登者於2013年5月23日取得成功

首位沒有使用輔助氧氣到達山峰頂端的登山者則是來自

義大利

REI

nholdMessner和PeterHabler,他們於1978年採用

阿爾卑斯

方式到達山峰頂端

1908年,ReinholdMess稱謂唯一一位真正獨立攀登珠穆朗瑪峰,並未使用輔助氧氣的登山者。他沿中國西藏自治區一側的GreatCouloir線路登頂山峰


男性登頂記錄


最為年輕的男性登頂者是來自美國的JordanRomero,時年13歲零10個月,2010年5月23日,他從山峰北側到達頂峰

最為年長的男性登頂者是日本登山者三浦雄一郎,時年80歲的攀登者於2013年5月23日取得成功

阿帕夏爾巴(ThamiOg地區)和普巴扎西夏爾巴(Khumjung地區),卡米日塔(Topke)夏爾巴(Thami地區)是登頂山峰次數最多攀登者記錄的保持者(男性或是女性),21次來到山峰頂部,最近一次為2017年,卡米日塔取得成功

美國人DaveHahn是登頂山峰次數最多的非夏爾巴登山者,他15次到達山峰頂端,最近一次是2013年


女性登頂記錄


首位到達珠穆朗瑪峰頂端的女性是日本登山者田部井淳子,她於1975年取得成功

登頂珠穆朗瑪峰最為年長的女性登山者是來自日本的TamaeWatanabe,時年73歲,於2012年沿山峰北側到達頂峰

登頂珠穆朗瑪峰最為年輕的女性登山者是來自印度的Ma

LAVA

thPoorna,時年13歲零11個月,2014年5月25日,她從山峰南側到達頂端

截止2017年6月,536名女性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

來自尼泊爾的拉巴夏爾巴保持者女性登頂山峰次數的記錄,共為八次(一次從南坡,七次沿北坡)


登頂統計數據


截止2017年6月,珠穆朗瑪峰共有8,206人次登頂,4,833人沿所有不同的線路取得成功

1,016人,大多數為夏爾巴協作,多次到達山峰頂部,

相較而言,尼泊爾一側認為熱門,有5,280人次登頂記錄,而中國西藏自治區一端側的數字則為3,026人次

截止2017年6月,208名登山者沒有使用輔助氧氣到達山峰頂部,約佔總登頂人數的2.5%

32名登山者從一側橫跨至另外一側

542位攀爬者從尼泊爾和中國西藏自治區兩端取得成功

88名登山者在一個登山季到達山峰頂端超過一次


遇難統計數據


自1924年開始,282人(173名西方登山者和115位夏爾巴協作)在珠穆朗瑪峰遇難,或3.4%,比率為1.22

282名遇難登山者當融,70人是在下撤過程中死亡,或25%

尼泊爾一側的5,280人次登頂記錄中有181人遇難,或3.6%,比率為1.27

中國西藏自治區一端3,026人次登頂記錄中有107死亡,或3.7%,比率為1.15

大多數遺體依然留在山峰之上,但是中國一側移動了大量處於明顯位置的屍體

山峰兩側導致死亡最為主要的原因是,雪崩(77人),滑墜(67人),高海拔病症(32人)和體能衰竭(26人)

所有探險隊伍中約63%都至少有一名登山者成功登頂

從1923年至1999年:1,169人次登頂記錄中有170人在珠穆朗瑪峰遇難,或14.5%。但是從2000年至2017年,死亡率極具下降,7,056人次登頂記錄中有118人死亡,或1.7%

無論如何,最近兩年的死亡人數為,2014年17人,2015年14人

遇難人數減少的首要原因是更為完善的裝備,天氣預報及更多人參加商業探險隊伍進行攀爬


攀登


珠穆朗瑪峰上有18條不同的攀爬線路

在8,306人次登頂距離中,僅有265人選擇非傳統線路-東南脊和東北脊

攀登珠穆朗瑪峰需用時40日時間,從而令身體適應高海拔區域

在珠穆朗瑪峰頂端每次呼吸的氧氣含有量比海平面少約66%

纖細的尼龍繩索讓登山者避免在滑動中跌落

大多數攀爬者都會食用大量雞蛋,米飯和麵條

絕大多數登山者都會使用輔助氧氣

使用輔助氧氣可以幫助登山者保暖

攀爬這在海拔26,000英尺處開始使用輔助氧氣,這會令他們感到3,000英尺的差別,這樣他們身處27,000英尺高度時,感覺如同24,000英尺高度

尼泊爾年滿16歲才能從尼泊爾一側攀登山峰,而中國一側的要求則為18歲

平均的探險周期約為39日


夏爾巴協作


夏爾巴是一個族群的名稱。他們大部分人居住在尼泊爾西部。過去數百年間,他們從中國西藏地區遷徙至此

夏爾巴同時也被作為姓使用

通常而言,他們的名字便是他們出生一周的哪一日


尼瑪-周日

達瓦-周一

明瑪-周二

拉巴-周三

普巴-周四

巴桑-周五

邊巴-周六

夏爾巴協助登山者把

帳篷

和烹調的食物運送至高海拔營地

夏爾巴把攀登珠穆朗瑪峰視作一個養活家人的工作

夏爾巴如同所有人一樣,也會因為海拔變化而患上高海拔病症

夏爾巴也認為站在山峰的絕對頂端顯得不敬,因為這裡是米友朗桑瑪,山峰女神的居住地


不為人知的細節


BabuChiri夏爾巴於1999年在珠穆朗瑪峰頂端度過一晚

阿帕夏爾巴和普巴扎西夏爾巴均是登頂珠穆朗瑪峰次數最多登山者記錄的保持者,為21次,而最近一次攀登則是在2013年

每年,固定南坳一側線路便需要使用超過33,000英尺(編者按-約11,000米)長度繩索

無論你選擇在珠穆朗瑪峰任何一側進行攀登,你都必須年滿18歲

登山者每日會消耗超過10,000卡的熱量,而登頂攀登過程中這個數字會翻倍

登山者會在探險過程中減重10至20磅(編者按-約8至18斤)


相關焦點

  • 數字解讀珠穆朗瑪峰(2017年)
    對於那些密切關注珠穆朗瑪峰登山活動的人們來說,官方攀登數字的公布總是一個裡程碑。The himalayan Database數據網站於2016年12月6日更新的最新的登頂數據。442人從山峰南坡來到頂峰,而北坡的數字則為199人。五人沒有使用輔助氧氣進行攀登,而確認五名攀爬者遇難。隨著2016年已經過去,根據記錄,共有4,469人完成了共7,646次登頂。1,105名登山者,大多數為夏爾巴協作,曾多次到達山峰頂部。
  • 數字解讀珠穆朗瑪峰關閉:夏爾巴協作受到的影響
    編譯:Mintina「我認為每個人都都遇到了問題,因為他們沒有客戶,」巴桑仁增夏爾巴,三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和自由職業登山嚮導表示。圖片提供:Emile Young今年珠穆朗瑪峰上將沒有登山者,尼泊爾跟隨中國的例子,在2020年春季關閉了山峰。
  • 珠穆朗瑪峰海拔最新數字出爐
    喜馬拉雅山地區的珠穆朗瑪峰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高峰。但你可能不知道,喜馬拉雅山地區的海拔隨時間而變化,而珠穆朗瑪峰的海拔也必然會隨這一變化而變化。最近珠穆朗瑪峰取得的重要成果據我國和尼泊爾12月8日聯合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珠穆朗瑪峰最新的測高結果為8848.86米。
  • 藍皮書解讀10:數字報紙,重壓之下迎來涅槃
    本期內容解讀藍皮書《2019年中國數字報紙發展報告》,是一份數字報告的發展總結,內容包含了發展情況的概括和發展趨勢、建議的分析,讀完這篇相信你對這一知識點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截止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8.54億,較2018年底增長了2598萬,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了61.2%,比2018年底提升了1.6個百分點。2019年,又有一批報紙選擇了停刊、休刊。這些報紙大多是各地報業集團下的二、三級報紙,由於報紙發行量以及廣告收入的萎縮,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 亞馬遜中國發布年度Kindle閱讀榜單 解讀2020年數字閱讀趨勢
    亞馬遜中國發布年度Kindle閱讀榜單,權威解讀2020年中國讀者數字閱讀趨勢與特徵。亞馬遜中國發布年度Kindle閱讀榜單,權威解讀2020年中國讀者數字閱讀趨勢與特徵。亞馬遜中國發布年度Kindle閱讀榜單,權威解讀2020年中國讀者數字閱讀趨勢與特徵。
  • 珠穆朗瑪峰:中尼友誼峰
    毛主席拍板:兩國共有的「中尼友誼峰」1995年到1998年,我第一次做大使,就是在尼泊爾。這個國家是一個山國,據說全世界有14座8千米以上的高峰,尼泊爾境內或者尼泊爾跟別的國家共有的,有8座,其中就包括珠穆朗瑪峰。2020年是中尼建交65周年。
  • 你知道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成功率和死亡率嗎?
    由華盛頓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成功率在過去30年翻了一番。儘管攀登者的人數大大增加,通過了靠近山頂的危險狹窄通道,然而,自1990年以來,攀登者的死亡率一直徘徊在1%左右。
  • 2018年高考考什麼 名師為你解讀高考大綱
    近日,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2018年,湖南高考仍然採用全國卷。新大綱有哪些變化?考生在備考時該從哪些方面把握?21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邀請了長沙市一中、長郡中學、師大附中、雅禮中學和麓山國際實驗學校5所名校的骨幹老師對各個科目的考試大綱進行了相關解讀。
  • 2005年:重測珠穆朗瑪峰高度
    2005年,為紀念中日兩國的傑出女性首次登頂珠峰30周年,西藏登山隊和日本山嶽會決定組織兩國女子聯合登山隊,於這年春季攀登珠峰。  同時,聯合登山隊中的中方女子登山隊和高山協作人員,還承擔另一項特殊而光榮的使命——協助我國科考人員再次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 國家統計局解讀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
    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突破200,比上年增長8.6%——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鄧永旭解讀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測算結果,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鄧永旭就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的發展特點進行了解讀。
  • 2018年執業藥師各學科考試重點解讀
    2018年執業藥師各學科考試重點解讀由北京醫療衛生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8年執業藥師各學科考試重點解讀,執業藥師考試的內容請關注醫療衛生考試網/北京醫療衛生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醫療衛生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珠穆朗瑪峰上舉辦音樂會 - 大連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專電 來自美國和英國的搖滾樂手和民歌手將於10月21日在珠穆朗瑪峰尼泊爾一側舉辦音樂會,為癌症治療機構募捐,同時希望贏得舉辦世界上海拔最高音樂會紀錄的榮譽。  據美聯社10日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愛、希望、力量基金會」的詹姆斯說,音樂會將在珠穆朗瑪峰海拔5550米高、靠近登山者營地的地方舉辦,他們已查閱金氏世界紀錄和其他世界紀錄資料,確認這場音樂會將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音樂會。  來自美國「流浪貓」搖滾樂隊、英國「菲克斯」搖滾樂隊的歌手以及美、英兩國的一些民歌手將參加音樂會演出。
  • 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
    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1021件)、強生公司(535件),平安集團以
  • 小型車續航竟達360km 2018年首批新能源目錄解讀
    【搜狐汽車 E電園】(圖/文:李瀛)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8年首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其中乘用車部分共31款新車型,7款變更車型,包含了長城、吉利、江鈴、比亞迪等廠商的純電動車型或插電式混動車型入選。
  • 解讀《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8年)》
    中國氣象報記者 黃彬  中國氣象局最新發布的《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8年)》(簡稱《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大氣環境繼續改善,全國平均霾日數、霾天氣過程次數和影響面積均較2017年減少;進入本世紀以來
  • 解讀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操縱微觀世界進化能力的突破
    新華網上海12月9日電(蘆俊文) 8日,由上海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上海科協大講壇管理辦公室共同承辦的「解讀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操縱微觀世界進化能力的突破」活動在滬開講。
  • 解讀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關注雷射物理學領域創新發展
    新華網上海11月29日電(李浩)昨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科協大講壇管理辦公室共同承辦的「解讀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活動在上海啟動。
  • 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爭議權威解讀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在解讀會上,來自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對2018年的食品安全熱點進行再解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珠穆朗瑪峰像一個三稜錐體,堆放在中尼邊境止
    【導讀】12月8日,中尼兩國領導人共同向全世界宣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新高度,8848.86米,比2005年的8844.43米高了4.43米。據說是兩次統計口徑不同,2005年是海平面到山頂巖石面的高度,而這一次和1975年測定很相近,是到雪面高度。
  • 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次高度是多少?能超過8844.43嗎?
    此次分享的主題是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並在上面展開珠峰高程測量工作。自從中國登山隊的三名隊員在1960年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十年,而就在近日,中國高程測量登山隊的隊員再次站在了珠穆朗瑪峰之巔,獲得了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矚目!誠然,時代在變,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刻在骨子裡的那種拼搏精神,攀登珠峰就是人類不斷挑戰自我的一種深層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