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重測珠穆朗瑪峰高度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2005年,為紀念中日兩國的傑出女性首次登頂珠峰30周年,西藏登山隊和日本山嶽會決定組織兩國女子聯合登山隊,於這年春季攀登珠峰。

  同時,聯合登山隊中的中方女子登山隊和高山協作人員,還承擔另一項特殊而光榮的使命——協助我國科考人員再次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參加這次中日女子聯合登山行動的中方隊員是西藏登山隊女子分隊的全體隊員——桂桑、吉吉、拉吉、普布卓嘎和倉木拉,登山隊同時為她們選派了加布、大齊米、開村等20名在國際登山界赫赫有名的老資格高山協作隊員。

  測高隊員30年後再上珠峰

  4月12日,測量隊員到達珠峰大本營,建立珠峰高程測量營地。

  4月18日,測量隊員從大本營出發,進行高海拔適應性訓練。5月7日,測量隊員完成適應性訓練,回到珠峰大本營。

  最終確定的突擊隊員名單:A組突擊登山隊員分別是測量登山隊西藏登山隊隊員加布、普布和西藏登山學校的阿旺給噸和多吉格桑,西藏登山隊女子隊員吉吉和拉吉,以及女隊的高山協作人員大齊米、開村和小齊米等,共計22名;B組登頂突擊隊員分別為女子隊員倉木拉、普布卓嘎和男子隊員丹真多吉、加拉、扎西次仁和多布傑等,以及測繪人員3名,臺灣女隊員李美涼也在B組。測量登山隊的6名測繪人員隨西藏登山隊隊員一同攀登。

  5月11日和12日,兩批登頂測量隊員先後從大本營出發,連續向上攀登。5月21日,第一批測量隊員登達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做好了次日突頂的準備。

  5月22日上午11時零8分,加布率先登頂,隨後,測量登山隊和女子隊隊員以及協作人員總共24人陸續抵達峰頂。在峰頂,測量登山隊隊員完成了GPS、冰雪深雷達探測儀和覘標豎立等項測量工作,爾後全體隊員於12時30分開始下撤,於18時30分全部安全下撤到突擊營地。根據隊員自身的身體情況,有5名隊員在突擊營地休息,其餘隊員分別回到了一、二號營地和前進營地。

  22日14時許,第二批登頂隊員抵達珠峰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跟隨攀登的3名專業測繪人員由於體力等原因均已下撤,最後只剩下3名西藏登山隊隊員。

  5月23日凌晨3時,3名隊員在海拔8400米處遇到大風天氣,於是決定放棄登頂,開始下撤。至此,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和中國女子登山隊攀登珠峰活動宣告結束。

  中國成功改寫珠峰「身高」

  珠峰是地球之巔,但其精確高程在各國之間仍存爭議,見諸媒體的數字並不完全一致。1975年,我國測定並發布了珠峰精確高程為8848.13米,並得到廣泛認可。但由於珠峰地區地殼運動活躍,各國登山隊、科學家也頻繁開展珠峰高程測量。不同歷史時期和以不同手段測量珠峰,出現了不同的結果。

  2005年10月9日,國家測繪局局長陳邦柱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2005年測得的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權威專家認為,這是迄今國內乃至國際上歷次珠峰高程測量中最為精確的數據。

  陳邦柱同時宣布,根據國家測繪局發布的有關公告,珠峰新的高程數據即日起開始在行政管理、新聞傳播、對外交流、公開出版的地圖、教材及社會公眾活動中使用。原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數據8848.13米停止使用。

  有關專家表示,這次珠峰測高實現了多方面突破:採用先進的GPS測量系統,獲得的數據更加精確;使用冰雪深雷達探測儀取代人工插杆測量,精確測得峰頂冰雪深度;採用雷射測距手段,使相關精度比1975年提高一倍以上;廣泛參考國內外相關資料,使珠峰「身高」起算點——大地水準面的確定更精確。測量技術、設備的突破,使本次測量精度從1975年的+0.35米提高到+0.21米。

  根據科學理論,珠峰始終處於「長身高」的狀態,然而,與1975年的數據相比,珠峰「矮」了3.70米。專家解釋,本次珠峰測高,峰頂冰雪深度的測量更加精確、大地水準面計算結果更加完善、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峰頂冰雪厚度變薄,這些才是珠峰變「矮」的三個主要原因。儘管珠峰「矮」了一些,但它依然是世界最高峰。目前世界第二高峰K2的高程為8611米,仍比珠峰低200多米。

相關焦點

  • 怎樣給珠峰測身高? 2005年親歷者告訴你
    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珠峰「身高」將迎來歷史性更新。  作為《珠峰簡史》的作者,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永清曾全程參加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工作。27日他做客線上直播為讀者解讀珠峰高程測量。水準原理示意圖。
  • 怎樣給珠峰測身高?2005年親歷者告訴你
    商務印書館供圖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珠峰「身高」將迎來歷史性更新。作為《珠峰簡史》的作者,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永清曾全程參加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工作。27日他做客線上直播為讀者解讀珠峰高程測量。
  • 珠穆朗瑪峰高度下降了?並非如此!它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在長高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它的具體高度也是世人一直關注的話題,2005年時,我國國家測繪局測量了它的巖面高度為8844.43米,時隔15年我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登頂珠穆朗瑪峰,於5月27日上午11:00到達珠峰峰頂,測量了它的新的高度,之後開始下撤,但目前還沒有公布其具體高度數值,預估公布珠峰高度的時間會在兩三個月後,因為還需要一些修正等技術處理。
  •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什麼一直在變?
    歡迎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珠穆朗瑪峰的精確高程一直為世人關注。清朝康熙政府曾派專員入藏測繪地圖,對珠峰及周邊地區進行了首次科學測量,將珠峰標註在1719年的《皇輿全覽圖》中,明確標出了它的經緯度,並稱其為「朱姆朗馬阿林」。這是有關世界最高峰科學發現與命名的最早文獻記載。1847~2005年, 各國求證珠峰高程已經歷10次之多。
  • 測量珠峰高度 攀登科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
    央視網消息:12月8日中尼兩國聯合對外宣布,經過兩國團隊的紮實工作,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相比以前公布的高度,珠峰「長高」了一點。而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
  • 重測珠峰 重力測量GPS定位全面上陣
    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最高峰,其海拔高程數據歷來為世界各國關注。從1847年~2005年人們求證珠峰高程歷經10次之多,展現了人類用生命與心血勇攀高峰,探索自然奧秘的奮鬥過程。由於技術手段的進步和珠峰地區強烈的地殼運動,重測珠峰高程還有其重要的科學意義。
  • 珠峰再測「身高」,8844.43的記憶會被改寫嗎?|珠穆朗瑪峰|珠峰高程...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不用出門就能近距離感受珠穆朗瑪峰的風採。看它千姿百態、威武雄壯、昂首天外,不禁令人讚嘆:「珠穆朗瑪峰簡直美哭了!」先來幾張美圖大家感受下~珠穆朗瑪峰(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是全球最高峰。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也是地質調查、地震、地殼運動等問題研究的重要載體。
  • 嗷夜|珠峰高度一測再測,多個「身高」背後有啥說頭
    在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後,2020年5月6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1975年和2005年測定的數據都是科學且有效的,為啥要再次登頂測高?這次測高與以往有何不同,有何意義?如今科技這麼發達,珠峰測高還必須要人登頂嗎?
  • 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到底是多少?究竟哪個數據才最準確?
    公元1708年,滿清王朝康熙大帝藉助歐洲傳教士的投影實測製圖法,完成了我國第一部實測地圖——《皇輿全覽圖》,這幅1719年完成的銅版地圖上,第一次用滿文明確標出了珠峰的經緯度和珠穆朗瑪峰的名字,唯一遺憾的是關於高度的信息還是空白。
  • 遠眺珠峰測高:珠峰高度 八月公布
    紅色測量覘標豎立在地球之巔,珠峰腳下的6個交會測量點同時展開峰頂聯測;GPS測量設備、冰雪深雷達探測儀在峰頂開始工作……22日上午11時零8分,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迎來決戰時刻:我國登山測量隊員成功登頂,珠峰測量順利展開。
  • 歷史上的今天1975年7月23日我國精確測得珠穆朗瑪峰頂的海拔高度為...
    歷史上的今天1975年7月23日我國精確測得珠穆朗瑪峰頂的海拔高度為8848.13米 2013-08-21 13:2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珠穆朗瑪峰海拔多少米?珠峰為什麼要重新測身高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並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 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有什麼意義?為什麼它是從黃海測量的
    攀登珠穆朗瑪峰對勇敢的人來說是一個挑戰,而測量珠穆朗瑪峰就更加困難了。我們為什麼要對這個難題發起關鍵性的攻擊?重複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有什麼意義?繪圖小組如何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珠穆朗瑪峰的精確「高度」意義重大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的東部,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被公認為8848米。
  • 在珠穆朗瑪峰上測量「高度」有什麼意義?這是從黃海測量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60年前,也就是1960年,中國登山運動員王付州、瞿銀華和貢布成功登頂,創造了人類登山史上第一次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攀登珠穆朗瑪峰對勇敢的人來說是一個挑戰,而測量珠穆朗瑪峰就更加困難了。我們為什麼要對這個難題發起關鍵性的攻擊?重複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有什麼意義?繪圖小組如何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 珠穆朗瑪峰測量興師動眾,科學家是怎麼勘測高度的?今天算明白了
    ,科學家是怎麼勘測高度的?這更加奠定了珠穆朗瑪峰在登山愛好者心中的地位,那麼珠穆朗瑪峰究竟有多高呢?其實搜索之後,我們會發現有兩個答案,一個是在1975年測量獲得的高度,為8848.13米,另一個則是在2005年測量獲得的數據,為8844.43米,其間四米之高的差距讓很多人表示懷疑,難道珠峰在時間的變遷下變矮了?
  • 勘測攀登隊再次站在地球頂端 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任務於2020年完成
    2020年5月27日,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到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新華社記者金梅多吉45年前,1975年5月27日,我們的登山隊員首次攀登了珠穆朗瑪峰,測量了8848.13米的巖石表面高度。2020年5月27日,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和攀登小組再次站在地球的頂端。同一天11點,2020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登山隊的前八名成員袁福東、李付青、普布頓珠、次仁多傑、次仁平措、次仁羅柏和洛桑敦珠克服重重困難,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
  • 教學素材 | 珠穆朗瑪峰新身高
    珠穆拉瑪峰的確切高度是地理學上最引人入勝的問題之一,每次它的高度測定都會在全世界引起轟動。2020年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就珠穆朗瑪峰新的官方高度達成一致,結束了關於世界最高峰確切高度的長期爭議。這一數字比1954年由印度測繪局測得並在之後得到世界廣泛認可的數字高出86釐米。從那以後,多次測量的結果出現了一些細微不同。So how to measure a mountain?那麼如何測量一座山的高度呢?
  •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不同時期的書本和地圖上記載的海拔高度
    在1760年開始繪製的《乾隆內府輿圖》上第一次出現了與現在名稱接近的「珠穆朗瑪阿林」(「阿林」是滿語「山」的意思)。而根據《乾隆內府輿圖》繪製的《皇朝地理圖》(1822年)和《大清一統輿圖》(1864年)上,則已經將阿林改為了山,標註為「珠穆朗瑪山」。平時看地圖或地理相關的書籍,不知道是否留意過記載中這處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的海拔高度?
  • 氣壓使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縮水」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但有時,它感覺像是第二高的山。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這是因為珠穆朗瑪峰的氣壓全年波動很大,導致珠穆朗瑪峰的「感知海拔」偶爾會低於其不那麼高的競爭對手--世界第二高的K2山。「有時K2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氣候科學家湯姆·馬修斯告說。在12月18日發表在iScience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中,馬修斯和他的同事們研究了珠穆朗瑪峰頂峰附近的兩個氣象站和歐洲航天局的哥白尼衛星記錄的40多年來的氣壓數據。
  • 15年後,我國再次如願攻頂!航空航天共同助力珠峰測量新高度!
    這是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後的又一次出發。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頂峰。此次攻頂,測量登山隊的8名攻頂組隊員奮戰了65小時後終於如願!為何測?我們曾經已經兩次測量出來過精確高度,為何還要冒著危險再次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