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測攀登隊再次站在地球頂端 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任務於2020年完成

2020-12-08 中國荷都網

2020年5月27日,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到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們在峰頂樹立目標,安裝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天線,並進行各種峰頂測量。圖為2020年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小組在峰頂拍照。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策林

登山運動員在山頂上進行勘測工作。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策林

2020年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小組正在向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前進。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策林

2020年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小組正在向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前進。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策林

峰會成功後,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工作人員開香檳慶祝。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金梅多吉

45年前,1975年5月27日,我們的登山隊員首次攀登了珠穆朗瑪峰,測量了8848.13米的巖石表面高度。2020年5月27日,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和攀登小組再次站在地球的頂端。

同一天11點,2020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登山隊的前八名成員袁福東、李付青、普布頓珠、次仁多傑、次仁平措、次仁羅柏和洛桑敦珠克服重重困難,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艱苦工作,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任務圓滿完成。

成功來之不易。

5月6日,調查登山隊第一次登上山頂,但由於奧貝冰牆上有積雪的危險而被拉倒。5月16日,調查登山隊對峰頂發起了第二次攻擊,但由於氣旋「安全爬升」的影響,7790米以上的積雪太深,不得不再次撤退。5月24日,調查登山隊再次從6500米的營地出發,向峰頂發起了第三次攻擊,克服了強風和降雪等障礙,一舉成功。

為什麼我們必須克服所有困難來測試珠穆朗瑪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地測量委員楊元熙在接受《科學日報》採訪時表示,由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青藏高原是全球變化最劇烈的地區之一,珠穆朗瑪峰也處於整體抬升和漂移狀態。「回答珠穆朗瑪峰隆起的具體幅度一直是地球科學家關心的科學問題。近年來,全球氣溫上升,冰雪融化,整個環境變化可能對青藏高原產生影響。評估這種影響也是測繪工作者的主要任務之一。」

「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綜合使用了各種技術手段,包括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衛星測量、冰雪探測雷達測量、重力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以及其他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最終發布的高程是綜合處理各種數據的結果。」參加珠穆朗瑪峰測量的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副總工程師劉佔科告訴《科學技術日報》。

據了解,2005年測量珠穆朗瑪峰高度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衛星測量主要是基於全球定位系統,今年的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作業將參照美國全球定位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中國北鬥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以北鬥數據為主要數據。

這一次,勘測登山隊員在山頂設立了勘測目標,使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接收器通過北鬥衛星進行高精度定位測量,使用積雪深度雷達探測器探測山頂積雪深度,並使用重力儀進行重力測量。

目標在峰頂豎立後,測量小組成員開始在珠峰周圍海拔5200米至6000米的6個交會點同步進行峰頂交會測量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聯合測量,獲取珠峰高程測量數據。

此外,本次調查使用航空重力測量技術來提高測量精度。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在蒙山頂進行重力測量

由於中國大地測量工作者的努力,青藏高原的重力異常和高程異常的精度已經不同於20年前。「這是首次在北坡進行航空重力測量,填補了珠穆朗瑪峰航空重力測量的空白。本次航空重力測量面積達到12500平方公裡,大大提高了珠穆朗瑪峰地區大地水準面的精度,為高精度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提供了歷史上最佳的高程起始基準面。」楊元熙說道。

除重力測量外,航空遙感數據還可以獲得珠穆朗瑪峰及其周邊地區的大規模、高精度三維地形測量結果,就像拍攝一幅數億像素的珠穆朗瑪峰全景高清大圖。

據楊元喜介紹,中國移動在珠穆朗瑪峰6500米前方營地建設開通的5G基站為此次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傳輸保障。通過5G實時數據傳輸,測量小組成員測量的北鬥衛星定位數據和全球定位系統觀測數據可以實時傳輸到Xi安計算中心和北京檢定計算中心。中國建立的國際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監測服務系統提供的北鬥精密軌道和衛星鐘差可用於珠峰測量點的精密單點定位計算。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數據能夠以釐米級精度快速進行實時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減少測量誤差造成的複測或返工,顯著提高珠穆朗瑪峰測量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主研發了本次任務使用的國產北鬥衛星定位接收機、陀螺重力計、積雪深度雷達、機載重力儀等核心設備。

據報導,珠穆朗瑪峰高程的最終數據只有在測頂完成並對觀測數據進行聯合處理後才能獲得。楊元熙強調,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除了關鍵的峰頂測量數據外,還觀測到了大量用於珠峰地區高程「基準傳遞」的測量數據。這些數據包括多相位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控制網測量、水準測量和重力測量數據,可為地球科學家研究青藏地區板塊運動和環境變化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

此外,準確的積雪峰值深度、天氣、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相關焦點

  • 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進入攀登測量階段
    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進入攀登測量階段2020年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攀登團隊出發儀式於6日在珠穆朗瑪峰攀登大本營舉行。同一天,30多名隊員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開始珠穆朗瑪峰的登頂調查。隊員們正努力抓住最近的好天氣,在合適的時間進行一次登頂調查。
  • 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有什麼意義?為什麼它是從黃海測量的
    根據天氣情況,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和攀登小組的12名成員將在不久的將來衝擊珠穆朗瑪峰的頂峰。預計中國專業測繪人員將首次登上珠峰測量珠峰高度,這將使測量數據更加可靠和有說服力。值得注意的是,60年前,也就是1960年,中國登山運動員王付州、瞿銀華和貢布成功登頂,創造了人類登山史上第一次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
  • 在珠穆朗瑪峰上測量「高度」有什麼意義?這是從黃海測量的原因
    珠穆朗瑪峰現在的「高度」是多少?這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根據天氣情況,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和攀登小組的12名成員將在不久的將來衝擊珠穆朗瑪峰的頂峰。預計中國專業測繪人員將首次登上珠峰測量珠峰高度,這將使測量數據更加可靠和有說服力。
  • 珠穆朗瑪峰測量興師動眾,科學家是怎麼勘測高度的?今天算明白了
    珠穆朗瑪峰測量興師動眾,科學家是怎麼勘測高度的?這更加奠定了珠穆朗瑪峰在登山愛好者心中的地位,那麼珠穆朗瑪峰究竟有多高呢?其實搜索之後,我們會發現有兩個答案,一個是在1975年測量獲得的高度,為8848.13米,另一個則是在2005年測量獲得的數據,為8844.43米,其間四米之高的差距讓很多人表示懷疑,難道珠峰在時間的變遷下變矮了?
  • 測量珠峰高度 攀登科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
    央視網消息:12月8日中尼兩國聯合對外宣布,經過兩國團隊的紮實工作,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相比以前公布的高度,珠峰「長高」了一點。而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
  • 勇士們登上珠穆朗瑪峰之巔 完成高程測量任務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完成登頂測量任務2020年5月27日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克服重重困難
  • 珠穆朗瑪峰屬於中國嗎?為什麼那麼多外國人可以攀登?
    珠穆朗瑪峰非常吸引全世界登山者的目光,每年都有很多登山冒險者前去攀登。但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空氣稀薄,氣壓低、溫度低,許多人連青藏高原的環境都受不了,更別說攀登珠穆朗瑪峰。要想攀登珠穆朗瑪峰,必須要受過嚴格的訓練,擁有過人的體質和毅力,還需要許多高科技裝備。1953年5月29日,人類(英國人)首次登上了珠峰。
  • 最新高度8848.86米!為何中國如此執著測量珠峰?
    文/客過非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中尼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是兩國對珠穆朗瑪峰最新認可的高度。 從1975年的8848.13米,到2005年的8844.43米,再到2020年的8848.86米,珠峰海拔高度幾經變化,明知登頂測量困難重重,為何我們還要如此執著測量珠穆朗瑪峰?
  • 2020年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 海拔測量背後:登山者對珠穆朗瑪峰的熱愛
    央視網消息:這次到達峰頂的幾名隊員都是以前攀登過珠穆朗瑪峰的老隊員。其中,他們還完成了重要任務。時間可以追溯到12年前。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會的火炬在珠穆朗瑪峰的頂峰熊熊燃燒。中國在申請奧運會時履行了對世界的承諾。完成這項壯舉的人包括珠穆朗瑪峰和袁福東。
  • 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攀登珠峰,究竟有多難?
    在萬千期待中,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於5月27日上午11時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三極的「身高」即將迎來歷史性更新,其意義非凡。  這次珠峰測量登山活動究竟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從專業隊員、科研人員到登山愛好者,想要完成登頂的壯舉又將面對何種考驗?讓我們一探究竟——
  • 2005年:重測珠穆朗瑪峰高度
    2005年,為紀念中日兩國的傑出女性首次登頂珠峰30周年,西藏登山隊和日本山嶽會決定組織兩國女子聯合登山隊,於這年春季攀登珠峰。  同時,聯合登山隊中的中方女子登山隊和高山協作人員,還承擔另一項特殊而光榮的使命——協助我國科考人員再次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 我們要測量準確的高度,中國的高度!
    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本次登頂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之巔,一直為世人所矚目。
  • 珠峰高度將被精確測量 新成果將為科研提供一手...
    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珠峰高度」仍然是不少人探尋和挑戰的目標。 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珠峰大本營正式啟動。目前,該小組正在接受適應和高空測量技能的培訓,預計他們將在5月進行該項目。
  • 數字解讀珠穆朗瑪峰 - 2018年版本
    珠穆朗瑪峰共8,306次登頂紀錄中,共有4,833人站在山峰頂端288人在嘗試珠穆朗瑪峰過程中遇難2017年回顧2017年是珠穆朗瑪峰登山探險活動相當出色的一年,有著歷史上第二高的登頂人數,648人次。去往大本營的攀爬者中,61%人最終站在山峰頂端。
  • 45年後同一天成功登頂珠峰 人民網評:山高怕什麼,攀登就是了
    1975年5月27日,我國9名登山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並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巖面高度。45年後的今天,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站上世界之巔!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致敬勇攀高峰的中國人!新華社供圖人民網評:再次登頂珠峰,彰顯中國人的精氣神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巔峰時刻,全民沸騰。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測量,遊客如何遊珠穆朗瑪峰
    北京時間2020年5月27日上午,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並於5月28日安全返回珠峰登山大本營,成功完成對珠峰的高程測量,再經過幾個月周密計算以後,珠峰將會有新的「身高」。
  • 攀登者聯盟,能把國產電影帶到哪個高度?|攀登者|喬治·馬洛裡|國產...
    為什麼要攀登珠峰?因為山就在那裡。1923年,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裡回答美國記者提問時,給出了這樣簡單又頗具哲理的回答。第二年,他和搭檔在攀登珠峰時失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喬治·馬洛裡是全世界登山家的偶像,他的經歷足以證明,徵服地表最高點的難度有多高。登頂珠峰難於上青天,而從北坡登頂更被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七問揭秘2020珠峰測量
    5月25日最新消息,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已陸續抵達7790米營地,隊員們在大風中艱難地搭起了帳篷。5月24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三次向頂峰發起突擊。如果天氣等情況順利,隊伍計劃於5月27日攻頂,完成頂峰測量任務。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 史佔春1960年攀登珠峰差點墜落 1975年完成測繪
    史佔春1960年攀登珠峰差點墜落 1975年完成測繪   1957年  率隊攀登貢嘎山  由於缺少登山經驗,全國總工會登山隊成立後,蘇聯登山專家便成了中國運動員的教練,為了給隊員樹立榜樣,身強力壯的史佔春咬緊牙關,帶頭做大運動量訓練。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登山隊早日出成績。
  • 數字解讀珠穆朗瑪峰(2017年)
    但是很容易理解,在每個糟糕的年份之後,第二年都會出現創造記錄的登頂人數。看起來,壞消息僅是增加攀登珠穆朗瑪峰對於人們的吸引。珠穆朗瑪峰幾乎一半的登頂人員為夏爾巴協作或是嚮導,3,631人次或是48%。對於女性來說,珠穆朗瑪峰上,372名不同女性完成了489次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