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密切關注珠穆朗瑪峰
登山活動的人們來說,官方攀登數字的公布總是一個裡程碑。The
himalayan Database數據網站於2016年12月6日更新的最新的登頂數據。
The Database網站繼續記錄著自1905年至現今,
尼泊爾境內幾乎全部
山峰的攀爬情況,傳奇的伊莉莎白.赫利小姐(Elizabeth Hawley)帶領的規模不大的一組團隊在從事相關工作,並在
加德滿都之外,由
美國阿爾卑斯俱樂部進行公布。
對於每一支探險隊伍來說,與赫利小姐見面既令人興奮,又讓人緊張。
她手中握著手寫板來到你的酒店,詢問你的職業,計劃嘗試的線路,你的團隊的任何特別指出。基於你的回答,她會反覆提出關於你登頂的尖刻問題。如果你沒有達到她的高標準,那麼她不會把你作為登頂者列在數據內!
現在已經93歲,她依然居住在位於加德滿都的家中,不過,藉助數人,如Billi Bierling和Richard Salisbury進行工作,他們居住在美國,整理全部的記錄,同時,為那些任何支付70美元,需要這些數據的人們提供信息。其中包含大量的學習曲線,但是一旦熟練佔我,你能夠從中獲得無盡的信息。
另外一個關於
喜馬拉雅山區登頂者記錄的出色信息來源便是Eberhard Jurgalski的8000ers.com網站。他同時增加了
巴基斯坦的登山記錄,不過部分報告需要更新。
究竟有多少人登頂珠穆朗瑪峰,有多少人在這裡遇難?
「多少人成功到達珠穆朗瑪峰頂端?」是繼「攀登珠穆朗瑪峰究竟花費幾何?」問題之後最為熱門的關注點之一。簡短的答案就是4,469人共登頂山峰7,646次。
接下來最受關注的問題便是,「有多少人在珠穆朗瑪峰死亡?」282人在珠穆朗瑪峰遇難。由於地震,2015年的死亡人數區間從0至18人。
珠穆朗瑪峰登頂和遇難的細節
藉助2016年12月the Himalayan Database網站最近一次更新的資料提供如下報告。
2016年首次公布的數據,641名登山者到達山峰頂端。這是繼2013年,658人取得成功之後的歷史上第二多的數據記錄。442人從山峰南坡來到頂峰,而北坡的數字則為199人。五人沒有使用輔助氧氣進行攀登,而確認五名攀爬者遇難。
隨著2016年已經過去,根據記錄,共有4,469人完成了共7,646次登頂。1,105名登山者,大多數為
夏爾巴協作,曾多次到達山峰頂部。南坡(尼泊爾一側)依然是更為熱門的選擇,有4,863人次登頂記錄,而北坡(中國
西藏自治區)一端則為2,783人次。
1921年至2016年間,共有282人(168名西方登山者,114名夏爾巴協作)在珠穆朗瑪峰遇難,176人尼泊爾一端,106人在中國西藏自治區一側。
自1921年首次嘗試開始,每年,珠穆朗瑪峰平均遇難4.8人。專注於從2000年至2016年間的現代階段,內年的平均死亡率為6.9人。遺憾的是,我們可以預計,隨著現在每年山峰吸引更多的登山者,而其中很多人毫無準備,所以死亡人數的趨勢會有所上升。但同時,採用百分比表示,遇難與登頂人數相比較的比率會有所下降。
截止2016年,安納普爾那峰依然是死亡率最高的八千米級別山峰,每三名登頂者中就有一人遇難(71:255),或是28%。排名第二位的
K2(K2),355名登頂者中有82人死亡,或23%。
珠穆朗瑪峰 - 永無止境的誘惑
上面的圖表顯示,自1990年以來,隨著商業探險的起步,登頂人數極具增長。當年,Adventure Consultants公司的Rob Hall及Gary Ball帶領四位付費客戶到達山峰頂端。
即使是1996年導致15人遇難的山難之後,人們對於山峰的興趣依然穩步提升。2008年,由於中國一側關閉山峰北坡進行
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傳遞,導致登頂率極速下降,而2014年,一場夏爾巴罷工使得南坡登山活動直至,從而也導致南坡顆粒無收,隨後,2015年的地震致使山峰兩側的探險活動戛然而止。
但是很容易理解,在每個糟糕的年份之後,第二年都會出現創造記錄的登頂人數。看起來,壞消息僅是增加攀登珠穆朗瑪峰對於人們的吸引。
珠穆朗瑪峰幾乎一半的登頂人員為夏爾巴協作或是嚮導,3,631人次或是48%。對於女性來說,珠穆朗瑪峰上,372名不同女性完成了489次攀爬。
珠穆朗瑪峰的細枝末節
細節方面,the Himalayan Database數據網站顯示
兩次真正的獨立攀登
31次橫跨
13次採用降落傘設備(滑翔傘)返回
1次沒有獲得許可的偷登
21次存在爭議的攀爬
18次不被認可的攀登
有趣的事實
地理知識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29,035英尺或是8,848米,編者按 - 中國一側於2005年進行測量後給出的官方數據為8844.43米
登峰位於尼泊爾和中國邊界,南坡為尼泊爾一側,而北坡則是中國西藏自治區一端
山峰已經存在超過六千萬年
珠穆朗瑪峰每年增長約1/4英寸(0.25英寸)
巖石山峰終年覆蓋著厚重的積雪
天氣情況
珠穆朗瑪峰頂端幾乎終年有氣旋盤踞
2004年2月6日,世界海拔最
高山峰頂端的風速,越為175英裡/小時(78米/分鐘)
氣溫可降至-80華氏度
每年5月中旬,氣旋向北側移動,使得風速平緩,氣溫足夠問年,令人們可以嘗試登頂。這被成為『衝頂周期』。這與每年秋季11月的周期頗為相似
西坳口會變得相當炎熱,溫度會超過100華氏度(編者按 - 接近40攝氏度),這是登山者去往頂峰的必經之地
歷史知識
如同世界上所有的山峰一樣,本地,勤勞的人們首先發現這裡
艾佛斯特峰在藏語中被稱作珠穆朗瑪峰。意為宇宙的母親女神
艾佛斯特峰在尼泊爾被叫做薩迦瑪塔峰。意為天空女神
這裡首次被喬治.艾佛斯特爵士帶領的一支
英國測繪團隊於1841年首次認定,並介紹給西方世界
艾佛斯特峰最初被命名為XV峰,1856年測量的高度為29,002英尺
1865年,這裡被命名為艾佛斯特峰,用此時已經過世的喬治.艾佛斯特爵士的名字定名
1955年,山峰的海拔高度被調整至29,028英尺,而且尼泊爾一側一直沿用至今
現在,中國一側使用29,015英尺的官方高度
藉助GPS定位技術,1999年,山峰頂端的高度為29,035英尺或是8,850米
登頂情況 - 截止2016年12月
早期的嘗試和登頂
1921年,一支英國探險隊伍從北坡(中國西藏地區)首次進行嘗試
1953年5月29日,來自
紐西蘭的愛德蒙迪.希拉蕊爵士和一名尼泊爾夏爾巴,丹增.諾爾蓋首次到達山峰頂端。他們參加了John Hunt上校帶領的一支英國探險隊伍,沿山峰南坡登頂
山峰北側的首次登頂則發生在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者,屈銀華,王富洲和阿旺貢布(藏族)成功到達山峰頂部
最為年輕的登頂者是來自美國的Jordan Romero,時年13歲零10個月,2010年5月23日,他從山峰北側到達頂峰
最為年長的登頂者是
日本登山者三浦 雄一郎,時年80歲的攀登者於2013年5月23日取得成功
首位沒有使用輔助氧氣到達山峰頂端的登山者則是來自
義大利的
REInhold Messner和Peter Habler,他們於1978年採用阿爾卑斯方式到達山峰頂端
男性登頂記錄
最為年輕的男性登頂者是來自美國的Jordan Romero,時年13歲零10個月,2010年5月23日,他從山峰北側到達頂峰
最為年長的男性登頂者是日本登山者三浦 雄一郎,時年80歲的攀登者於2013年5月23日取得成功
阿帕夏爾巴和普巴扎西夏爾巴均是登頂山峰次數最多攀登者記錄的保持者(男性或是女性),21次來到山峰頂部,最近一次為2013年
美國人Dave Hahn是登頂山峰次數最多的非夏爾巴登山者,他15次到達山峰頂端,最近一次是2013年
女性登頂記錄
首位到達珠穆朗瑪峰頂端的女性是日本登山者田部井 淳子,她於1975年取得成功
登頂珠穆朗瑪峰最為年長的女性登山者是來自日本的Tamae Watanabe,時年73歲,於2012年沿山峰北側到達頂峰
登頂珠穆朗瑪峰最為年輕的女性登山者是來自印度的Ma
LAVAth Purna,時年13歲零11個月,2014年5月25日,她從山峰南側到達頂端
截止2016年6月,489名女性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
來自尼泊爾的拉巴夏爾巴保持者女性登頂山峰次數的記錄,共為七次(一次從南坡,六次沿北坡)
來自美國的Melissa Arnot是到達山峰頂端次數最多的非夏爾巴登山者,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她沒有使用輔助氧氣,從中國西藏自治區一端到達山峰頂部
登頂統計數據
截止2016年6月,珠穆朗瑪峰共有7,646人次登頂,4,469人沿所有不同的線路取得成功
1,015人,大多數為夏爾巴協作,多次到達山峰頂部,共為3,861次(包括在7,646總登頂人次之中)
相較而言,尼泊爾一側認為熱門,有4,863人次登頂記錄,而中國西藏自治區一端側的數字則為2,783人次
截止2016年6月,197名登山者沒有使用輔助氧氣到達山峰頂部,約佔總登頂人數的2.5%
14名登山者從一側橫跨至另外一側
504位攀爬者從尼泊爾和中國西藏自治區兩端取得成功
遇難統計數據
1924年至2016年6月期間,282人(168名西方登山者和114位夏爾巴協作)在珠穆朗瑪峰遇難,或3.7%
死亡人員之中,109人在沒有藉助輔助氧氣的情況下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峰
282名遇難登山者當融,70人是在下撤過程中死亡,或25%
截止2016年6月,尼泊爾一側的4,863人次登頂記錄中有176人遇難,或3.6%
截止2016年6月,中國西藏自治區一端2,783人次登頂記錄中有106死亡,或3.8%
大多數遺體依然留在山峰之上,但是中國一側移動了大量處於明顯位置的屍體
導致死亡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滑墜,雪崩,體能衰竭和高海拔病症
所有探險隊伍中約60%都至少有一名登山者成功登頂
從1923年至1999年:1,169人次登頂記錄中有170人在珠穆朗瑪峰遇難,或14.5%。但是從2000年至2015年,死亡率極具下降,5,832人次登頂記錄中有112人死亡,或1.9%
無論如何,最近兩年的死亡人數為,2014年17人,2015年14人
遇難人數減少的首要原因是更為完善的裝備,天氣預報及更多人參加商業探險隊伍進行攀爬
攀登
珠穆朗瑪峰上有18條不同的攀爬線路
攀登珠穆朗瑪峰需用時39日時間,從而令身體適應高海拔區域
在珠穆朗瑪峰頂端每次呼吸的氧氣含有量比海平面少約66%
纖細的尼龍繩索讓登山者避免在滑動中跌落
大多數攀爬者都會食用大量雞蛋,米飯和麵條
由於海拔過高,絕大多數登山者都會食用輔助氧氣。這幫助登山者保暖
攀爬這在海拔26,000英尺處開始使用輔助氧氣,這會令他們感到3,000英尺的差別,這樣他們身處27,000英尺高度時,感覺如同24,000英尺高度
尼泊爾年滿18歲才能從尼泊爾一側攀登山峰,而中國一側的要求則為18歲
夏爾巴
夏爾巴是一個族群的名稱。他們大部分人居住在尼泊爾西部。過去數百年間,他們從中國西藏地區遷徙至此
夏爾巴同時也被作為姓使用
通常而言,他們的名字便是他們出生在一周的哪一日
尼瑪 - 周日
達瓦 - 周一
明瑪 - 周二
拉巴 - 周三
普巴 - 周四
巴桑 - 周五
邊巴 - 周六
夏爾巴協助登山者把
帳篷和烹調的食物運送至高海拔營地
夏爾巴把攀登珠穆朗瑪峰視作一個養活家人的工作
夏爾巴如同所有人一樣,也會因為海拔變化而患上高海拔病症
不為人知的細節
Babu Chiri夏爾巴於1999年在珠穆朗瑪峰頂端度過一晚
阿帕夏爾巴和普巴扎西夏爾巴均是登頂珠穆朗瑪峰次數最多登山者記錄的保持者,為21次,而最近一次攀登則是在2013年
每年,固定南坳一側線路便需要使用超過33,000英尺長度繩索
無論你選擇在珠穆朗瑪峰任何一側進行攀登,你都必須年滿18歲
登山者每日會消耗超過10,000卡的熱量,而登頂攀登過程中這個數字會翻倍
登山者會在探險過程中減重10至20磅(編者按 - 約8至18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