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樹是外來樹種,大約在唐代傳入我國,至今約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可栽培,具有結果早,壽命長,管理較簡單,經濟效益較好等優點。對於無花果的修剪,其實並不費事,因為無花果本身的成枝能力就弱,成株後的修剪量很小。下面就簡單說一下無花果樹的修剪。題主所說的無花果樹快1米高了還沒有果實,也沒有打頂,這不足為奇。無花果一般是生長2–3年則開開始結果,6–7年生的無花果樹進入盛果期,其壽命可長達百年以上。一,整形無花果樹應該採用矮化樹形,這是因為無花果樹的根系分布都比較淺,如果定幹高了,樹體的重心上移,很容易被風吹倒或折斷。
題主的無花果樹如果是盆栽的,一定要及時定幹,定幹高度在30釐米左右。主幹上整形帶中可以留幾個有用的大枝進行重短截,作為骨幹枝進行培養。主幹上留好骨幹枝後,主幹上部的延長枝也要進行短截,再通過拉枝,綁縛固定等方式培養二層主枝的形成,這時的樹高可以控制在1米左右。如果只有一層主枝,可以培養成多主枝的開心形。無花果樹的樹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水平"X"形,第二種是自然開心形。下面就分別來介紹一下這兩種屬性的不同修剪方法。二,無花果樹的兩種屬性的整形修剪方法第一種,水平"X"形樹形的整形修剪1,樹形的特點這種樹形的無花果樹,要求定幹高度在40釐米左右,一般要留4個主枝,呈水平"X"形向外延伸,各主枝上間隔20釐米左右留結果母枝。
2,樹形的培養定植一年生的無花果樹苗,定幹高度在30–40釐米,對萌發出來的新枝選留4個角度合理,兩兩對稱的健壯新梢作為"X"形的4大主枝培養,其餘的新枝疏除。冬剪的時候確定4主枝的長度,當年枝長不宜留長,否則結果量大影響主枝的生長,可能會從基部處劈枝。一般留70–80釐米短截即可。主枝短截時留外向芽,以利於延長主枝,剪口在所留芽的前一節,以防幹縮枯芽。春季修剪須在3月下旬樹液流動前進行,否則過晚會造成流汁液,削弱樹勢。對於二年生的無花果樹,可以將結果枝短截後培養成側枝,也就是將來的結果枝組,或者稱為母枝。主枝上的背面直立芽全部疏掉,間隔一定距離留側芽,培養成當年或下年的結果枝。
主枝留芽以繼續延長。第三年的無花果樹,主側枝基本定型,這以後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高位置的結果母枝適當短截,留弱枝或芽做頭,低位置的結果母枝長放,促進平衡。主枝基部的母枝必須留內芽或側芽,否則伸得過長操作管理不方便。第二種,自然開心形的整形修剪無花果樹以自然開心形為最好,可將當年栽植的無花果樹苗留40–60釐米左右剪掉,從基部長出來的新枝第二年留4–5根輕短截,其餘都不留,培養開心樹形。1,樹形的特點開心形無花果樹的樹幹一般在50釐米左右,全樹3個主枝,伸向三個方向,樹冠圓頭形。2,樹形的培養苗木當年定幹高度在40–60釐米,4月份從主幹發出的新梢選留3個作主枝,用竹木綁縛牽引,防止下垂。
第一年春季修剪時,主枝留50–60釐米短截,剪口處留外芽或側芽。第二年每個主枝留3–4個新梢側向生長。冬季修剪時主枝延長枝留30–40釐米,其餘枝留20釐米左右短截。第三年按照第二年的操作步驟在修剪一年,每棵樹可留20–30合結果枝。在春季修剪時留斜枝作側枝,主枝和側枝的前端留20釐米左右短截,其餘結果枝留2–3節短截。第四到五年後,春季展葉時疏除過多過密的芽,每棵樹留50個左右的結果枝,結果枝留1–3節反覆短截修剪,但要注意每次要留意剪口芽的方向,以新梢不重疊不交叉為宜,並疏除過密擁擠的枝條。題主的無花果樹如果是盆栽,2–3年生的結果枝可在7月份於高60釐米左右處短截,然後在頂部留4–5個芽為主枝形成部位,其餘的芽全部疏掉,等主枝部位發芽後,選留合適的3–4個主枝,每個主枝上留1–3個頂芽形成側枝,所留側枝最好是均勻著生於主幹的四周,形成有主有次的平衡樹冠。
盆栽的無花果樹,枝條生長的短而密,4年後可崩再大修剪。冬季為了少佔室內空間,可以把樹冠整成扇形擱置。總之,題主的無花果樹沒有結果,可能是因為年限未到,再就是因為管理不善的原因。在高度近1米的情況下,早就該定幹整形了,可根據我所提供的建議進行整形修剪,或者是你有其他的好方法,可否探討一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