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曉獲得2020集美·阿爾勒優秀女性攝影師獎

2020-12-05 蜂鳥網

  2020集美·阿爾勒優秀女性攝影師獎於今天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揭曉。藝術家徐曉曉憑藉作品《飲馬長城窟行》奪得該獎項,獲得三萬元獎金。(因疫情原因,藝術家徐曉曉本人無法來到現場,其策展人魯小本代替其領獎。)


北京中間美術館館盧迎華為徐曉曉頒獎(策展人魯小本代領)


本屆評委代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王璜生宣布獲獎者


嘉賓、評委及獲獎藝術家的策展人合影


頒獎現場


策展人Lisa上臺介紹提名藝術家:馮夢錦、李遠明、沈綺穎、王熙寧、武婷、徐丹、鬱星月


策展人魯小本上臺介紹提名藝術家徐曉曉


策展人劉瀟上臺介紹提名藝術家沈綺穎

  在頒獎典禮上,評委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王璜生介紹說:徐曉曉的作品探討了長城和當下中國的關係。藝術家把長城作為了解中國的過去和現在的中介。她獨特的圖像語言,包括展陳和攝影書在內的整體呈現,令人印象深刻。這個系列的創作把長城從相對固定的「中國符號」中解放出來,打開了被過往長城話語所限定的中國故事的敘事空間。


評委及獲獎藝術家徐曉曉的策展人魯小本在接受媒體採訪

  策展人魯小本在之後的採訪中提到,徐曉曉的作品充滿詩意、令人觸動,她並沒有把長城看作是一個承載著軍事意義的屏障,而是關注長城腳下的人類活動,捕捉著人們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長城沿線的中國鄉村景致。徐曉曉以長城的神話,呈現出當代中國城市化飛速發展的鏡像,讓我們直接見證了攝影師尋訪的那些古老傳統仍有留存但逐漸消失的地方。 


《飲馬長城窟行》展覽現場


《飲馬長城窟行》展覽現場


《飲馬長城窟行》展覽現場


《飲馬長城窟行》展覽現場


·關於藝術家


徐曉曉 Xu Xiaoxiao

  攝影師徐曉曉1984年出生在浙江溫州附近的青田縣,14歲移民至荷蘭。在荷蘭度過半生的她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有著無法被直接界定的身份,她既是局內人也是局外人。通過拍攝充滿困惑和疏離感的地點、人像和靜物,徐曉曉試圖在自己的本源和當下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2009年,她以優等的成績從阿姆斯特丹攝影學院畢業,之後在安特衛普影像博物館(FotoMuseum Antwerpen)舉辦個展,從此開始從事個人項目。2016年出版的攝影集《後院的航空學》(Aeronautics In the Backyard)在過去的幾年間贏得了眾多知名的圖書獎項。更多信息:www.xiaoxiaoxu.com。

·評委陣容

-顧錚(策展人、評論家、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藝術總監)

-劉勃麟(當代藝術家)

-盧迎華(北京中間美術館館長)

-榮榮(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聯合創始人、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聯合發起人)

-王璜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


·提名名單

  馮夢錦(b.1995),李遠明(b.1994),沈綺穎(b.1978),王熙寧(b.1983),武婷(b.1989),徐丹(b.1978),徐曉曉(b.1984),鬱星月(b.1997)。


馮夢錦《浮生》


李遠明《有毛病》


沈綺穎《流沙志》&《保持沉默的大多數》


王熙寧《手機影像2016-2017》


武婷《徑》


徐丹 《聲聞於野》


鬱星月《蜃景》


·評選現場




  從2017年開始,集美·阿爾勒開啟了優秀女性攝影師獎的評選活動,以表彰參展的優秀女性攝影師,獲獎的女性攝影師將會贏得獎金。往屆獲獎者分別為羅洋(2019 年)、廖逸君(2018年)、郭盈光(2017年)。



主辦: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廈門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

特別協辦:法國阿爾勒攝影節
展期:2020年11月27日-2021年1月03日
開幕周:2020年11月27日-11月29日
地點: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展覽館


觀眾可以通過「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在線購票


開幕周三日票:100元,(限11月27-29日使用)展覽通卡(12月4-6日不適用): 120元;單日票:80元;團體票:60元(10人及以上);

 優惠票(學生、教師和軍人、醫護人員、三影堂會員、廈門攝影家協會會員): 50元。取票方式: 憑購票二維碼到展覽前臺兌換學生/教師/軍人/醫護人員憑有效證件取票。 
*所有紙質票從11月27日開始現場進行兌票兌票地點: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 、集美市民廣場展覽館。

相關焦點

  • 2020集美·阿爾勒發現獎及女性攝影師獎公布
    2020集美·阿爾勒發現獎及女性攝影師獎公布 2020-12-04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羅伯特·弗蘭克原作展出,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今日廈門開幕
    今天(11月27日)上午,第六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在廈門開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夏天,早已籌備妥當的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遺憾停辦,本屆集美·阿爾勒攝影季的如期舉辦顯得尤為珍貴。
  • 看展覽|30位30歲以下的女性攝影師線上展
    看展覽|30位30歲以下的女性攝影師線上展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季成 編譯 2020-11-23 10:54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 LensCulture曝光獎名單公布 一名中國攝影師入圍
    2020年2月11日,海外攝影網站LensCulture公布了2020年LensCulture Exposure Awards(曝光獎)的獲獎及入圍名單,中國攝影師何博入選了本年度lensculture曝光獎「評委選擇獎」的名單。
  • 唯一女性科學家!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青年優秀論文獎頒發
    大會正式頒發「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青年優秀論文獎」。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李重老師上榜,同時也是20位獲獎者中唯一的女性科學家。第三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首次設置青年優秀論文獎,這也是大會在學術深度上的集中體現。該獎項面向40歲及以下的青年科學家,參評論文必須是2017年到2020年在學術期刊或學術會議上公開發表的。李重老師的論文關注了人工智慧與車聯網的結合。
  • 史上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誕生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三位物理學家,表彰三人關於黑洞的發現。黑洞是宇宙中質量最大、最神秘的天體。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女性獲獎者最少的諾貝爾獎項。「獲得這個獎項我很激動,作為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我非常認真地對待這份責任。我希望能激勵更多年輕女性一起研究物理學,這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領域。」Ghez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HeinoFalcke說:「我一直認為,他們對確定黑洞的存在做出了根本性的貢獻。
  • 《生活大爆炸》預言成真,真的出現了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Amy在劇中成為了「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神奇的是,劇中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Amy在加州理工(Caltech,也是錢學森的母校)做教授,而現實中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格茲教授是加州理工的博士;劇中Amy的扮演者Mayim Bialik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枚妥妥的學霸,她本科和博士都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而格茲教授現在就在UCLA任教!
  • 2020愛普生國際全景攝影獎公布結果!
    愛普生國際全景攝影獎作品!  2020年愛普生國際全景攝影獎(EPSON International Pano Awards),已於近日公布了獲獎結果。  今年大賽共收到了來自 96 個國家和地區 1452 名攝影師的 5859 份作品,創大賽參賽紀錄。
  • 外媒:2020年諾獎「偏愛」女性僅是例外
    原標題:外媒:2020年諾獎「偏愛」女性僅是例外參考消息網10月12日報導阿聯《國民報》網站10月10日發表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賈尼娜·迪喬瓦尼的題為《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會吸引更多女性投身科學嗎?》
  • 外媒:2020年諾獎「偏愛」女性僅是例外
    阿聯《國民報》網站10月10日發表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賈尼娜·迪喬瓦尼的題為《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會吸引更多女性投身科學嗎?》的文章稱,今年的諾獎「偏愛」女性是例外而不是常態,幾十年來女性仍然難以在科學研究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
  • 2020年中科院優秀導師獎、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院長獎評選公布
    科研貓 昨天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以及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評審結果。共173人獲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100篇博士論文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80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400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 2020年度諾獎:更多女性站到聚光燈下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8日,瑞典學院宣布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頒獎詞中說: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縱觀百餘年的諾貝爾歷史,露易絲·格麗克是第16位捧得文學獎桂冠的女性。
  • 從農場女孩到首位圖靈獎女性獲得者,回顧法蘭西斯·艾倫的輝煌一生
    Allen)是IBM歷史上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圖靈獎首位女性得主,她是編譯器優化領域的先驅人物,她的研究影響了計算機發展歷程,為現代優化編譯器和自動並行化執行奠定了基礎。1954年,艾倫從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為了實現童年的夢想,她選擇回到家鄉做一名教師,連她的姐姐都成了自己的學生。1957年,艾倫從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得數學碩士學位,畢業時,恰逢IBM進行大學招聘,並願意給艾倫提供貸款以償還她上學欠下的學費貸款,為了還債,艾倫暫時擱置自己的教師夢,進入IBM工作。她的計劃是還清貸款就回到家鄉繼續做她的高中教師。
  • 安德烈婭·蓋茲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系該獎第4位女性獲得者
    早先報導:女性獲獎率僅1.4%,最年輕獲獎者25歲,數說歷屆物理學獎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物理學家,分別是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馬約爾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45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即將揭曉。小編整理歷屆物理學獎的相關數據,帶你「數說諾獎」。113一共頒發了113次,其中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沒有頒獎。1人單獨獲獎的有47次;2人同時獲獎的有32次;3人共同獲獎的有34次。
  • 2020-2021年度「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獎」申報公告
    2020-2021年度「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獎」申報公告「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獎」是經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登記(國科獎社證字第0071號),設立於1990年,作為中國空間科學領域的專業學術性獎項,三十年間已有近百位在此領域的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受到嘉獎。
  • 印度優秀科學家數不勝數,然而至今只有八人獲得諾獎,原因何在?
    眾所周知,印度在科技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優秀的科學家數不勝數,但是截至今日只有八名印度人獲得過諾獎,其他印度科學家同樣優秀甚至高人一等,為何不能榮獲如此高的獎項呢?其中何不可告人的秘密?1.但是在這過程中,它從未獲得一分錢。2. Satyendra Nath BoseSN Bose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在1920年初在量子力學方面頗有成就,在加爾各答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他還是JC Bose的學生。最重要的是,他為Bose-Einstein統計數據和Bose-Einstein凝結提供了理論基礎。
  •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
    9月25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
  • 重磅:兩位女性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48分許,2020其中,弗雷德裡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曾兩次獲獎,因此共有180人獲得化學獎。2002年,85歲的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03年,瑪麗·居裡和丈夫皮埃爾·居裡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